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53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所述调色剂图像是以电子照相用显影剂形成的。
背景技术
已经熟知的银盐照相通常具有高的图像光泽度,图像光泽度均一性和颜色可再现性优良,并且图像品质优良。此外,银盐照相是以高生产率为特征的,并且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大量印刷。
其间,由于近年来数字化发展,在电子照相中图像品质得到稳定地提高。然而,高图像光泽度均一性和高生产率之间的相容性还未达到,从而需要根据电子照相的全色图像形成方法,其中达到高图像光泽度和高生产率之间的相容性。此外,还需要这样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高的图像光泽度和高生产率之间相容的同时,以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可以稳定和连续地获得可与银盐图像相比的具有图像光泽度均一性、并在图像光泽度和记录介质光泽度之间存在平衡的无不和谐感的图像。
作为在高图像光泽度和高生产率之间达到相容的根据电子照相的全色图像形成法,具有多个串联布置的显影单元并且可以以相同速度输出单色图像和全色图像的高速机械已经投放市场。然而,例如当需要具有高图像光泽度的图像时,降低记录介质传送速度以提高图像光泽度。结果,降低了生产率。
通常,当将注意力放在具有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的复印机的定影步骤时,记录介质通过定影单元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从而减少了施加至记录介质的热量。施加至记录介质热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图像光泽度降低。因此必须施加增加的热量以获得具有高光泽度的图像而不削弱生产率。
以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获得具有高图像光泽度的图像的方法包括加宽定影辊隙、以及将增加的热量施加至记录介质。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所谓辊隙型的辊定影单元中,定影构件彼此有力地相互抵靠,以加宽定影辊隙。
此外,存在如图2所示的带辊隙型定影设备,其中,定影辊和传送定影带相组合((图2)显示了在带和定影辊之间组合传送定影带以加宽辊隙来应付增加速度的技术)。
基于与施加增加的热量以在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下获得具有高图像光泽度的图像的相同原理,存在具有如图3所示布置的具有多个定影单元的设备。
这类设备描述于例如JP-A 2000-221821(专利文献1)中。该文献所描述的方法包括在切换所使用定影单元数量的同时,利用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串联布置的多个定影单元进行定影;和改变施加至记录介质的热量以任意调节被印刷图像的光泽度。借助该方法,调节图像光泽度而印刷速度不降低。然而,该文献未针对调色剂的物理特性进行描述,并且未讨论任一调色剂物理特性与光泽度之间的关系。
涉及具有多个定影装置的定影设备、多个定影单元的定影条件、以及调色剂特性的传统已知的实例包括JP-A04-287078(专利文献2)。在涉及将彩色调色剂热压定影在透明的记录介质上的方法中,该文献提出了有关调色剂软化点和定影温度的建议,该热压定影方法特别涉及在第一定影中进行临时定影、并在第二定影中进行实际定影。然而,在该文献中,记录介质限于透明记录介质例如高射投影仪用片材,以及在第一定影和第二定影中的记录介质的传送速度限于相对低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从而不能设想在高速机器中应用。因此,存在着例如在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下不能获得足够透明性的问题。此外,该文献涉及定影单元的设置温度,但在该文献中未直接测量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在定影至记录介质如不同于例如高射投影仪用片材的透明介质的纸的情形下,熔融的调色剂流入由记录介质纤维形成的凹部,从而在某些情形下图像表面变得不平并且图像光泽度降低。此外,还存在例如定影强度变得不足,以及色彩混合性能变得不足导致色彩再现性差的问题。
如上所述,就达到高光泽度和高生产率之间相容的观点进行了研究。然而,对关注与任何调色剂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几乎未进行研究。此外,对以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获得具有高光泽度均一性、在记录介质光泽度和图像光泽度之间差异较小的无不适宜感的图像的方法未进行研究。
专利文献1JP-A 2000-221821专利文献2JP-A 04-287078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
换言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可以获得具有与记录介质上调色剂的固定量无关的高光泽度的图像的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稳定并连续地获得每种都具有图像与记录介质之间的光泽度差被抑制的感觉的图像的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过调节在记录介质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以具有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和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特性之间的关系在本发明所述范围内来满足上述要求,使所述记录介质至少两次通过定影单元,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利用定影设备对在记录介质上所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压定影,其中当记录介质通过至少两个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串联布置的定影单元时,对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用于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是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和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由T1表示,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由T2表示,在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记录介质的最低温度由t表示,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软化温度由Ts表示,调色剂的流动开始温度由Tfb表示时,它们满足以下公式(1)和(2)T1>Tfb 公式(1);T2>t>Ts 公式(2)。
在定影方法的另一方面中,当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1/2法熔化温度由T1/2表示时,T1/2和T2满足以下公式(3)T2>T1/2公式(3)。
在定影方法的另一方面中,在差示扫描量热法中,调色剂在60至140℃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热峰的最大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设备,它包括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对所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压定影的定影装置,其中当记录介质通过至少两个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串联布置的定影单元时,对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用于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是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和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由T1表示,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由T2表示,在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由t表示,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软化温度由Ts表示,调色剂的流动开始温度由Tfb表示时,它们满足以下公式(1)和(2)T1>Tfb 公式(1);T2>t>Ts 公式(2)。
在定影设备的另一方面,当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1/2法熔化温度由T1/2表示时,T1/2和T2满足以下公式(3)T2>T1/2公式(3)。
在定影设备的另一方面,在差示扫描量热法中,调色剂在吸热曲线中在60至140℃的范围内具有最大吸热峰的最大值。


图1是示出称作本发明的辊隙型定影单元实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称作本发明的带辊隙型定影单元实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定影设备实例的示意图,其中,2个或多个定影单元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串联布置。
图4是示出在被允许通过本发明的定影设备的记录介质上温度变化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流动测试仪温度升高法中的流动曲线、以及本发明所定义的软化温度、流动开始温度和1/2法熔化温度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各实例的定影设备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用于本发明的表面改性装置实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用于本发明的表面改性装置的分散转子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为了说明应用于本发明的定影设备,图3示出了设备的示意图。
在图3中示出的定影设备存在沿着纸张传送方向串联布置的具有相同功能的三个定影单元。这里,相应的定影单元从图中箭头所示的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上游侧被称作第一定影单元、第二定影单元和第三定影单元。当通过使用定影设备进行定影时,载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进入第一定影单元的辊隙部分,并在加热和受压的同时被夹持和传送,接着经受最初的定影处理。然后,记录介质在被加热并受压的同时被第二定影单元的辊隙部分夹持和传送,接着经受第二定影处理。此外,记录介质经受第三定影处理。示例出具有三个定影单元的定影设备,但是本发明中仅使用具有两个或更多定影单元的定影设备。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图3的定影设备中所示的定影单元的数量和类型。
本发明所述的定影单元不受任何限制,只要其是热压定影型定影设备即可。
图1示出了辊隙型定影单元的实例。加压辊1通过用树脂表面层3涂覆铝制芯棒2而形成,树脂表面层3由氟树脂或其类似物制成,其具有耐热性并具有良好的的可剥离性。定影辊4由以下元件构成其中具有加热器的芯棒5;由具有耐热性的软硅橡胶(或硅海绵)制成的底层6,该底层在芯棒上形成;以及涂覆有PFA管(或FEP管)的涂覆层7,该涂覆层在底层上形成。因此,该定影辊具有增强的调色剂可剥离性。用于将硅油供给到定影辊4的供油辊8可被布置在定影辊4附近。此外,在图1中,用于除去在定影辊4上的残留调色剂或纸粉末的清洁装置9被布置在定影辊4附近。
可使用图2所示的这类带辊隙型定影单元。在该带辊隙型定影单元中,定影辊4和传送定影带10形成宽的定影辊隙部分。通过带10将加压辊12压向定影辊4,同时带被压向定影辊,以形成宽的辊隙部分。在图2中,传送定影带缠绕在支撑辊13和驱动辊14的周围。
也可使用膜定影型定影单元。在膜定影型定影单元中,在由膜和加压构件形成的辊隙部分处,膜的背面设置有加热构件,并且在转印材料上形成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经由膜通过加热构件压向加热构件的方式定影。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影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用定影装置对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压定影,其特征在于为了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通过沿着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串联布置的至少两个定影单元时,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由T1表示和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由T2表示,在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由t表示,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软化温度由Ts表示,以及调色剂的流动开始温度由Tfb表示时,满足以下公式(1)和(2)T1>Tfb公式(1);T2>t>Ts 公式(2)。
