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95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采用电泳器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每ー个在读取应用中均用作所谓的电子书终端的显示单元的反射型显示装置。该反射型显示装置包括吸引了许多注意力的电泳显示装置。电泳显示装置利用电泳现象以产生对比度。由于电泳显示装置只消耗少量能量并且具有高响应速度,因此该装置吸引了许多注意力。电泳显示装置典型地具有在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之间的空间中密封电泳分散液以用作显示材料的结构。在第一衬底上,将像素电极布置为形成矩阵。另ー方面,在第二衬底上,提供面向像素电极的配对电极。电泳分散液是已经添加了电泳粒子的液体分散介质。像素电极和配对电极之间电位的差异改变电泳粒子的分布的状态。结果,电泳分散液 的光学特性改变。电泳分散液的光学特性改变用以创建图像和字符。对于关于已知技术的更多信息,建议读者參照日本专利特开No. 2001-125149,2006-227053,2009-145833和
2010-231230。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已知的电泳显示装置包括面向彼此以形成衬底对的ー对衬底。例如,如日本专利特开No. 2001-125149的图I中所示,在衬底的相互面向表面的ー个表面上,提供连接电极、外部连接端子和信号处理电路等。結果,縮小了衬底对中的有效显示区域的尺寸。由此,致カ于上述问题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适当地允许增大有效显示区域与整个显示区域的比率的结构。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衬底以及提供在第一和第二衬底之间的电泳器件。在显示装置中,第一和第二衬底的至少ー个具有透光特性。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的两个相互面向表面上,提供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一电极每ー个均具有被折回以使得覆盖所述第二衬底的端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外缘。在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第一衬底和第一电极均具有被折回以使得覆盖所述第二衬底的端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外缘。由此,可以通过外缘将电压从接近第二衬底的一侧供给第一电极。结果,第一衬底的外部表面可以用作显示屏幕。于是,也可以将电泳器件提供在第一和第二衬底的相互面向表面的外围。要注意,第一衬底的外部表面是与接近第一衬底中包括的相互面向面的ー侧相反的ー侧的表面,用作被暴露于第二衬底的相互面向面的表面。在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提前确定的电压,可以控制电泳器件的操作。由此,相比于第一衬底和第一电极的外缘不折回的配置,可以在不增大整个结构的情况下确保更大的有效显示区域。


图I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路配置的框图;图2A和2B是每ー个均示出图I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粗略配置的顶部视图和底部视图;图3是示出图I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配置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图I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配置的剖面图;图5是示出图I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修改版本的一部分的配置的剖面图;以及图6是示出图I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修改版本的一部分的配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通过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图I是示出用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配备有电泳器件的显示装置的电路配置的框图。此显示装置是利用电泳现象以便显示诸如字符信息之类的图像的电泳显示装置。这种电泳显示装置也称为所谓的电子纸显示装置。