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64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电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构件、使用充电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接触充电的充电构件,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3-316112公开了一种充电构件,其中为了抑制感光构件的带电不均勻,在充电构件的表面中包含树脂颗粒以形成凹凸。用于接触充电的充电构件的表面随着使用至归因于显影剂的物质例如调色剂、夕卜部添加剂、纸粉等的附着而逐渐被污染。该趋势在如上所述的具有形成于其表面上的凹凸的充电构件中是特别显著的。当使用其中这些物质已经附着至其表面的充电构件用于形成电子照相图像时,由于归因于污染的带电不均勻导致在电子照相图像中,在一些情况下出现点状和条纹状缺陷。此类缺陷在半色调图像中特别明显地观察到。此外,所述缺陷特别易于出现在在仅将直流电压施加至充电构件从而使感光构件带电的方法中。用于接触充电的充电构件通常接触感光构件。因此,当将电子照相设备以静止状态长时间放置时,将充电构件的特定部分与感光构件压接。结果,在一些情况下在压接部分中,出现不易于恢复的变形即所谓永久变形。下文中,此类变形称作“压缩永久变形”或“C 永久变形”。当将具有C永久变形的充电构件用于形成电子照相图像时,在一些情况下在对应于发生C永久变形部分的电子照相图像中,出现条纹状不均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充电构件,所述充电构件能够抑制发生由于充电构件表面污染导致的电子照相图像中的缺陷,并且抑制发生由于C永久变形导致的电子照相图像中的不均勻。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提供具有高品质的电子照相图像的电子照相设备和处理盒。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是包括导电性支承体和表面层的充电构件,其中表面层包括树脂颗粒和其中分散树脂颗粒的粘结剂,在树脂颗粒表面上各自具有凹部;由树脂颗粒产生的凸部形成于表面层的表面上;凸部各自具有由树脂颗粒的凹部产生的凹部;和树脂颗粒的表面用粘结剂覆盖。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是一体地包括上述充电构件和与充电构件接触配置的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并且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设备包括上述充电构件,和与充电构件接触配置的感光构件。根据本发明,即使当长时间重复使用电子照相设备时,也能够抑制发生由于不良带电和附着物导致的图像中的污迹。另外,即使在电子照相设备在停止状态长时间放置后, 也能够抑制发生由于C永久变形导致的图像中的条纹状不均勻。


图1是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的实例的包含在表面层中的树脂颗粒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的实例的表面层的截面。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的实例的截面图。图4是说明测 量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的电阻的测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图。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设备的实例的示意性构造图。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的实例的示意性构造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的截面。充电构件包括导电性支承体1和覆盖导电性支承体1的外周面的表面层3。[A表面层]图2是表面层3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截面图。所述表面层3包括树脂颗粒58和其中分散树脂颗粒的粘结剂31,在树脂颗粒58表面上各自具有凹部。树脂颗粒58用粘结剂 31覆盖。此外,表面层3的表面具有由树脂颗粒58产生的凸部51。由树脂颗粒58的凹部 55产生的凹部54形成于凸部51的顶上。关于常规的充电构件,本发明人对附着物如调色剂沉积至其表面上的原因和由于 C永久变形导致的电子照相图像中的不均勻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期间,详细观察此类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接触和旋转状态。结果,已经发现充电构件的表面在其中在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易于产生滑动的情况下可能变得被污染。认为这是因为滑动导致感光构件上的显影剂等被压碎并且牢固地附着在充电构件上。接着,本发明人对使得感光构件上的显影剂等难以附着在充电构件上的对策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期间,在在充电构件表面上形成凸部的树脂颗粒的表面上形成凹部,并且观察到包括用于表面层的该树脂颗粒的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状态。