根据本发明的定影方法,以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可以获得均匀的高光泽度的图像,该高光泽度的图像与记录介质上调色剂的固着量无关。另外,即使当使用具有高光泽度的记录介质时,也可稳定且连续地得到每个都具有图像和记录介质之间的光泽度差被抑制的感觉的图像。
通过以下方法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在首先进入定影单元的记录介质的顶端部分下游50mm的位置处将高速响应热电偶(由Anritsu-Meter制造的SE80117(顶部线直径50μm))安装在记录介质(基重157g/m2)的表面(待加热的表面)上;并让记录介质通过两个或更多个定影单元。图4示出了在记录介质通过定影单元之前和之后的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以及在从定影单元开始排出记录介质到记录介质进入在本发明中限定的另一个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在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以及当允许记录介质通过如图3中所示的定影设备时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变化。
首先,对通过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定影单元能增强图像的光泽度的事实给予说明。
在调色剂包含脱模剂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将调色剂加热至Tfb或更高。因此,在微观尺度上,出现脱模剂的再附聚现象,脱模剂的分散直径增大,并且脱模剂渗到调色剂图像的最外表面。另外,由于脱模剂已经渗到调色剂图像的最外表面,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记录介质从定影构件上的可分离性增加。结果,平稳地进行从定影构件上的分离,并且在分离时,可以获得具有不减少光泽度和无光泽度不均匀的均匀平面内光泽度的图像,而不破坏图像表面的光滑性。另外,预期通过从记录构件的高可分离性可有效地防止发生偏移或缠绕。
对根据本发明的定影方法能得到具有高光泽度图像的原因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通常,定影图像反映了定影构件原本的表面特性。因此,当使用光滑的定影构件时,图像受到定影构件的影响而具有高光泽度。然而,处于熔化状态的调色剂图像的可分离性能不足,并且在记录介质和定影构件之间不能满意地进行分离,定影图像的表面在分离时受到破坏,因此导致光泽度降低。
在涉及仅通过一个定影单元定影的成像方法中,在定影时脱模剂充分地渗到调色剂表面之前进行记录介质和定影构件之间的分离。因此,定影图像的表面容易受到破坏,从而其很难得到高光泽度。考虑到上述这些,在本发明中,以两个阶段进行定影。在第一阶段的定影中,允许脱模剂以一定程度渗到调色剂颗粒表面。在第二阶段的定影中,施加另外的热,让脱模剂充分地渗到调色剂颗粒表面,由此充分地增加在熔化状态下的调色剂图像的可分离性能。记录介质和定影构件在这样的状态下彼此分离,由此可以获得具有高光泽度的图像,而不破坏光滑形成的定影图像表面。
当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之前和之后的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1等于或低于调色剂流动开始温度Tfb时,图像密度可由于定影图像的摩擦检验而减小。这可能是因为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处于熔化状态下的调色剂的流动性不足,并且对记录介质的粘着力减小所致。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调色剂被加热到高于Tfb的温度时,确保进行调色剂对记录介质的定影,从而可得到稳定的图像。
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2等于或低于在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在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t时,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所施加的热量小,从而难以控制光泽度。在调色剂固着量具有很大差异的图像中,光泽度的不均匀性很明显,并且定影强度差。在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2高于在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在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t时,在记录介质已经通过第一定影单元之后曾被降低的记录材料温度被再次加热到高于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的温度Ts。结果,对在图像表面上的调色剂表面的光滑度进行调整,可以以较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得到高光泽度。
当在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在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t等于或低于调色剂的软化温度Ts时,变得难以得到所需的光泽度。该原因可能如下所述。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脱模剂已经从调色剂颗粒的内部渗到调色剂表面。因此,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之后,在记录材料上调色剂颗粒中的脱模剂含量减小。因而由脱模剂提供的粘合树脂的塑性作用降低。因此,当在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在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t等于或低于调色剂的软化温度Ts时,即使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也变得难以进行充分的溶解,从而难于得到高光泽度。另外,当最低温度t等于或低于调色剂的软化温度Ts时,记录介质不能顺利地进入第二定影单元,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出现记录介质传送故障例如卡纸。这意味着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之后的温度下降很大,并且可能因为当最低温度低于软化温度时,调色剂的热收缩变大,容易发生记录介质的卷曲。
当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1/2法熔化温度由T1/2表示,并且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2满足T2>T1/2的关系时,本发明的定影方法提供具有高光泽度、具有抑制的光泽度不均匀性、具有高的颜色混合能力、以及具有出色的颜色再现性的图像。当T2等于或低于T1/2并高于t时,光泽度均匀性高。然而,由于T2等于或低于T1/2,在熔化状态下的流动性不足,调色剂二次颜色的颜色混合稍有些不足,并且颜色再现性稍差。在T2等于或低于T1/2并等于或低于t的情况下同样出现上述情形。
在本发明中,第一定影单元优选为带辊隙定影型定影单元。带辊隙定影型定影单元可具有宽的辊隙宽度和减小的接触压力。因此,在未定影状态中的调色剂图像很难被破坏,并能被定影成其本身那样,由此,可容易得到高质量图像。由加热体和加压体之间的总负载(kgf)除以在加热体和加压体之间的总压力接触部分的宽度(辊隙宽度)所确定的线性受压优选为10kgf/mm或更小。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处理高记录介质传送速度。因此,本发明特别优选地适用于具有300mm/sec或更高处理速度的成像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定影方法,即使在使用没有用于施加防止偏移的油的机构的定影单元时,也可进行良好的定影。因此,可得到具有高品质和高光泽度的图像。
另外,当应用于涉及形成强烈要求均匀光泽度的全色图像的全色成像方法中时,本发明的定影方法显示了尤其显著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定影方法中,差示扫描量热法中的吸热曲线中的最大吸热峰值的峰值温度优选在60-140℃的范围内,或者更优选地在70-120℃的范围内。通过将脱模剂加入调色剂中可以得到该最大吸热峰值的峰值温度。当该最大吸热峰值的峰值温度低于60℃时,当置于高温环境时,脱模剂容易渗到调色剂表面,并且调色剂的抗粘连性会恶化。另外,当进行高速显影时,调色剂容易被消耗在显影套筒或载体上。另一方面,当该最大吸热峰值的峰值温度超过140℃时,在调色剂定影和熔化时,脱模剂不能很快地移动到熔化的调色剂表面上,因而导致差的可分离性能。由此,容易发生热偏移以及定影性能下降。另外,不能进行低温定影,并且该定影方法不能适用于高速显影。为了将调色剂的最大吸热峰值温度设定在60-140℃的范围,将具有在60-140℃的最大吸热峰值的脱模剂加入调色剂即可。
脱模剂的例子包括脂肪族烃类蜡如低分子量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丙烯、低分子量烯烃共聚物、微晶蜡、石蜡,以及Fischer-Tropsch蜡;基于脂肪族烃类氧化物的蜡如聚乙烯氧化物蜡;主要由脂肪酸酯组成的蜡如脂肪族烃基酯蜡;以及由全部或部分脂肪酸酯脱氧获得的蜡如脱氧的巴西棕榈蜡。该实例进一步包括脂肪酸和多元醇的部分酯化的产物如二十二酸单甘油酯;和具有通过植物油脂和植物油氢化而获得的具有羟基的甲酯化合物。尤其优选使用的脱模剂为具有短分子链、具有小空间位阻并且迁移性极好的脂肪族烃基蜡,例如石蜡。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树脂,所加入的任一上述脱模剂的量优选1.0至10.0质量份,或更优选3.0至7.0质量份。
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1优选低于或等于160℃,更优选110至160℃,或者进一步优选在130至145℃。当T1超过160℃时,容易发生记录介质卷曲,并且记录介质不能平稳地进入第二定影,从而会在记录介质的传送过程中发生故障例如卡纸。
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2优选低于或等于190℃,更优选140至190℃,或者进一步优选150至170℃。在该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得到既不偏移又不弯曲且具有高光泽度均匀性的图像。当T2超过190℃时,在记录介质和定影构件之间的分离性能恶化,会在定影构件上发生弯曲。
为了增加在记录介质上的平面内光泽度均匀性,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之前和之后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2和当在记录介质开始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在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t之间的差值(ΔT)优选为10至60℃,或者更优选30至60℃。当ΔT低于10℃时,可得到具有光泽度不足的图像。另一方面,当ΔT超过60℃时,得到高光泽度,但是容易发生偏移或缠绕。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中所用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包括至少一种粘合树脂和着色剂。根据本发明,各种树脂中的任何一种可用作调色剂的粘合树脂。可得到的树脂的具体例子包括聚酯基树脂、苯乙烯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以及环氧基树脂。包含至少一种聚酯单元的树脂优选用作粘合树脂。
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粘合树脂选自(a)聚酯树脂;(b)具有聚酯单元和乙烯基聚合物单元的杂合树脂;(c)杂合树脂和乙烯基聚合物的混合物;(d)聚酯树脂和乙烯基聚合物的混合物;(e)杂合树脂和聚酯树脂的混合物;以及(f)聚酯树脂、杂合树脂和乙烯基聚合物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术语“聚酯单元”指的是衍生自聚酯的一部分,术语“乙烯基聚合物单元”指衍生自乙烯基聚合物的一部分。将衍生自在单体中具有多价羧酸组分和乙烯基的单体、或衍生自具有多元醇组分和乙烯基的单体的单元定义为“聚酯单元”组分。
当具有聚酯单元和乙烯基聚合物单元的杂合树脂用作粘合树脂时,可期望脱模剂的分散性、低温定影性能和耐偏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发明中使用的“杂合树脂”是指具有彼此化学结合的乙烯基聚合物单元和聚酯单元的树脂。例如,在由聚合具有羧酸酯基的单体如(甲)丙酸酯所获得的聚酯单元和乙烯基聚合物单元之间进行酯交换反应,结果形成杂合树脂。优选地,接枝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是通过将乙烯基聚合物用作主链聚合物和将聚酯单元用作支链聚合物来形成的。
在通过树脂组分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量的分子量分布中,本发明调色剂中所使用的粘合树脂在分子量范围3,500到35,000、或优选5,000至20,000内具有一主峰,并且优选具有Mw/Mn比值大于或等于5.0。
当主峰小于3,500时,调色剂的耐热偏移性不足。另一方面,当主峰超过分子量35,000时,不能得到足够的低温定影性能,从而变得难以应用在高速设备上。另外,当Mw/Mn的比值小于5.0时,获得迅速的熔化并容易得到高的光泽度,但是不能得到耐热偏移性。
