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09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尤其是涉及减少开 关损失提高电的效率,通过结构的简化或改善,减小基盘的面积,从而 能够降低价格的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的分块图。如图1 所示,其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对从外部输入一定的电压(V-INPUT) 进行升压(VCC)并输出的升压用开关转换部10;接收从上述升压用 开关转换部10中输出的一定的电压(VCC)并输出一定正电压(VDD) 的正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20;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10中输 出的一定电压(VCC)并输出一定的负电压(VEE)的负极型开关充 电泵转换部30;接收上述VCC、 VDD、 VEE电压和V-LOGIC外部电 压并驱动的LCD组件40。
图2是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的详细示意图,其构成包括以下几 个部分感应器(L);开关部件N型-MOSFET(N-M); 二极管(D1); 电容(Cl )以及使上述N型-MOSFET (N-M)开/关的开关控制部11。
上述感应器L接收V-INPUT充入一定电压,凭借从开关控制部11 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而开/关的N型-MOSFET(N-M )在上述感应器(L) 中充电的二极管(Dl),在电容(Cl)中再次充电。
上述过程反复重复,在电容(C1)中充进一定的静电压(vcc),将 此充电的静电压向LCD组件40和正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20以及负 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30输出。
图3是正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其构成包括以下 几个部分开关部件P型-MOSFET(P-Ml)和N型-MOSFET(N-Ml); 输出正静电压VDD的多个二极管(D2-D5)和电容(C2-C5);使上述开关 组件(P-Ml,N-Ml)开/关的振荡器(OSC)21;以及根据VDD电压控制上 述振荡器21的频率的反馈部22。以下对其搡作进行说明。
首先,OSC21的输出高的情况下,P型曙MOSFET(P德)关闭,N 型-MOSFET(N-Ml)开启,凭借电容C3和二极管D5形成闭回路的同 时,在电容C3中充进VCC电压。相反,OSC21的输出低的情况下, P型-MOSFET(P-Ml)开启,N型-MOSFET(N-Ml)关闭,二极管D4 的输出端电压2VCC,电容C5中充进的电压2VCC。
如上过程的相同方式也适用于电容C2、 C4和二^l管D2、 D3。电 容C4中充进的电压3VCC。即,根据OSC21的输出,电容C2中充进 VCC,电容C5中充进2VCC,电容C4中充进电压3VCC。所以,从 正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向LCD组件输出的电压VDD为3VCC。
图4是负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其构成包括以下 几个部分开关部件P型-MOSFET(P-M2)和N型-MOSFET(N-M2); 输出负静电压VEE的多个二极管(D6-D9)和电容(C6-C9);使上述开关 组件(P-M2,N-M2)开/关的振荡器(OSC)31;以及根据VEE电压控制上 述振荡器31的频率的反馈部32。以下对其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OSC31的输出高的情况下,P型-MOSFET(P-M2)开启,N 型-MOSFET(N-M2)关闭,凭借电容C7和二极管D9形成闭回路的同 时,在电容C7中充进VCC电压。相反,OSC31的输出低的情况下,P 型-MOSFET(P-M2)关闭,N型-MOSFET(N-M2)开启,二极管D8的 输入端电压为-VCC,电容C9中充进的电压为-VCC。
如上过禾呈的相同方式也适用于电容C6、 C8和二才及管D6、 D7。 电 容C8中充进的电压-2VCC。所以,从负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向LCD 组件输出的电压VEE为-2VCC。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的反馈部22、 32分别接收输出电压 (VDD,VEE),为了将接收的输出电压水平向静电压转换,输出调节 OSC21、 31频率的一定的控制信号,这样VDD和VCC就能够成为静 电压。
LCD组件40进行接收上述过程中生成的VCC、 VDD、 VEE电压 及外部的V-LOGIC电压的操作。这样的现有LCD驱动电源装置由于 使用三种开关转换器,有利于控制静电压输出及电源,^f旦不利的方面, 从整体驱动的观念出发,由于开关损失大,导致存在电的效率低,价 格昂贵的缺点。另外,由于开关部件占有很大面积,所以存在基盘容 积率下降的缺点。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的现有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由于使用3种 开关转换器的缘故,存在开关损失大,电的效率低,价格昂贵的问题。 另外,现有LCD驱动电源装置开关部件占有较大的面积,所以存 在基盘容积率下降的缺点。