如图中所示,该显示装置通常包括驱动衬底10、主显示部分110和辅助显示部分111,它们形成在驱动衬底10上。驱动衬底10是用于显示诸如字符信息之类的图像的部位,而辅助显示部分111是围绕主显示部分110的部位。在驱动衬底10的背部表面,通常形成信号线驱动电路120和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用作驱动用以显示图像的操作的驱动器。在主显示部分110上,ニ维地布置多个像素PX以形成矩阵。另外,还在主显示部分110上创建像素驱动电路150,用作用于驱动像素PX的驱动器。在像素驱动电路150中,提供多条信号线120A,其朝向列方向(也称作Y轴方向)。在以下描述中,信号线120A也称为信号线120A1,120A2,和120Am。另外,同样在像素驱动电路150中,提供多条扫描线130A,其朝向行方向(也称为X轴方向)。在以下描述中,扫描线130A也称为扫描线130A1,130A2,和130An。在信号线120A和扫描线130A的每ー个交叉处,安置一个像素PX。每个像素PX包括驱动晶体管Tr和电泳器件I。信号线120A连接至信号线驱动电路120,而扫描线130A连接至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信号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信号线120A将视频信号的电压供给所选像素PX。视频信号表示从信号提供源(未在附图中示出)提供的亮度信息。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包括移位寄存器,其用于与输入时钟脉冲同步地依次平移开始脉沖。在将视频信号写入至像素PX的操作中,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以行为单位扫描像素PX,以便以行为单元通过扫描线130A将扫描信号依次供给像素PX。在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和电泳器件I之间的分级层(hierarchical layer)上,提供像素驱动电路150。支撑衬底11将在稍后描述。像素驱动电路150配置为包括多条上述信号线120A、多条上述扫描线130A和多个上述驱动晶体管Tr。驱动晶体管Tr是普通的TFT(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通常,驱动晶体管Tr的配置可以是反转交错(stagger)结构(也称为所谓的底栅结构),或者可以是交错结构(也称为顶栅结构)。然而,驱动晶体管Tr的配置绝不限制为反转交错结构和交错结构。要注意,如果将TFT用作驱动晶体管Tr,则TFT可以是利用无机半导体层作为沟道层的无机TFT,或者可以是利用有机半导体层作为沟道层的有机TFT。通常,驱动晶体管Tr的栅极电极连接至用于将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产生的扫描信号供给该栅极电极的扫描线130A。另外,驱动晶体管Tr的源极电极通常连接至用于将信号线驱动电路120产生的视频信号供给该源极电极的信号线120A。除此之外,驱动晶体管Tr的漏极电极连接至包括驱动晶体管Tr的像素PX中采用的电泳器件I的端子之一。电泳器件I的另一端连接至面向衬底20上提供的面向驱动衬底10的面向电极22。面向电极22和面向衬底20将在稍后描述。图2A和2B是每ー个均示出包括在XY平面上延伸的主显示部分110的显示装置的典型配置的图。更确切地,图2A是示出从接近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表面的ー侧看到的显示装置的顶部视图。另ー方面,图2B是示出从与接近所述显示表面的ー侧相反的一侧看到的显示装置的底部视图。
图3是示出以箭头的方向沿着图2A和2B中所示的III-III线看到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配置的剖面图。如图3中所示,在该显示装置中,驱动衬底10和面向衬底20通过包括多个微胶囊30A的电泳器件层30而彼此暴露。通过这种显示装置,可以从接近面向村底20的一侧观察图像。通常,通过以布线层12、半导体层13和像素电极14在此句子中被例举的顺序,在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表面上依次创建布线层12、半导体层13和多个像素电极14来构成驱动衬底10。布线层12包括多条上述信号线120A和多条上述扫描线130A。信号线120A和扫描线130A提供在立体空间中。信号线120A朝向与扫描线130A朝向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半导体层13包括驱动晶体管Tr。驱动晶体管Tr布置为形成与像素PX布置为形成的矩阵相同的矩阵。同样地,像素电极14布置为形成与像素PX布置为形成的矩阵相同的矩阵。另外,在半导体层13上,提供环境电极15以将像素电极14围绕在XY平面的内部。也就是说,提供环境电极15以围绕主显示部分110。电泳器件层30还提供在环境电极15和面向电极22之间,以创建辅助显示部分111。