当将聚酯树脂用作粘合树脂时,醇和羧酸、羧酸酐、羧酸酯等中的一种可用作原料单体。这同样适于在杂合树脂中形成聚酯单元的单体。二元醇组分的具体实例包括双酚A烯化氧加成物例如聚氧亚丙基(2.2)-2,2-二(4-羟苯基)丙烷、聚氧亚丙基(3.3)-2,2-二(4-羟苯基)丙烷、聚氧亚乙基(2.0)-2,2-二(4-羟苯基)丙烷、聚氧亚丙基(2.0)-聚氧亚乙基(2.0)-2,2-二(4-羟苯基)丙烷和聚氧亚丙基(6)-2,2-二(4-羟苯基)丙烷;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二甲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双酚A;以及氢化双酚A。
三元醇或更高级醇组分的实例包括山梨糖醇、1,2,3,6-己烷四醇、1,4-脱水山梨糖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丙三醇、2-甲基丙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以及1,3,5-三羟基甲苯。
酸组分的实例包括芳族二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或其酸酐;烷基二羧酸例如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和壬二酸,或其酸酐;被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丁二酸,或其酸酐;以及不饱和二羧酸例如富马酸、马来酸和柠康酸,或其酸酐。
其中,特别优选的是以如下通式(1)表示的双酚衍生物用作二醇组分,并且由二元或多元羧酸、其酸酐或其低级烷基酯组成的羧酸组分(例如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酸或均苯四酸)用作酸组分。通过上述组分缩聚所获得的聚酯树脂具有作为色彩调色剂极佳的带电性能。
化合物1 式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x和y各表示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并且x+y的平均值为2至10。
用于形成非线性聚酯树脂的三元或更多元羧酸组分的实例包括1,2,4-苯三羧酸、1,2,5-苯三羧酸、1,2,4-萘三羧酸、2,5,7-萘三羧酸、1,2,4,5-苯四羧酸,以及其酸酐和酯化合物。所使用的三元或更多元羧酸组分的量优选为基于单体总量的0.1至1.9mol%。
用于形成乙烯基聚合物和杂合树脂中的乙烯基聚合物单元的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苯乙烯类如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对-正丁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辛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对-正癸基苯乙烯、对-正十二烷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3,4-二氯苯乙烯、间-硝基苯乙烯、邻-硝基苯乙烯和对-硝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苯乙烯不饱和单烯烃类例如乙烯、丙烯、丁烯和异丁烯;不饱和多烯例如丁二烯和异戊二烯;卤乙烯例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和氟乙烯;乙烯酯类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和苯甲酸乙烯酯;α-亚甲基脂肪族单羧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醇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丙烯酸酯类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丙烯酸硬脂醇酯、丙烯酸2-氯乙酯,和丙烯酸苯酯;乙烯醚类例如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和乙烯基异丁醚;乙烯基酮类例如乙烯基甲酮、乙烯基己酮、和甲基异丙烯基酮;N-乙烯基化合物如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吲哚,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萘类;以及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和丙烯酰胺。
该实例进一步包括均具有羧基的单体,例如不饱和二元酸如马来酸、柠康酸、衣康酸、链烯基琥珀酸、富马酸,和甲基富马酸;不饱和二元酸酐例如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和链烯基琥珀酸酐;不饱和二元酸的半酯例如马来酸甲半酯、马来酸乙半酯、马来酸丁半酯、柠康酸甲半酯、柠康酸乙半酯、柠康酸丁半酯、衣康酸甲半酯、链烯基琥珀酸甲半酯、富马酸甲半酯和甲基富马酸甲半酯;不饱和二元酯如马来酸二甲酯和富马酸二甲酯;α,β-不饱和酸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和肉桂酸;α,β-不饱和酸酐例如丁烯酸酐和肉桂酸酐;α,β-不饱和酸与低级脂肪酸的的酸酐;以及链烯基丙二酸、链烯基戊二酸、链烯基己二酸、及其酸酐和其单酯。
该实例还进一步包括均具有羟基的单体,例如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如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以及4-(1-羟基-1-甲基丁基)苯乙烯和4-(1-羟基-1-甲基己基)苯乙烯。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乙烯基聚合物和杂合树脂中乙烯基聚合物单元的每一种可以与具有2个或多个乙烯基的交联剂进行交联,以具有交联结构。用于该情形中的交联剂实例包括芳族二乙烯基化合物例如二乙烯基苯和二乙烯基萘;用烷基链连接的二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丙烯酸1,5-戊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和二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以及用甲基丙烯酸酯代替其丙烯酸酯部分的上述化合物;用含有醚键的烷基链连接的二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二丙烯酸二甘醇酯、二丙烯酸三甘醇酯、二丙烯酸四甘醇酯、二丙烯酸聚乙二醇#400酯、二丙烯酸聚乙二醇#600酯和二丙烯酸二丙二醇酯,以及用甲基丙烯酸酯代替其丙烯酸酯部分的上述化合物;用含有芳族基团和醚键的链连接的二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聚氧亚乙基(2)-2,2-二(4-羟苯基)丙烷二丙烯酸酯和聚氧亚乙基(4)-2,2-二(4-羟苯基)丙烷二丙烯酸酯,以及用甲基丙烯酸酯代替其丙烯酸酯部分的上述化合物。
多官能团交联剂的实例包括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和低聚酯丙烯酸酯,以及用甲基丙烯酸酯代替其丙烯酸酯部分的上述化合物;三烯丙基氰尿酸酯和三烯丙基偏苯三酸酯。
用于生产本发明乙烯基聚合物的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过氧化酮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异丁酸二甲基酯、1,1′-偶氮二(1-环己烷腈)、2-(氨甲酰基偶氮)-异丁腈、2,2′-偶氮二(2,4,4-三甲基戊烷)、2-苯偶氮基-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2,2′-偶氮二(2-甲基-丙烷)、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乙酰丙酮和过氧化环己酮;2,2-二(叔丁基过氧基)丁烷;叔丁基过氧化氢;异丙基苯过氧化氢;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二异丙苯;α,α′-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过氧化异丁基;过氧化辛酰;过氧化癸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苯甲酰;间三醇过氧化物(m-trioyl peroxide);二-异丙基过二碳酸酯;二-2-乙基己基过二碳酸酯;二-正丙基过二碳酸酯;二-2-乙氧基乙基过碳酸酯;二-甲氧基异丙基过二碳酸酯;二(3-甲基-3-甲氧基丁基)过碳酸酯;乙酰基环己基磺酰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乙酸酯;叔丁基过异丁酸酯;叔丁基过新癸酸酯;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月桂酸酯;叔丁基过苯甲酸酯;叔丁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二-叔丁基过间苯二甲酸酯;叔丁基过氧烯丙基碳酸酯;叔戊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二-叔丁基过氧六氢对苯二甲酸酯和二-叔丁基过氧壬二酸酯。
杂合树脂优选通过将上述的乙烯基聚合物和聚酯树脂之一或两者在包含能与各乙烯基聚合物和聚酯树脂反应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获得。
在构成聚酯树脂组分的单体中,能与乙烯基聚合物反应的单体实例包括不饱和二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马来酸、柠康酸和衣康酸,及其酸酐。在构成乙烯基聚合物组分的单体中,能与聚酯树脂组分反应的单体实例包括各自具有羧基或羟基的单体,以及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
生产杂合树脂的方法实例包括如下面(1)至(5)所示的生产方法。
(1)一种生产杂合树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分别生产乙烯基聚合物和聚酯树脂;在少量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并且溶胀乙烯基聚合物和聚酯树脂;向溶液中加入酯化催化剂和醇;并且加热混合物以进行酯交换反应。
(2)一种生产杂合树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产乙烯基聚合物单元;并且在乙烯基聚合物单元存在下生产聚酯单元和杂合树脂。通过乙烯基聚合物单元(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乙烯基单体)和聚酯单体(例如醇或羧酸)和/或聚酯之间的反应制备杂合树脂。在该情形中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有机溶剂。
(3)一种生产杂合树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产聚酯单元;并且在聚酯单元存在下生产乙烯基聚合物单元和杂合树脂。通过聚酯单元(可以根据需要加入聚酯单体)和乙烯基单体和/或乙烯基聚合物单元之间的反应制备杂合树脂。
(4)一种生产杂合树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产乙烯基聚合物单元和聚酯单元;并且在这些聚合物单元存在下,加入乙烯基单体和/或聚酯单体(例如醇或羧酸)以生产杂合树脂。在该情形中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有机溶剂。
(5)一种生产杂合树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乙烯基单体和聚酯单体(例如醇或羧酸)混合;并且连续地将混合物进行加成聚合和缩聚反应以生产乙烯基聚合物单元、聚酯单元和杂合树脂。此外,可以适当地使用有机溶剂。
在上述项(1)至(5)所述的每一种生产方法中,彼此间分子量和交联度不同的多个聚合物单元可以用于乙烯基聚合物单元和/或聚酯单元。
在本发明中,不同添加剂中的任何一种可以根据需要混入调色剂中。这类添加剂的实例包括着色剂、电荷控制剂、脱模剂和流动性改良剂。
已知的颜料和染料可以单独或组合作为用于本发明中的调色剂的着色剂。燃料的实例包括C.I.直接红1、C.I.直接红4、C.I.酸性红1、C.I.碱性红1、C.I.媒染红30、C.I.直接蓝1、C.I.直接蓝2、C.I.酸性蓝9、C.I.酸性蓝15、C.I.碱性蓝3、C.I.碱性蓝5、C.I.媒染蓝7、C.I.直接绿6、C.I.碱性绿4、和C.I.碱性绿6。
颜料的实例包括矿物坚牢黄、Navel黄、萘酚黄S、汉撒黄G、永固黄NCG、柠檬黄色淀、钼橙、永固橙GTR、吡唑啉酮橙、联苯胺橙G、永固红4R、观察红钙盐(Watching Red calcium salt)、曙红色淀、亮胭脂红3B、锰紫、坚牢紫B、甲基紫色淀、钴蓝、碱式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酞菁蓝、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B C、铬绿、颜料绿B、孔雀石绿色淀、以及最终黄绿G(Final YellowGreen G)。
此外,在各颜料用作形成全色图像的调色剂的情形下,品红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1、22、23、30、31、32、37、38、39、40、41、48、49、50、51、52、53、54、55、57、58、60、63、64、68、81、83、87、88、89、90、112、114、122、123、163、202、206、207、209和238;C.I.颜料紫19;以及C.I.瓮红1、2、10、13、15、23、29和35。
尽管每种颜料可以单独使用,然而优选将染料和颜料混合使用。品红染料的实例包括油溶性染料例如C.I.溶剂红1、3、8、23、24、25、27、30、49、81、82、83、84、100、109和121,C.I.分散红9,C.I.溶剂紫8、13、14、21和27,以及C.I.分散紫1;以及碱性染料例如C.I.碱性红1、2、9、12、13、14、15、17、18、22、23、24、27、29、32、34、35、36、37、38、39和40,以及C.I.碱性紫1、3、7、10、14、15、21、25、26、27和28。