结果,在充电构件表面上的凸部中不具有凹部的充电构件仅在凸部的顶点附近接触感光构件。另一方面,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在充电构件表面上具有凸部的充电构件中增力口,所述凸部在其顶部各自具有凹部。因此,充电构件根据感光构件的旋转稳定化从而抑制滑动。此外,获得以下认识使在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部中的接触压力分散,从而有效地抑制在感光构件上的显影剂等被压碎并且附着至充电构件上。在具有C永久变形的充电构件中,当具有C永久变形的部分接触感光构件时,充电构件的旋转速度改变。这样的旋转速度的改变导致感光构件中的带电不均勻。然而,发现即使在具有C永久变形的此类充电构件中,也能够在于充电构件表面上具有凸部的充电构件中抑制发生归因于C永久变形的图像中的条纹状不均勻,所述凸部在凸部的顶部各自具有凹部。认为这是因为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即使当C永久变形部分接触感光构件时,也抑制旋转速度的大的变化。此外,发现由于凸部在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部中的压力通过接触面积的增加而被分散,能够使得涉及C永久变形的表面本身中的变形量更小。本发明是基于本发明人这样的认识。表面层3所具有的形成于凸部51的顶部的凹部52可以具有开口直径54为不小于 0. 5 μ m至不大于5 μ m。当开口直径54不小于0. 5 μ m时,可以增加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此外,可以将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分散在接触面上。当开口直径不大于5 μ m时,可以抑制通过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引起的树脂颗粒58的变形,树脂颗粒58在表面层3的表面上形成凸部51。此外,凹部52的开口的最大深度53 优选为不小于0. 5 μ m至不大于2 μ m。只要开口的最大深度53在与开口直径有关的此范围内,感光构件就能够接触凹部52的整个表面,从而增加当充电构件接触感光构件时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防止当充电构件接触感 光构件时树脂颗粒的变形。由此,可以更确定地抑制由于C永久变形导致的图像中的条纹状不均勻的发生和由于表面污染导致的图像中的污迹的发生。具有凸部51的形状(即,在凸部的顶部具有凹部52)的凸部相对于在表面层3的表面上形成的凸部的总数优选不小于80%。因此,可以增加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可以进一步抑制发生由于C永久变形图像或表面污染导致的缺陷图像。树脂颗粒58也用粘结剂树脂31覆盖,因此抑制树脂颗粒58从表面层3脱落。优选不小于50% 的凹部55的表面积用粘结剂覆盖。图1是分散在表面层3中的树脂颗粒58的截面图。树脂颗粒58的平均粒径优选为不小于1 μ m至不大于50 μ m,并且特别地,为不小于5 μ m至不大于35 μ m。当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不大于50 μ m时,即使在长期使用中,也能够抑制树脂颗粒从充电构件表面脱落。当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不小于Iym时,感光构件能够通过放电的产生而稳定地带电。 为了生产具有这样的平均粒径的树脂颗粒,可以适当调整在生产时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量、要添加的分散稳定剂的量、搅拌速度等。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从通过使用Coulter Counter Multisizer等测量粉末状树脂颗粒获得的测量值得出。具体地,将0. l_5ml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添加至100_150ml电解质溶液,和将2-20mg试样(树脂颗粒)添加至该溶液。将悬浮的电解液样品借助超声分散器进行分散处理1-3分钟。按照树脂颗粒尺寸根据Coulter Counter Multisizer使用17 μ m或100 μ m的孔,参考体积测量粒径从 0. 3至64 μ m的分布。借助计算机处理确定在此条件下测量的质量平均粒径。树脂颗粒58的凹部55可以具有平均为不小于0. 2 μ m至不大于25 μ m的开口直径57,并且可以具有不小于0. 2 μ m至不大于5 μ m的平均深度。树脂颗粒的凹部55优选具有树脂颗粒的开口直径57与树脂颗粒的直径56的比(下文中称作“开口比”)平均在不小于0. 05至不大于0. 5的范围内的开口。当所述开口比不小于0. 05时,可以进一步分散通过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接触施加至充电构件表面的压力。结果,可以更加确定地抑制发生由于表面污染导致的缺陷图像。此外,当所述开口比不大于0. 5时,即使当充电构件长时间未驱动时,也能够抑制由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接触引起的树脂颗粒58的变形,并且可以更确定地抑制发生由于C永久变形导致的缺陷图像。树脂颗粒58的硬度可以为不小于1 X 10_5N至不大于1 X 10_4N。当树脂颗粒的硬度不小于ixio_5N时,即使当充电构件长时间未驱动时,也能够抑制由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接触引起的树脂颗粒的变形,并且可以更确定地抑制发生由于c永久变形图像导致的缺陷图像。此外,当树脂颗粒的硬度不大于IX IO-4N时,可以进一步分散通过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接触施加至充电构件表面的压力。结果,可以更加确定地抑制发生由于表面污染导致的缺陷图像。〈表面层的形成方法〉