所以,考虑到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从外部向一定的静电压(VCC)输入一定的电压进行升压,用于将升 压的静电压和具有一定的电压水平的(VCC)脉冲信号(V-SW)输出 的升压开关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静电压 (VCC)和脉冲信号(V-SW),并输出一定正电压(VDD)的正极型 充电泵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脉沖信号,并 输出一定负静电压(VEE)的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以此提供由于开 关装置而能够减少电的损失,提高电的效率,降低价格,同时还能够 达到提高基盘容积率的效杲的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从 外部向一定的静电压(VCC)输入一定的电压进行升压,用于将升压 的静电压和具有一定的电压水平的(VCC)脉冲信号(V-SW)输出的 升压用开关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静电压 (VCC)和脉沖信号(V-SW),并输出一定正电压(VDD)的正极型 充电泵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脉冲信号,并 输出一定负静电压(VEE)的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
压(VCC, VDD, VEE)并驱动的LCD组件。
另外,上述正极型充电泵转换器在输出正静电压(VDD)的输出端设 置有细微调节输出电压的正电压调节部。
另夕卜,上述负极型充电泵转换器在输出负静电压(VEE)的输出端设 置有细微调节输出电压的负电压调节部。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将从外部输入的一 定的电压向一定的静电压(VCC)升压,用于将升压的静电压和具有 一定的电压水平的(VCC)脉冲信号(V-SW)输出的升压用开关转换 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静电压(VCC)和脉冲信 号(V-SW),并输出一定正电压(VDD)的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接 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脉冲信号,并输出一定负静电压 (VEE)的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所以凭借开关装置能够达到减少电 的损失,提高电的效率,降低价格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具有开关部件个数减少,基盘的容积率提高的效果。


图1是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的分块图。
图2是图1的升压用开关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
图3是图1的正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
图4是图1的负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
图5是本发明中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的分块图。
图6是图5的升压用开关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
图7是图5的正^f及型充电泵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 图8是图5的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 附图标记
50:升压用开关转换部 51:开关控制部
60: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 61:正电压调节部
70: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 71:负电压调节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具有以上特征的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LCD驱 动电源装置较为理想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本发明中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的分块图。如图 所示,其构成为从外部向一定的静电压(VCC)输入一定的电压 (V-INPUT)进行升压,用于将升压的静电压和具有一定的电压水平的 (VCC)脉冲信号(V-SW)输出的升压用开关转换部50;接收从上述 升压用开关转换部50中输出的静电压(VCC)和脉沖信号(V-SW), 并输出一定正电压(VDD)的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60;接收从上述升 压用开关转换部50中输出的脉冲信号,并输出一定负静电压(VEE) 的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70;接收上述静电压(VCC, VDD, VEE)及 外部电压V-LOGIC并驱动的LCD组件40。
图6是图5的升压用开关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如图所示,此结
构与图2所示的现有的升压用开关转换部相同。即其构成包括以下几 个部分感应器(L10);开关部件N型-MOSFET (N-M10); 二极管 (D10 );电容(CIO )以及使上迷N型-MOSFET (N-MIO )开/关的开 关控制部51。
上述感应器L10在电池(图中未标注^妄收输出的或通过终端内部 的回路中输出的一定的V-INPUT电压,充进一定的电压,凭借从开关 控制部51中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而开/关的N型-MOSFET (N-MIO), 通过在上述感应器(L10)中充电的二极管(DIO),电容(C10)中再 次充电的同时,输出具有一定电压水平的(VCC)的脉冲信号(V-SW)。
上述过程反复重复,在电容(CIO)中充进一定的静电压(VCC), 将此充电的静电压和凭借上述N型-MOSFET (N-MIO )的开/关而生成 的脉冲信号(V-SW)向LCD组件40和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60以及负极 型充电泵转换部70输出。