青色着色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蓝2、3、15、15:1、15:2、15:3、16和17;C.I.酸性蓝6;C.I.酸性蓝45;以及各自具有被1至5个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取代的酞菁骨架的铜酞菁颜料。
黄色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黄1、2、3、4、5、6、7、10、11、12、13、14、15、16、17、23、65、73、74、83、93、97、155、180和185;以及C.I.瓮黄1、3和20。
黑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炭黑例如炉黑、槽法炭黑、乙炔炭黑、热炭黑和灯黑。也可以使用例如磁铁矿或铁氧体之类的磁粉。通过利用上述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着色剂获得具有黑色色调的颜料。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树脂,所使用的着色剂的量优选为1至15质量份,更优选3至12质量份,或进一步更优选4至10质量份。当着色剂的含量大于15质量份时,透明度降低。此外,以人肤色为代表的中间色的再现性容易降低。此外,降低了调色剂可带电的稳定性,并且很难获得低温定影性能。当着色剂含量小于1质量份时,着色力降低,所以必须使用增加的调色剂用量以达到高密度,并且低温定影性能会很差。当将磁粉用作着色剂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树脂,磁粉的量优选为50至150质量份。
可以用于本发明中的调色剂可以包含已知的电荷控制剂。这类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金属配合物,金属盐和螯合物,例如单偶氮金属配合物、乙酰丙酮金属配合物、羟基羧酸金属配合物、多羧酸金属配合物和多醇金属配合物。除上述化合物外,其实例包括羧酸衍生物例如羧酸金属盐、羧酸酸酐和羧酸酯;以及芳族化合物的缩合物。也可以将任一的酚类衍生物例如双酚和杯芳烃用作电荷控制剂。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各芳族羧酸金属化合物以使带电的满意度升高。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树脂而言,电荷控制剂含量优选为0.1至10质量份,或者更优选为0.2至5质量份。在包括高温度和高湿度环境以及低温度和低湿度环境的环境中,小于0.1质量份的电荷控制剂含量会加大调色剂带电量的变化。大于10质量份的电荷控制剂含量会导致差的调色剂低温定影性能。
可加入至调色剂的脱模剂的种类如上所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树脂,所加入的脱模剂量优选1至10质量份,或更优选为2至8质量份。如果该含量小于1质量份,不能对无油定影很好地实施脱模性能,或者低温定影性能不能令人满意。如果该含量大于10质量份,脱模剂容易渗到调色剂表面,从而在某些情形下,显影性能变差,或者耐消耗性变差。用于本发明的蜡在通过GPC测量的分子量分布中具有数均分子量(Mn)优选在200至2000或更优选350至1000和重均分子量(Mw)优选200至2500或更优选350至1200。当蜡具有在上述范围内的分子量分布时,可以提供具有更好热性能的调色剂。也就是说,当Mn或Mw小于上述范围时,调色剂变得对热过于灵敏,从而调色剂的抗粘接性和显影性能差。当Mn或Mw大于上述范围时,不能有效地利用外部热量,从而很难得到优良的定影性能和优良的耐偏移性。当Mn/Mw大于2时,由于宽的分子量分布,热熔化作用不迅速,从而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良好定影性能和良好耐偏移性的范围。
为了控制流动性或定影性,用于本发明的调色剂中可以加入传统已知的外添加剂(external additive)作为超增塑剂。可用的外添加剂实例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铈等多种无机氧化物细颗粒;根据需要进行疏水处理的细颗粒;乙烯基聚合物;硬脂酸锌;以及树脂细颗粒。所加入的外添加剂的量的范围优选为相对于调色剂颗粒的0.02至5质量%。
此外,从增加带电性能、流动性和转印性能的观点看,优选加入氧化钛。另外,优选组合使用二氧化硅和氧化钛。
当使用氧化钛时,可增加调色剂的流动性而对调色剂的带电性能没有任何损害。另一方面,当仅加入二氧化硅时,二氧化硅的负电性很强,因此与氧化钛和二氧化硅组合使用的情形相比,易于产生表面电荷累积。
用于本发明的外添加剂的初级粒径优选为10至200nm。该情形下,可得到赋予优良流动性的效果和防止持续期间由于调色剂粘着于载体而引起的带电性能变差的效果。另外,根据BET方法的比表面积优选为20至500m2/g。
接着,将描述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制造调色剂的方法。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调色剂的生产方法不受特殊限制,可使用多种传统已知的制造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从广泛挑选材料和容易控制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的观点看,与熔化捏合粉碎相应的生产方法优选作为调色剂生产方法。具体而言,优选方法包括熔化和捏合粘合树脂、着色剂和任意的材料;冷却所得的捏合制品;粉碎捏合制品;对经粉碎的制品根据需要进行球化处理和分级处理以制得调色剂颗粒;并将该颗粒与所需要的超增塑剂混合,以制得调色剂。
首先,在原材料的混合步骤中,称量预定量的至少一种树脂和作为调色剂内添加剂的着色剂,并进行混合。混合机的例子包括双锥混合机、V型混合机、转鼓型混合机、超级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Henschel mixer)和诺塔混合机(Nauta mixer)。
另外,在上述步骤中经掺合和混合的调色剂原料被熔化并被捏合成熔融树脂,并将着色剂等溶解在熔融的树脂中。在熔化和搅拌步骤中,可以使用间歇型捏合机例如压力捏合机或者班伯里混合机(Banbury mixer)或连续捏合机。近年来,由于其例如连续生产的能力之类的优越性能,单轴或双轴挤压机已经成为主流。通常使用的单轴或双轴挤压机的例子包括由神户制钢所社(Kobe Steel,Ltd.)生产的KTK型双轴挤压机、由东芝机械社(Toshiba Machine Co.,Ltd)生产的TEM型双轴挤压机、由KCK生产的双轴挤压机和由Bus生产的双向捏合机(Ko-kneader)。在熔化和捏合后,通过熔化和捏合调色剂原料得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经双辊磨机等进行辗压,并通过用水等冷却组合物的冷却步骤来冷却。
通常,在上述步骤获得的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冷却制品随后在粉碎步骤中粉碎成期望的粒径。在粉碎步骤中,通过轧碎机、锤式破碎机、羽毛碾磨机(feather mill)等将冷却制品进行粗粉碎,采用由川崎重工业社(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Ltd.)制造的Kryptron系统、由日清工程公司(Nisshin Engineering,Inc)制造的超级转子(Super Rotor)等对经粗粉碎的制品进行进一步粉碎。随后,借助筛分机例如Elbow Jet的惯性分级型分级机(由日铁矿业社(Nittetsu Mining Co.,Ltd.)制造))或Turboplex的离心分选型超微细分级机(由Hosokawa Micron Ltd.制造)将产物根据需要进行分级。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同时进行分级和表面改性处理。优选通过如图7所示的表面改性装置处理调色剂颗粒。
图7所示的表面改性装置包括壳体85;可通冷却水或防冻液的夹套(未示出);用作将规定粒径或以下的细颗粒分开的分级装置的分级转子71;作为通过对粒子施加机械冲击进行粒子表面处理的表面改性装置的分散转子76;相对于在分散转子76的外周以规定间隔围绕分散转子76设置的衬里74;作为用于将含有经分级转子71分开的粒子中的规定粒径的粒子引导至分散转子76的引导装置的导向环79;用于收集微粉的排出口72,排出口72用于将经分级转子71分级的粒子中的规定粒径或以下的颗粒排出到仪器外的排出装置;作为用于将经分散转子76表面处理过的粒子送至分级转子71的粒子循环装置的冷风导入口75;用于将经处理的粒子导入外壳85内的原料供给口73;用于将表面处理过的粒子从外壳85排出的粉末排除口77,该粉末排出口77可以通过排出阀78打开/关闭。
分级转子71是圆筒状的转子,其设置在外壳85内的上末端。回收微粉的排出口72设置在外壳85的一端,以便排出分级转子71内的粒子。原料供给口73设置在外壳85圆周面的中央部分。冷风导入口75设置在外壳85圆周面的另一端部。粉末排出口77设置在外壳85圆周面的与原料供给口73相对的位置处。排出阀78是可自由打开/关闭粉体排出口77的阀。
冷风导入口75与各原料供给口73及粉体排出口77之间设置有分散转子76和衬里74。衬里74沿着外壳85的内周面设置。如图8所示,分散转子76具有圆盘和在该圆盘的周缘沿圆盘的法线配置的多个方型盘80。分散转子76设置在外壳85的下侧,设置在上表面,并且设置在衬里74与各方型盘80之间形成了规定间隔的位置处。外壳85的中央部设置有导向环9。导向环79是圆筒体,其设置在覆盖分级转子71的外周围表面的一部分的位置,以延伸至分级转子76的附近。导向环79在外壳85内形成第一空间81和第二空间82,第一空间是夹在导向环79的外周面与外壳85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第二空间82是导向环79的内侧空间。
分散转子76可以具有代替多个方型盘80的圆柱状的销。在该实施方案中,衬里74在对向方型盘80的表面上设有大量凹槽,但也可在其表面上没有凹槽。分级转子71可以如图7所示的纵向安装,也可以横向安装。此外,分级转子71的个数可以是图7所示的单个个体,也可以是2个或多个。
另外,根据需要,颗粒可以进一步通过由奈良机械制作所(Nara Machinery Co.,Ltd.)制造的混杂系统(HybridizationSystem)或Hosokawa Micron有限公司制造的机械混合系统(Mechanofusion System)进行表面改性和球化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使用筛分机例如高级分离筛(HIBOLTER)(由新东京机械社(Shin-Tokyo Kikai)制造)和风力筛。另外,外部处理外添加剂的方法实例包括这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预定量的经分级的调色剂和传统已知的各种外添加剂彼此混合;并且通过使用对粉末施加剪切力的高速搅拌装置例如亨舍尔混合机或者超级混合机作为外部附加装置而对整个混合物进行搅拌和混合。
可用于本发明生产调色剂的其它方法实例包括通过利用悬浮聚合直接生产调色剂颗粒的方法;包括使用其中单体可溶而获得的聚合物不溶的含水有机溶剂直接生产调色剂颗粒的分散聚合;以及通过利用无乳化剂聚合作为典型的乳化聚合,在水溶性极性聚合引发剂存在下通过直接聚合生产调色剂颗粒的方法。也可以使用例如象微胶囊生产方法的界面聚合,原位聚合以及凝聚之类的生产方法。
通过利用悬浮聚合生产调色剂颗粒时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基聚合引发剂例如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异丁腈、1,1′-偶氮二(环己基-1-腈、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和偶氮二异丁腈;以及过氧化物基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过碳酸二异丙酯、异丙基苯过氧化氢、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和过氧化月桂酰。
要加入的聚合引发剂的量根据目标聚合度而变化,其相对于单体通常为0.5至20质量%。聚合引发剂的种类量根据聚合方法稍微地不同,参考10小时的半寿期温度,其为1或2种或更多种。可以进一步加入传统已知的交联剂、链转移剂、聚合抑制剂等中的任一种来控制聚合度。
当悬浮聚合用作调色剂生产方法时,无机氧化物可以用作分散剂。无机氧化物的实例包括磷酸三钙、磷酸镁、磷酸铝、磷酸锌、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偏硅酸钙、硫酸钙、硫酸钡、膨润土、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有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明胶、甲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淀粉。它们均在使用前分散在水相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可聚合单体,这些分散剂优选使用的量为0.2至10.0质量份。
该分散剂可以是无任何处理的商购可得的产品。然而,为了获得均具有细的并且均一粒径的分散颗粒,可以在高速搅拌下在分散介质中来制得任一无机化合物。例如,在磷酸三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高速搅拌下将磷酸钠水溶液和氯化钙水溶液相混合来制得优选用于悬浮聚合的分散介质。为了使该分散剂变细,也可以与0.001至1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组合使用。具体来说,可以使用商购可得的非离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实例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五烷基硫酸钠、辛基硫酸钠、油酸钠、月桂酸钠、硬脂酸钾和油酸钙。
在直接聚合用于调色剂生产方法的情形下,调色剂可以根据下述生产方法具体地制得。各种由低软化点物质组成的脱模剂、着色剂、电荷控制剂、聚合引发剂和其它添加剂被加至单体中,并且通过均化器、超声分散器等将其均匀溶解或分散,以制得单体组合物。随后,借助常规的搅拌装置或均匀混合器、均化器等,将单体组合物分散在含有分散剂的水相中。优选地,调节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将由单体组合物组成的液滴进行粒化,如此获得期望的调色剂粒径。随后,搅拌仅进行至依靠分散剂的作用保持颗粒状态并且防止颗粒沉淀的程度。在聚合温度设定为高于或等于40℃、或通常为50至90℃下进行聚合。在聚合反应的后半段可以提高温度。为了改善耐用性的目的,部分含水介质可以在反应的后半段或反应完成后蒸馏出来,以除去未反应的可聚合单体和副产物。该反应完成后,洗涤所得调色剂颗粒,过滤收集并且干燥。在悬浮聚合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可聚合单体,典型地用作分散剂的水的量优选为300至3000质量份。