表面层3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 1 生产各自具有凹部55的树脂颗粒58。接下来,制备其中将树脂颗粒58分散在粘结剂中或粘结剂的原料中的涂布液。将涂布液施涂至导电性支承体或弹性层上,并且干燥和硬化, 从而形成表面层3。
方法 2 生产不具有凹部的球形树脂颗粒。制备其中将树脂颗粒分散在粘结剂中或粘结剂的原料中的涂布液。此时,将能够溶胀球形树脂颗粒的挥发性溶剂添加至涂布液中,从而在涂布液中溶胀球形树脂颗粒。将该涂布液施涂至导电性支承体或弹性层上。接着,将涂布液的涂层干燥和硬化。在此干燥和硬化过程中,调整涂层的干燥速度、涂层的硬化速度和溶剂从溶胀的球形树脂颗粒挥发的速度。由此,可以将球形树脂颗粒转换为树脂颗粒58,可以形成具有凸部51的表面层3。下文中,将给出这些方法的细节。 关于方法1》首先,给出用于方法1的树脂颗粒58的制备方法的描述。将形成树脂颗粒的单体或聚合性化合物、不溶于水并且不与单体或聚合性化合物反应的增塑剂以及当需要时的聚合引发剂、表面活性剂、分散稳定剂等添加至水性介质中并且在搅拌下混合,从而获得微细液滴分散其中的混合溶液。接着,将混合溶液加热同时在氮气气氛下搅拌混合溶液。混合凹部形成剂,并且聚合单体或聚合性化合物。具体地,单体可以包括以下丙烯酸烷基酯如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甲酯;不饱和酯如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烯丙酯和马来酸二烯丙酯;不饱和烃类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二乙烯萘和二乙烯基醚;丙烯腈,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有机硅氧烷,和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聚氨酯;以及具有不小于两个不饱和基团的羧酸酯,如二乙烯基苯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性化合物包括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能够与异氰酸酯反应的胺的组合或者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能够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多元醇的组合。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亚苯基二异氰酸酯(phenylene diisocyanate)、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_4,4‘ - 二异氰酸酯和三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以及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二异氰酸二甲苯酯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等。能够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胺的实例包括乙二胺、亚丙基二胺、四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和六亚甲基二胺。能够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多元醇的实例包括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和儿茶酚。作为凹部形成剂,使用不溶于水、不与单体或聚合性化合物反应并且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的这样的有机溶剂。凹部形成剂的实例包括烃类如戊烷、己烷、庚烷、癸烷、苧烯和乙醚。这些烃的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单体可以在不小于1质量份至不大于30质量份的范围内。具体地,分散稳定剂可以包括以下明胶、甘油和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壬基酚苯基醚二磺酸钾;以及硬脂酸铵、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铵和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过渡金属盐如硫酸铁、碳酸铁和碘化铜。
