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71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技术,特别涉及显影方式采用湿式显影的液体显影技术及包含其的图像形成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下述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被实用化用曝光部件对带电的感光体(载像体)进行曝光而在该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用显影部件使调色剂附着到感光体上而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纸等转印介质上来得到规定的图像。这里,显影部件的显影方式已知有湿式显影方式,它使用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因为该湿式显影方式具有很多优点,所以提出了各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湿式显影方式的优点为调色剂的平均粒径小至0.1~2μm,所以能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由于是液体,所以流动性高,因此能得到均匀的图像等。
在这种湿式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显影液中的调色剂浓度变化,则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时的调色剂像的浓度也变化。即,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变化成为浓度不足或图像斑纹等画质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得到稳定的图像,需要管理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因此,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065300号公报中提出了下述装置检测贮存从显影部件回收的显影液的罐内的显影液的粘度,按照其检测结果来调整罐内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该装置另外包括贮存从显影带回收的显影液的显影液贮存罐,有别于贮存向显影带上涂敷的显影液的显影液贮存部。用粘度计检测该罐内的显影液的粘度,如果其检测结果超出容许范围,则通过将高浓度或低浓度的显影液供给到罐中,将罐内的粘度始终保持在容许范围内,将该浓度调整过的显影液从罐中供给到上述显影液贮存部中。
此外,在美国专利第5,596,396号说明书中提出了提高向显影液承载体上涂敷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装置。该装置为了简化装置结构,在向显影液承载体上涂敷显影液时,尽可能提高其调色剂浓度。再者,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0-339990号公报中提出了在显影液承载体上将高调色剂浓度的显影剂层薄层化的装置。该装置为了提高画质,在显影带上形成由调色剂浓度高的高固态含量区域和调色剂浓度稀薄的表层部分构成的显影剂层,除去该表层部分而将高浓度的显影剂层薄层化。
此外,日本专利特开2000-250319号公报记载的装置使用高浓度的显影液,通过从显影后的感光体上的显影液中除去液体载体等来提高画质。
然而,例如,如果连续形成图占率(图像部分占静电潜像的比率)高的图像,则在感光体上调色剂附着得多,所以调色剂消耗得多,而从贮存显影液的容器中移动到感光体上的液体载体少。相反,如果连续形成图占率低的图像,则在感光体上只附着少量调色剂,所以从上述容器中移动到感光体上的液体载体比图占率高的情况下增大,所以液体载体消耗得多。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特别需要管理调色剂浓度。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日本专利特开平11-065300号公报记载的装置中,另外设有回收用的显影液贮存罐,有别于贮存向显影带上涂敷的显影液的显影液贮存部,所以导致装置大型化。此外,调整该回收用的显影液贮藏罐中的调色剂浓度,将该浓度调整过的显影液从该罐中供给到上述贮存部中,所以浓度调整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不好。
此外,上述现有的美国专利第5,596,396号说明书记载的装置为了简化装置,尽可能提高向显影液承载体上涂敷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此外,上述现有的日本专利特开平10-339990号公报记载的装置为了得到高画质,使高浓度的显影剂层的厚度很薄。这样,这些文献都不是涉及管理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这一技术思想。
此外,如上所述,从容器中移动到感光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液体载体的量根据图占率而变动很大,所以容器中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也会据此变动。然而,上述现有的日本专利特开2000-250319号公报记载的装置只不过包括将一定量的液体载体从感光体上除去的结构,不是按照感光体上的液体载体量来调整除去量。其结果是,即使将除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容器中,也不能抑制容器内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变动。
此外,如上所述,液体载体向感光体移动的量按照形成的调色剂像的状况而变动很大。然而,上述现有的日本专利特开2000-250319号公报记载的装置只不过包括将一定量的液体载体从感光体上除去的结构,不能对应感光体上的液体载体量的变动。其结果是,例如在感光体上的液体载体量增大的情况下,有可能浪费液体载体。此外,转印介质上的转印条件根据感光体上的液体载体量的变动而变动,有时也难以适当转印。因此,为了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调整感光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液体载体量、例如形成调色剂像时消耗的液体载体量成为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
此外,作为湿式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现有例,在日本专利特开平7-209922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以高粘度将高浓度的显影液涂敷到显影辊上,使该显影液接触感光体,向感光体的潜像面供给显影液。在这种装置中,在显影辊上的显影液接触感光体的状态时,例如,如果施加使带电调色剂向显影辊移动的偏压,则能够阻止带电调色剂向感光体移动。然而,在液体载体的情况下,如果接触感光体则不可避免会附着,所以不能阻止液体载体向感光体移动。在上述现有的日本专利特开平7-209922号公报记载的装置中,也由于显影辊上的显影液始终接触感光体,所以液体载体始终会从显影辊移动到感光体上。其结果是,在形成调色剂像的有些状况下不需要显影液时,会浪费液体载体。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显影装置及湿式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装置结构小型,而且能够进行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容器内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变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预防液体载体的浪费,同时形成良好的调色剂像。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4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预防液体载体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实现第1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显影装置用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对载像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影液承载体,将上述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和浓度调整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对置配置,调整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上述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显影液被承载在显影液承载体的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进行静电潜像的显影。这里,通过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能够进行装置结构小型、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
也可以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至少1个剥取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开始承载显影液的承载开始位置到上述显影位置的区域对置配置,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着的显影液并剥取其一部分。由此通过控制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进行上述调整。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剥取部件接触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着的显影液后,显影液暂时处于接触剥取部件及显影液承载体两者的状态。然后,剥取部件剥取该显影液的一部分,通过控制该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结果能够调整未由剥取部件剥取而被承载在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还包括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剥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施加偏压;从而通过控制由上述电压施加部件施加的偏压来控制上述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向剥取部件和显影液承载体之间施加的偏压,在显影液接触显影液承载体和剥取部件两者的状态时,能够使该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一侧,或者移动到剥取部件一侧,由此,能够可靠地控制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此外,如果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多个上述剥取部件,沿由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对置配置;从而分别控制上述多个剥取部件剥取的上述一部分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则能够宽范围地、而且细致地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着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如果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还包括多个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多个剥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分别施加偏压;从而通过分别控制由上述多个电压施加部件施加的各偏压来分别控制上述一部分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则在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接触各剥取部件的状态时,能够分别使该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一侧,或者移动到剥取部件一侧,由此,能够可靠地、宽范围地、而且细致地控制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此外,如果使上述剥取部件配设得可在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承载着的上述显影液的接近位置和离开上述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则能够通过将剥取部件配置到接近位置上来剥取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能够通过配置到离开位置上来变为不剥取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的状态,能够细致地进行调色剂浓度的调整。特别是,在包括多个剥取部件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配置到接近位置上的剥取部件的个数,能够宽范围地进行调色剂浓度的调整。
此外,如果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通路,使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上述一部分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则能够使从外部向容器中补给的显影液为所需最小限度。此外,因为控制着剥取部件剥取的上述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所以通过增减控制该调色剂量,能够保持容器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恒定。
此外,还可以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显影液供给部件,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供给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上述浓度调整部件通过控制由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从上述容器中供给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进行上述调整。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在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被供给到显影液承载体上时,通过控制该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能够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由此,能够实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的有效利用。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包括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承载到其表面上,使该承载的显影液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并使其一部分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而使上述显影液承载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上述浓度调整部件控制从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被承载到显影液涂敷部件的表面上,该被承载的显影液接触显影液承载体,该接触的显影液的一部分从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上。这里,通过控制该移动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能够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涂敷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施加偏压;从而通过控制由上述涂敷电压施加部件施加的偏压来控制上述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向显影液涂敷部件和显影液承载体之间施加的偏压,在显影液接触显影液涂敷部件和显影液承载体两者的状态时,能够使该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一侧,或者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一侧,由此能够可靠地控制从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还包括汲取部件,汲取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接触由上述汲取部件汲取的显影液而将该显影液的一部分承载到表面上。上述浓度调整部件控制从上述汲取部件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由汲取部件汲取,该汲取的显影液的一部分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被承载到其表面上。这里,通过控制从汲取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除了在从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上时以外,还在从汲取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时,控制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所以能够细致地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汲取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汲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施加偏压;从而通过控制由上述汲取电压施加部件施加的偏压来控制上述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向汲取部件和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施加的偏压,在显影液接触汲取部件和显影液涂敷部件两者的状态时,能够使该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汲取部件一侧,或者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一侧,由此能够可靠地控制从汲取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还包括多个汲取部件,汲取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分别接触由上述多个汲取部件汲取的显影液而将各显影液的一部分承载到表面上。上述浓度调整部件控制从上述多个汲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汲取部件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由多个汲取部件分别汲取,该汲取的显影液的一部分分别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被承载到其表面上。这里,通过控制从多个汲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汲取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能够细致地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汲取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多个汲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汲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施加偏压;从而通过控制由上述汲取电压施加部件施加的偏压来控制上述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向多个汲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汲取部件和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施加的偏压,在显影液接触该至少1个汲取部件和显影液涂敷部件两者的状态时,能够使该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该汲取部件一侧,或者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一侧,由此能够可靠地控制从该汲取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此外,如果将由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从上述容器内传输到上述容器外的显影液中的、上述显影液承载体未承载的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则能够使从外部向容器中补给的显影液为所需最小限度。此外,因为控制着显影液承载体承载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所以结果是控制了显影液承载体未承载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因此,通过增减控制该调色剂量,能够保持容器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恒定。
此外,也可以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供给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上述浓度调整部件通过分别控制由上述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从上述容器中供给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进行上述调整。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分别控制由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从容器中供给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能够细致地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分别包括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承载到其表面上,使该承载的显影液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并使其一部分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而使上述显影液承载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分别控制从上述多个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被承载到多个显影液涂敷部件的表面上,该承载的各显影液分别接触显影液承载体,该接触的各显影液的一部分从各显影液涂敷部件分别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上。这里,通过分别控制该移动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能够细致地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涂敷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多个显影液涂敷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分别施加偏压。通过分别控制由上述涂敷电压施加部件施加的各偏压来分别控制从上述多个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分别控制向多个显影液涂敷部件和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分别施加的各偏压,在显影液接触各显影液涂敷部件和显影液承载体两者的状态时,能够使该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一侧,或者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一侧,由此能够分别可靠地控制从各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分别包括汲取部件,汲取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和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接触由上述汲取部件汲取的显影液而将该显影液的一部分承载到表面上,通过使该承载的显影液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而使该承载的显影液的又一部分承载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分别控制从上述各汲取部件移动到对应的上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分别控制从上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在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中,分别控制了从汲取部件移动到对应的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再者,分别控制了从该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的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由此,能够宽范围地、而且细致地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汲取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各汲取部件和对应的上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分别施加偏压;和涂敷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分别施加偏压;从而通过分别控制由上述汲取电压施加部件施加的各偏压来分别控制从上述各汲取部件移动到对应的上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通过分别控制由上述涂敷电压施加部件施加的各偏压来分别控制从上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各显影液中分别包含的调色剂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分别控制向各汲取部件和对应的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分别施加的各偏压,能够分别可靠地控制从各汲取部件移动到对应的显影液涂敷部件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此外,通过分别控制向各显影液涂敷部件和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分别施加的各偏压,能够分别可靠地控制从各显影液涂敷部件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由此,能够可靠地、宽范围地、而且细致地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也可以使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至少1个剥取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由该显影液承载体传输显影液方向的上述显影位置的下游一侧的区域对置配置,在显影结束后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残留着的显影液并剥取其一部分;从而通过控制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进行上述调整;将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上述一部分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能够使从外部向容器中补给的显影液为所需最小限度。此外,控制着剥取部件剥取的上述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所以通过增减控制该调色剂量,能够保持容器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恒定。
此外,也可以还包括清洁部件,在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由该显影液承载体传输显影液方向的上述显影位置的下游一侧的清洁位置上,除去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残留着的残留显影液;以及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至少1个剥取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上述显影位置到上述清洁位置的区域对置配置,在显影结束后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残留着的显影液并剥取其一部分;从而通过控制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进行上述调整;上述清洁部件在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上述一部分显影液后除去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残留着的残留显影液;将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上述残留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能够使从外部向容器中补给的显影液为所需最小限度。此外,控制着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结果是控制了由清洁部件除去的、由剥取部件剥取后显影液承载体上残留着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因此,通过增减控制该调色剂量,能够保持容器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恒定。