接下来,将无机细颗粒和根据需要的其它外添加剂加至所得的调色剂颗粒中。进行外添加处理的方法包括将预定量的分级的调色剂颗粒与外添加剂相互混合;通过用于将剪切力施加在粉末上的作为外部附加装置的高速搅拌装置例如亨舍尔混合机或者高级混合机对整个混合物进行搅拌和混合。借助该方法,可以获得本发明的调色剂。
此外,本发明的调色剂的重均粒径(D4)的范围优选为4至10μm,或更优选为5至9μm。
调色剂的重均粒径大于10μm意味着能对图像品质的提高有贡献的细颗粒的量较小,并提供了易于获得高图像密度并且调色剂流动性优良的优点。然而在该情形下,调色剂几乎不能精确地附着于感光鼓上的微细的静电电荷图像,从而高亮部分的重现性降低并且也降低分辨率。此外,若静电电荷图像上配置的调色剂的量超过所需量,则易于增加调色剂的消耗。
另一方面,当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低于4μm时,则增加了每单位质量的调色剂带电量,并且降低了图像密度,尤其是低温和低湿度下图像密度显著降低。因此,低于4μm的调色剂重均粒径不适用于图像面积比率较高的应用如绘像。
此外,当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低于4μm时,很难平衡进行与电荷给与构件如载体之间的接触带电。结果,不能充分带电的调色剂的量增加,并且由于分散到非图像部分而变得相当模糊。为了对付该有害作用,增加载体比表面积的一种可能方法是减小载体的直径。然而,在具有低于4μm重均粒径的调色剂中,易于产生调色剂附聚,并且很难达到与载体的均匀混合,从而在连续的图像输出中易于出现模糊现象。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仅由调色剂(不包含载体)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和由调色剂和载体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中的每一种。
当将本发明的调色剂用于双组分显影剂时,在使用前将调色剂与磁性载体混合。可得的磁性载体实例包括铁、锂、钙、镁、镍、铜、锌、钴、锰、铬、稀土元素等金属粒子、各自经表面氧化或未氧化的合金粒子、氧化物粒子和铁氧体。此外,在包括将交流偏压施用至显影套筒的显影方法中,优选使用通过用树脂涂覆磁性载体芯表面所获得的涂覆载体。可以采用任何传统已知的方法作为涂覆方法。通常已知的方法实例包括包括将涂覆材料例如树脂溶解或悬浮在溶剂中以制备涂布溶液,并让涂布溶液附着于磁性载体芯颗粒表面的方法;以及包括将磁性载体芯颗粒与粉末状的涂覆材料混合的方法。用于磁性载体芯颗粒表面的涂覆材料实例包括硅氧烷树脂、聚酯树脂、苯乙烯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和氨基丙烯酸酯树脂。它们的每一种可以单独使用,或其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所使用的涂覆材料的量相对于载体芯颗粒优选为0.1至30质量%(或更优选0.5至20质量%)。当将本发明的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混合制备双组分显影剂时,能提供良好结果的二者之间的混合比率是显影剂中调色剂浓度通常为2至15质量%,或优选4至13质量%。调色剂浓度低于2质量%易于引起图像密度的减小,而调色剂浓度高于15质量%易于引起在仪器中模糊或散射。
主要由3种元素即锰(Mn)、镁(Mg)和铁(Fe)形成的磁性铁氧体粒子优选作为载体。这类磁性载体优选用树脂涂覆,并且树脂优选为硅氧烷树脂。特别地,在将负摩擦带电赋予本发明调色剂、环境稳定性和抑制对载体表面污染方面,优选通过含氮硅烷偶合剂和硅氧烷树脂之间的反应制得的含氮硅氧烷树脂或变性硅氧烷树脂。
从与调色剂重均粒径的关系的观点看,磁性载体的数均粒径(D1)范围优选为15至60μm(或更优选25至50μm)。组成磁性载体并且具有上述数均粒径的磁性粒子可以通过例如筛选分级制得。尤其是,为了进行高精确度的分级,优选具有适宜孔径的筛子多次筛分。具有由电镀控制孔形状的筛子等也是有效的工具。
接下来,将对分析和测定本发明产品物理特性的方法进行描述。
测定调色剂软化点、流动开始温度和1/2法熔化温度的方法这些温度是由恒负载的挤出毛细管流变仪即所谓的流动测试仪测得的。具体测得方法如下给出。于50℃下,将1cm3的样品保持在流动测试仪CFT-500D(Shimadzu Corporation)中5分钟。随后,当温度以4℃/min的速度升高时,于10kg/cm2的负载下,将样品从0.5mm的模孔中挤出以进行测定。图5示意性地显示通过在流动测试仪中测定调色剂所获得的流动曲线,其中横坐标轴表示温度,纵坐标轴表示活塞冲程。图中显示的是软化温度Ts、流动开始温度Tfb,以及本发明中所定义的在流动开始温度与流动结束温度之间的中点的1/2法熔化温度T1/2。
通过DSC测定调色剂和蜡的最大吸热峰调色剂和蜡的最大吸热峰可以通过利用差热分析仪(DSC测定装置)DSC 2920(由TA Instruments Japan制造)根据ASTMD 3418-82来进行测定。
温度曲线温度升高I(30℃至200℃,以10℃/min的升温速度)温度降低I(200℃至30℃,以10℃/min的降温速度)温度升高II(30℃至200℃,以10℃/min的升温速度)测定方法如下。精确称量5至20mg,优选10mg测定样品,将其置入铝盘中,并且在测定温度范围为30至200℃、以10℃/min的升温速度并且在常规温度和常规湿度(23℃,60%RH)下进行测定。以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利用空盘作为基准进行测定。各调色剂和蜡的最大吸热峰为在温度升高II期间、在树脂Tg的吸热峰范围以上的范围中从基线测定的最大高度的吸热峰。当由于树脂Tg吸热峰与其它吸热峰重叠而难以区别吸热峰时,将重叠的局部最大峰之外的最高峰定义为本发明的最大吸热峰。
由GPC测定粘合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在如下条件下借助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分子量的色谱图。
柱被稳定在40℃的加热容器中。在该温度下将作为溶剂的四氢呋喃(THF)以1ml/min的流速流动进入柱。注入样品浓度调节为0.05至0.6质量%的约50至200μl树脂的THF样品溶液以进行测定。在测定样品的分子量中,样品的分子量分布是通过由多种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制得的校正曲线的对数值与计数数值(保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的。用于制备校正曲线的可得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实例包括由Tosoh Corporation或PressureChemical Co.制造的分子量为6×102、2.1×103、4×103、1.75×104、5.1×104、1.1×105、3.9×105、8.6×105、2×106和4.48×106的样品。合适地使用至少约10种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将RI(折射率)检测器用作检测器。
为了准确测定103至2×106的分子量范围,推荐组合使用多根市售的聚苯乙烯凝胶柱作为柱。组合使用的优选实例包括由昭和电工社(Showa Denko K.K.)制造的shodx GPC KF-801、802、803、804、805、806和807的组合;以及由Waters公司制造的μ-聚苯乙烯型交联共聚物500、103、104和105的组合。
蜡分子量分布GPC测定条件设备GPC-150C(Waters公司)柱2个GMH-HT 30cm(Tosoh公司)
温度135℃溶剂邻二氯苯(添加0.1%的紫罗兰醇)流速1.0ml/min样品注入0.15%的样品0.4ml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测定,并且将由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制成的分子量校正曲线用于计算样品的分子量。此外,通过利用源自Mark-Houwink粘度公式的换算式,其分子量经聚乙烯换算。
测定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用流动式粒子图像测定设备″FPIA-2100″(由Sysmex公司制造)测定后,如下计算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
本发明的圆形度是表示调色剂粒子的不规则度,并且其通过如下方程式来定义的。当调色剂粒子为完全球形时,圆形度为1.000。表面形状越复杂,其圆形度越低。
式1当量圆直径=(粒子投影面积×π)1/2×2圆形度=(具有与粒子投影面积相同面积的圆的周长)/(粒子投影图像的周长)术语“粒子投影面积”定义为经二进制化的调色剂粒子图像的面积,而术语“粒子投影图像的周长”定义为连接该调色剂粒子图像的边缘点获得的轮廓线的长度。利用粒子图像的周长来进行测定,该粒子图像已在图像处理分辨率为512×512(测得像素为0.3μm×0.3μm)下进行图像处理。
此外,当粒径分布中的分割点i处的圆形度(中心值)由ci表示并且所测定粒子的数量由m来表示时,表示圆形度频率分布的平均值的平均圆形度C由下式加以计算。
式2
本发明使用的测量设备″FPIA-2100″通过如下方法计算平均圆形度计算各粒子的圆形度;根据所得的圆形度将粒子进行分级,其是通过将0.40至1.00的圆形范围以0.01的间隔进行等分来获得;并且通过利用各分区点的中间值和测得的粒子的数量来计算平均圆形度。
具体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在容器中制备已预先除去固形杂质等的10ml离子交换水。将表面活性剂优选烷基苯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加至离子交换水中,随后加入0.02g测定样品,并使之均匀分散至混合物中。利用超声波分散器″Tetora 150″(由Nikkaki-BiosCo.,Ltd.制造)作为分散装置对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分散处理,以制备用于测定的分散液。此时,适当冷却分散液以使得分散液的温度不高于或等于40℃。为了抑制圆形度的变化,其中放置流动式粒子图像测定设备FPIA-2100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3℃±0.5℃,用该方式以使该设备内的温度范围为26到27℃。通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优选间隔2小时、利用2-μm乳胶颗粒进行自动聚焦。
将流动式粒子图像测定设备用于测定调色剂粒子的圆形度。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调整该分散液的浓度使测定时调色剂粒子的浓度为3,000至10,000粒子/μl,并且测定大于或等于1,000个调色剂粒子。测定后,利用将每个具有圆当量直径低于2μm的粒子的数据舍去的数据,确定粒子的平均圆形度。
与传统用于计算调色剂形状的测定装置″FPIA-1000″相比,通过增加所处理粒子图像的放大率和增加捕捉图像的处理分辨率(256×256至512×512),用于本发明中的测定设备″FPIA-2100″增加了调色剂形状测定的准确性。结果,测定设备″FPIA-2100″可以达到更准确地捕捉细颗粒。因此,在本发明必须更准确地测定形状的情形下,提供更准确的形状信息的FPIA-2100比FPIA-1000更有用。
测定调色剂的粒径分布将Coulter Counter Multisizer II(由Beckman Coulter,Inc制造)用作测定装置。将约1%NaCl水溶液用作电解液。例如,通过利用超纯的氯化钠或ISOTON(注册商标)-II(由CoulterScientific Japan制造)制得的电解液可以用作电解液。
测定方法如下。将0.1至5ml的表面活性剂(优选烷基苯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加至100至150ml的电解液中。随后将2至20mg的待测样品加至电解液中。将其中悬浮有样品的电解液在超声波分散器中进行分散处理约1至3分钟。随后,通过利用100-μm孔径作为孔径,通过测定设备测定各孔道的样品的体积和数量,以此来计算样品的体积和数量分布。从所得的分布可以确定样品的重均粒径(D4)。作为孔道有13种孔道2.00至2.52μm;2.52至3.17μm;3.17至4.00μm;4.00至5.04μm;5.04至6.35μm;6.35至8.00μm;8.00至10.08μm;10.08至12.70μm;12.70至16.00μm;16.00至20.20μm;20.20至25.40μm;25.40至32.00μm和32至40.30μm。
利用光泽度测量计测定图像光泽度在测定光泽度中,借助VG-10光泽度测量计(由NipponDenshoku制造)测定60°方向的反射光量。在5点中的各点(两端、中心以及介于每端和中心之间的中点)测定固体图像的光泽度,并将该5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定义为各图像的光泽度。在测定中,首先,利用稳压器设定为6V。随后将投射角和光线接收角度中的每一个设定为60°。通过利用零位调节和标准感光板进行标准设置。随后,将样品图像置于样品板上。此外,在样品图像下重叠3张白纸以进行测定。示于指示部分的数值以%单位读取。此时,将S-S/10转换开关设为S,并且角度灵敏转换开关设为45-60。
测定图像密度在本发明中,利用由X-Rite Co.制造的光密度计504测定图像密度。将待测图像随机测定5次。将5次测定的平均值定义为图像密度。
测定无机细颗粒的数均初级粒径无机细颗粒的平均初级粒径通过如下测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由Hitachi,Ltd制造),在放大100,000倍下对调色剂粒子表面拍照;根据需要进一步放大已放大的照片;并且借助直尺、卡尺等测定各50个或更多粒子的初级粒径,以确定数均初级粒径。此时,通过利用上述仪器的X-射线微分析仪仅检测特定的元素来判断细颗粒组成。
测定无机细颗粒的BET比表面积根据BET方法,通过利用比表面积测定设备Autosoap 1(由Yuasa Ionics Inc制造)将氮气吸附在样品表面上,并且利用BET多点方法计算比表面积。此时,将样品抽真空5小时。