作为增塑剂,可以使用脂肪酸酯、液体石蜡、烯烃等。在树脂颗粒中形成的凹部的深度和开口直径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增塑剂的添加量和增塑剂的材料来调整。增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单体可以在不小于0. 1质量份至不大于3质量份的范围内。当使用如上所述的凹部形成剂进行悬浮聚合或乳液聚合时,获得在壳中含有烃作为凹部形成剂的球形颗粒,所述壳包括由上述单体或聚合性化合物制成的树脂。当干燥球形颗粒时,包含的凹部形成剂通过壳挥发以致球形颗粒的内部变得中空。结果,球形颗粒被大气压压碎,从而获得具有凹部55的树脂颗粒58。树脂颗粒58的凹部的尺寸根据凹部形成剂的挥发性的差异而变化。因此,凹部55的开口直径和最大深度可以通过凹部形成剂的选择而调整。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树脂颗粒58与粘结剂和分 散介质等混合,从而制备涂布液。接着,将该涂布液通过已知的方法如浸涂法和喷雾法施涂至导电性支承体或弹性层上, 并且干燥,从而获得表面层3。分散介质可以根据树脂颗粒的材料和粘结剂的硬化条件适当地选择。当树脂颗粒 58由具有相对较高的极性的材料如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组成时,可以列举以下作为优选的分散介质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酮类(丙酮、甲乙酮、环己酮等);酰胺类(N, 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亚砜类(二甲亚砜等);醚类(四氢呋喃、二噁烷、乙二醇单甲醚等);和酯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在制备涂布液时的分散过程中,应该小心不将树脂颗粒58破碎。具体地,可以使得分散时间比在通常的分散条件下更低以致适当地为0. 5-5小时。此外,为了使凹部52位于在表面层3的表面上形成的凸部51的顶部,应当使树脂颗粒58存在于表面层中以致凹部55面向表面侧。为了使得树脂颗粒58以这种方式存在, 在将涂布液的涂层干燥的过程中应当将涂层的干燥温度升高,或者应当降低涂布液的固成分。由此,增加涂布液的分散介质从涂层挥发的挥发速度,由此可以将树脂颗粒58的凹部 55通过以高速挥发的分散介质的流动直接朝向表面侧。作为表面层3的形成方法的具体实例,首先,将树脂颗粒58以外的要分散的组分如导电层细颗粒与粘结剂和直径为0. 8mm的玻璃珠混合,并且借助油漆搅拌分散机在24小时-36小时内分散。接着,添加和分散树脂颗粒58。分散时间可以为1小时_3小时。随后,调节所得的混合物以致具有3-30mPa和更优选3-lOmPa的粘度,从而制备涂布液。随后,通过浸涂法等,将涂布液的涂层形成于导电性支承体或弹性层上,从而具有1-50 μ m和更优选5-30 μ m的干燥层厚度。将该涂层在20-50°C的温度特别地为30_50°C的温度下干燥。表面层3可以通过此类方法形成。 关于方法2 方法2是以下方法其中将不具有凹部的树脂颗粒分散在用于形成表面层的涂布液中,并且在干燥该涂布液的涂层的过程中,形成表面层3同时各球形树脂颗粒的部分凹陷,从而形成树脂颗粒58。具体地,将溶胀球形树脂颗粒的溶剂添加至涂布液。将该涂布液的涂层通过浸涂法等形成于导电性支承体或弹性层上。将该涂层干燥,从而形成表面层。将热固性树脂用作涂布液中的粘结剂。此外,硬化温度和在涂布液中溶胀球形树脂颗粒的溶剂的气化温度之间的差异接近于约20°C。因此,溶剂可以在粘结剂完全硬化之前从溶胀的球形树脂颗粒气化。接着,部分球形树脂颗粒通过溶剂从溶胀的球形树脂颗粒气化而变形以致球形树脂颗粒变为树脂颗粒58。由于此时粘结剂并没有完全硬化,因此粘结剂采用树脂颗粒58的凹部55的形状。结果,形成具有特有的表面形状的表面层3。方法2能够比方法1更容易在凸部51的顶部形成凹部54。 在表面层中的上述树脂颗粒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粘结剂优选不小于2质量份至不大于120质量份,更优选不小于5质量份至不大于100质量份,还更优选不小于5质量份至不大于50质量份。当树脂颗粒的含量不小于2质量份时,可以实现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稳定接触。当树脂颗粒的含量不大于120质量份时,能够容易地控制表面粗糙度。在上述方法1中使用的粘结剂可以包括,例如树脂、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能够将树脂如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用作所述树脂。特别地,从容易控制涂布液的粘度的观点, 优选以下树脂氟碳聚合物、聚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缩丁醛树脂等。合成树脂包括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橡胶(SBR)、 硅橡胶、聚氨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IR)、丁基橡胶、丙烯腈-丁二烯共聚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丙烯酸类橡胶和表氯醇橡胶等。可以将热固性树脂和橡胶用作用于上述方法2 的粘结剂。此外,为了容易形成凹部,作为在上述方法2中使用的球形树脂颗粒,使用其材料能够被溶剂溶胀的树脂颗粒。具体地,考虑到通过要使用的溶剂的溶胀程度,球形树脂颗粒可以从以下中适当地选择聚酰胺树脂、有机硅树脂、氟碳聚合物、(甲基)丙烯酸树脂、 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萘树脂、呋喃树脂、二甲苯树月旨、烯烃树脂和环氧树脂;树脂如这些的共聚物、改性产物或衍生物;乙烯_丙烯_ 二烯共聚物(EPDM)、二乙烯基苯聚合物、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和聚丙烯腈;苯乙烯_ 丁二烯共聚橡胶(SBR)、硅橡胶、聚氨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IR)、丁基橡胶和丙烯腈-丁二烯共聚橡胶(NBR);橡胶如氯丁橡胶(CR)和表氯醇橡胶等;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氟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热塑性弹性体和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以及热塑性弹性体如聚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乙烯_乙酸乙烯酯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和氯化聚乙烯热塑性弹性体。