此外,如果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浓度检测部件,检测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由此上述浓度调整部件根据检测出的上述调色剂浓度来进行上述调整;则能检测出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根据该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来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在此情况下,特别是在浓度调整部件用于剥取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着的显影液的一部分、用于控制该剥取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的情况下,如果将该剥取的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则通过按照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进行调色剂量的控制,能够保持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恒定。
此外,在上述情况下,特别是在浓度调整部件用于控制从容器中供给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的情况下,如果将从容器内传输到容器外的显影液中的、未供给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则通过按照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进行调色剂量的控制,能够保持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恒定。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曝光部件,在载像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液体显影部件,由上述实用新型的液体显影装置构成,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以及转印部件,将形成的上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显影液被承载在显影液承载体的表面上并向与载像体对置的显影位置传输,进行静电潜像的显影。这里,通过调整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能够进行装置结构小型、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
此外,还可以包括求图占率(图像部分占上述静电潜像的比率)的部件;上述浓度调整部件根据上述图占率来进行上述调整。图占率表示调色剂消耗量,所以在例如图占率低时液体载体消耗得多,所以提高调色剂浓度,即减少使用的液体载体,将该液体载体返回到贮留显影液的容器中即可。此外,在例如图占率高时调色剂消耗得多,所以降低调色剂浓度,即减少使用的调色剂,将该调色剂返回到贮留显影液的容器中即可。通过这些结构,能够保持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恒定。
此外,还可以包括检测部件,对使用上述液体显影部件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得到的调色剂像的光学浓度进行检测。上述浓度调整部件根据检测出的上述光学浓度来进行上述调整。例如,在光学浓度低于规定值时,认为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正在降低,所以使调色剂浓度上升,而在光学浓度高时,认为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正在上升,所以降低调色剂浓度,通过这样进行调整,能够得到合适光学浓度的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第2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载像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容器,贮留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显影液承载体,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通过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上述载像体而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像形成部件,使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上述载像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以及回收部件,回收在上述显影位置上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而附着到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液体载体并返回到上述容器中;并构成为可调整由上述回收部件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的返回量的结构。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显影液被承载在显影液承载体的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回收在显影位置上从显影液承载体供给而附着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液体载体并返回到贮留显影液的容器中。此时,通过调整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的返回量,例如在容器内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增大时增大返回量,在上述调色剂浓度降低时减少返回量,能够抑制容器内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变动。其中,不限于将回收的液体载体全部返回到容器中,也可以只将回收量的一部分返回到容器中。
但是,如果上述回收部件采用可调整液体载体的回收量、将回收的该调整过的回收量的液体载体全部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结构,则与只将回收量的一部分返回到容器中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返回到容器中的结构,并且只需调整回收量就能够容易地调整返回量。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的显影液的接触位置上,通过被配置到上述接触位置来剥取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通过控制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的量来调整上述回收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剥取部件被配置到接触位置上,接触载像体上的显影液后,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附着到剥取部件上,液体载体的一部分被剥取,控制该剥取量来调整回收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回收量的调整。
此外,也可以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多个剥取部件,沿由上述载像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载像体对置配置;上述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不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上述可移动的剥取部件的位置来控制与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接触的剥取部件的组合,从而控制上述剥取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可移动的剥取部件的位置来控制与载像体上的显影液接触的剥取部件的组合,所以通过控制该组合,例如增减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剥取部件的个数,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离上述载像体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通过变更上述剥取部件的接触位置来控制上述剥取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将剥取部件的接触位置变更为离载像体的距离长的位置或短的位置,能够控制附着到剥取部件上的液体载体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如果通过变更上述剥取部件的接触面相对于由上述载像体传输的上述显影液的速度来控制上述剥取量,则通过将上述相对速度变更为大值或小值,能够控制附着到剥取部件上的液体载体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回收部件还包括清洁部件,将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通路,将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将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并返回到容器中,能够有效利用液体载体。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并从上述剥取部件上刮取上述液体载体;上述容器的开口被延设在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的位置的下方,使得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由清洁部件从剥取部件上刮取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贮留显影液的容器中,所以无需另外设置回收罐及将液体载体从该回收罐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管道,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及装置主体的小型化。
此外,如果还包括求图占率(图像部分占上述静电潜像的比率)的部件;从而按照上述图占率来调整上述回收量;则由于图占率为与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浓度对应的值,所以无需进行调色剂浓度检测就能够简易地进行与上述调色剂浓度对应的回收量的调整,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容器内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变动。
此外,也可以调整上述回收量,使得由上述回收部件回收液体载体后上述载像体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上述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调整回收量,使得由回收部件回收液体载体后载像体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该回收的液体载体全部被返回到容器中。例如,在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高时,即在从容器中传输出的液体载体少时,被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量降低或为零。另一方面,在上述调色剂浓度低时,即从容器中传输出的液体载体多时,被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量增加。由此,能够将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维持在接近初值的值,能够使向容器中补充的调色剂或液体载体为所需最小限度。
此外,也可以还包括浓度检测部件,检测上述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从而调整上述返回量,使得由上述浓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接近上述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检测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液体载体返回到容器中的量,使得该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接近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即在容器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比初值高时,增加被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量,在上述调色剂浓度低时,被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降低或为零。由此,能够将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维持在接近初值的值,能够使向容器中补充的调色剂或液体载体为所需最小限度。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液体载体的回收位置不限于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例如在从载像体向转印介质上转印调色剂像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转印介质上的显影液中进行回收。
但是,在还包括将上述载像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转印部件的情况下,如果上述回收部件采用在转印到上述转印介质上前从上述载像体上回收液体载体的结构,则与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后的载像体上或转印介质上相比,因为显影液中包含的液体载体的量多,所以能够高效地回收液体载体。
为了实现上述第3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载像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显影液承载体,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上述载像体而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以及像形成部件,使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上述载像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消耗量调整部件,调整上述调色剂像的形成所消耗的上述液体载体的消耗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向显影位置传输,通过在显影位置上使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载像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这里,通过调整调色剂像的形成所消耗的液体载体的消耗量,能够预防液体载体的浪费,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调色剂像。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在上述显影位置上使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接触上述载像体的可显影位置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不接触上述载像体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从而通过进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的位置控制来调整上述消耗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显影液承载体被配置到可显影位置上后,在显影位置上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接触载像体而消耗液体载体,另一方面,显影液承载体被配置到离开位置上后,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不接触载像体,不消耗液体载体。这样,通过进行显影液承载体的位置控制,能够可靠地调整液体载体的消耗量。其中,显影液承载体的位置控制例如按照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样态来进行即可。即,在形成的调色剂像例如为纯白图像时,通过将显影液承载体配置到离开位置上,能够防止液体载体的浪费。
此外,也可以还包括回收部件,回收承载在显影液承载体的表面上并向上述显影位置传输的显影液中的液体载体的一部分;从而通过控制由上述回收部件回收的液体载体的量来调整上述消耗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在回收承载在显影液承载体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的显影液中的液体载体的一部分时,控制了其回收量,所以能够可靠地调整液体载体的消耗量。
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开始承载显影液的承载开始位置到上述显影位置的区域的显影液的接触位置上,通过被配置到上述接触位置来剥取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从而通过控制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的剥取量来控制上述回收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剥取部件被配置到接触位置上后,接触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承载开始位置到显影位置的区域的显影液,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附着到剥取部件上,液体载体的一部分被剥取,通过控制该剥取量,来控制液体载体的回收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消耗量的调整。
此外,也可以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多个剥取部件,沿由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对置配置;上述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不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上述可移动的剥取部件的位置来控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接触的剥取部件的组合,从而控制上述剥取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可移动的剥取部件的位置来控制与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接触的剥取部件的组合,所以通过控制其组合,例如增减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剥取部件的个数,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离上述显影液承载体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从而通过变更上述剥取部件的接触位置来控制上述剥取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将剥取部件的接触位置变更为离显影液承载体的距离长的位置或短的位置,能够控制附着到剥取部件上的液体载体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如果通过变更上述剥取部件的接触面相对于由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传输的上述显影液的速度来控制上述剥取量,则通过将上述相对速度变更为大值或小值,能够控制附着到剥取部件上的液体载体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如果采用还包括向上述剥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施加使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一侧的方向的偏压的电压施加部件的结构,则通过施加使剥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夹持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显影液承载体一侧的方向的偏压,在显影液中的剥取部件一侧的表层中只存在液体载体,能够可靠地只剥取不含调色剂的液体载体。
此外,也可以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清洁部件,将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通路,将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将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并返回到容器中,能够有效利用液体载体。
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使上述清洁部件用于靠接上述剥取部件并从上述剥取部件上刮取上述液体载体;上述容器的开口被延设在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的位置的下方,使得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由清洁部件从剥取部件上刮取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贮留显影液的容器中,所以无需另外设置回收罐及将液体载体从该回收罐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管道,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及装置主体的小型化。
也可以使将上述载像体上的调色剂像在规定的转印位置上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回收部件,回收承载在上述载像体上并从上述显影位置向上述转印位置传输的显影液中的液体载体的一部分;通过控制由上述回收部件回收的液体载体的量来调整上述消耗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在回收承载在载像体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的显影液中的液体载体的一部分时,控制了其回收量,所以能够可靠地调整液体载体的消耗量。
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接触位置上,通过被配置到上述接触位置上来剥取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从而通过控制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的量来控制上述回收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剥取部件被配置到接触位置上,接触载像体上的显影液后,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附着到剥取部件上,液体载体的一部分被剥取,通过控制该剥取量,来控制回收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消耗量的调整。
此外,也可以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多个剥取部件,沿由上述载像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载像体对置配置;上述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不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上述可移动的剥取部件的位置来控制与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接触的剥取部件的组合,从而控制上述剥取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可移动的剥取部件的位置来控制与载像体上的显影液接触的剥取部件的组合,所以通过控制该组合,例如增减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剥取部件的个数,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使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离上述载像体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从而通过变更上述剥取部件的接触位置来控制上述剥取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将剥取部件的接触位置变更为离载像体的距离长的位置或短的位置,能够控制附着到剥取部件上的液体载体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如果通过变更上述剥取部件的接触面相对于由上述载像体传输的上述显影液的速度来控制上述剥取量,则通过将上述相对速度变更为大值或小值,能够控制附着到剥取部件上的液体载体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控制上述回收量,使得由上述回收部件回收液体载体后上述载像体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规定值。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时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始终被维持在接近规定值的值,所以能够始终在大致相同的转印条件下进行转印,能够高质量地形成转印调色剂像。
此外,如果还包括求图占率(图像部分占上述静电潜像的比率)的部件;从而按照上述图占率来调整上述消耗量;则由于图占率为与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浓度对应的值,所以无需进行调色剂浓度检测就能够简易地进行与上述调色剂浓度对应的消耗量的调整,由此,能够预防液体载体的浪费,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调色剂像。
为了实现上述第3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载像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显影液承载体,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通过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上述载像体而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像形成部件,使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上述载像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转印部件,在规定的转印位置上将上述载像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以及剥离部件,从上述显影位置到上述转印位置的显影承载区域上的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剥离液体载体;上述剥离部件被构成为可调整液体载体的剥离量的结构。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将显影液向显影位置传输,在该显影位置上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载像体上,从而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该调色剂像在转印位置上被转移到转印介质上,从显影位置到转印位置的显影承载区域上的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剥离液体载体。这里,通过调整剥离液体载体时的剥离量,能够预防液体载体的浪费,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调色剂像。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剥离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的显影液的接触位置上,通过被配置到上述接触位置来剥取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从而通过控制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的量来调整上述剥离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剥取部件被配置到接触位置上,接触载像体上的显影液后,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附着到剥取部件上,液体载体的一部分被剥取,控制该剥取量,来调整剥离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离量的调整。
