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71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结构,尤指发光源是以一斜角角度装入双向光收发模组内,使得双向光收发模组的发光源与其光纤抽头(Fiber Stub)间,由二者产生的光轴完全对准,因而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Module),是指在一条单模光纤(SMF,Single Mode Fiber)中,可同时发送及接收两道不同波长(1550/1310nm)的光源,而达到双向传输的模组设计。此种双向传输的设计,可增加光纤频宽的使用,相较于传统双光纤传输模组的设计,不仅可节省一条光纤的使用,并可缩小模组体积,增加机房对于频宽密度的使用。
图1所示为Bi-Di TRx的示意图,主要由雷射二极管11(LD,Laser Diode)、PIN感光二极管12(PD,PIN Photo Diode)、分波多任务器13(WDM,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er)及滤波器14(Edge Filter)共同组装于模组外壳17所构成,可透过光纤接头15及光纤抽头18(Fiber Stub)连接单模光纤16(SMF,Single Mode Fiber)进行双向的讯号传输。
Bi-Di TRx的工作原理,是以LD11为发光源,接收由驱动电路(Driver)输出的电讯号,转换为波长λ1(如1550nm)的光讯号后发送;而以PD12为感光装置,来接收波长λ2(如1310nm)的光讯号,并转换为电讯号,再经由转阻放大器(TIA,Transimpedance Amplifier)将电讯号放大输出。图1中的WDM13,是用来分离λ1和λ2两道不同波长的光源,让LD11发送的λ1光讯号得以穿透WDM13,经由FiberStub18到达SMF16发送出去;而SMF16所传来的λ2光讯号,则经WDM13反射,再透过Edge Filter14由PD12接收,藉以达到双波长的双向传输目的。置放EdgeFilter14,可使PD12仅能接收λ2光讯号而排除λ1光讯号,藉以达到降低OpticalCross-Talk的目的。
图2所示,为习知的Bi-Di TRx结构,其中LD11是笔直装入模组外壳17内,其光轴与Fiber Stub18的中心轴对准,以便光讯号能够与Fiber Stub18耦合(Coupling)并传输至SMF16发送出去。不过,习知Fiber Stub18的光纤端面,并非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平面,而是夹角8度的斜面,结果造成图2中,LD11与Fiber Stub18间的光轴并不能完全对准,导致两者间光讯号耦合效率不佳,因而降低其传输效果。因此,针对习用技术的缺失,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进习用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乃构思一种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结构,其结构的特征在于Bi-Di TRx中的发光源LD,是以一斜角角度装进模组外壳,而非习用技术的笔直装入模组外壳。而根据实际的研究结果,以一定的倾斜角度装设LD,让LD本体与光纤抽头(Fiber Stub)的中心轴保持适度的倾斜偏移,将会让LD与Fiber Stub间的光轴完全对准,进而达到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结构,该双向光收发模组具有一发光源及一光纤抽头(Fiber Stub),其结构的特征在于该发光源是以一斜角角度装入该双向光收发模组,可使该发光源的光轴与该光纤抽头(Fiber Stub)的光轴完全对准,进而提升光纤耦合效率。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中该发光源为一雷射二极管(LD,Laser Diode)。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中该斜角的角度大小可因该光纤抽头(Fiber Stub)的光纤材质与端面的角度而改变。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中该斜角的角度为3.7度。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中该斜角的角度范围为1.7至5.7度。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中该发光源的该斜角的倾斜方向,是与该光纤抽头(Fiber Stub)里涵盖其中心轴的斜切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中该双向光收发模组的模组外壳具有一斜面,以便于在该斜面装入该发光源。
如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中该双向光收发模组的模组外壳内包含一倾斜通道。


本实用新型得藉由下列图标及详细说明,俾得一更深入的了解图1习知的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示意图。
图2习知的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TRx)结构示意图。
图4雷射二极管(LD)的倾斜方向与光纤抽头(Fiber Stub)的斜切面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
附图中11雷射二极管(LD,Laser Diode)12PIN感光二极管(PD,PIN Photo Diode)13分波多任务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14滤波器(Edge Filter) 15光纤接头16单模光纤(SME,Single Mode Fiber)17模组外壳18光纤抽头(Fiber Stub)31具有斜面的模组外壳51内部具有倾斜通道的模组外壳λ1、λ2特定波长的光讯号(如1550、1310nm)θ斜角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结构示意图。为了让LD11与具有斜切面的光纤抽头18(Fiber Stub)间的光轴能够完全对准,以提高两者间的光讯号耦合效率,本实用新型乃根据实际的研究结果,在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的结构设计上,让LD11如图3所示地,倾斜一斜角θ装设在模组外壳31内,如此可以提升LD11与Fiber Stub18的光讯号耦合效率达50%以上。其中,LD11斜角θ倾斜的方向,是如图4所示,与Fiber Stub18里涵盖中心轴的8度斜切面的倾斜方向相反。至于斜角θ的角度大小,是和FiberStub18的光纤材质有关,其中斜角θ的角度范围为1.7至5.7度。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斜角θ的典型值为3.7度。
另外,为了便于装设LD1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图3中的模组外壳31,在结构设计上在装设LD11的一面是为斜面(斜面角度可以取斜角θ),并于模组外壳31内部设置通道,如此可方便组装LD11。或者,如图5所示,模组外壳51不设斜面,仅在内部设置倾斜通道,让装入的LD11具有斜角θ的倾斜角度亦可达到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习用技术提出改善,藉由改变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的结构,让Bi-Di TRx中的发光源,雷射二极管(LD,Laser Diode),得以一斜角角度装进Bi-Di TRx的模组外壳内,使LD本体与光纤抽头(Fiber Stub)的中心轴保持适度的倾斜偏移。而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性在于,根据实际的研究结果,以一定倾斜角度装设LD,让LD本体与Fiber Stub的中心轴保持适度的倾斜偏移的Bi-DiTRx结构,将可使LD与Fiber Stub间的光轴完全对准,因而大幅提升光纤耦合效率达50%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改善习用技术中,光纤耦合效率不佳的情形,可谓是具有重大的贡献与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得由熟习本技术人士据以实施,而其前所未有的作法亦具备专利性,爰依法提出专利的申请。惟上述的实施例尚不足以涵盖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专利范围,因此,提出申请专利范围如附。
权利要求1.一种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该双向光收发模组具有一发光源及一光纤抽头(Fiber Stub),其结构的特征在于,该发光源是以一斜角角度装入该双向光收发模组,可使该发光源与该光纤抽头(Fiber Stub)间的光轴完全对准,进而提升光纤耦合效率。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源为一雷射二极管(LD,Laser Diode)。
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斜角的角度大小可因该光纤抽头(Fiber Stub)的光纤材质而改变。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斜角的角度为3.7度。
5.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斜角的角度范围为1.7至5.7度。
6.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源的该斜角的倾斜方向,是与该光纤抽头(Fiber Stub)里涵盖其中心轴的斜切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双向光收发模组的模组外壳具有一斜面,以便于在该斜面装入该发光源。
8.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双向光收发模组的模组外壳内包含一倾斜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提升光纤耦合效率的双向光收发模组(Bi-Di TRx)结构,双向光收发模组具有发光源及光纤抽头(Fiber Stub),其结构的特征在于发光源是以一斜角角度装入双向光收发模组,可使发光源与光纤抽头(Fiber Stub)二者间的光轴完全对准,进而提升光纤耦合效率。
文档编号G02B6/42GK2689261SQ03282580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徐立群, 李立行, 关耀宇 申请人:捷耀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