在这些之中,优选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月旨、有机硅树脂和苯乙烯树脂,这是因为其易于形成凹部。树脂颗粒58优选包含炭黑。当炭黑包括在树脂颗粒中时,即使将充电构件与要充电的感光构件长时间接触,仍能够抑制树脂颗粒变形。因此,能够更确定地抑制发生由于C 永久变形导致的缺陷图像。在树脂颗粒中的炭黑的含量相对于制成树脂颗粒的树脂的总量可以为不小于5质量份至不大于20质量份。当在此范围内包括炭黑时,能够抑制树脂颗粒及其凹部变形并且还能够容易地控制树脂颗粒的硬度以致在期望的范围内。包含在树脂颗粒中的炭黑可以为HAF、FEF、ISAF, SAF、SRF、FT、EPC、MPC等。树脂颗粒58可以含有二氧化硅。当二氧化硅包含在树脂颗粒中时,可以改进粘结剂与形成表面层的树脂颗粒的亲和性。由此,即使当长时间不驱动充电构件时,也能够进一步抑制通过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接触引起的树脂颗粒的变形以及树脂颗粒和粘结剂之间产生的偏差。结果,能够更确定地抑制发生由于C永久变形导致的缺陷图像。二氧化硅的含量相对于制成树脂颗粒的树脂的总量可以为不小于3质量份至不大于20质量份。当在此范围内包括二氧化硅时,树脂颗粒与粘结剂的亲和性增加,并且抑制树脂颗粒的硬度增加。作为包含在树脂颗粒中的二氧化硅,可以使用通过商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生成的干法二氧化硅或从气相二氧化硅、水玻璃等生产的湿法二氧化硅两者。二氧化硅优选地由一次粒径为约不大于0. 5 μ m的细颗粒组成。在表面层3中的上述树脂颗粒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粘结剂优选不小于2质量份至不大于120质量份,更优选不小于5质量份至不大于100质量份,还更优选不小于5质量份至不大于50质量份。当树脂颗粒的含量不小于2质量份时,可以实现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稳定接触。当树脂颗粒的含量不大于120质量份时,能够容易地控制表面粗糙度。表面层3能够具有在23°C /50% RH环境下不小于IO2 Qcm至不大于IO16Qcm的体积电阻率。 当表面层具有这样的体积电阻率时,由于放电所述感光构件可以适当地带电。可以将通过以下测量方法获得的测量值用作体积电阻率。测量在23°C /50% RH环境下通过使用电阻测量设备 “Hiresta-UP” (由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制造)并且将 250V 电压施加至要测量的样品30秒钟来进行。当表面层由多层组成时,从各层的材料组成物制备试样并且测量体积电阻率。当各层的材料组成物由固体如橡胶或树脂组成时,使用通过使用固体材料如此形成以致具有厚度为2mm的样品。当各层的材料组成物为涂布液时,使用通过将涂布液施涂至铝片上并且干燥和固化涂布液而获得的样品。为了赋予表面层以预定的体积电阻率,除了树脂颗粒58以外表面层3优选包含导电性细颗粒。导电性细颗粒包括以下金属如铝、钯、铁、铜和银的细颗粒;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钛、氧化锡和氧化锌的细颗粒;以及炭黑如炉黑、热裂法炭黑、乙炔黑和科琴黑(ketjen black)的细颗粒。这些导电性细颗粒可以各自单独地或组合使用。此外,当使用炭黑时, 更优选使用以由用炭黑覆盖的金属氧化物细颗粒组成的复合导电性细颗粒的形式的炭黑。 由于炭黑形成多种结构,因此难以使得炭黑均勻地存在于粘结剂中。当炭黑以由用炭黑覆盖的金属氧化物组成的复合导电性细颗粒的形式使用时,可以将炭黑均勻地分散在粘结剂中。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体积电阻率。用于该目的的金属氧化物细颗粒包括金属氧化物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具体地,作为金属氧化物,可以示例以下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铟、 氧化钛(二氧化钛、一氧化钛等)、氧化铁、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等。此外,作为复合金属氧化物,可以示例以下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钛酸钡、锆酸钙等。更优选将金属氧化物细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关于表面处理,可以使用以下有机硅化合物如烷氧基硅烷、氟代烷基硅烷和聚硅氧烷,各种偶联剂如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和锆酸酯偶联剂,低聚物或高分子化合物。这些可以各自单独的或组合使用。为了易于控制表面层的体积电阻率,这些导电性细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0. 01 μ m-0. 9 μ m并且更优选 0. 01 μ m-o. 5 μ m。在表面层中的这些导电性颗粒的含量优选在其中可以将稍后描述的体积电阻率赋予充电构件的范围内。具体地,例如,所述范围相对于100质量份粘结剂可以为2 质量份-80质量份和优选20质量份-60质量份。