此外,也可以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使上述剥离部件包括多个剥取部件,沿由上述载像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载像体对置配置;上述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不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从而通过控制上述可移动的剥取部件的位置来控制与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接触的剥取部件的组合,从而控制上述剥取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可移动的剥取部件的位置来控制与载像体上的显影液接触的剥取部件的组合,所以通过控制该组合,例如增减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剥取部件的个数,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使上述剥离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离上述载像体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从而通过变更上述剥取部件的接触位置来控制上述剥取量。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将剥取部件的接触位置变更为离载像体的距离长的位置或短的位置,能够控制附着到剥取部件上的液体载体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如果通过变更上述剥取部件的接触面相对于由上述载像体传输的上述显影液的速度来控制上述剥取量,则通过将上述相对速度变更为大值或小值,能够控制附着到剥取部件上的液体载体量,由此能够容易地、而且可靠地进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的控制。
此外,也可以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清洁部件,将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通路,将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通过将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并返回到容器中,能够有效利用液体载体。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清洁部件用于靠接上述剥取部件并从上述剥取部件上刮取上述液体载体;上述容器的开口被延设在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的位置的下方,使得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由清洁部件从剥取部件上刮取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贮留显影液的容器中,所以无需另外设置回收罐及将液体载体从该回收罐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管道,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及装置主体的小型化。
此外,也可以调整上述剥离量,使得上述剥离部件剥离液体载体后上述载像体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规定值。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时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始终被维持在接近规定值的值,所以能够始终在大致相同的转印条件下进行转印,能够高质量地形成转印调色剂像。
此外,还可以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具有使由上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结构,从而调整上述剥离量,使得由上述剥离部件剥离液体载体后上述载像体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上述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调整剥离量,使得由剥离部件剥离液体载体后载像体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该剥离的液体载体全部被返回到容器中。例如,在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高时,即在从容器中传输出的液体载体少时,被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量降低或为零。另一方面,在上述调色剂浓度低时,即从容器中传输出的液体载体多时,被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量增加。由此,能够将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维持在接近初值的值,能够有效利用容器的显影液,能够使向容器中补充的调色剂或液体载体为所需最小限度。
此外,如果还包括求图占率(图像部分占上述静电潜像的比率)的部件;从而按照上述图占率来调整上述剥离量;则由于图占率为与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浓度对应的值,所以无需进行调色剂浓度检测就能够简易地进行与上述调色剂浓度对应的剥离量的调整,由此,能够始终以大致相同的调色剂浓度进行转印,能够始终以大致相同的质量来形成转印调色剂像。
此外,也可以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浓度检测部件,检测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具有使由上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结构,从而调整上述剥离量,使得由上述浓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接近上述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检测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液体载体的剥离量,使得该检测出的调色剂浓度接近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该剥离的液体载体全部被返回到容器中。即在容器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比初值高时,增加被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量,在上述调色剂浓度低时,被返回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降低或为零。由此,能够将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维持在接近初值的值,能够有效利用容器的显影液,能够使向容器中补充的调色剂或液体载体为所需最小限度。
为了实现上述第4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对于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并沿移动方向来移动的潜像承载体将显影部件定位到规定的可显影位置上,而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从上述显影部件供给到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像体,可沿与上述移动方向对应的方向承载N(N为2以上的整数)个调色剂像;和转印部件,将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载像体上;上述显影部件在上述可显影位置和离开上述潜像承载体并使显影液不接触上述潜像承载体的离开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而且在使上述载像体承载(N-1)个以下的调色剂像时,对应于不承载调色剂像的非承载区域将上述显影部件定位到上述离开位置上。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相对于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并沿移动方向来移动的潜像承载体将显影部件定位到规定的可显影位置上,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从显影部件供给到潜像承载体上,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并且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载像体上。这里,可沿与移动方向对应的方向承载最大N(N为2以上的整数)个调色剂像,而且在使载像体承载(N-1)个以下的调色剂像时,通过对应于不承载调色剂像的非承载区域使显影部件离开潜像承载体,使显影液不接触潜像承载体。由此,能够预防液体载体的浪费。其中,在非承载区域上无需调色剂,所以通过对应于非承载区域使显影液不接触潜像承载体,即使显影液不被供给到潜像承载体上,也不会带来妨碍。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第4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潜像承载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显影液承载体,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通过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上述潜像承载体而供给到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像形成部件,使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上述潜像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载像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以及转印部件,将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在规定的转印位置上转印到上述载像体的表面上;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可在上述显影位置上使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接触上述潜像承载体的可显影位置、和该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不接触上述潜像承载体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载像体由通过旋转而使其表面通过上述转印位置的旋转体构成,可在其一周沿旋转方向并列地承载N(N为2以上的整数)个调色剂像;在由上述转印部件在上述载像体的一周转印不足N个调色剂像时,在与上述载像体上的非转印区域对应的期间内,使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从上述可显影位置退避到上述离开位置上。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用新型,显影液承载体可在可显影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通过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潜像承载体而供给到潜像承载体上。然后,从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潜像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潜像承载体上,对潜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将该形成的调色剂像在规定的转印位置上转印到载像体的表面上。这里,载像体由通过旋转而使其表面通过转印位置的旋转体构成,可在其一周沿旋转方向并列地承载N(N为2以上的整数)个调色剂像;在由转印部件在载像体的一周转印不足N个调色剂像时,在与载像体上的非转印区域对应的期间内,显影液承载体从可显影位置退避到离开位置上。由此,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不接触潜像承载体,所以能够预防液体载体的浪费。其中,在不转印调色剂像的非承载区域上无需调色剂,所以通过在与该非承载区域对应的期间内使显影液不接触潜像承载体,即使显影液不被供给到潜像承载体上,也不会带来妨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
图3是橡皮辊及显影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的电路图。
图5是显影液在2个辊间移动的说明图。
图6是正偏压电源部形成的图5的各区域的显影液层的示意图。
图7是负偏压电源部形成的图5的各区域的显影液层的示意图。
图8是短路线部形成的图5的各区域的显影液层的示意图。
图9是浓度调整作用使显影辊上的显影液层变化的示意图。
图10是浓度调整处理例程的示例流程图。
图11是浓度调整处理例程的另一示例流程图。
图12是浓度调整处理例程的另一示例流程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5是显影液在辊间移动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5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8是第5实施方式的浓度调整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6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20是图1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1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
图22是橡皮辊剥取的液体载体的量的说明图。
图23是图占率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4是图占率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5是图占率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6是图占率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7是回收量调整处理例程的示例流程图。
图28是回收量调整处理例程的另一示例流程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第7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30是图2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1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
图32是回收量控制处理例程的示例流程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第8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图。
图34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
图35是橡皮辊及显影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的电路图。
图37是液体载体在2个辊间移动的说明图。
图38是图37的各区域上的显影液层的示意图。
图39是显影辊上的显影液层的变化示意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第9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图。
图41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
图42是中间转印带的展开图。
图43是第9实施方式的消耗量调整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第10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45是图4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6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
图47是剥离量调整处理例程的示例流程图。
图48是剥离量调整处理例程的另一示例流程图。
图49是变形方式中的液体载体的剥离量的说明图。
图50是本实用新型第1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51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
图52是中间转印带的展开图。
图53是液体载体在2个辊间移动的说明图。
图54是动作序列的示例时序图。
图55是位置控制例程的示例流程图。
图56是本实用新型第1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57是第12实施方式的动作序列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该打印机是用包含黑(K)调色剂的显影液来形成单色图像的湿式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将包含图像信号的打印命令信号提供给主控制部100后,引擎控制部110按照来自该主控制部10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引擎部1的各部,向从装置主体2的下部配设的送纸盒3传输的转印纸、复印纸及专用纸(以下称为“转印纸”)4上打印输出与上述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
上述引擎部1包括感光体单元10、曝光单元20、显影单元30、转印单元40等。在这些单元中,感光体单元10包括感光体11、充电部12、消电部13及清洁部14。此外,显影单元30包括显影辊31等。再者,转印单元40包括中间转印辊41等。
在感光体单元10中,感光体11被设置得可沿图1的箭头方向15(在图中为顺时针方向)自由旋转。而在该感光体11的周围,沿其旋转方向15,配设有充电部12、显影辊31、中间转印辊41、消电部13及清洁部14。此外,充电部12和显影辊31之间的表面区域成为来自曝光单元20的光束21的照射区域。充电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充电辊构成,由充电偏压产生部111施加充电偏压,用于将感光体11的外周表面均匀地充电到规定的表面电位Vd(例如Vd=DC+600V),所以具有充电部件的功能。
从曝光单元20向由该充电部12均匀充电过的感光体11的外周表面照射例如由激光器形成的光束21。该曝光单元20用于按照从曝光控制部112提供的控制命令用光束21对感光体11进行曝光,在感光体11上形成与图像信号对应的静电潜像。例如,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经接口102向主控制部100的CPU101提供包含图像信号的打印命令信号后,CPU113按照来自主控制部100的CPU101的命令,按规定的定时向曝光控制部112输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然后,按照来自该曝光控制部112的控制命令,从曝光单元20向感光体11照射光束21,在感光体11上形成与图像信号对应的静电潜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光单元20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曝光部件”,感光体1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载像体”。
这样形成的静电潜像由从显影单元30的显影辊31供给的调色剂进行显影。显影单元30除了包括显影辊31以外,还包括罐33,贮留显影液32;涂敷辊34,汲取罐33中贮留的显影液32并在涂敷位置34a上涂敷到显影辊31上;限制刮板35,限制涂敷辊34上的显影液层的厚度使其均匀;清洁刮板36,在向感光体11供给调色剂后除去显影辊31上残留的显影液;粘度计37;及后述存储器38(图2)。显影辊31沿从动于感光体11的方向(在图1中为逆时针方向)以与感光体1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涂敷辊34沿与显影辊31相同的方向(在图1中为逆时针方向)以约2倍的圆周速度来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液32是由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形成的,其中,所述调色剂由着色颜料、粘结该着色颜料的环氧树脂等粘结剂、向调色剂施加规定的电荷的充电控制剂、使着色颜料均匀分散的分散剂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载体例如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油等硅油,将调色剂浓度设为5~40重量%,浓度高于湿式显影方式中广泛使用的低浓度显影液(调色剂浓度为1~2重量%)。其中,液体载体的种类并不限于硅油,并且显影液32的粘度由使用的液体载体和构成调色剂的各材料、调色剂浓度等来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粘度设为50~6000mPa·s。
感光体11和显影辊31之间的间隔(显影间隙=显影液层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设定为5~40μm,显影夹持距离(显影液层接触感光体11及显影辊31两者的圆周方向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设定为5mm。在上述低浓度显影液的情况下,为了获取调色剂量,需要100~200μm的显影间隙;与其相比,在使用高浓度显影液的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缩短显影间隙。因此,通过电泳现象使显影液中移动的调色剂的移动距离缩短,并且即使施加同一显影偏压也产生更高的电场,所以能够提高显影效率,能高速地进行显影。
粘度计37被配设在罐33内,CPU113根据由该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来求调色剂浓度。其中,也可以例如配设由透射型光传感器构成的浓度传感器来取代粘度计37,直接检测罐33内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
再者,显影单元30包括在显影辊31上的涂敷位置34a和显影位置16之间与显影辊31对置配置的橡皮辊51、52、53。橡皮辊51、52、53被支持得可沿接离(接近/离开)显影辊31的方向来移动。即,例如在由螺线管或电机等构成的致动器54(图2)由接离驱动部118(图2)驱动时,在显影辊31的接近位置(在图1中为实线)和离开位置(在图1中为虚线)之间往复移动。接近位置是橡皮辊51、52、53接触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的位置,离开位置是橡皮辊51、52、53离开接近位置、不接触上述显影液的位置。此外,橡皮辊51、52、53沿从动于显影辊31的方向(在图1中为顺时针方向)以与显影辊3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该橡皮辊51、52、53用于调整显影辊31的表面承载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其动作将在后面详述。
在这种结构的显影单元30中,罐33中贮留的显影液32由涂敷辊34汲取,由限制刮板35限制涂敷辊34上的显影液层的厚度使其均匀,该均匀的显影液32附着到显影辊31的表面上,随着显影辊31的旋转而被传输到与感光体11对置的显影位置16上。
然后,依靠充电控制剂等的作用,调色剂例如带正电,在显影位置16上依靠从显影偏压产生部114施加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偏压Vb(例如Vb=DC+400V),调色剂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辊3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承载体”,涂敷位置34a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开始位置”,罐3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容器”,显影单元30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显影部件”,粘度计37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浓度检测部件”。
如上所述,感光体11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随着感光体11的旋转而被传输到与中间转印辊41对置的一次转印位置44上。中间转印辊41沿从动于感光体11的方向(在图1中为逆时针方向)以与感光体1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从转印偏压产生部115施加一次转印偏压(例如DC-400V)后,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辊41上。一次转印后的感光体11上的残留电荷由LED等构成的消电部13除去,残留显影液由清洁部14除去。
二次转印辊42与中间转印辊41的适当部位(在图1中为中间转印辊41的垂直下方)对置配置,转印到中间转印辊41上的一次转印调色剂像随着中间转印辊41的旋转而被传输到与二次转印辊42对置的二次转印位置45上。另一方面,送纸盒3中容纳的转印纸4与一次转印调色剂像的传输同步由传输驱动部(未图示)传输到二次转印位置45上。然后,二次转印辊42沿从动于中间转印辊41的方向(在图1中为顺时针方向)以与中间转印辊41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从转印偏压产生部115施加二次转印偏压(例如在恒流控制下为-100mA)后,中间转印辊4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转印纸4上。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辊41上的残留显影液由清洁部43除去。这样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转印纸4沿规定的转印纸传输路径5(在图1中为点划线)被传输,由定影单元6对调色剂像进行定影,排出到装置主体2的上部所设的出纸托盘。此外,在装置主体2的顶面上,例如配设有由液晶显示器及触摸屏构成的操作显示面板7,接受用户的操作指示,并且显示规定的信息来通知给用户。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辊41、二次转印辊42、转印偏压产生部11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印部件”,转印纸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印介质”。
在图2中,主控制部100包括用于存储经接口102从外部设备提供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存储器103,CPU101经接口102从外部设备接收到包含图像信号的打印命令信号后,变换为适合指示引擎部1动作形式的作业数据,送出到引擎控制部110。
引擎控制部110的存储器116由ROM和RAM等构成,ROM存储包含预先设定的固定数据的CPU113的控制程序,RAM暂时存储引擎部1的控制数据和CPU113的运算结果等。CPU113将经CPU101从外部设备送来的与图像信号有关的数据保存到存储器116中。
显影单元30的存储器38用于存储与该显影单元30的制造批次、使用历史、内含调色剂的特性、显影液32的余量或调色剂浓度等有关的数据。该存储器38与通信部39电连接,通信部39例如被安装在罐33上。显影单元3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2上后,通信部39与引擎控制部110的通信部117在规定距离以内、例如10μm以内对置配置,能够通过红外线等无线通信相互在非接触状态下发送接收数据。由此,通过CPU113来进行与显影单元30有关的消耗品管理等各种信息的管理。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无线通信等电磁手段非接触地进行数据发送接收,但是也可以例如在装置主体2及显影单元30上分别设置连接器,在装置主体2上安装显影单元30后,通过两个连接器机械嵌合来相互进行数据发送接收。此外,存储器38最好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在电源切断状态或显影单元30从装置主体2被拆下的状态下也能够保存其数据,这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使用例如闪存存储器等EEPROM强电介质存储器等。
图3是橡皮辊及显影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在显影辊31和橡皮辊51、52、53之间,分别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如图4所示,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包括正偏压电源部61、负偏压电源部62及短路线部63、以及根据来自CPU113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各部61~63的连接的开关64。
其中,正偏压是指图4中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上连接的使带正电调色剂从下方的辊(这里为显影辊31)移动到上方的辊(这里为橡皮辊51~53)上的方向的偏压;相反,负偏压是指使带正电调色剂从上方的辊移动到下方的辊上的方向的偏压。这里,参照图5~图8,来说明橡皮辊51、52、53的调色剂浓度调整作用。
图5是显影液在2个辊(这里为橡皮辊51和显影辊31)间移动的说明图。此外,图6~图8分别是正偏压电源部61、负偏压电源部62、短路线部63由开关64连接时图5的各区域上的显影液层的示意图,图6~图8的(A)、(B)、(C)、(D)分别对应于图5的区域A、B、C、D。
在图5中,区域A的显影液层处于由涂敷辊34将显影液32涂敷在显影辊31上的状态。即,如图6(A)、图7(A)、图8(A)所示,在区域A上例如涂敷有厚度为T0、调色剂浓度为D0的显影液32。区域B的显影液层处于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接触橡皮辊51、从而被两个辊31、51夹持的状态。在区域B上被两个辊31、51夹持的显影液层随着辊31、51的旋转而分离,形成辊51一侧的区域C的显影液层、和辊31一侧的区域D的显影液层。
接着,参照图5及图6,来说明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正偏压电源部61被连接的情况。在区域B上,施加使带正电调色剂从显影辊31向橡皮辊51移动的偏压。因此,如图6(B)所示,与橡皮辊51相接的部分的调色剂浓度最高,随着离开橡皮辊51,调色剂浓度徐徐降低,在与显影辊31相接的部分形成不含调色剂的液体载体层321。
因为不含调色剂的液体载体层321的粘度最低,所以认为显影液32在该液体载体层321处分离。因此,假设在图6(B)的虚线所示的部位分离,则在区域C上,如图6(C)所示,显影液32的厚度为T1p,调色剂浓度为D1p=D0·T0/T1p,D1p>D0,高浓度的显影液32移动到橡皮辊51上。另一方面,在区域D上,如图6(D)所示,形成厚度为(T0-T1p)、调色剂浓度为0的液体载体层321,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为0。
接着,参照图5及图7,来说明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负偏压电源部62被连接的情况。在区域B上,与正偏压的情况相反,施加使带正电调色剂从橡皮辊51向显影辊31移动的偏压。因此,如图7(B)所示,与显影辊31相接的部分的调色剂浓度最高,随着离开显影辊31,调色剂浓度徐徐降低,在与橡皮辊51相接的部分形成不含调色剂的液体载体层321。如上所述,认为显影液32在粘度最低的液体载体层321处分离。因此,假设在图7(B)的虚线所示的部位分离,则在区域C上,如图7(C)所示,厚度为T1n、调色剂浓度为0的液体载体层321移动到橡皮辊51上。另一方面,在区域D上,如图7(D)所示,显影液32的厚度为(T0-T1n),调色剂浓度为D1n=D0·T0/(T0-T1n),Dln>D0,浓度比涂敷的浓度高的显影液32被显影辊31承载。
