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摄用无反光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80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拍摄用无反光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尤其是一种拍摄用无反光光源。
背景技术
在对“指示表”类产品进行计量检测时,常常要使用自动检定仪、影像测量仪等专用仪器,为了使自动检定仪或影像测量仪的摄象机、照相机获得被检测物(如指针式百分表、千分表、杠杆表、内径表、压力表等指示表)的清晰图象,在进行拍摄时,现有通常的做法是在镜头的前面直接一个安装环形照明光源,拍摄镜头位于环形光源的中心线上,常用的环形光源如环形荧光灯、环形LED灯、面阵LED灯等。这些光源都不考虑或无法避免拍摄时的强烈反光斑点,其实质是环形光源的发出的光线会在拍摄对像表面的某一位置反射而进入拍摄镜头,使该位置的物体表面图像被光源的强烈发光斑点(或面)严重遮盖,从而形成干挠,不能获得被检测物(如指示表)的清晰图象,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拍摄用无反光光源。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灯座、环形光源、遮光光栏三部分组成。所述的灯座是在灯座圈后有灯座尾管,灯座尾管的内孔可插入摄象机或照相机镜头,灯座圈上安装环形光源,并有一个可以穿过环形光源电源导线的孔,灯座圈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的遮光光栏为底部有透光孔的圆形盖状结构,其内壁为黑色,内壁设有内螺纹与灯座圈外表面外螺纹相配合,外壁设有防滑纹;底部遮光栏的宽度正好可以遮挡环形光源的光线不会垂直照射到被拍摄物表面。
本实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环形光源发出的光线被黑色遮光光栏遮挡后,不会有光线照射到被拍摄物表面而直接反射回镜头,斜射到被拍摄物表面的光线则被反射到镜头之外,只有散射光(即漫反射光)可以射入镜头从而形成清晰图象。遮光光栏可以通过其内壁内螺纹与灯座圈外表面外螺纹相配合,实现上下移动来调节透光量,以得到更为清晰的被拍摄物图象。
本实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比较彻底地解决了现有拍摄用环形光源造成拍摄图象不清晰的问题;2、在使用摄像式自动检测仪器对指针式百分表、千分表、杠杆表、内径表、压力表等具有圆形玻璃盖的计量器具进行检测时,特别是对具有凸面玻璃盖的表类,该新型光源很好地解决了照明与反光的矛盾,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3、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环形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环形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灯座1、环形光源2、遮光光栏3三部分组成。所述的灯座1是在灯座圈后有灯座尾管11,灯座尾管的内孔可插入摄象机或照相机镜头,灯座圈上安装环形光源,并有一个可以穿过环形光源电源导线的孔13,灯座圈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12;所述的环形光源2由一组散光LED发光二极管22(俗称草帽形LED)垂直安装在环形PCB电路板21上构成;所述的遮光光栏3为底部有透光孔K的圆形盖状结构,其内壁为黑色,内壁设有内螺纹31与灯座圈外表面外螺纹12相配合,外壁设有防滑纹32;底部遮光栏33的宽度正好可以遮挡环形光源的光线不会垂直照射到被拍摄物表面。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光源2,采用聚光LED发光二极管(俗称子弹头LED),由一组聚光LED发光二极管23向环形圆心等角度倾斜安装在环形PCB电路板21上构成,以实现对称斜射照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源的光照强度。
权利要求1.一种拍摄用无反光光源,主要由灯座、环形光源、遮光光栏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座是在灯座圈后有灯座尾管,灯座圈上安装环形光源,并有一个可以穿过环形光源电源导线的孔,灯座圈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的遮光光栏为底部有透光孔的圆形盖状结构,其内壁为黑色,内壁设有内螺纹与灯座圈外表面外螺纹相配合,外壁设有防滑纹;底部遮光栏的宽度正好可以遮挡环形光源的光线不会垂直照射到被拍摄物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摄用无反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光源由一组散光LED发光二极管垂直安装在环形PCB电路板上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摄用无反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光源由一组聚光LED发光二极管向环形圆心等角度倾斜安装在环形PCB电路板上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拍摄用无反光光源,主要由灯座、环形光源、遮光光栏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环形光源发出的光线被黑色遮光光栏遮挡后,不会有光线照射到被拍摄物表面而直接反射回镜头,斜射到被拍摄物表面的光线则被反射到镜头之外,只有散射光(即漫反射光)可以射入镜头从而形成清晰图象。遮光光栏可以通过其内壁内螺纹与灯座圈外表面外螺纹相配合,实现上下移动来调节透光量,以得到更为清晰的被拍摄物图象;本实用新型比较彻底地解决了现有拍摄用环形光源造成拍摄图象不清晰的问题。
文档编号G03B15/02GK2914139SQ20062005621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5日
发明者马俊杰 申请人:马俊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