实施例在下文中,本发明将通过具体的制备实施例和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树脂A(杂合树脂)的制备实施例将1.9mol苯乙烯、0.21mol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0.15mol富马酸、0.03molα-甲基苯乙烯的二聚体和0.05mol过氧化二枯基作为乙烯基聚合物加至滴液漏斗中。将7.0mol聚氧亚丙基(2.2)-2,2-二(4-羟基丙基)丙烷、3.0mol聚氧亚乙基(2.2)-2,2-二(4-羟基苯基)丙烷、3.0mol对苯二甲酸、2.0mol偏苯三酸酐、5.0mol富马酸和0.2g氧化二丁锡作为聚酯单体加至玻璃制4升四颈烧瓶中。在该四颈烧瓶上安装温度计、搅拌棒、冷凝器和氮气导入管,并且将该烧瓶置于带罩的加热器。随后,用氮气将烧瓶中的空气置换,在搅拌烧瓶中的混合物的同时逐渐加热烧瓶。在145℃下搅拌烧瓶中的混合物下,在5小时内从滴液漏斗将乙烯基树脂单体和聚合引发剂滴加至烧瓶中。接下来,将烧瓶中的混合物加热至220℃,并反应4小时得到杂合树脂。表1给出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杂合树脂的分子量。在表1中,Mw表示重均分子量,Mn表示数均分子量,以及Mp表示主峰分子量。
树脂B的制备实施例(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制备实施例)苯乙烯70质量份丙烯酸正丁酯 25质量份马来酸单丁酯 5质量份过氧化二叔丁基1质量份在将200质量份的二甲苯在四颈烧瓶中搅拌的同时,用氮气充分地置换四颈烧瓶中的空气。在烧瓶加热至120℃后,在3.0小时内将上述组分滴加至烧瓶中。此外,在二甲苯回流下完全聚合,接着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获得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表1给出了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
制备树脂C的实施例(聚酯树脂的制备实施例)将3.6mol聚氧亚丙基(2.2)-2,2-二(4-羟基苯基)丙烷、1.6mol聚氧亚乙基(2.2)-2,2-二(4-羟基苯基)丙烷、1.7mol对苯二甲酸、1.1mol苯三酸酐、2.4mol富马酸和0.1g氧化二丁锡置于玻璃制4升四颈烧瓶中。在该四颈烧瓶上安装温度计、搅拌棒、冷凝器和氮气导入管,并且将该烧瓶置于带罩的加热器。于200℃下,将烧瓶中的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反应6小时以制得聚酯树脂。以与杂合树脂制备实施例中相同的方法,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聚酯树脂的分子量。表1给出结果。
表1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树脂A(杂合树脂)100质量份C.I.颜料蓝15:3 5质量份常规石蜡(最大吸热峰70℃,Mn380,Mw420)5质量份3,5-二-叔丁基水杨酸铝化合物 3质量份利用亨舍尔混合机将上述材料充分预混合。随后,在机筒温度为120℃下,将混合物在双轴挤出机中熔融和捏合。将经捏合的产物冷却,随后用锤磨机粗粉碎成均具有约1至2mm大小的小片。接下来,利用根据空气喷射方法的粉碎机将粗粉碎的小片细粉碎成均具有小于或等于20μm粒径的小片。随后,为了同时进行分级和表面球化处理,利用机械碰撞力在装置中将细粉碎的小片进行分级和球化处理,从而获得具有重均粒径为5.5μm的调色剂粒子(经分级的产品)。此外,向100质量份的调色剂粒子(经分级的产品)中加入1.0质量份的疏水性二氧化硅(BET200m2/g)和1.0质量份的用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钛细颗粒(BET80m2/g),并且利用亨舍尔混合机(FM-75,由MitsuiMiike Kakoki制造)进行整体混合,制得重均粒径为5.5m的调色剂1。
测量调色剂1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调色剂的软化温度Ts为71℃,流动初始温度Tfb为105℃,并且1/2法熔化温度T1/2为131℃。表2给出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值。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2
除将具有最大吸热峰61℃的常用石蜡(Mn280,Mw360)用作脱模剂外,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2。表2给出调色剂2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3除将具有最大吸热峰137℃的聚丙烯蜡(Mn1,000,Mw5,100)用作脱模剂外,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3。表2给出调色剂3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4除将具有最大吸热峰58℃的常用石蜡(Mn220,Mw320)用作脱模剂外,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4。表2给出调色剂4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5除将具有最大吸热峰141℃的聚丙烯蜡(Mn1,000,Mw6,000)用作脱模剂外,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5。表2给出调色剂5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6除将C.I.颜料蓝15:3换成C.I.颜料黄74外,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6。表2给出调色剂6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7除将C.I.颜料蓝15:3换成C.I.颜料红122外,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7。表2给出调色剂7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8除将C.I.颜料蓝15:3换成炭黑外,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8。表2给出调色剂8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9
除用树脂B代替树脂A以及将具有最大吸热峰101℃的聚乙烯蜡(Mn1,600,Mw2,500)用作脱模剂外,利用调色剂制备实施例8的材料、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9。表2给出调色剂9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0除用树脂C代替树脂A外,利用调色剂制备实施例5的材料、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调色剂10。表2给出调色剂10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1将710份的离子交换水和450份的0.1mol/L的Na3PO4水溶液置于配备有高速搅拌装置TK同质混合器(Homomixer)(由Tokushu Kika Kogyo Co.,Ltd.制造)的2L四颈烧瓶中,并且在将高速搅拌设备的转数调至10,000rpm时,将混合物加热至60℃。将68份1.0mol/升的CaCl2水溶液逐渐加至混合物中以制备包含细的并且很难溶于水的分散剂Ca3(PO4)2的水分散介质。
苯乙烯 165份丙烯酸正丁酯 35份二乙烯基苯 0.5份C.I.颜料蓝15:3 14份树脂C(聚酯树脂)10份3,5-二叔丁基水杨酸铝化合物2份脂肪族烃基酯蜡(最大吸热峰68℃,Mn1050,Mw1200)20份其中,利用atliter(由Mitsui Mining和Smelting Co.,Ltd.制造)将上述原材料分散3小时。随后,将10份的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作为聚合引发剂加至该所得物中以制备可聚合的单体组合物。接下来,将可聚合的单体组合物放入水分散介质中,并且在高速搅拌设备的转数保持在10,000rpm时将混合物进行粒化。随后,在用浆式搅拌片搅拌的同时将所得物在70℃下反应2小时。然后,在90℃下将所得物聚合10小时。
待反应完全后,冷却悬浮液,并且加入稀盐酸以溶解难溶于水的分散剂,随后将全部物料过滤,用水洗涤并干燥。随后,通过风选将所得物分级为所需的粒径以制备调色剂粒子。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式将该粒子外部加至所得的调色剂粒子中以制备调色剂11。表2给出调色剂11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2制备树脂颗粒分散液1苯乙烯370g丙烯酸正丁酯 30g丙烯酸6g十二烷基硫醇 24g四溴化碳 4g将上述材料混合并溶解。在烧瓶中,在溶解有6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1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550g离子交换水中,将所得物分散并乳化,并且将全部物料缓慢混合10分钟。在混合期间,将已经溶解4g过硫酸铵的50g离子交换水加至混合物中,随后用氮置换。然后,在其被搅拌的同时将烧瓶中的内含物质在油浴中加热至70℃。随后,继续进行乳化聚合5小时而无任何处理,以制备平均粒径150nm、Tg62℃和重均分子量(Mw)12,000的树脂颗粒分散液1。
制备树脂颗粒分散液2苯乙烯280g丙烯酸正丁酯 120g丙烯酸8g
将上述材料混合并溶解。在烧瓶中,在溶解有6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12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550g离子交换水中,将所得物进行分散并乳化,并将全部物料缓慢混合10分钟。在混合期间,将已经溶解3g过硫酸铵的50g离子交换水加至混合物中,随后用氮置换。然后,在其被搅拌的同时将烧瓶中的内含物质在油浴中加热至70℃。随后,继续进行乳化聚合5小时而无任何处理,以制备平均粒径110nm、玻璃转化点55℃并且重均分子量(Mw)550,000的树脂颗粒分散液2。
制备脱模剂颗粒分散液1聚乙烯蜡(最大吸热峰98℃,Mn1,050,Mw2,100) 5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g离子交换水200g将上述材料加热至95℃,并且利用均化器等进行分散。随后,借助压力喷射型均化器将所得物进行分散处理,以制备由分散平均粒径为570nm的脱模剂而获得的脱模剂颗粒分散液1。
制备着色剂颗粒分散液1C.I.颜料蓝15:3 20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g离子交换水 78g将上述材料进行混合,并且借助超声波洗涤机在振动频率26kHz下将混合物分散10分钟,以制备着色剂颗粒分散液(阴离子型)1。
制备混合液体树脂颗粒分散液1 180g树脂颗粒分散液2 80g着色剂颗粒分散液1 30g脱模剂颗粒分散液1 50g
利用均化器等将上述分散液进行混合并且分散在由不锈钢制得的圆底烧瓶中,以制备混合液体。
形成附聚物颗粒将作为附聚剂的1.5g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至烧瓶中的混合液体中,并且在搅拌的同时,在用于加热的油浴中将混合物加热至50℃。在温度保持在50℃1小时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所得物。观察证实形成了重均粒径约6.1μm的附聚物颗粒。
熔融随后,将3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所得物中,并将不锈钢制烧瓶密封。在借助磁密封连续搅拌,将所得物加热至105℃并在该温度保持3小时。冷却所得物,随后过滤反应产物,用离子交换水充分洗涤并干燥,制得调色剂颗粒。以与调色剂制备实施例1的相同方式将上述颗粒外加至所得的调色剂颗粒中以制备调色剂12。表2给出调色剂12的流动测试仪物理特性。
实施例1将用硅氧烷树脂(数均粒径50μm,在79.6kA/m下的磁化强度60Am2/kg,比重5.0g/cm3)表面涂覆的Cu-Zn铁氧体载体颗粒和调色剂1以这样的方式彼此加入使调色剂浓度应当为8质量%,并通过涡轮混合机(turbler mixer)将全部物料进行混合以制得显影剂。
随后,通过将带辊隙型定影单元(图2)和辊辊隙型定影单元(图1)以定影单元辊隙之间500mm的距离来排列而制得外定影设备(图6的定影设备A)。将第一定影单元的辊隙宽度和线性压力分别调节至35mm和3.5kgf/mm,同时将第二定影单元的辊隙宽度和线性压力分别调节至10mm和10.0kgf/mm,并且调节各定影单元的温度。此外,所使用的各加热体和加压体表面的10点平均粗糙度为小于或等于1μm。两种定影单元均不具有用于施用油以防止偏移的机构。当以记录介质传送速度为350mm/sec让记录介质通过定影设备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1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变成140℃,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2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变成152℃,以及在记录介质开始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结束的期间,记录介质的最低温度t变成121℃。表3给出记录介质上的温度T1、T2和t。
接下来,在通过从机器中除去定影单元而获得的彩色复印机CLC1000(由CANON Inc.制造)的改造装置中,以单色方式,并且在常温和常湿环境(23℃/60%)中,以这样的方式调节显影对比度在输出固体图像时在记录介质上调色剂的固定量应为1.3mg/cm2。随后,在A4尺寸的纸(由CLC推荐的SK80,光泽度50)上直至具有顶端边缘为5mm的图像面积比例为25%的部分,形成未定影的固体图像。让未定影的图像通过调整至表3给出的条件的定影设备A,从而获得定影图像。此时,目测评价图像的偏移性和分离性。此外,测量所得定影图像的光泽度和定影强度。