接着,参照图5及图8,来说明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短路线部63被连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显影辊31和橡皮辊51被保持在同一偏压。因此,在区域B上,如图8(B)所示,带正电调色剂不移动,持续由涂敷辊34涂敷的状态。因此,粘度也大致均匀分布,所以认为在显影液32的大致中央处分离。因此,在区域C上,如图8(C)所示,在橡皮辊51上形成调色剂浓度依旧为D0、厚度减半为T0/2的显影液32的层。
这样,显影液被2个辊暂时夹持后分离,所以显影液的一部分从显影辊31移动到橡皮辊51上。即,橡皮辊51剥取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一部分。通过用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控制该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能够调整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
其中,在图5~图8中说明了橡皮辊51,但是对橡皮辊52、53也完全同样。例如在图3中,在橡皮辊51、52、53上分别连接的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中负偏压电源部62都被连接的情况下,图3的各区域A、B、C、D、E上的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32的层分别处于图9的(A)、(B)、(C)、(D)、(E)所示的状态。
图9是橡皮辊51、52、53的浓度调整作用使显影辊上的显影液层变化的示意图。在图3的区域A上,处于由涂敷辊34将显影液32涂敷在显影辊31上的状态,如图9(A)所示,调色剂分散在液体载体中。接着,在图3的区域B上,施加使带正电调色剂从橡皮辊51移动到显影辊31上的偏压,如图9(B)所示,在显影辊31一侧形成调色剂层322,在表层部分形成液体载体层321。
在橡皮辊51剥取液体载体层321的一部分时,认为在液体载体层321的大致中央处分离,所以在图3的区域C上,如图9(C)所示,液体载体层321的厚度变为(B)的约一半。接着,施加负偏压,所以液体载体层321的一部分同样进一步由橡皮辊52剥取,在图3的区域D上,如图9(D)所示,液体载体层321的厚度进一步变为(C)的约一半。接着,施加负偏压,所以液体载体层321的一部分同样进一步由橡皮辊53剥取,在图3的区域E上,如图9(E)所示,液体载体层321的厚度进一步变为(D)的约一半。
这样,表层部分的液体载体层321的一部分由橡皮辊51、52、53依次剥取,所以每次通过橡皮辊51、52、53时,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都提高。如上所述,通过控制橡皮辊51~53的位置、同时控制施加的偏压的正负,来控制剥取的液体载体量,从而,能够改变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于是,通过控制橡皮辊51~53的位置、同时控制施加的偏压的正负,能够调整传输到显影位置上的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32中的调色剂浓度。于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橡皮辊51~5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剥取部件”,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施加部件”。
如图3所示,橡皮辊51、52、53从显影辊31上剥取的显影液由清洁刮板55分别除去。该除去的显影液通过回收管道56(在图3中为虚线)被返回到罐33中。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除去的显影液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但是也可以在回收管道56上设置泵,驱动泵来强制地将除去的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
这里,所谓的通过控制橡皮辊51~53的位置和控制施加的偏压的正负,能够对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32中的调色剂浓度,意思就是能够对移动到橡皮辊51~53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进行控制。然后,由于橡皮辊51~53上的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因此,调整了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这样一来,如下述参考图10说明的那样,能够控制罐33的调色剂浓度。
图10是浓度调整处理例程的示例流程图。在引擎控制部110的存储器116中预先存储有浓度调整处理程序。CPU113通过根据该程序控制装置各部,来执行以下的浓度调整处理。
首先,根据来自粘度计37的检测信号来求罐33内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10)。然后,判别求出的调色剂浓度是否低于初值(#12),如果不低于(在#12中为“否(NO)”),则判别调色剂浓度是否高于初值(#14)。
这里,由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和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之间的关系以运算式或列表数据的形式被预先求出,该关系、和罐33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被包含在存储器116保存的程序中。然后,根据上述关系来执行#10的求调色剂浓度的处理,通过将求出的调色剂浓度与上述初值进行比较,来执行#12、#14的判别。
然后,在求出的调色剂浓度低于上述初值时(在#12中为“是(YES)”),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降低(#16)。即,将橡皮辊51~53移动到接近位置上,连接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正偏压电源部61。由此,调色剂移动到橡皮辊51~53上,该移动的调色剂由清洁刮板55除去,通过回收管道56被返回到罐33中,所以罐33的调色剂浓度上升。
另一方面,在求出的调色剂浓度高于上述初值时(在#14中为“是”),使调色剂浓度上升(#18)。即,将橡皮辊51~53移动到接近位置上,连接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负偏压电源部62。由此,液体载体移动到橡皮辊51~53上,该移动的液体载体由清洁刮板55除去,通过回收管道56被返回到罐33中,所以罐33的调色剂浓度降低。
这样,通过图10的动作,检测罐33的调色剂浓度,根据其检测值来调整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并且将从橡皮辊51~53回收的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所以能够将罐33的调色剂浓度维持在初值上。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
其中,也可以根据由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和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之间的关系,预先求与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对应的显影液32的粘度的初值并存储到存储器116中,通过将检测出的粘度直接与对应的初值进行比较,来进行图10的#12、#14的判别。
同时,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那样,对应图占率来对调色剂浓度进行调整。图11是浓度调整处理例程的另一示例流程图。首先,求图占率(图像部分占静电潜像的比率)(#20)。例如主控制部100包括对构成静电潜像的像素中调色剂要附着的“开”(ON)点数进行计数的点计数器。然后,求上述“开”点数与整个图像的点数的比率作为上述图占率。例如如果是纯黑图像,则图占率为100%,纯白图像的部分(图像的空白部分)图占率为0%。
然后,判别求出的图占率是否高(#22),如果不高(在#22中为“否”),则判别图占率是否低(#24)。这里,预定图占率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通过将求出的图占率与上限值进行比较来执行#22的判别,通过与下限值进行比较来执行#24的判别。
然后,在求出的图占率高于上述上限值时(在#22中为“是”),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降低(#26)。即,橡皮辊51~53剥取的液体载体量减少。于是,把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浓度调整为高图占率所对应的值。同时,在图占率高情况下,在显影处理中,由于要消耗更多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因此,罐33中的调色剂浓度降低,但是从橡皮辊51~53返回到罐33中液体载体量减少,从而,抑制了浓度的降低。而且,在步骤#26中,设置橡皮辊51~53在离开位置,也可以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维持在该水平。
另一方面,在求出的图占率低于上述下限值时(在#24中为“是”),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增加(#28)。即,橡皮辊51~53剥取的液体载体量增加。于是,把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浓度调整为低图占率所对应的值。同时,在图占率低情况下,在显影处理中,由于消耗很少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因此,罐33的调色剂浓度上升,但是从橡皮辊51~53返回到罐33中液体载体量增加,从而,抑制了浓度的上升。
然而,如上所述,虽然对应图占率对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进行调整,但是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是一定的。例如在图占率低的情况下,虽然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量减少,但是因为显影辊31上的液体载体量减少,所以,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量减少。相反,在图占率高的情况下,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调色剂量和液体载体量都增加。因此,可以不考虑图占率,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几乎相等。
这样,通过图11的动作,根据图占率来调整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并且将从橡皮辊51~53回收的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所以能够抑制罐33的调色剂浓度变化,将其保持在恒定值。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此外,与图10的情况相比,无需粘度计37等罐33的调色剂浓度检测部件,所以能够简化装置结构。
其中,在图11的动作中,在图占率为0%的部分只消耗液体载体,所以难以保持罐33的调色剂浓度恒定,但是通过在某种程度汇总的范围内求图占率,例如求以页为单位的图占率,能够使未由橡皮辊51~53回收而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的平均值即调色剂浓度恒定,由此能够尽可能保持罐33内的调色剂浓度恒定。同时,因为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浓度一定,所以,能够不考虑图占率的高低,在一次转印位置44上通常以同一转印条件进行合适的一次转印。同时,在显影位置16上,没有移动到感光体11而残留在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因为具有这样的构造,所以能够更加精确地使罐33中的调色剂浓度保持一定。
同时,如下述图12所示,也可以对应补丁图像的浓度对调色剂浓度进行调整。图12是浓度调整处理例程的另一示例流程图。在本方式中,包括浓度传感器17,由与引擎部1的感光体11对置配置的例如反射型光传感器构成。首先,检测感光体11上形成的规定的补丁图像的光学浓度(#30)。该补丁图像的光学浓度被预先求出并保存到存储器116或存储器38中。然后,判别检测出的光学浓度是否高于该存储的光学浓度(#32),如果不高于(在#32中为“否”),则判别是否低于(#34)。
然后,在检测出的光学浓度高于上述存储值时(在#32中为“是”),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降低(#36)。检测出的光学浓度高于存储值,意味着罐33的调色剂浓度正在上升,所以通过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降低,能得到恰当光学浓度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检测出的光学浓度低于存储值时(在#34中为“是”),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增加(#38)。检测出的光学浓度低于存储值,意味着罐33的调色剂浓度正在降低,所以通过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上升,能得到恰当光学浓度的图像。
这样,通过图12的动作,检测规定浓度的补丁图像的光学浓度,根据该检测出的光学浓度来调整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所以能够始终得到适当的光学浓度的图像。
其中,在进行图12的动作的方式中,将从橡皮辊51~53回收的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后,罐33内的调色剂浓度的上升或降低沿一个方向行进,难以保持在恒定值,所以最好使其不返回到罐33中。
这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包括接触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并剥取一部分显影液的橡皮辊51~53,用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向显影辊31和橡皮辊51~53之间施加偏压,控制从显影辊31移动到橡皮辊51~53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液体载体量,所以能够调整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同时,在图6中,当正偏压电源部61持续处于连接状态、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是0的情况下,因为正偏压电源部61的连接时间短,所以,并不是全部的调色剂都移动到橡皮辊51~53上,还有可能在显影辊31上残留一部分调色剂。
此外,图4的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开关64也可以例如由IGBT或MOS-FET等晶体管构成,由CPU113对开关64进行PWM控制。在此情况下,通过改变开关的占空比,能够改变偏压的电平,所以能够进一步进行调色剂浓度的下降程度和上升程度的微调。在此情况下,例如在图10的#16、#18中,产生电平与调色剂浓度和初值之间的差分对应的偏压即可。此外,例如在图11的#26、#28中,产生电平与图占率和上限值或下限值之间的差分对应的偏压即可。此外,例如在图12的#36、#38中,产生电平与光学浓度和存储值之间的差分对应的偏压即可。
此外,也可以不是使橡皮辊51~53全都移动到接近位置,而只使1个或2个移动到接近位置。在此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调色剂浓度的微调。此外,包括了3个橡皮辊51~53,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包括1个、2个或4个以上。
(第2实施方式)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图。其中,在图13中只图示了感光体11、显影单元30及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了。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附以相同的标号。
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单元30不包括第1实施方式的橡皮辊,在涂敷辊34和显影辊31之间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通过控制涂敷辊34使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调整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其中,如图13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涂敷辊34沿从动于显影辊31的方向(在图13中为顺时针方向)来旋转。
下面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浓度调整动作。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正偏压电源部61被连接后,是上述图6所示的样态,显影液移动到显影辊31上。即,从涂敷辊34移动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增大,由此进行调整,使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比罐33的显影液32增大。
此外,在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负偏压电源部62被连接后,是上述图7所示的样态,显影液移动到显影辊31上。即,从涂敷辊34移动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减少,由此进行调整,使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比罐33的显影液32减少。
此外,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短路线部63被连接后,是上述图8所示的样态,调色剂浓度不变化,浓度与罐33相同的显影液32被显影辊31承载。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涂敷辊3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涂敷部件”、“显影液供给部件”,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涂敷电压施加部件”。
这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用连接在涂敷辊34和显影辊31之间的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向涂敷辊34和显影辊31之间施加偏压,来控制从涂敷辊34移动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所以能够调整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进行图10~图12的动作。但是,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使调色剂浓度增减时的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状态与第1实施方式相反。即,在图10的步骤#16、图11的步骤#26、图12的步骤#36中,在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降低时,连接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负偏压电源部62;在各图的步骤#18、#28、#38中,在使显影辊31上的调色剂浓度上升时,连接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正偏压电源部61。
(第3实施方式)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图。其中,在图14中只图示了感光体11、显影单元30及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了。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附以相同的标号。
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单元30包括汲取辊71、72,汲取罐33中贮留的显影液32;涂敷辊73,接触由汲取辊71、72汲取的显影液,剥取并承载其一部分,使该承载的显影液接触显影辊31,使显影辊31承载该承载的显影液的更小一部分;及清洁刮板74,除去各辊71、72、73上的残留显影液。涂敷辊73沿从动于显影辊31的方向(在图14中为顺时针方向)以与显影辊3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汲取辊71、72分别沿从动于涂敷辊73的方向(在图14中为逆时针方向)以与涂敷辊73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
汲取辊71和涂敷辊73由短路线部75电连接,相互被保持在同一偏压。此外,在汲取辊72和涂敷辊73之间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汲取电压施加部件”),在涂敷辊73和显影辊31之间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涂敷电压施加部件”)。
下面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浓度调整动作。汲取辊71、72旋转后,其表面分别承载显影液32,承载的显影液层由限制刮板(未图示)均匀化。然后,汲取辊71上的显影液层接触涂敷辊73后,如上述图5所示,其一部分由涂敷辊73剥取,涂敷辊73的表面承载显影液,进而,该承载的涂敷辊73上的显影液层和汲取辊72上的显影液层接触。这里,参照图15来说明两个辊承载显影液的状态下显影液在辊间的移动。
图15(A)(B)是两个辊承载显影液的状态下显影液在辊间移动的说明图。在图15(A)中,辊81承载有调色剂浓度为D1、厚度为t1的显影液,辊82承载有调色剂浓度为D2、厚度为t2的显影液。这些显影液在夹持部处接触后分离,辊81承载厚度为t3的显影液,辊82承载厚度为t4的显影液。在此情况下,夹持部处的厚度t为t=t1+t2。
此外,夹持部处混合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D为D=(t1·D1+t2·D2)/(t1+t2)。
因此,在图15(A)所示的情况下,如图15(B)所示,认为等价于辊81承载有调色剂浓度为D、厚度为t的显影液。由此,图14的显影液在汲取辊72和涂敷辊73之间的移动也可以与上述图5~图8同样来考虑。
返回到图14,汲取辊71和涂敷辊73由短路线部75保持在同一偏压,所以是上述图8所示的样态,调色剂浓度不变化,显影液32被涂敷辊73承载。另一方面,在汲取辊72和涂敷辊73之间,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正偏压电源部61被连接后,是上述图6所示的样态,显影液移动到涂敷辊73上。即,通过使从汲取辊72移动到涂敷辊73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增大,来进行调色剂浓度调整,使涂敷辊73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比罐33的显影液32增大。
此外,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负偏压电源部62被连接后,是上述图7所示的样态,显影液移动到涂敷辊73上。即,通过使从汲取辊72移动到涂敷辊73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减少,来进行调色剂浓度调整,使涂敷辊73上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比罐33的显影液32降低。
进而,通过切换涂敷辊73和显影辊31之间连接的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状态,来控制从涂敷辊73移动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由此,调整了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汲取辊71、7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汲取部件”,涂敷辊7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涂敷部件”,汲取辊71、72及涂敷辊7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供给部件”。
这样,根据第3实施方式,在涂敷辊73和显影辊31之间连接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控制向涂敷辊73和显影辊31之间施加的偏压,所以能够控制从涂敷辊73移动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由此,能够调整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根据第3实施方式,将汲取辊71和涂敷辊73保持在同一偏压,在汲取辊72和涂敷辊73之间连接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所以能够调整涂敷辊73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由此,能够调整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果将由清洁刮板74除去的残留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则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罐33的调色剂浓度变化,将其保持在恒定值。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
此外,在本第3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进行图10~图12的动作。但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使调色剂浓度增减时的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状态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反。即,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
(第4实施方式)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图。其中,在图16中只图示了显影单元30及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了。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附以相同的标号。
第4实施方式的显影单元30包括汲取辊91a、91b,汲取罐33中贮留的显影液32;涂敷辊92a、92b,分别承载由汲取辊91a、91b汲取的显影液并涂敷到显影辊31上;清洁刮板93,除去各辊91a、91b、92a、92b上的残留显影液。
涂敷辊92a、92b分别沿从动于显影辊31的方向(在图16中为顺时针方向)以与显影辊3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汲取辊91a、91b分别沿从动于涂敷辊92a、92b的方向(在图16中为逆时针方向)以与涂敷辊92a、92b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此外,在涂敷辊92a和汲取辊91a之间,在涂敷辊92b和汲取辊91b之间,分别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汲取电压施加部件”)。此外,在显影辊31和涂敷辊92a之间,在显影辊31和涂敷辊92b之间,分别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涂敷电压施加部件”)。
下面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浓度调整动作。汲取辊91a、91b旋转后,各辊91a、91b的表面分别承载显影液32,承载的显影液层分别由限制刮板(未图示)均匀化。
然后,汲取辊91a上的显影液层接触涂敷辊92a后,如上述图5所示,其一部分移动到涂敷辊92a上,涂敷辊92a的表面承载显影液。这里,通过切换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来控制从汲取辊91a移动到涂敷辊92a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进而,涂敷辊92a上的显影液层接触显影辊31后,同样如上述图5所示,其一部分移动到显影辊31上,显影辊31的表面承载显影液。这里,通过切换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来控制从涂敷辊92a移动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这样,在第4实施方式中,汲取辊91a及涂敷辊92a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供给部件”。
另一方面,汲取辊91b上的显影液层接触涂敷辊92b后,同样如上述图5所示,其一部分移动到涂敷辊92b上,涂敷辊92b的表面承载显影液。这里,通过切换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来控制从汲取辊91b移动到涂敷辊92b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
进而,涂敷辊92b上的显影液层接触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层后,变为与上述图15(A)同样的状态。因此,通过如上述图15(B)所示来考虑,最终以规定调色剂浓度将规定厚度的显影液承载到显影辊31的表面上。这里,通过切换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来控制从涂敷辊92b移动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这样,在第4实施方式中,汲取辊91b及涂敷辊92b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供给部件”。
这样,第4实施方式的显影单元30包括2个相当于“显影液供给部件”的结构。即,作为向显影辊31供给显影液的路线,包括2条路线经汲取辊91a及涂敷辊92a的第1供给路线、和经汲取辊91b及涂敷辊92b的第2供给路线。
而且,在各路线上,分别在2处进行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的控制。即,在第1供给路线上,在显影液从汲取辊91a移动到涂敷辊92a上时、显影液从涂敷辊92a移动到显影辊31上时这2处进行上述控制。此外,在第2供给路线上,在显影液从汲取辊91b移动到涂敷辊92b上时、显影液从涂敷辊92b移动到显影辊31上时这2处进行上述控制。