此外,表面层可以在其中不损害上述粘结剂和树脂颗粒的功能的范围内包含其它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示例以下例如,氧化锌、 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钛(二氧化钛、一氧化钛等)、氧化铁、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锆等;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钛酸钡、锆酸钙、硫酸钡、二硫化钼、碳酸钙和碳酸镁;以及材料如白云石、滑石、高岭土、云母、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沸石、硅灰石、硅藻土、玻璃珠、 膨润土、蒙脱土、中空玻璃球、石墨、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金属盐的颗粒。表面层3的厚度可以根据树脂颗粒58的粒径选择,并且优选不小于1 μ m至不大于50 μ m。在此范围内的表面层的厚度是优选的,这是因为能够有效地形成由树脂颗粒产生的凸部和可以将树脂颗粒用粘结剂覆盖。将辊用尖锐的刀具切割,并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截面,从而测量表面层的厚度。[导电性支承体]导电性支承体具有导电性,支承在表面上形成的表面层,并且产生要充电的构件如感光构件和表面层之间的放电。因此,导电性支承体用作用于将直流电压或其中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彼此叠加的电压施加至表面层的电极。导电性支承体的材料包括,例如,金属如铁、铜、不锈钢、铝和镍,以及这些的合金。[充电构件]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必须仅具有上述导电性支承体和表面层,并且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如辊状形状、板状形状等。充电构件可以具有功能层如在导电性支承体和表面层之间的弹性层。特别地,为了改进充电构件的耐久性,充电构件优选具有弹性层。为了适当地使感光构件带电,优选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通常具有在23°C和 50% RH的环境中的电阻为不小于1Χ102Ω至不大于IXIOkiQ。上述充电构件的微硬度优选不小于40°至不大于75°。表面层所具有的由树脂颗粒产生的凸部具有凹部,并且充电构件的微硬度不小于50°。由此,能够抑制通过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的接触引起的充电构件的过度变形。当充电构件的微硬度不大于60°时,可以显著增加表面层所具有的凹部和感光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在旋转期间的滑动。可以将通过在 230C /55%环境中借助微硬度试验机MD-I型(由KOBUNSHI KEIKI CO.,LTD.制造)以峰值保持模式的测量获得的测量值用作微硬度。在上述充电构件中,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Pm)优选为2彡Rz彡30,并且表面的平均凹凸间隔Sm(ym)优选为15彡Sm彡150。充电构件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ym)更优选为3彡Rz彡150。充电构件表面的平均凹凸间隔Sm( μ m)更优选为 20彡Sm彡150。当充电构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z和平均凹凸间隔Sm分别在上述范围内时, 能够抑制由于不良放电和污染导致的图像缺陷。可以将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1994 测量的值用作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和平均凹凸间隔Sm。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商品名SE_3500,由Kosaka Laboratory Ltd.制)进行测量。关于Rz,在充电构件表面上随机的六个位置处进行测量,并且可以采用平均值。关于Sm,从充电构件的表面随机选择六个位置,测量在10点处的凹凸间隔,并且可以采用平均值。当上述充电构件具有辊状形状时,为了使充电构件与感光构件均勻接触,充电构件优选具有其中充电构件在沿充电构件的纵向的中央部分最厚并且沿纵向向两端变薄的所谓的凸起状。圆筒状充电构件通常以将充电构件压在支承体的两端处这样的状态与感光构件接触。按压压力(pressing pressure)在沿充电构件的纵向的中央部分较小并且沿纵向向两端变大。因此,在对应于中央部分的图像和对应于两端的图像之间出现浓度不均勻。所述凸起状能够抑制这样的浓度不均勻。关于凸起量,优选在中央部分的外径和在距离中央部分90mm的位置处的外径之间的差不小于30 μ m至不大于200 μ m。当所述差不小于30 μ m时,能够避免两端接触和中央部分不接触这样的状态。当所述差不大于200 μ m时, 能够避免中央部分接触和两端不接触这样的状态。如在图3中所示,充电构件的形状包括具有导电性支承体1和覆盖导电性支承体1的外周面的表面层3的辊状形状。当需要时,可以将弹性层设置在导电性支承体1和表面层3之间。此外,充电构件的形状不限于辊状形状,并且可以为板状形状或带状形状。设置有充电构件的弹性层可以由弹性体如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在这些之中,从确保充电构件和感光构件之间的充分的辊隙的观点,优选橡胶,并且更优选合成橡胶。在合成橡胶之中,列举极性橡胶作为优选的实例,这是因为其具有均勻的电阻。具体地, 因为弹性覆盖层的电阻和硬度,优选NBR和表氯醇橡胶等。