作为评价的结果,定影构件既未发生偏移也未发生缠绕,并且具有高光泽度的光滑图像不因摩擦试验而降低密度,并且连续获得的图像无粗糙感。表4给出评价结果。
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a.光泽度测定上述所获得定影图像的光泽度。测定5点纸传动方向前端处的图像部分中心、纸传送方向后端的图像部分中心、中心部分、各端点和中心部分的中间点。
A大于或等于20%B大于或等于15%并且小于20%C大于或等于10%并且小于15%D小于10%
b.定影强度将上述获得的定影图像进行如下定影强度评价。首先,测定中心部分的图像密度。随后,将4.9kPa(50g/cm2)的负荷施加至经测定图像密度的部分,用擦镜纸摩擦定影图像(重复5次),并且再测定图像密度。测定摩擦前和摩擦后的图像密度降低的比率(%)。
A密度降低比率小于1%B密度降低比率小于5%C密度降低比率小于10%D密度降低比率为大于或等于10%c.耐偏移性当借助转印纸将上述所获得的定影图像通过定影设备A以运送图像时,通过目测观察无图像部分的污染来评价偏移度如下。
A无偏移产生。
B产生轻微的偏移,但实践中可接受。
C产生偏移。
D显著地产生偏移。
d.分离性在通过从机器中除去定影单元而得到的彩色复印机CLC1000(由CANON Inc.制造)的改造设备中,以单色方式,并且在常温和常湿环境(23℃/60%)中,以这样的方式调节显影对比度在纸上的调色剂固着量应为1.3mg/cm2。随后,在具有顶端边缘为1mm的A4纸(由CLC推荐的SK80)上形成具有100%图像面积比例的未定影图像。让未定影图像通过调整至表3所示条件的定影设备A,并进行分离性评价(缠绕性)。
A分离无任何问题。
B伴随轻微缠绕的分离(在分离时,定影图像对角向上排出)。
C产生轻微的缠绕。
D产生缠绕。
e.卷曲和传送失败通过从机器中除去定影单元而得到的彩色复印机CLC1000(由CANON Inc.制造)的改造设备中,以单色方式,在常温和常湿环境(23℃/60%)中,以这样的方式调节显影对比度在纸上的调色剂固着量应为1.3mg/cm2。随后,在具有顶端边缘为5mm的A4纸(由CLC推荐的SK80)上形成具有100%图像面积比例的10个未定影图像。让未定影图像按照顺序通过调整至表3所示条件的定影设备A,计算传送失败的产生次数。
A图像通过定影装置无任何问题。
B在图像通过第一定影单元后,观察到轻微的卷曲,但图像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无任何问题。
C在图像通过第一定影单元后,发生卷曲,并且小于或等于10%的记录介质不能进入第二定影单元。
D在图像通过第一定影单元后,发生卷曲,并且超过10%的记录介质不能进入第二定影单元。
f.光泽度均一性根据如下程序评价光泽度均一性。
通过从机器中除去定影单元而得到的彩色复印机CLC1000(由CANON Inc.制造)的改造装置中,以单色方式,在常温和常湿环境(23℃/60%)中,以这样的方式将图像置于17灰度水平每单位面积调色剂固着量是以实质上相同的间隔在0.05至0.6mg/cm2的范围内,并且在涂层纸上输出(CANON,GLOSS YBrochure Paper基重148g/m2,记录介质上的光泽度50),其中在相应调色剂固着量下的固体图像(1cm×29cm)在A4纸的水平方向布置。让未定影图像通过调整至表3所示条件的定影设备A,并测定各灰度水平的光泽度,以评价图像光泽度的均一性。定影单元均不具有用于施用油以防止偏移的机构。
在光泽度测定中,以与上述图像光泽度的相同方法,借助VG-10光泽度测量计(由Nippon Denshoku制造)测定在60°方向上的反射光量。测定各固定量的带图像的光泽度,并且具有最大光泽度的带的光泽度由Gmax表示,具有最小光泽度的带的光泽度由Gmin表示。根据Gmax和Gmin之间的差ΔG评价光泽度的均一性。光泽度的均一性的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A小于10B大于或等于10并小于20C大于或等于20并小于30D大于或等于30实施例2将图6所示的定影设备C用作定影设备,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的温度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是如表3所示的温度,并以与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将带辊隙型定影单元(图2)和2个辊隙型定影单元(图1)以相邻2个辊隙型定影单元之间的距离为500mm、第一定影单元的辊隙为35mm、第二定影单元的辊隙为10mm,并且第三定影单元的辊隙为10mm的距离放置来制备外定影设备C。定影单元均不具有用于施用油以防止偏移的机构。调节各定影单元的温度。当让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图像以记录介质传送速度为500mm/sec-1通过定影设备时,在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之前和之后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1变成145℃,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之前和之后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2变成155℃,记录介质通过第三定影单元之前和之后在记录介质上的最高温度T3变成150℃,以及在记录介质开始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到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结束的期间记录介质的最低温度t变成120℃。表3给出了记录介质上的温度T1、T2、T3和t。
定影构件既未发生偏移也未发生缠绕,并且连续获得具有高光泽度以及不因摩擦试验而密度降低的图像。该图像各自具有很小的光泽度差异,与固定量无关,并且具有高的图像光泽度均一性。此外,在记录介质光泽度和图像光泽度之间,图像均具有非常小的差异,换言之,图像均具有均一的光泽度。表4给出了评价结果。
实施例3除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3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光泽度、光泽度均一性和定影强度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实际上可接受的图像。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4除了将定影设备A中的带辊隙型定影单元(图2)和辊隙型定影单元(图1)以其辊隙之间的距离为1,000mm放置,并且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4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定影强度和光泽度均一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实际上可接受的图像。此外,尽管产生非常轻微的卷曲,但未观察到任何记录介质传送失败。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5除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5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光泽度和光泽度均一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实际上可接受的图像。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6
除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6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光泽度和光泽度均一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实际上可接受的图像。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7除将调色剂2用作调色剂、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7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观察到轻微的偏移,但实质上是可接受的。所得的图像未涉及到光泽度和其它评价标准。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8除将调色剂3用作调色剂、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8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所获得的图像在光泽度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并观察到非常轻微的偏移。然而,该偏移实质上是可接受的,并且该图像也是实质上可接受的。表4给出了评价结果。
实施例9除将调色剂4用作调色剂、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9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偏移和分离性上相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了实质上可接受的图像,。该图像未涉及到图像光泽度和光泽度均匀性。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0除将调色剂5用作调色剂、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0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偏移和分离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了实质上可接受的图像。该图像的光泽度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低,但该图像未涉及到光泽度均一性。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1除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1所示的温度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光泽度、光泽度均一性和定影强度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了实质上可接受的图像。产生轻微的卷曲,并且图像运送比实施例1稍差。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2除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2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光泽度和光泽度均一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了实质上可接受的图像。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3除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3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分离性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但其实质上是可接受的。该图像未涉及光泽度等。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4除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4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分离性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但其实质上是可接受的。该图像未涉及光泽度等。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5除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5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偏移和分离性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但其实质上是可接受的。该图像未涉及光泽度等。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6除将调色剂6用作调色剂、并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6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图像在偏移和分离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一点,但获得了实质上可接受的图像。该图像具有的光泽度均一性ΔG为15,所以与实施例1的图像相比,该图像的均一性差。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7除将调色剂7用作调色剂、并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7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该图像的光泽度均一性ΔG为11,尽管该光泽度均一性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但其是实质上可接受的。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8除将调色剂8用作调色剂、并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A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18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尽管其光泽度均一性比实施例1稍差,但其是实质上可接受的。