由此,根据第4实施方式,能够宽范围地、而且细致地进行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的调整。
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果将由清洁刮板93从各辊91a、92a、91b、92b上除去的残留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则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罐33的调色剂浓度变化,将其保持在恒定值。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
此外,在本第4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进行图10~图12的动作。但是,在第4实施方式中,使调色剂浓度增减时的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状态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反。即,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
其中,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包括涂敷辊92a、92b,而从汲取辊91a、91b直接向显影辊31供给显影液。在此情况下,也包括2条向显影辊31供给显影液的路线,所以能够宽范围地、而且细致地进行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调整。
(第5实施方式)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图。其中,在图17中只图示了感光体11、显影单元30及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了。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附以相同的标号。
第5实施方式的显影单元30包括与显影辊31上的显影位置16和清洁刮板36的清洁位置36a之间的区域对置配置的橡皮辊94。橡皮辊94被支持得可沿接离显影辊31的方向来移动。即,例如在由螺线管或电机等构成的致动器54(图2)由接离驱动部118(图2)驱动时,在显影辊31的接近位置(在图17中为实线)和离开位置(在图17中为虚线)之间往复移动。接近位置是橡皮辊94接触显影结束后的显影辊31上残留的显影液的位置,离开位置是橡皮辊94离开接近位置、不接触上述显影液的位置。此外,橡皮辊94沿从动于显影辊31的方向(在图17中为顺时针方向)以与显影辊3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此外,在橡皮辊94和显影辊31之间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
橡皮辊94从显影辊31上剥取的显影液由清洁刮板95除去,该除去的显影液例如被废液罐(未图示)回收。此外,未由橡皮辊94剥取而残留在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由清洁刮板36除去,该除去的显影液例如靠自重被返回到罐33中。这样,在第5实施方式中,橡皮辊9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剥取部件”,清洁刮板36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清洁部件”。
图18是第5实施方式的浓度调整处理例程的流程图。在图18中,步骤#40、#42、#44与图10的步骤#10、#12、#14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如果罐33的调色剂浓度低(在#42中为“是”),则使调色剂浓度上升。即,连接负偏压电源部62,由此在从显影辊31移动到橡皮辊94上的显影液中几乎不含调色剂,大致只剥取液体载体,所以显影辊31上的残留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上升。然后,该残留显影液由清洁刮板36除去并被返回到罐33中后,罐33的调色剂浓度上升。
另一方面,如果罐33的调色剂浓度高(在#44中为“是”),则使调色剂浓度降低(#46)。即,连接正偏压电源部61,由此从显影辊31移动到橡皮辊94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增大,所以显影辊31上的残留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降低。然后,该残留显影液由清洁刮板36除去并被返回到罐33中后,罐33的调色剂浓度降低。
这样,根据第5实施方式,通过切换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的连接状态,来控制从显影辊31移动到橡皮辊94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由此,能够调整显影结束后显影辊31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再者,使该残留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所以能够抑制罐33的调色剂浓度变化,将其保持在恒定值。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
其中,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橡皮辊94从显影辊31上剥取、由清洁刮板95除去的显影液返回到罐33中,将未由橡皮辊94剥取而残留在显影辊31上、由清洁刮板36除去的显影液回收到废液罐中。在此情况下,如果将步骤#46和步骤#48的动作对调,则能够抑制罐33的调色剂浓度变化,能够得到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1~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其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内容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变形方式(1)~(4)。
(1)在第1、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例如用电机来构成致动器54,使橡皮辊51~53、94接触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接近位置可变。根据本方式,能够控制从显影辊31移动到橡皮辊51~53、94上的显影液的量,由此,能够更加细致地进行调色剂浓度的调整。
(2)在第1、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橡皮辊51~53、94的转速可变。根据本方式,能够控制从显影辊31移动到橡皮辊51~53、94上的显影液的量,由此,能够更加细致地进行调色剂浓度的调整。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影液承载体使用了辊状的显影辊31,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使用带状的。此外,剥取部件使用了辊状的橡皮辊51~53、94,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使用带状的。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将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提供的图像打印到转印纸上的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能够应用于包含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在内的一般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对单色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对象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此情况下,能够对各色分别检测、调整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第6实施方式)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图20是图1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1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其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者附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6实施方式中,配设有橡皮辊151、152、153,来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橡皮辊51、52、53。即,在感光体11的周围,沿其旋转方向15,配设有充电部12、显影辊31、橡皮辊151、152、153、中间转印辊41、消电部13及清洁部14。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显影液中的调色剂依靠充电控制剂等的作用而例如带正电,在显影位置16上被显影辊31承载着的显影液从显影辊31供给而附着到感光体11上,依靠从显影偏压产生部114施加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偏压Vb(例如Vb=DC+400V),调色剂经显影液中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此外,在本第6实施方式中,未附着到感光体11上而残留在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由清洁刮板36刮落,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体1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载像体”,显影辊3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承载体”,罐3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容器”,转印偏压产生部11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印部件”。
接着,说明橡皮辊151、152、153的结构。橡皮辊151、152、153沿旋转方向(显影液的传输方向)15被并列地与感光体11上的显影位置16和一次转印位置44之间、即承载着调色剂像的显影承载区域对置配置。橡皮辊151、152、153分别被支持得可沿接离感光体11的方向来移动。即,例如在由螺线管或电机等构成的致动器161、162、163(图21)由接离驱动部118A(图21)驱动时,橡皮辊151、152、153分别在接触位置(在图19中为实线)和离开位置(在图19中为虚线)之间往复移动。接触位置是橡皮辊151、152、153接触感光体11上承载的显影液的位置,离开位置是橡皮辊151、152、153不接触上述显影液的位置。
此外,在接触位置上辊驱动电机164(图21)由电机驱动部120(图21)旋转驱动后,橡皮辊151、152、153沿从动于感光体11(在图19中为逆时针方向)以与感光体1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橡皮辊151、152、153通过被配置在接触位置上并接触感光体11表面承载的显影液32表层的液体载体来从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
如图20所示,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2、153,由橡皮辊151、152、153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分别由清洁刮板154刮取并从橡皮辊151、152、153上除去。这里,罐33的开口被延设到各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2、153的位置的下方。由此,由清洁刮板154从橡皮辊151~153上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被返回到罐33中。
其中,在本第6实施方式中,将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包括接受除去的液体载体的托盘、连通该托盘和罐33的回收管道及泵,驱动该泵将液体载体强制地返回到罐33中。橡皮辊151、152、153剥取液体载体的动作将在后面详述。
图22是橡皮辊151从感光体上剥取液体载体的动作的说明图。在该图中,在区域A上、即感光体11的旋转方向15上的橡皮辊151的上游一侧,显影液32从显影辊31(图19)被供给并附着到感光体11上,并且依靠显影偏压Vb,调色剂322在液体载体321中移动并附着到感光体11上,形成了调色剂像(在图22中为纯黑图像)。其中,将调色剂322的厚度设为t1,将液体载体321的厚度设为t2。即,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厚度为(t1+t2)。
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被夹持在接触位置上配置的橡皮辊151和感光体11之间,显影液32的表层的液体载体321接触并附着到橡皮辊151上。进而在橡皮辊151及感光体11旋转后,在液体载体321层的大致中央处分离。即,感光体11上残留的液体载体321的厚度、和移动到橡皮辊151上的液体载体321的厚度都为约t2/2。
这样,液体载体321的一部分由橡皮辊151从感光体11上剥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3个橡皮辊151~153,分别可移动到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由CPU113进行各橡皮辊151~153的位置控制。然后,通过控制接触位置上配置的橡皮辊151~153的组合来控制液体载体321的剥取量,由此调整液体载体321的回收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橡皮辊151~153分别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剥取部件”及“回收部件”。
图23~图26是图占率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各图的(A)示出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像,(B)、(C)、(D)分别示出橡皮辊151、152、153的配置位置。其中,在图23~图26中,与图19同样,用实线示出接触位置的橡皮辊,用虚线示出离开位置的橡皮辊。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感光体11做成平板状。
图占率是图像部分占静电潜像的比率。主控制部100(图21)例如包括对构成静电潜像的像素中调色剂要附着的“开”点数进行计数的点计数器,具有求“开”点数与整个图像的点数的比率作为图占率的功能。例如纯黑图像的图占率为100%,图像中纯白部分(图像的空白部分)图占率为0%。其中,也可以使引擎控制部110(图21)包括上述点计数器来取代主控制部110。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罐33的显影液32使用5~40重量%的高浓度显影液,但是作为该范围内包含的值,将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例如设为20体积%(调色剂浓度的初值)。此外,在图22中,设通过显影而附着到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322的厚度t1=2μm,设液体载体321的厚度t2=8μm。即,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厚度(t1+t2)=10μm。
图23如该图(A)所示是图占率为100%(纯黑图像)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是20体积%,与罐33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相等。因此,如该图(B)~(D)所示,通过将橡皮辊151~153全都配置在离开位置上,使得不回收液体载体321。即,将液体载体321的回收量设为0。由此,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23全都被消耗,但是该消耗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等于罐33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所以罐33的调色剂浓度被维持在初值——20体积%。
图24如该图(A)所示是图占率为50%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是10体积%,t1=2μm,t2=8μm,但是平均来说,调色剂322的厚度为1μm,液体载体321的厚度为9μm。因此,比图23的情况更多的液体载体移动到感光体11上。
因此,如该图(B)所示,将橡皮辊151配置到接触位置上后,表层的液体载体321的约一半被剥取。其结果是,区域B、即感光体11上残留的液体载体321的平均厚度为约4.5μm。因此,区域B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为约18体积%,大致等于罐33的调色剂浓度。
然后,如该图(C)、(D)所示,通过将橡皮辊152、153配置在离开位置上,感光体11上残留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维持约18体积%。此外,罐33的调色剂浓度在许多液体载体321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时刻上升,但是由于由橡皮辊151剥取的液体载体321被返回到罐33中,所以降低并接近初值——20体积%。
图25如该图(A)所示是图占率为20%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是4体积%,t1=2μm,t2=8μm,但是平均来说,调色剂322的厚度为0.4μm,液体载体321的厚度为9.6μm。因此,比图24的情况更多的液体载体移动到感光体11上。
因此,如该图(B)所示,将橡皮辊151配置到接触位置上后,表层的液体载体321的约一半被剥取。其结果是,感光体11上残留的区域B的液体载体321的平均厚度为约4.8μm,区域B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为约7.7体积%。进而,如该图(C)所示,将橡皮辊152配置到接触位置上后,表层的液体载体321的约一半被剥取。其结果是,感光体11上残留的区域C的液体载体321的平均厚度为约2.4μm。因此,区域C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为约14体积%,接近罐33的调色剂浓度。其中,如该图(D)所示,橡皮辊153配置在离开位置上,不剥取液体载体321。这是因为,如果还要剥取液体载体32,则有可能对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像造成不良影响。
由此,感光体11上残留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为约14体积%。此外,罐33的调色剂浓度在许多液体载体321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时刻上升,但是由于由橡皮辊151、152剥取的液体载体321被返回到罐33中,所以降低并接近初值——20体积%。
图26如该图(A)所示是图占率为0%(纯白图像)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是0体积%,只消耗液体载体321,罐33的调色剂浓度上升。因此,如该图(B)~(D)所示,通过将橡皮辊151~153全都配置到接触位置上,来分别回收液体载体321。由此,由橡皮辊151剥取后的区域B上的厚度为约5μm,由橡皮辊152剥取后的区域C上的厚度为约2.5μm,由橡皮辊153剥取后的区域D上的厚度为约1.25μm。然后,由于由各橡皮辊151~153剥取的液体载体321被返回到罐33中,所以抑制了罐33的调色剂浓度的上升。
图27是回收量调整处理例程的示例流程图。在引擎控制部110的存储器116中预先存储有液体载体回收量调整处理程序。CPU113根据该程序控制装置各部,从而,来执行以下的回收量调整处理。
首先,求图占率P(%)(图像部分占上述静电潜像的比率)(#50),判别求出的图占率的水平。即,判别是否55<P(#52),如果P≤55(在#52中为“否”),则判别是否30<P≤55(#54),如果P≤30(在#54中为“否”),则判别是否0<P≤30(#56)。然后,如果在#56中是“否”则P=0,所以如用图26说明过的那样,使橡皮辊151~153全都移动到接触位置上(#58)。
此外,如果55<P(在#52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高,所以如用图23说明过的那样,仍旧将橡皮辊151~153全都配置在离开位置上,结束该例程。此外,如果30<P≤55(在#54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是中等,所以如用图24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移动到接触位置上(#60)。该移动是1个即可,也可以不是使橡皮辊151,而是使橡皮辊152或153移动。
此外,如果0<P≤30(在#56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低,所以如用图25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152移动到接触位置(#62)。该移动是2个即可,也可以使橡皮辊151、153或橡皮辊152、153移动。其中,步骤#52、#54、#56中判别图占率的水平所用的阈值是一例,也可以使用其他值。
图28是回收量调整处理例程的另一示例流程图。在该动作的情况下,如图21用虚线所示,显影单元30包括粘度计37。粘度计37被配设在罐33内,根据由该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由CPU113来求调色剂浓度。其中,也可以例如将由透射型光传感器构成的浓度传感器配设在罐33内来取代粘度计37,直接检测罐33内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这样,在本方式中,粘度计37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浓度检测部件”。
首先,根据来自粘度计37的检测信号来求罐33内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N(%)(#70)。这里,由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和调色剂浓度之间的关系用运算式或列表数据的形式来预先求出并被包含在存储器116保存的程序中,根据上述关系来执行#70的求调色剂浓度的处理。
然后,判别求出的调色剂浓度是否N1<N(#72),如果N≤N1(在#72中为“否”),则判别是否N0<N≤N1(#74),如果N≤N0(在#72中为“否”),则调色剂浓度正在降低,所以不进行液体载体的回收,而结束该例程。其中,N0是罐33内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N1是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出的N0<N1的值。
另一方面,如果N1<N(在#72中为“是”),则调色剂浓度正在大幅上升,所以如用图25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152移动到接触位置上(#76)。该移动是2个即可,也可以使橡皮辊151、153或橡皮辊152、153移动到接触位置上。
此外,如果N0<N≤N1(在#74中为“是”),则调色剂浓度只是正在小幅上升,所以如用图24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移动到接触位置上(#78)。该移动是1个即可,也可以不是使橡皮辊151,而是使橡皮辊152或153移动到接触位置上。
其中,也可以根据由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和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之间的关系,来预先求与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比较值(在图28中为N0及N1)对应的显影液32的粘度的值并存储在存储器116中,通过将检测出的粘度直接与对应的值进行比较,来进行图28的步骤#72、#74的判别。
如上所述,根据第6实施方式,包括可在接触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接触位置和不接触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橡皮辊151~153,控制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橡皮辊151~153的组合,所以能够控制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321的量。由此,能够调整从感光体11上回收的液体载体321的量。然后,将由橡皮辊151~153剥取的液体载体321全都用清洁刮板154刮落并返回到罐33中,所以通过上述回收量调整,能够调整液体载体321返回到罐33中的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罐33的开口延设在各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2、153的位置的下方,由清洁刮板154从橡皮辊151~153上刮取的液体载体321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所以无需另外设置回收罐及用于将液体载体321从该回收罐返回到罐33中的管道等,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及装置主体的小型化。此外,通过将剥取的液体载体321返回到罐33中,能够有效利用液体载体321,能够使液体载体321的补给量为所需最小限度。
此外,根据图27的动作,求图占率,控制液体载体321的剥取量,使得回收后感光体11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罐33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并且将由橡皮辊151~153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321全都用清洁刮板154刮落并返回到罐33中,所以能够抑制罐33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变化,维持在初值。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其中,在该图27的动作的情况下,无需粘度计37等罐33的调色剂浓度检测部件,所以有能够比图28的情况简化装置结构这一优点。
此外,根据图28的动作,根据粘度计37的检测值来求罐33的调色剂浓度,根据其值来控制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的量,将剥取的液体载体返回到罐33中,所以能够抑制罐33的调色剂浓度变化,维持在初值。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
(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其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第6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内容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变形方式(1)~(4)。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整液体载体321的回收量,将回收的所有液体载体321返回到罐33中,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液体载体321的剥取量恒定,例如在不对调色剂像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内尽可能剥取液体载体321,按照图占率(图27)或调色剂浓度(图28)来调整返回到罐33中的液体载体321的量。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橡皮辊151~153与感光体11的显影位置16和一次转印位置44之间、即承载调色剂像的显影承载区域对置配置,在一次转印前从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橡皮辊151~153与感光体11的一次转印位置44和清洁部14之间对置配置,从一次转印后的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此外,例如,也可以将橡皮辊151~153与中间转印辊41的一次转印位置44和二次转印位置45之间对置配置,从中间转印辊41的一次转印调色剂像上剥取液体载体。此外,例如,也可以将橡皮辊151~153与中间转印辊41的二次转印位置45和清洁部43之间对置配置,在二次转印后从中间转印辊41上剥取液体载体。
这样,不限定橡皮辊151~153剥取液体载体的位置。但是,如参照图22说明过的那样,因为当从一个辊移动到另一个辊上的时候,液体载体大约分离出一半的量,所以,随着从一个辊移动到另一个辊上,可剥取的液体载体量减少,因此根据在一次转印前从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的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剥取最多的液体载体,在这一点上上述实施方式最理想。
(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图27的动作中,在图占率低的范围内,不能充分回收液体载体,罐33的调色剂浓度倾向于上升。即,例如如图25(A)所示,设调色剂322的厚度t1=2μm,液体载体321的厚度t2=8μm,所以在该图(D)中,如果将橡皮辊153配置到接触位置上,则有可能对调色剂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参照图25说明过的那样,在图占率为20%的情况下,感光体11上残留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虽然接近约14体积%,但是达不到初值——20体积%。
因此,也可以例如在步骤#52中,在55<P时也只将1个橡皮辊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由此,能够使液体载体321的回收量增加,使返回到罐33中的量增加,能够抑制罐33内的调色剂浓度的上升,尽可能维持在初值。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将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提供的图像打印到转印纸上的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能够应用于包含打印机或传真机等在内的一般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对单色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对象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此情况下,例如如果是对各色分别包括感光体单元、曝光单元及显影单元、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所谓的级联式的装置,则能够对各色分别调整感光体上的液体载体返回到罐中的量。