在温度为23°C和湿度为50% RH 的环境中,弹性层的体积电阻率可以为不小于IO2Qcm至不大于KTQcm。弹性层的体积电阻率可以通过适当添加导电剂如炭黑、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碱金属盐和铵盐至粘结材料中来调整。当粘结材料是极性橡胶时,优选使用铵盐。为了调整硬度,除了导电性颗粒以外弹性层可以包含添加剂如软化油和增塑剂以及上述绝缘性颗粒。弹性层可以通过与导电性支承体和表面层之间的粘合剂粘附来设置。优选可以将导电性粘合剂用作粘合剂。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图5说明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充电辊5的电子照相设备的截面。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4沿箭头的方向以预定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旋转。充电辊5以预定的按压压力接触电子照相感光构件4。充电辊5随着电子照相感光构件4的旋转而旋转。接着,电子照相感光构件4通过从电源19施加预定的直流电压至充电辊5而以预定电位充电。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4用根据图像信息调制的激光束11照射,从而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4接触配置的显影辊6而显影。转印单元具有接触型转印辊8。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4转印至转印材料7如普通纸。清洁单元具有清洁刮板10和收集容器34。残留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4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洁刮板刮除,并且收集在收集容器34中。清洁刮板10和收集容器34可以通过借助显影单元收集转印残留调色剂而消除。定影单元9由加热辊等组成,从而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转印材料7上。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设备优选这样构造以仅施加直流电压至充电构件,从而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带电。[A处理盒]图6说明处理盒的截面,在所述处理盒上将根据本发明的充电辊5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4以彼此接触的方式安装。处理盒如此构造以使得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示于图4的处理盒进一步包括显影辊6和清洁刮板10等。[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构件将详细描述如下。<合成例1>[树脂颗粒1的生产]将以下材料放置在4L的高压釜内并且混合,所述高压釜内部用氮气置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充电构件,其包括导电性支承体和表面层,其中所述表面层包括树脂颗粒和分散所述树脂颗粒的粘结剂,所述树脂颗粒各自在其表面上具有凹部,并且在所述表面层的表面上形成由所述树脂颗粒产生的凸部,和所述凸部各自具有由所述树脂颗粒的凹部产生的凹部,并且所述树脂颗粒在表面上用所述粘结剂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构件,其中所述凸部所具有的所述凹部的开口直径为不小于0. 5 μ m至不大于5 μ m,并且所述凸部所具有的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为不小于0. 5 μ m 至不大于2 μ 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构件,其中所述表面层的表面所具有的凸部总数的 80%以上具有所述凹部。
4.一种处理盒,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构件和与所述充电构件接触配置的感光构件,并且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
5.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构件和与所述充电构件接触配置的感光构件。
全文摘要
公开一种充电构件,充电构件即使长时间重复使用后也能够防止由于带电不良或附着物导致的图像被污损和即使在长期运行停止后也能够防止由于变形和由于变形导致的旋转速度的变化产生的C-永久变形图像。进一步公开对于电子照相设备优选的充电构件,电子照相设备如此设计以产生更高质量的图像、产生彩色图像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充电构件对于直流电压施加型和借助接触充电使感光体带电是优选的,并且耐久性优异。充电构件包括导电性支承体和表面层。表面层包含粘结剂和分散于粘结剂中并且在其表面中具有凹部的树脂颗粒。在表面层上具有由树脂颗粒导致的凸部。各凸部具有由树脂颗粒的凹部导致的凹部。树脂颗粒用粘结剂覆盖。
文档编号G03G15/02GK102203683SQ20098014362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谷口智士, 黛博志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