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19除将调色剂5用作调色剂、将图6所示的定影设备B用作外定影设备,其中2个辊隙定影单元(图1)是以各定影单元的定影辊隙调至10mm并且定影单元辊隙之间的距离为500mm来放置、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的温度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中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定影单元均不具有用于施用油以防止偏移的机构。所得图像在光泽度均一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并且与实施例1相比具有差的偏移、分离性和卷曲度。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20除将调色剂9用作调色剂、制备与实施例19相同的定影设备B、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B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20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所得图像在光泽度均一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但其偏移是实质上可接受的。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21除将调色剂10用作调色剂、制备与实施例19相同的定影设备B、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B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21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与实施例1的图像相比,所得图像具有高的光泽度,但在光泽度均一性上比实施例1的图像稍差。此外,就记录介质光泽度来说,Gmax高,所以该图有不适合的感觉。此外,该图像涉及到偏移、分离性和传送性,但确保实质上可接受。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22除将调色剂11用作调色剂、制备与实施例19相同的定影设备B、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B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22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其光泽度和光泽度均一性是可接受的。所得图像涉及定影强度、偏移、分离性和传送性,但都是实质上可接受的。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23除将调色剂12用作调色剂、制备与实施例19相同的定影设备B、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B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实施例23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其光泽度和光泽度均一性是可接受的。所得图像涉及定影强度、偏移、分离性和传送性,但其实质上是可接受的。表4给出评价结果。
对比例1除将调色剂12用作调色剂、将如图6所示的定影设备D用作外定影设备,其中放置辊辊隙型定影单元(图1)、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的温度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所示的温度之外,以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法进行评价。该定影单元不具有用于施用油以防止偏移的机构。所得图像光泽度不足,以及根据调色剂固着量光泽度差别大,因此光泽度均一性差。此外,由于图像光泽度和记录介质光泽度之间的差异大,因此图像具有相当大的不适宜感。此外,图像在定影强度、偏移、分离性等方面较差。表4给出评价结果。
对比例2除将调色剂12用作调色剂、制备与实施例19相同的定影设备B、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B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对比例2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法进行评价。所得图像光泽度不足,并且根据调色剂固着量不同光泽度差别大,因此光泽度均一性差。此外,由于图像光泽度和记录介质光泽度之间的差异大,因此图像具有相当大的不适宜感。此外,图像在定影强度、偏移、分离性等方面较差。表4给出评价结果。
对比例3除将调色剂12用作调色剂、在实施例19的定影设备B中的2个辊隙型定影单元(图1)以其辊隙之间的距离为1,000mm的距离放置、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B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对比例3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法进行评价。所得图像光泽度不足,并且根据调色剂固着量光泽度差别大,因此光泽度均一性差。此外,由于图像光泽度和记录介质光泽度之间的差异大,因此该图像具有相当大的不适宜感。此外,图像在定影强度、偏移、分离性等方面差。表4给出评价结果。
对比例4除将调色剂11用作调色剂、制备与实施例19相同的定影设备B、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B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对比例4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法进行评价。所得图像光泽度不足,并且根据调色剂固着量光泽度差别大,因此光泽度均一性差。此外,由于图像光泽度和记录介质光泽度之间的差异大,因此图像具有相当大的不适宜感。此外,图像在定影强度、偏移、分离性等方面差。表4给出评价结果。
对比例5除将调色剂10用作调色剂、制备与实施例19相同的定影设备B、定影设备B中的各定影单元配有施用硅油的机构、以及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定影设备B的温度条件即记录介质上的温度应当如表3的对比例5所示的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法进行评价。所得图像光泽度不足,并且根据调色剂固着量光泽度差别大,因此光泽度均一性差。此外,由于图像光泽度和记录介质光泽度之间的差异大,因此图像具有相当大的不适宜感。此外,图像在定影强度、偏移、分离性等方面较差。表4给出评价结果。
实施例24通过利用含有实施例1中制得的青色调色剂的显影剂、含有实施例16中制得的黄色调色剂的显影剂、含有实施例17中制得的品红色调色剂的显影剂、含有实施例18中制得的黑色调色剂的显影剂,以及具有如实施例1的相同结构的装置形成具有调色剂固着量为1.3mg/cm2的全色图像。结果,没有产生对定影构件的偏移或缠绕,并且获得了色彩混合性优良、具有高光泽度、因摩擦试验其密度不降低、并且无粗糙感的光滑图像。
表2

表3

表4

工业实用性通过利用本发明的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可以以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稳定并且连续地获得具有图像和记录介质之间的光泽度差被抑制的感觉的图像、各自具有与记录介质上调色剂固着量无关的均一的高光泽度的图像。
本申请要求以2004年4月2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号No.2004-130276作为优先权,将其在这里引入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方法,该定影方法包括通过利用定影装置对在记录介质上所形成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压定影,其中当该记录介质通过至少两个沿着该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串联布置的定影单元时,对该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用于形成该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包括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以及当该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该记录介质上的最大温度由T1表示,当该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该记录介质上的最大温度由T2表示,在该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该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该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由t表示,该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软化温度由Ts表示,调色剂的流动开始温度由Tfb表示,满足以下公式(1)和(2)公式(1)T1>Tfb;公式(2)T2>t>T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方法,其中,当该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1/2法熔化温度由T1/2表示时,T1/2和T2满足以下公式(3)公式(3)T2>T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方法,其中,在关于调色剂的差示扫描量热法中的吸热曲线中,在60至140℃的温度范围内发现最大吸热峰的最大值。
4.一种定影设备,包括用于对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压定影的定影装置,其中当该记录介质通过至少两个沿着该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串联布置的定影单元时,对该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用于形成该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包括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以及当该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该记录介质上的最大温度由T1表示,当该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该记录介质上的最大温度由T2表示,在该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排出开始到该记录介质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该记录介质上的最低温度由t表示,该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软化温度由Ts表示,调色剂的流动开始温度由Tfb表示,满足以下公式(1)和(2)公式(1)T1>Tfb;公式(2)T2>t>T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当该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1/2法熔化温度由T1/2表示,T1/2和T2满足以下公式(3)公式(3)T2>T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在关于调色剂的差示扫描量热法中的吸热曲线中,在60至140℃的温度范围内发现最大吸热峰的最大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以相对高的记录介质传送速度获得与记录介质上调色剂的固着量无关的均一的高光泽度的图像的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通过利用定影单元对在记录介质上所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压定影的定影方法和定影设备的特征在于当记录介质通过至少两个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串联布置的定影单元时,对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用于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是包含脱模剂的调色剂;以及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一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大温度由T1表示,当记录介质通过第二定影单元时,在记录介质上的最大温度由T2表示,在记录介质从第一定影单元开始排出到记录介质开始进入第二定影单元为止的期间,记录介质的最低温度由t表示,调色剂的流动测试仪软化温度由Ts表示,调色剂的流动开始温度由Tfb表示时,它们满足以下公式(1)和(2)T1>Tfb公式(1);T2>t>Ts 公式(2)。
文档编号G03G9/08GK1898612SQ20058000139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6日
发明者石上恒, 藤川博之, 菅原庸好, 冈本直树, 马场善信, 板仓隆行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