(第7实施方式)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7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图30是图2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1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其中,对与第6实施方式相同者附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本第7实施方式中,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在感光体11的周围配设有橡皮辊151、152、153。该橡皮辊151、152、153的配置及结构与参照图19及图20说明过的第6实施方式相同。此外,橡皮辊151~153从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的动作与参照图22说明过的第6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图占率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之间的关系与参照图23~图26说明过的第6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在本第7实施方式中,也如图30所示,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2、153,由橡皮辊151、152、153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分别由清洁刮板154刮取并从橡皮辊151、152、153上除去。这里,罐33的开口被延设到各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2、153的位置的下方。由此,由清洁刮板154从橡皮辊151~153上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被返回到罐33中。
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显影液中的调色剂依靠充电控制剂等的作用而例如带正电,在显影位置16上被显影辊31承载着的显影液从显影辊31供给而附着到感光体11上,依靠从显影偏压产生部114施加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偏压Vb(例如Vb=DC+400V),调色剂经显影液中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此外,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未附着到感光体11上而残留在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由清洁刮板36刮落,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体1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载像体”,显影辊3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承载体”,罐3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容器”,转印偏压产生部11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印部件”。
图32是回收量控制处理例程的示例流程图。在引擎控制部110的存储器116中预先存储有液体载体回收量控制处理程序。CPU113通过根据该程序控制装置各部,来执行以下的回收量控制处理。
首先,求图占率P(%)(图像部分占上述静电潜像的比率)(#80),判别求出的图占率的水平。即,判别是否55<P(#82),如果P≤55(在#82中为“否”),则判别是否30<P≤55(#84),如果P≤30(在#84中为“否”),则判别是否0<P≤30(#86)。然后,如果在#86中是“否”则P=0,所以如用图26说明过的那样,使橡皮辊151~153全都移动到接触位置上(#88)。
此外,如果55<P(在#82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高,所以如用图23说明过的那样,仍旧将橡皮辊151~153全都配置在离开位置上,结束该例程。此外,如果30<P≤55(在#84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是中等,所以如用图24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移动到接触位置上(#120)。该移动是1个即可,也可以不是使橡皮辊151,而是使橡皮辊152或153移动。
此外,如果0<P≤30(在#86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低,所以如用图25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152移动到接触位置(#122)。该移动是2个即可,也可以使橡皮辊151、153或橡皮辊152、153移动。其中,步骤#82、#84、#86中判别图占率的水平所用的阈值是一例,也可以使用其他值。
如上所述,根据第7实施方式,包括可在接触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接触位置和不接触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橡皮辊151~153,控制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橡皮辊151~153的组合,所以能够控制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321的量(回收量)。由此,能够调整形成调色剂像而消耗的液体载体321的量。其结果是,能够预防液体载体的浪费,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调色剂像。
此外,根据第7实施方式,将罐33的开口延设在各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3的位置的下方,由清洁刮板154从橡皮辊151~153上刮取的液体载体321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所以无需另外设置回收罐及用于将液体载体321从该回收罐返回到罐33中的管道等,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及装置主体的小型化。此外,通过将剥取的液体载体321返回到罐33中,能够有效利用液体载体321,能够使液体载体321的补给量为所需最小限度。
此外,根据第7实施方式,通过将橡皮辊151~153与感光体11上的显影位置16和一次转印位置44之间、即承载调色剂像的显影承载区域对置配置,在一次转印前从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321,求图占率,控制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使得回收后感光体11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规定值(在第7实施方式中为罐33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所以能够使进行一次转印时的转印条件、即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始终大致相等,由此,能够始终恰当地进行一次转印。
(第8实施方式)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8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图,图34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其中,在图33、图34中,对与第7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附以相同的标号。如图33所示,第8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包括与显影辊31对置配置的橡皮辊171、172、173,来取代第7实施方式中与感光体11对置配置的橡皮辊。即,第8实施方式的显影单元30在由涂敷辊34将显影液涂敷到显影辊31上的涂敷位置34a和显影位置16之间包括沿显影辊31的旋转方向(显影液的传输方向)排列、与显影辊31对置配置的橡皮辊171、172、173。
橡皮辊171、172、173被支持得可沿接离显影辊31的方向来移动。即,例如在由螺线管或电机等构成的致动器181、182、183(图34)由接离驱动部118B(图34)驱动时,在接触位置(在图33中为实线)和离开位置(在图33中为虚线)之间往复移动。接触位置是橡皮辊171、172、173接触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的位置,离开位置是橡皮辊171、172、173不接触上述显影液的位置。此外,橡皮辊171、172、173沿从动于显影辊31的方向(在图33中为顺时针方向)以与显影辊3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该橡皮辊171、172、173用于从显影辊31的表面承载的显影液32中剥取液体载体321。
图35是橡皮辊及显影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6是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的电路图。如图35所示,在显影辊31和橡皮辊171、172、173之间,分别连接有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122。如图36所示,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122包括偏压电源部123、和根据来自CPU113的控制信号来通断的开关124。
偏压电源部123被接通后,在图36中,施加使带正电调色剂从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122上连接的上方的辊(这里为橡皮辊171~173)向下方的辊(这里为显影辊31)移动的方向的偏压。这里,参照图37、图38来说明橡皮辊171~173剥离液体载体的作用。
图37是液体载体在2个辊(这里为橡皮辊171和显影辊31)间移动的说明图。此外,图38是偏压电源部123由开关124接通时图37的各区域上的显影液层的示意图,(A)、(B)、(C)、(D)分别对应于图37的区域A、B、C、D。
在图37中,区域A的显影液层处于由涂敷辊34将显影液32涂敷到显影辊31上的状态。即,如图38(A)所示,在区域A上例如涂敷有厚度为T0、调色剂浓度为D0的显影液32。区域B的显影液层处于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接触橡皮辊171、从而被两个辊31、171夹持的状态。在区域B上被两个辊31、171夹持的显影液层随着辊31、171的旋转而分离,形成辊171一侧的区域C的显影液层、和辊31一侧的区域D的显影液层。
在该区域B上,如上所述,施加使带正电调色剂从橡皮辊171向显影辊31移动的偏压。因此,如图38(B)所示,与显影辊31相接的部分的调色剂浓度最高,随着离开显影辊31,调色剂浓度徐徐降低,在与橡皮辊171相接的部分形成不含调色剂的液体载体321的层。不含调色剂的液体载体321的层的粘度最低,所以认为显影液32在该液体载体321的层处分离。因此,假设在图38(B)的虚线所示的部位分离,则在区域C上,如图38(C)所示,厚度为T1n、调色剂浓度为0的液体载体321移动到橡皮辊171上。另一方面,在区域D上,如图38(D)所示,显影液32的厚度为(T0-T1n)、调色剂浓度为D1n=D0·T0/(T0-T1n),D1n>D0,浓度比涂敷的浓度高的显影液32被显影辊31承载。
其中,在图37、图38中说明了橡皮辊171,但是对橡皮辊172、173也完全同样。例如在图35中,在橡皮辊171、172、173上分别连接的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122的所有偏压电源部123都被接通的情况下,图35的各区域A、B、C、D、E上的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32的层分别处于图39的(A)、(B)、(C)、(D)、(E)所示的状态。
图39是橡皮辊171、172、173的液体载体剥离作用使显影辊上的显影液层变化示意图。在图35的区域A中,仍然是涂敷辊34将显影液32涂敷到显影辊31上的状态,如图39(A)所示,调色剂分散在液体载体中。接着,在图35的区域B中,施加使带正电调色剂从橡皮辊171向显影辊31移动的偏压,如图39(B)所示,在显影辊31一侧形成调色剂层322,在表层部分形成液体载体层321。
在橡皮辊171剥取液体载体层321的一部分时,认为在液体载体层321的大致中央处分离,所以在图35的区域C上,如图39(C)所示,液体载体层321的厚度变为该图(B)的约一半。接着,液体载体层321的一部分同样进一步由橡皮辊172剥取,在图35的区域D上,如图39(D)所示,液体载体层321的厚度进一步变为该图(C)的约一半。接着,液体载体层321的一部分同样进一步由橡皮辊173剥取,在图35的区域E上,如图39(E)所示,液体载体层321的厚度进一步变为该图(D)的约一半。
这样,表层部分的液体载体层321的一部分由橡皮辊171、172、173依次剥取。如图35所示,橡皮辊171、172、173从显影辊3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321由清洁刮板174分别除去。该除去的液体载体321通过回收管道175(在图35中为虚线)被返回到罐33中。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除去的液体载体321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但是也可以在回收管道175上设置泵,驱动泵来强制地将液体载体321返回到罐33中。这样,在第8实施方式中,涂敷位置34a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开始位置”,橡皮辊171~17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剥取部件”、“回收部件”,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12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施加部件”。
如上所述,根据第8实施方式,包括接触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并剥取表面的一部分液体载体的橡皮辊171~173,用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122施加使调色剂从橡皮辊171~173向显影辊31移动的偏压,用橡皮辊171~173剥取显影液32的表层的液体载体321,所以能够调整调色剂像形成所消耗的液体载体321的消耗量。
此外,在本第8实施方式中,能够进行图32的动作。即,在图32的步骤#90中使1个橡皮辊移动到接触位置上时,使橡皮辊171~173中的某一个移动,在图32的步骤#92中使2个橡皮辊移动到接触位置上时,使橡皮辊171~173中的某2个移动即可。其中,在调色剂带负电的情况下,使载体剥离偏压产生部122的偏压电源部123的极性相反即可。
(第9实施方式)图40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9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图,图41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其中,在图40、图41中对与第7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附以相同的标号。如图40所示,第9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包括显影辊31A来取代第7实施方式的显影辊31(图29),包括中间转印带41A来取代中间转印辊41(图29)。
显影辊31A被支持得可沿接离感光体11的方向来移动。即,例如在由螺线管或电机等构成的致动器184(图41)由接离驱动部118C(图41)驱动时,在接触位置(在图40中为实线)和离开位置(在图40中为虚线)之间往复移动。接触位置是感光体11接触显影辊31A上承载的显影液的位置,离开位置是感光体11不接触上述显影液的位置。此外,中间转印带41A被架设在4个辊上,沿从动于感光体11的方向(旋转驱动方向46)以与感光体1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
图42是中间转印带41A的展开图。如该图所示,中间转印带41A由大致矩形的薄片体在接缝191处接合而形成的无接头带构成。在图42中箭头47表示旋转轴方向。该中间转印带41A具有禁止转印区域192及允许转印区域193。禁止转印区域192被设定在接缝191的两侧的分别规定尺寸的范围内沿旋转轴方向47从一端直至另一端。允许转印区域193是禁止转印区域192以外的区域,被设定为旋转轴方向47的除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外的矩形的区域,调色剂像被一次转印到该允许转印区域193上。
如图42(A)所示,在允许转印区域193上,可转印长边方向沿旋转驱动方向46的A3尺寸的调色剂像194。此外,如图42(B)所示,将允许转印区域193分割设定为2个子区域193A、193B,在中间转印带41A的一周,可转印2页短边方向沿旋转驱动方向46的A4尺寸以下、例如A4、A5、B5尺寸等的调色剂像。以下,在本第9实施方式中,将在中间转印带41A的一周转印2页调色剂像的像形成控制称为“双页控制”。其中,在图42(B)中示出A4尺寸的调色剂像195。
图43是第9实施方式的液体载体消耗量调整处理例程的流程图。在引擎控制部110的存储器116中预先存储有液体载体消耗量调整处理程序。CPU113通过根据该程序控制装置各部,来执行以下的消耗量调整处理。
首先,判别经主控制部100(CPU101)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打印命令信号是否是双页控制(#100),如果是双页控制(在#100中为“是”),则判别是否是奇数页(#102)。而如果不是双页控制(在#100中为“否”),或者不是奇数页(在#102中为“否”),则结束该例程。
另一方面,如果是奇数页(在#102中为“是”),则等待中间转印带41A的最后一周的第1页结束(在#104中为“否”),最后一周的第1页结束后(在#104中为“是”),使显影辊31A移动到离开位置(#106),结束该例程。
与参照图22(第6实施方式)及图37(第8实施方式)说明过的同样,在显影辊31A被配置在接触位置上时,显影辊31A上承载着的显影液32的表层的液体载体321移动到感光体11上,所以液体载体321被消耗。
与此相对,根据第9实施方式,包括可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显影辊31A,按照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样态来进行显影辊31A的位置控制,所以能够调整调色剂像形成所消耗的液体载体321的消耗量。特别是在双页控制中不形成第2页时,使显影辊31A移动到离开位置,所以能够预防液体载体321的浪费。
其中,中间转印带41A在一周可转印2页图像,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中间转印带在一周可转印n页(n是3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在最后一周转印(n-1)页以下的图像时,在从该图像转印结束到该最后一周结束的期间内,将显影辊31A移动到离开位置上即可。
此外,第9实施方式的消耗量调整处理不限于图43所示的处理。例如,在经主控制部100从外部设备接收的打印命令信号的显影结束、不接收下一打印命令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显影辊31A移动到离开位置上后,结束感光体11及显影辊31A的旋转动作。此外,在将显影辊31A配置在离开位置上的状态下接收到下一打印命令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感光体11及显影辊31A的旋转达到平稳状态后,使显影辊31A移动到接触位置上。通过执行这些液体载体消耗量调整处理,能够极力削减浪费的液体载体321的量。
(第7~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其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内容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变形方式(1)、(2)。
(1)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未向橡皮辊151~153特别施加偏压,但是也可以与第8实施方式中的橡皮辊同样,施加使调色剂离开橡皮辊的方向的电力起作用的偏压。由此,在液体载体的剥取量多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调色剂附着到橡皮辊上,橡皮辊不会错误地剥取调色剂。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将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提供的图像打印到转印纸上的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能够应用于包含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在内的一般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对单色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对象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此情况下,例如如果是对各色分别包括感光体单元、曝光单元及显影单元、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所谓的级联式的装置,则能够对各色分别调整液体载体的消耗量。
(第10实施方式)图4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0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图45是图4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6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其中,对与第6实施方式相同者附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本第10实施方式中,也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在感光体11的周围配设有橡皮辊151、152、153。该橡皮辊151、152、153的配置及结构与参照图19及图20说明过的第6实施方式相同。此外,橡皮辊151~153从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的动作与参照图22说明过的第6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图占率和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之间的关系与参照图23~图26说明过的第6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在本第10实施方式中,也如图45所示,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2、153,由橡皮辊151、152、153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分别由清洁刮板154刮取并从橡皮辊151、152、153上除去。这里,罐33的开口被延设到各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2、153的位置的下方。由此,由清洁刮板154从橡皮辊151~153上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被返回到罐33中。
其中,在本第10实施方式中,将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包括接受除去的液体载体的托盘、连通该托盘和罐33的回收管道及泵,驱动该泵将液体载体强制地返回到罐33中。
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显影液中的调色剂依靠充电控制剂等的作用而例如带正电,在显影位置16上被显影辊31承载着的显影液从显影辊31供给而附着到感光体11上,依靠从显影偏压产生部114施加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偏压Vb(例如Vb=DC+400V),调色剂经显影液中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此外,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未附着到感光体11上而残留在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由清洁刮板36刮落,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这样,在本第10实施方式中,感光体1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载像体”,显影辊3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承载体”,罐3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容器”,转印偏压产生部11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印部件”。
图47是剥离量调整处理例程的示例流程图。在引擎控制部110的存储器116中预先存储有剥离量调整处理程序。CPU113通过根据该程序控制装置各部,来执行以下的剥离量调整处理。
首先,求图占率P(%)(图像部分占上述静电潜像的比率)(#110),判别求出的图占率的水平。即,判别是否55<P(#112),如果P≤55(在#112中为“否”),则判别是否30<P≤55(#114),如果P≤30(在#114中为“否”),则判别是否0<P≤30(#116)。然后,如果在#116中是“否”则P=0,所以如用图26说明过的那样,使橡皮辊151~153全都移动到接触位置上(#118)。
此外,如果55<P(在#112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高,所以如用图23说明过的那样,仍旧将橡皮辊151~153全都配置在离开位置上,结束该例程。此外,如果30<P≤55(在#114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是中等,所以如用图24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移动到接触位置上(#120)。该移动是1个即可,也可以不是使橡皮辊151,而是使橡皮辊152或153移动。
此外,如果0<P≤30(在#116中为“是”),则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浓度低,所以如用图25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152移动到接触位置(#122)。该移动是2个即可,也可以使橡皮辊151、153或橡皮辊152、153移动。其中,步骤#112、#114、#116中判别图占率的水平所用的阈值是一例,也可以使用其他值。
图48是剥离量调整处理例程的另一示例流程图。在该动作的情况下,如图46用虚线所示,显影单元30包括粘度计37。粘度计37被配设在罐33内,根据由该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由CPU113来求调色剂浓度。其中,也可以例如将由透射型光传感器构成的浓度传感器配设在罐33内来取代粘度计37,直接检测罐33内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这样,在本方式中,粘度计37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浓度检测部件”。
首先,根据来自粘度计37的检测信号来求罐33内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N(%)(#130)。这里,由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和调色剂浓度之间的关系用运算式或列表数据的形式来预先求出并被包含在存储器116保存的程序中,根据上述关系来执行#130的求调色剂浓度的处理。
然后,判别求出的调色剂浓度是否N1<N(#132),如果N≤N1(在#132中为“否”),则判别是否N0<N≤N1(#134),如果N≤N0(在#132中为“否”),则调色剂浓度正在降低,所以不进行液体载体的剥离,而结束该例程。其中,N0是罐33内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N1是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出的N0<N1的值。
另一方面,如果N1<N(在#132中为“是”),则调色剂浓度正在大幅上升,所以如用图25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152移动到接触位置上(#136)。该移动是2个即可,也可以使橡皮辊151、153或橡皮辊152、153移动到接触位置上。
此外,如果N0<N≤N1(在#134中为“是”),则调色剂浓度只是正在小幅上升,所以如用图24说明过的那样,例如使橡皮辊151移动到接触位置上(#138)。该移动是1个即可,也可以不是使橡皮辊151,而是使橡皮辊152或153移动到接触位置上。
其中,也可以根据由粘度计37检测出的显影液32的粘度和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之间的关系,来预先求与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比较值(在图48中为N0及N1)对应的显影液32的粘度的值并存储在存储器116中,通过将检测出的粘度直接与对应的值进行比较,来进行图48的步骤#132、#134的判别。
如上所述,根据本第10实施方式,包括可在接触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接触位置和不接触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橡皮辊151~153,控制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橡皮辊151~153的组合,所以能够控制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321的量,由此,能够调整从感光体11上剥离的液体载体321的量。其结果是,能够预防液体载体321的浪费,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调色剂像。
此外,根据本第10实施方式,将罐33的开口延设在各清洁刮板154靠接橡皮辊151、152、153的位置的下方,由清洁刮板154从橡皮辊151~153上刮取的液体载体321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所以无需另外设置回收罐及用于将液体载体321从该回收罐返回到罐33中的管道等,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及装置主体的小型化。此外,通过将剥取的液体载体321返回到罐33中,能够有效利用液体载体321,能够使液体载体321的补给量为所需最小限度。