图7是图5的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如图所示,其构 成包括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50中输出的静电压(VCC)和脉冲 信号(V-SW)并输出一定的正静电压(VDD)的多个二极管(D11-D14)和电 容(C11-C14);由至少一个二极管构成的阳电压调节部61调节被输出的 正静电压(VDD)。对此进行的操作和图3中所示的正极型开关充电泵转 换部的#:作相似。以下对具有这样构成的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的操作 进行说明。
首先,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50中输出的脉冲信号(V-SW)低 (OV)的情况下,凭借电容C12和二极管D14形成闭回路的同时,在电
容C12中充进VCC电压。相反,脉冲信号(V-SW)高(VCC)的情况下, 二极管D13的输出端电压2VCC,电容C14中充进的电压2VCC。
如上过程的相同方式也适用于电容Cll、 C13和二极管Dll、 D12。 电容C13中充进的电压3VCC。即,凭借脉冲信号V-SW、 VCC充进 电容Cll,电容C14中充进2VCC,电容C13中充进电压为3VCC。所 以,从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60向LCD组件40输出的电压VDD为 3VCC。此时,被输出的VDD电压凭借由至少一个二极管构成的正电 压调节部61进行细微的调节并输出。
图8是图5的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的详细构成图。如图所示,其构 成包括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50中输出的脉冲信号(V-SW)并 输出一定的正静电压(VDD)的多个二极管(D15-D18)和电容(C15-C18); 由至少一个二极管构成的阴电压调节部71调节被输出的负静电压 (VEE)。对此进行的操作和图4中所示的负极型开关充电泵转换部的操 作相似。以下对具有这样构成的负极型充电转换部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50中输出的脉冲信号(V-SW)高 (VCC)的情况下,凭借电容C16和二极管D18形成闭回路的同时,在电 容C16中充进VCC电压。相反,脉冲信号(V-SW)低(OV)的情况下,二 极管D17的输入端电压-VCC,电容C18中充进的电压-VCC。
如上过程的相同方式也适用于电容C15、 C17和二极管D15、 D16。 电容C17中充进的电压-2VCC。所以,从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70向 LCD组件40输出的电压VEE为-2VCC。此时,被输出的VEE电压凭 借由至少一个二极管构成的负电压调节部71进行细微的调节并输出。
这样,本发明不使用开关组件,利用至少一个二极管和电容的构
造,由于将从外部输入的具有VCC静电压水平的脉冲信号(v-sw)转换
为搡作LCD组件的静电压VDD、 VEE并输出,所以具有降低开关部 件造成的损失,提高电的效率的优点,同时具有基盘容积率升高,价 格上具备较强竟争力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将从外部输入的一定的电压向一定的静电压(VCC)升压,用于将升压的静电压(VCC)和具有一定的电压水平的脉冲信号(V-SW)输出的升压用开关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静电压(VCC)和脉冲信号(V-SW),并输出一定正电压(VDD)的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脉冲信号,并输出一定负静电压(VEE)的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和正极型充电泵以及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中输出的静电压(VCC,VDD,VEE)并驱动的LCD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其特 征在于,上述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在输出正静电压(VDD)的输出端设置 有细微调节输出电压的正电压调节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其特 征在于,上述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在输出负静电压(VEE)的输出端设置 有细微调节输出电压的负电压调节部。
4、 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 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正电压调节部和负电压调节部由至少一个 二极管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的LCD驱动电源装置,其构成包括将从外部输入的一定的电压向一定的静电压升压,用于将升压的静电压和具有一定的电压水平的脉冲信号输出的升压用开关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静电压和脉冲信号,并输出一定正电压的正极型充电泵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中输出的脉冲信号,并输出一定负静电压的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接收从上述升压用开关转换部和正极型充电泵以及负极型充电泵转换部中输出的静电压并驱动的LCD组件。凭借开关装置能够减少电的损失,提高电的效率,降低价格,同时还能够达到提高基盘容积率的效果。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101733SQ200610086340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金南贤 申请人: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