此外,根据本第10实施方式,通过将橡皮辊151~153与显影承载区域(感光体11上的显影位置16和一次转印位置44之间、即承载调色剂像的区域)对置配置,在一次转印前从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321,求图占率,控制液体载体的剥取量,使得剥离后感光体11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规定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罐33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所以能够使进行一次转印时的转印条件、即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始终大致相等,由此,能够始终恰当地进行一次转印。
此外,根据图47的动作,求图占率,控制液体载体321的剥取量,使得剥离后感光体11上残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接近罐33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的初值,并且将由橡皮辊151~153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321全都用清洁刮板154刮落并返回到罐33中,所以能够抑制罐33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变化,维持在初值。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其中,在该图47的动作的情况下,无需粘度计37等罐33的调色剂浓度检测部件,所以有能够比图48的情况简化装置结构这一优点。
此外,根据图48的动作,根据粘度计37的检测值来求罐33的调色剂浓度,根据其值来控制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的量,将剥取的液体载体返回到罐33中,所以能够抑制罐33的调色剂浓度变化,维持在初值。由此,能够将罐33的显影液32无浪费地使用到最后,并且能够使从外部补给的液体载体或调色剂等的量为最小限度。
(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其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内容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变形方式(1)、(2)。
(1)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的图47的动作中,在图占率低的范围内,不能充分剥离液体载体并将其返回到罐33中,罐33的调色剂浓度倾向于上升。即,例如如图25(A)所示,设调色剂322的厚度t1=2μm,液体载体321的厚度t2=8μm,所以在该图(D)中,如果将橡皮辊153配置到接触位置上,则有可能对调色剂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参照图25说明过的那样,在图占率为20%的情况下,感光体11上残留的显影液32的调色剂浓度虽然接近约14体积%,但是达不到初值——20体积%。
因此,也可以例如在步骤#112中,在55<P时也只将1个橡皮辊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由此,能够使液体载体321的剥离量增加,使返回到罐33中的量增加,能够抑制罐33内的调色剂浓度的上升,尽可能维持在初值。
(2)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中,用将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提供的图像打印到转印纸上的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能够应用于包含打印机或传真机等在内的一般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对单色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对象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此情况下,例如如果是对各色分别包括感光体单元、曝光单元及显影单元、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所谓的级联式的装置,则能够对各色分别调整感光体上的液体载体的剥离量。
(第6~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其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内容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变形方式(1)~(8)。
(1)在上述第6~第10实施方式中,包括对构成静电潜像的像素中调色剂要附着的“开”点数进行计数的点计数器,将“开”点数与整个图像的点数的比率作为图占率,但是求图占率的手法不限于此。图占率为与调色剂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的量对应的值,所以也可以例如检测从显影辊31流向感光体11的电流作为显影电流,根据该显影电流来求调色剂的移动量(显影量),将其作为图占率。
(2)在上述第6~第8、第10实施方式中,显影液承载体使用了辊状的显影辊31,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使用带状的。此外,剥取部件使用了辊状的橡皮辊151~153、171~173,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使用带状的。
(3)在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中,包括3个橡皮辊151~153,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包括2个或4个以上。即,如果包括多个橡皮辊,则通过控制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橡皮辊的组合,能够控制从感光体1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321的量。此外,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也同样,不限于包括3个橡皮辊171~173,如果包括2个或4个以上、即多个橡皮辊,则通过控制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橡皮辊的组合,能够控制从显影辊31上剥取的液体载体321的量。
(4)图49是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中设有与感光体11的距离不同的3处接触位置作为橡皮辊151的接触位置的情况下各接触位置上的液体载体的剥离量的说明图。其中,在图49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感光体11做成平板状。此外,在图49中只示出橡皮辊151,但是橡皮辊152、153也同样。
本方式例如用电机来构成致动器161~163(例如参照图21),作为橡皮辊151~153的接触位置,可在离感光体11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配置橡皮辊151~153。这里,假设如图49(A)所示,在感光体11上形成了纯黑图像。此外,与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同样,调色剂322的厚度是t1,液体载体321的厚度是t2。此外,将橡皮辊151的半径设为R。
在该图(B)中,将接触位置设定为橡皮辊151的表面勉强接触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位置。即,将橡皮辊151的中心和显影液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1设定为L1R而且L1≤R。由此,感光体11上残留的液体载体321的厚度为t3,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表层的液体载体321只有少量被剥取。
在该图(C)中,将接触位置设定为比该图(B)更接近感光体11的位置。即,将橡皮辊151的中心和显影液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2设定为L2<L1。由此,感光体11上残留的液体载体321的厚度为t4(<t3),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表层的液体载体321比该图(B)的情况更多地被剥取。
在该图(D)中,将接触位置设定为比该图(C)更接近感光体11的位置。即,将橡皮辊151的中心和显影液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3设定为L3<L2。由此,感光体11上残留的液体载体321的厚度为t5(<t4),感光体11上的显影液32的表层的液体载体321比该图(C)的情况更多地被剥取。
这样,根据图49的方式,作为橡皮辊151~153的接触位置,可在离感光体11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配置橡皮辊151~153,所以通过变更橡皮辊151~153的接触位置,能够控制从感光体11上剥取液体载体321的量,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也同样,也可以设置与显影辊31之间的距离不同的3处接触位置作为橡皮辊171~173的接触位置。根据本方式,通过变更橡皮辊171~173的接触位置,能够控制从显影辊31上剥取液体载体321的量,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其中,在这些方式中,橡皮辊不限于多个,也可以只包括1个。在此情况下,也能够控制液体载体321的剥取量。
(5)在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用辊驱动电机164来变更橡皮辊151~153的旋转速度,变更橡皮辊151~153的接触面相对于由感光体11传输的显影液的速度。根据本方式,通过相对于感光体11的圆周速度来增减橡皮辊151~153的圆周速度,能够增减液体载体321的剥取量,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也同样,也可以变更橡皮辊171~173的旋转速度,变更橡皮辊171~173的接触面相对于由显影辊31传输的显影液的速度。根据本方式,通过相对于显影辊31的圆周速度来增减橡皮辊171~173的圆周速度,能够增减液体载体321的剥取量,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其中,在这些方式中,橡皮辊不限于多个,也可以只包括1个。在此情况下,也能够控制液体载体321的剥取量。
(6)在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中,可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所有橡皮辊151~153,但是不限于此,可移动至少1个橡皮辊即可。例如如果是可移动橡皮辊151、将橡皮辊152、153固定配置在接触位置上的方式,则通过控制橡皮辊151的位置,能够控制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橡皮辊的组合,由此能够控制液体载体的剥取量。
此外,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如果可移动至少1个橡皮辊(例如橡皮辊171),则通过控制橡皮辊171的位置,能够控制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橡皮辊的组合,由此能够控制液体载体的剥取量。
(7)在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中,包括中间转印辊41,在将感光体11的调色剂像在一次转印位置44上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辊41上后,在二次转印位置45上用二次转印辊42二次转印到转印纸4上,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省略中间转印辊41并将二次转印辊42配置到一次转印位置44上,将感光体11的调色剂像直接转印到转印纸4(转印介质)上。在本方式中,转印偏压产生部115及二次转印辊4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印部件”。
(8)在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25(A)所示,设调色剂322的厚度t1=2μm,液体载体321的厚度t2=8μm,所以在该图(D)中,如果将橡皮辊153配置到接触位置上,则有可能对调色剂像造成不良影响。但是,例如在调色剂322的厚度t1=1μm等即使将橡皮辊153配置到接触位置上也不会对调色剂像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在该图(D)中将橡皮辊153配置到接触位置上。
此外,在即使将橡皮辊153配置到接触位置上也不会对调色剂像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在上述第6、第7、第10实施方式的动作(在第6实施方式中为图27、图28的动作,在第7实施方式中为图32的动作,在第10实施方式中为图47、图48的动作)中将移动到接触位置上的橡皮辊的个数设为最大2个,与此相对,也可以增加1个比较步骤,设置将3个橡皮辊151~153都配置到接触位置上的步骤。
例如在图27、图32、图47的动作中,细分要判别的图占率的水平即可。即,例如如果0<P≤20则使3个橡皮辊移动到接触位置上,如果20<P≤35则使2个橡皮辊移动到接触位置上,如果35<P≤55则使1个橡皮辊移动到接触位置上即可。
此外,例如在图28、图48的动作中,将N1<N2的值N2也与调色剂浓度N进行比较,如果N2<N则使3个橡皮辊移动到接触位置上,如果N1<N≤N2则使2个橡皮辊移动到接触位置上,如果N0<N≤N1则使1个橡皮辊移动到接触位置上即可。
(第11实施方式)图50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图51是该打印机的电结构方框图,图52是中间转印带的展开图。其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者附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本第11实施方式的转印单元40包括中间转印带141来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辊41,在感光体11的周围,沿其旋转方向15,配设有充电部12、显影辊31、中间转印带141、消电部13及清洁部14。
此外,本第11实施方式的显影辊31被支持得可沿接离感光体11的方向来移动。即,例如在由螺线管或电机等构成的致动器31B(图51)由接离驱动部118D(图51)驱动时,在接近位置(在图50中为实线)和离开位置(在图50中为虚线)之间往复移动。接近位置是显影辊31上承载的显影液接触感光体11并可向感光体11供给调色剂的可显影位置,离开位置是上述显影液不接触感光体11的位置。其中,显影辊31的位置控制待后述。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显影液中的调色剂依靠充电控制剂等的作用而例如带正电,在显影位置16上被显影辊31承载着的显影液从显影辊31供给而附着到感光体11上,依靠从显影偏压产生部114施加到显影辊31上的显影偏压Vb(例如Vb=DC+400V),调色剂经显影液中从显影辊31移动到感光体11上,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此外,未附着到感光体11上而残留在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由清洁刮板36刮落,靠自重返回到罐33中。
如上所述在感光体11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随着感光体11的旋转而被传输到与中间转印带141对置的一次转印位置44上。中间转印带141被架设在张紧辊141A、141B、驱动辊141C、从动辊141D上。驱动辊141C与感光体11一起由感光体驱动电机(未图示)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141沿从动于感光体11的方向(在图50中为箭头252)以与感光体1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从转印偏压产生部115施加一次转印偏压(例如DC-400V)后,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上。一次转印后的感光体11上的残留电荷由LED等构成的消电部13除去,残留显影液由清洁部14除去。
如图52所示,中间转印带141由大致矩形的薄片体在接缝251处接合而形成的无接头带构成。在图52中,箭头252表示旋转驱动方向,箭头253表示旋转轴方向。该中间转印带141具有设在旋转轴方向253一端侧(在图52中为上侧)的突起部254,并且具有禁止转印区域255及允许转印区域256。禁止转印区域255被设定在接缝251的两侧的分别规定尺寸的范围内沿旋转轴方向253从一端直至另一端。允许转印区域256是禁止转印区域255以外的区域,被设定为旋转轴方向253的除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外的矩形的区域,调色剂像被一次转印到该允许转印区域256上。
如图52(A)所示,在允许转印区域256上,可转印长边方向沿旋转驱动方向252的A3尺寸的调色剂像257。此外,如图52(B)所示,将允许转印区域256分割设定为2个子区域256A、256B,在中间转印带141的一周,可一次转印2个短边方向沿旋转驱动方向252的A4尺寸以下(例如A4、B5尺寸)的调色剂像。以下,将在中间转印带141的一周一次转印2个调色剂像的像形成控制称为“双页控制”。其中,在图52(B)中示出A4尺寸的调色剂像258。
垂直同步传感器146例如由具有相互对置配置的发光部(例如LED)及光检测部(例如光电二极管)的光断续器构成,被配置在旋转的中间转印带141的旋转轴方向253的一端侧,用于检测突起部254的通过并输出检测信号。从该垂直同步传感器146输出的检测信号被用作引擎控制部110进行图像形成控制的基准——垂直同步信号Vsync。
二次转印辊42与中间转印带141的适当部位(在图50中为从动辊141C的垂直下方)对置配置,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上的一次转印调色剂像随着中间转印带141的旋转而被传输到与二次转印辊42对置的二次转印位置45上。另一方面,送纸盒3中容纳的转印纸4与一次转印调色剂像的传输同步由传输驱动部(未图示)传输到二次转印位置45上。然后,二次转印辊42沿从动于中间转印带141的方向(在图50中为顺时针方向)以与中间转印带141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来旋转,在从转印偏压产生部115施加二次转印偏压(例如在恒流控制下为-100mA)时,中间转印带14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转印纸4上。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141上的残留显影液由清洁部43除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体1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潜像承载体”,显影辊3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承载体”,显影偏压产生部11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像形成部件”,中间转印带14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载像体”,转印偏压产生部11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印部件”。
图53是液体载体在2个辊(这里为感光体11和显影辊31)间移动的说明图。区域A的显影液层处于由涂敷辊34将显影液32涂敷在显影辊31上的状态。即,区域A的显影液32处于调色剂322被分散在液体载体321中的状态。区域B的显影液层处于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接触感光体11、从而被两个辊31、11夹持的状态。在区域B上被两个辊31、11夹持的显影液层随着辊31、11的旋转而分离,形成感光体11一侧的区域C的显影液层、和显影辊31一侧的区域D的显影液层。
在区域B上,如果施加使带正电调色剂从感光体11向显影辊31移动的偏压,则与显影辊31相接的部分的调色剂浓度最高,随着离开显影辊31,调色剂浓度徐徐降低,在与感光体11相接的部分能够形成不含调色剂的液体载体321的层。不含调色剂的液体载体321的层的粘度最低,所以认为显影液32在该液体载体321的层处分离。因此,液体载体321移动到感光体11上而形成只由液体载体321构成的区域C,另一方面,形成包含调色剂322的显影液32被显影辊31承载的区域D。
这样,在显影辊31被配置在接触位置上时,虽然能够通过施加偏压来阻止调色剂322向感光体11移动,但是不能避免显影辊31承载的显影液32的表层的液体载体321移动到感光体11上,液体载体321被消耗。因此,在本第11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不用显影液32时使显影辊31退避到离开位置上,预防了液体载体321的浪费。
图54是引擎部1的各部的动作序列的示例时序图。这里,假设在双页控制下提供了形成3个图像的打印命令信号。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将包含图像信号的打印命令信号提供给主控制部100后,引擎控制部110按照来自该主控制部100的控制信号来开始引擎部1的各部的动作。
即,中间转印带141以规定的圆周速度来旋转,周期性地输出垂直同步信号Vsync。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1起规定时间T1后输出第1页图像请求信号Vreq,与该图像请求信号Vreq的下降同步,输出第1页图像信号VK1来开始形成静电潜像;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1起规定时间T2(>T1)后输出第2页图像请求信号Vreq,与该图像请求信号Vreq的下降同步,输出第2页图像信号VK2来开始形成静电潜像。
从时刻t1起规定时间T3、T4后分别接通显影偏压,进而在由转印纸尺寸预定的规定时间后切断。由此,调色剂像TK1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的允许转印区域256中旋转驱动方向252的下游一侧——子区域256A上,调色剂像TK2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的允许转印区域256中旋转驱动方向252的上游一侧——子区域256B上。
另一方面,与该一次转印同步从送纸盒3向二次转印位置45供给转印纸4,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1起规定时间后接通向二次转印辊42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由此,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41的允许转印区域256中旋转驱动方向252的下游一侧——子区域256A上的调色剂像TK1被二次转印到第1页转印纸4上。进而,将定时调节到下一调色剂像TK2,从送纸盒3传输下一转印纸4,从时刻t1起规定时间后接通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由此,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41的允许转印区域256中旋转驱动方向252的上游一侧——子区域256B上的调色剂像TK2被转印到第2页转印纸4上。这样,2个图像形成结束。
然后,与下一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2同步,与以上同样来进行第1页(总第3个)图像形成。即从时刻t2起规定时间T1后输出图像请求信号Vreq,与该图像请求信号Vreq的下降同步来输出图像信号VK3。此外,从时刻t2起规定时间T3后接通显影偏压,在由转印纸尺寸决定的时间内继续接通,形成第1页调色剂像TK3,然后切断显影偏压。
这样,基于打印命令信号的3个图像形成结束,所以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2起规定时间T2后,不会输出用于第2页的图像请求信号Vreq。因此,在切断用于形成调色剂像TK3的显影偏压后(例如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2起规定时间T2后)的时刻t3,驱动致动器31B,显影辊31从接触位置退避到离开位置。
图55是显影辊位置控制例程的示例流程图。在引擎控制部110的存储器116中预先存储有浓度调整处理程序。CPU113通过根据该程序控制装置各部,来执行以下的位置控制。
首先,判别经主控制部100(CPU101)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打印命令信号是否是双页控制(#140),如果是双页控制(在#140中为“是”),则判别是否是奇数页(#142)。而如果不是双页控制(在#140中为“否”),或者不是奇数页(在#142中为“否”),则结束该例程。另一方面,如果是奇数页(在#142中为“是”),则等待中间转印带141的最后一周的第1页结束(在#144中为“否”),最后一周的第1页结束后(在#144中为“是”),驱动致动器31B,使显影辊31移动,退避到离开位置(#146),结束该例程。
通过执行该图55所示的位置控制例程,实现了图54所示的显影辊31的移动动作的序列。其中,将显影辊31配置到离开位置上后,在输入下一打印命令信号之前,也可以使显影辊31原封不动地在离开位置上待机。
如上所述,根据第11实施方式,可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显影辊31,按照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样态来进行显影辊31的位置控制。即,作为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样态,在双页控制中不形成第2页的样态时,在与该第2页(不转印调色剂像的非转印区域)对应的期间内,使显影辊31退避到离开位置上。由此能够预防液体载体321的浪费。
(第12实施方式)图5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本第12实施方式与第11实施方式的大的不同点在于,为了形成彩色图像,对黑(K)、青(C)、品红(M)、黄(Y)各色具有显影单元;其他结构基本上与第1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这里对相同的结构附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第12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各调色剂色设有显影单元30K、30C、30M、30Y。这些显影单元30K、30C、30M、30Y可由致动器31B(图51)分别独立地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这里,接触位置是显影单元30K、30C、30M、30Y的显影辊31K、31C、31M、31Y上的显影液接触感光体11的可显影位置,离开位置是上述显影液不接触感光体11的位置。
例如对黄色,根据来自主控制部100的作业数据将与黄色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到感光体11上,并且将显影单元30Y选择性地配置到接触位置上并向感光体11供给显影液来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后,将该调色剂像在一次转印位置44上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的表面上来得到一次转印调色剂像。其中,对其他调色剂色也完全同样。
在这样构成的打印机中,对黑(K)、青(C)、品红(M)、黄(Y)各色分别形成调色剂像,并且使这些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141的表面上重合来形成全色的一次转印调色剂像。然后,在4色调色剂像被重合的阶段,二次转印辊42从离开位置(在图56中为虚线)移动到可转印位置(在图56中为实线)。然后,一次转印调色剂像被传输到二次转印位置45上,另一方面,与中间转印带141的行走动作同步将送纸盒3中的转印纸4传输到二次转印位置45上,与上述第11实施方式同样将一次转印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转印纸4上。这样,在本第12实施方式中,显影单元30K、30C、30M、30Y分别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部件”,显影辊31K、31C、31M、31Y分别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液承载体”。
图57是第12实施方式的动作序列的时序图。这里,也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假设在双页控制下提供了形成3个图像的打印命令信号。在图57的时刻t1之前,引擎部1的各部的动作已经开始,在中间转印带141上,与第1个图像对应的黄(Y)、品红(M)、青(C)的第1页调色剂像被重合,与第2个图像对应的黄(Y)、品红(M)、青(C)的第2页调色剂像被重合。
然后,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1起规定时间T1后输出第1页图像请求信号Vreq,与该图像请求信号Vreq的下降同步,输出第1页的黑(K)的图像信号VK1来开始形成静电潜像。此外,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1起规定时间T2(>T1)后输出第2页的黑(K)的图像请求信号Vreq,与该图像请求信号Vreq的下降同步,输出第2页图像信号VK2来开始形成静电潜像。此外,从时刻t1起规定时间T3后接通用于第1页的显影偏压,在由转印纸尺寸预定的规定时间后切断。进而,从时刻t1起规定时间T4后接通用于第2页的显影偏压,在规定时间后切断。由此,调色剂像TK1、TK2进而被重合,形成全色的一次转印调色剂像。
另一方面,与调色剂像TK1的一次转印同步从送纸盒3向二次转印位置45传输转印纸4,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1起规定时间后接通向二次转印辊42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由此,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41的允许转印区域256中旋转驱动方向252的下游一侧——子区域256A上的全色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第1页转印纸4上。进而,将定时调节到下一调色剂像TK2,从送纸盒3传输下一转印纸4,从时刻t1起规定时间后接通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由此,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41的允许转印区域256中旋转驱动方向252的上游一侧——子区域256B上的全色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第2页转印纸4上。
此时,显影单元30K在从时刻t1起规定时间T5后从离开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上,在结束显影偏压的施加后对应的规定时间T6后退避到离开位置上。
然后,与下一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2同步,与以上同样来进行第1页(对应于第3个图像)的调色剂像TY3的形成。即从时刻t2起规定时间T1后输出图像请求信号Vreq,与该图像请求信号Vreq的下降同步来输出图像信号VY3。此外,从时刻t2起规定时间T3后接通显影偏压,在由转印纸尺寸决定的时间内继续接通,形成第1页调色剂像TY3,然后切断显影偏压。这样,基于打印命令信号的3个图像形成结束,所以从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下降时刻t2起规定时间T2后,不会输出用于第2页的图像请求信号Vreq。
此时,显影单元30Y在从时刻t1起规定时间T5后从离开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上进行第1页的显影,不进行第2页的显影,所以在结束显影偏压的施加后对应的规定时间T7(<T6)后退避到离开位置上。
以下,同样进行第1页调色剂像TM3、TC3、TK3的形成。即,在从时刻t3、t4、t5起规定时间T1后,分别输出图像请求信号Vreq,与该图像请求信号Vreq的下降同步来输出图像信号VM3、VC3、VK3。此外,从时刻t3、t4、t5起分别规定时间T3后接通显影偏压,在由转印纸尺寸决定的时间内继续接通来形成第1页调色剂像TM3、TC3、TK3,然后切断显影偏压。
此时,显影单元30M、30C、30K在从时刻t3、t4、t5起分别规定时间T5后从离开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上进行第1页的显影,分别不进行第2页的显影,所以在结束显影偏压的施加后对应的规定时间T7后退避到离开位置上。
如上所述,根据第12实施方式,可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显影单元30Y、30M、30C、30K,按照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样态来进行显影单元30Y、30M、30C、30K的位置控制。即,作为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样态,在双页控制下不形成第2页的样态时,在与该第2页对应的期间内,使显影单元30Y、30M、30C、30K退避到离开位置上。由此,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预防液体载体321的浪费。
(第11、第12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其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内容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第11、第12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带141在一周可转印2页图像,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中间转印带在一周可转印n(n为3以上的整数)页的情况下,在最后一周转印不到n页的图像时,在与从其转印结束到其最后一周结束的非图像转印区域对应的期间内,将显影辊31退避到离开位置即可。
此外,在上述第11实施方式中,只能移动显影辊31,但是不限于此,通过使得可移动整个显影单元30,也可以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显影辊31。在本方式中,显影单元30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显影部件”。
此外,在上述第12实施方式中,可分别移动整个显影单元30Y、30M、30C、30K,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分别只移动显影辊31Y、31M、31C、31K。
再者,在上述第11、第12实施方式中,用将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提供的图像打印到转印纸上的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能够应用于包含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在内的一般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显影装置,用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对载像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影液承载体,将上述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和浓度调整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对置配置,调整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上述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至少1个剥取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开始承载显影液的承载开始位置到上述显影位置的区域对置配置,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着的显影液并剥取其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还包括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剥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施加偏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多个上述剥取部件,沿由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对置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还包括多个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多个剥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分别施加偏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剥取部件被配设成可在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承载着的上述显影液的接近位置和离开上述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通路,使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上述一部分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显影液供给部件,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供给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包括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承载到其表面上,使该承载的显影液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并使其一部分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而使上述显影液承载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涂敷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施加偏压。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还包括汲取部件,汲取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接触由上述汲取部件汲取的显影液而将该显影液的一部分承载到表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汲取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汲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施加偏压。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还包括多个汲取部件,汲取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汲取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多个汲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汲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施加偏压。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通路,该通路使由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从上述容器内传输到上述容器外的显影液中的、上述显影液承载体未承载的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供给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分别包括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承载到其表面上,使该承载的显影液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并使其一部分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而使上述显影液承载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涂敷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多个显影液涂敷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分别施加偏压。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多个显影液供给部件分别包括汲取部件,汲取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和显影液涂敷部件,通过接触由上述汲取部件汲取的显影液而将该显影液的一部分承载到表面上,通过使该承载的显影液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而使该承载的显影液的又一部分承载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汲取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各汲取部件和对应的上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之间分别施加偏压;和涂敷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各显影液涂敷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分别施加偏压。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通路,该通路使由上述显影液供给部件从上述容器内传输到上述容器外的显影液中的、上述显影液承载体未承载的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至少1个剥取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由该显影液承载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的上述显影位置的下游一侧的区域对置配置,在显影结束后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残留着的显影液并剥取其一部分;用于通过控制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进行上述调整;还包括通路,该通路使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上述一部分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清洁部件,在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由该显影液承载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的上述显影位置的下游一侧的清洁位置上,除去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残留着的残留显影液;和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上述浓度调整部件包括至少1个剥取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上述显影位置到上述清洁位置的区域对置配置,在显影结束后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残留着的显影液并剥取其一部分;用于通过控制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进行上述调整;还包括通路,该通路使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上述残留显影液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浓度检测部件,检测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2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光部件,在载像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液体显影部件,由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构成,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以及转印部件,将形成的上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求出作为在上述静电潜像中图像部分所占的比率的图占率的部件。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检测部件,对使用上述液体显影部件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得到的调色剂像的光学浓度进行检测。
2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像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容器,贮留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显影液承载体,将上述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通过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上述载像体而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像形成部件,使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上述载像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以及回收部件,回收在上述显影位置上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而附着到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包含的液体载体并返回到上述容器中;从而具有可调整由上述回收部件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液体载体的返回量的结构。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回收部件构成为可调整液体载体的回收量的结构,还包括通路,该通路将回收的该调整过的回收量的液体载体全部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的显影液的接触位置上,通过被配置到上述接触位置来剥取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多个剥取部件,沿由上述载像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载像体对置配置;上述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不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离上述载像体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剥取部件具有其接触面相对于由上述载像体传输的上述显影液的相对速度可变的结构。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回收部件还包括清洁部件,将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和通路,使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清洁部件用于靠接上述剥取部件并从上述剥取部件上刮取上述液体载体;上述容器的开口被延设在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的位置的下方,使得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36.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将在上述静电潜像中图像部分所占的比率求为图占率的部件。
37.如权利要求28~3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浓度检测部件,检测上述容器中贮留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38.如权利要求28~3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转印部件,将上述载像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
3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像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显影液承载体,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上述载像体而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像形成部件,使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上述载像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以及消耗量调整部件,调整上述调色剂像的形成所消耗的上述液体载体的消耗量。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可在上述显影位置上使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接触上述载像体的可显影位置、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不接触上述载像体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回收部件,回收承载在显影液承载体的表面上并向上述显影位置传输的显影液中的液体载体的一部分。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开始承载显影液的承载开始位置到上述显影位置的区域的显影液的接触位置上,通过被配置到上述接触位置来剥取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多个剥取部件,沿由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对置配置;上述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不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离上述显影液承载体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剥取部件具有其接触面相对于由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传输的上述显影液的相对速度可变的结构。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电压施加部件,向上述剥取部件和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之间施加使显影液中的调色剂移动到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一侧的方向的偏压。
47.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清洁部件,将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和通路,使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并从上述剥取部件上刮取上述液体载体;上述容器的开口被延设在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的位置的下方,使得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49.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将上述载像体上的调色剂像在规定的转印位置上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其中,还包括回收部件,回收承载在上述载像体上并从上述显影位置向上述转印位置传输的显影液中的液体载体的一部分。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接触位置上,通过被配置到上述接触位置上来剥取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多个剥取部件,沿由上述载像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载像体对置配置;上述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不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上述回收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离上述载像体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
53.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剥取部件具有其接触面相对于由上述载像体传输的上述显影液的相对速度可变的结构。
54.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清洁部件,将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和通路,使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并从上述剥取部件上刮取上述液体载体;上述容器的开口被延设在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的位置的下方,使得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56.如权利要求39~5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将在上述静电潜像中图像部分所占的比率求为图占率的部件。
5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像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显影液承载体,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通过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上述载像体而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像形成部件,使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上述载像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转印部件,在规定的转印位置上将上述载像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以及剥离部件,从上述显影位置到上述转印位置的显影承载区域上的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中剥离液体载体;上述剥离部件被构成为可调整液体载体的剥离量的结构。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剥离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的显影液的接触位置上,通过被配置到上述接触位置来剥取该显影液的表层的液体载体。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上述剥离部件包括多个剥取部件,沿由上述载像体传输显影液的方向相互并列地与上述载像体对置配置;上述多个剥取部件中的至少1个可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不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60.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作为上述剥取部件,上述剥离部件包括剥取部件,可配置到接触上述载像体上的显影液、离上述载像体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接触位置上。
61.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剥取部件具有其接触面相对于由上述载像体传输的上述显影液的相对速度可变的结构。
62.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清洁部件,将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液体载体从该剥取部件上除去;和通路,将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并从上述剥取部件上刮取上述液体载体;上述容器的开口被延设在上述清洁部件靠接上述剥取部件的位置的下方,使得由上述清洁部件除去的液体载体靠自重返回到上述容器中。
64.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并具有使由上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结构。
65.如权利要求57~6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将在上述静电潜像中图像部分所占的比率求为图占率的部件。
66.如权利要求57~6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显影装置,其中,还包括容器,贮留上述显影液;和浓度检测部件,检测上述容器中贮留着的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具有使由上述剥离部件剥离的液体载体返回到上述容器中的结构。
6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相对于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并沿移动方向来移动的潜像承载体将显影部件定位到规定的可显影位置上,而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从上述显影部件供给到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像体,可沿与上述移动方向对应的方向承载作为2以上整数的N个调色剂像;和转印部件,将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上述载像体上;上述显影部件在上述可显影位置和离开上述潜像承载体并使显影液不接触上述潜像承载体的离开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而且在使上述载像体承载N-1个以下的调色剂像时,对应于不承载调色剂像的非承载区域将上述显影部件定位到上述离开位置上。
6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潜像承载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显影液承载体,将调色剂分散到液体载体中所得的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通过在该显影位置上使所述显影液接触上述潜像承载体而供给到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像形成部件,使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供给到上述潜像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中的调色剂附着到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像;载像体,可在其表面上承载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以及转印部件,将上述潜像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在规定的转印位置上转印到上述载像体的表面上;上述显影液承载体可在上述显影位置上使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接触上述潜像承载体的可显影位置和该显影液承载体上的显影液不接触上述潜像承载体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载像体由通过旋转而使其表面通过上述转印位置的旋转体构成,可在其一周沿旋转方向并列地承载作为2以上整数的N个调色剂像;在由上述转印部件在上述载像体的一周转印不足N个调色剂像时,在与上述载像体上的非转印区域对应的期间内,使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从上述可显影位置退避到上述离开位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能够进行装置结构小型、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橡皮辊(51、52、53)与显影辊(31)对置配置,被配置在接触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接近位置上。在显影辊(31)和橡皮辊(51、52、53)之间,分别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包括正偏压电源部(61)、负偏压电源部(62)及短路线部(63)、以及根据来自CPU(113)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各部(61~63)的连接的开关(64)。
文档编号G03G15/06GK2736811SQ0328257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7日
发明者藤田徹, 古贺欣郎, 北泽淳宪, 中村昌英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