支撑衬底11通常由有机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制成。有机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硅(Si)、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和氧化铝(AlOx)。氧化硅包括玻璃或旋涂玻璃(SOG)。金属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铝(Al)、镍(Ni)和不锈钢金属。塑料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聚碳酸酷(PC)、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PET)、聚萘ニ酸こニ醇酯(PEN)和聚醚醚酮(PEEK)。支撑衬底11可以是透射的或者不透射的。这是因为,由于在接近面向衬底20的ー侧显示图像,因此并不绝对要求支撑衬底11是透射的。另外,支撑衬底11也可以是具有像晶圆一祥的硬度的衬底。支撑衬底11也可以由柔性的薄层玻璃或柔性膜制成。然而,期望由柔性薄层玻璃或柔性膜制成支撑衬底11。这是因为,通过由柔性薄层玻璃或柔性膜制成支撑衬底11,可以实现轻的、柔软或可弯曲的并且极容易操纵的显示装置。驱动晶体管Tr是用于选择使用了驱动晶体管Tr的像素PX的开关器件。要注意,在布线层12和半导体层13中,通过利用诸如聚酰亚胺之类的绝缘树脂材料,嵌入信号线120A、扫描线130A和驱动晶体管Tr。
像素电极14可以由各种导电材料(如金属材料、化合物和其合金中任何其它的ー个)中的任何ー个制成。金属材料的典型示例是金(Au)、银(Ag)和铜(Cu),而化合物的典型示例是氧化铟锡(ITO)。像素电极14通常通过接触孔(其提供在半导体层13中,但是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r。以与像素电极14相同的方式,环境电极15也接收通过半导体层13中提供的TFT之类的开关器件供给环境电极15的电压。要注意,此开关器件自身没有示出在附图中。由此,辅助显示部分111能够示出贯穿整个区域均匀的显示。该均匀的显示通常是白色显示或黑色显示。辅助显示部分111用作主显示部分110的边框部位(或过白的部位)。要注意,替代通过开关器件将电压供给环境电极15,也可以通常通过单独插入的金属布线将该电压从外部电路供给环境电极15。作为另ー替代方案,以相同的方式,也可以通常通过柔性线缆等将该电压从外部电路供给环境电极15。然而,为了通过经由这种金属布线、这种柔性线缆等将该电压从外部电路供给环境电极15来驱动辅助显示部分111进行图像显示操作,要供给环境电极15的电压必须是相对大的脉冲电压,如具有大约±15V的幅值的电压。在此情况下,对于提供有小幅值(如,3. 3V)的、用作在主显示部分110上显示图像的信号的信 号,存在有关噪声的顾虑。另ー方面,如果在环境电极15正下方的半导体层13中提供开关器件,则通过将信号供给环境电极15作为与供给主显示部分110的图像信号的幅值具有相同量级的小幅值的信号,可以驱动辅助显示部分111进行图像显示操作。由此,可以在无需采用针对噪声的措施的情况下维持更简单的配置。面向电极22通常创建在面向衬底20中包括的支撑衬底21的ー个表面的整个区域上。也就是说,面向电极22是由多个像素PX共享的公共电极。然而,面向电极22也可以创建为具有条带的形状。除了支撑衬底21必须透射之外,支撑衬底21可以由支撑衬底11的相同材料制成。要求支撑衬底21是透射的衬底,这是由于在接近面向村底20的ー侧显示图像。面向电极22由透射并且导电的材料(称为透明电极材料)制成。透射并且导电的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氧化铟锡(ITO)、掺铺ニ氧化锡(ΑΤ0)、掺氟氧化锡(FTO)和掺招氧化锌(AZO)。如果在接近面向衬底20的ー侧显示图像,则通过面向电极22看见电泳器件层30。由此,期望利用具有尽可能高的光学透射性(透射率)的面向电极22。例如,等于或高于80%的透射率是期望的。另外,期望利用具有尽可能低的电阻的面向电极22。例如,等于或低于100Ω/ロ(ohms/opening,方块电阻)的电阻是期望的。另外,面向村底20的外缘折回以使得形成覆盖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端部表面IlTS的至少一部分的折回部分23。面向衬底20的折回部分23形成为也覆盖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IlBS的外围(或,外缘)。在驱动衬底10的外缘的附近,提供用于外部连接的公共电位驱动电极。在以下描述中,公共电位驱动电极也简称为驱动电极40。在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IlBS上,驱动电极40和面向电极22的外缘彼此結合。用于将驱动电极40和面向电极22的外缘彼此结合的方法可以从许多常用的不同方法(如,压カ粘接法、焊接法和焊锡接合法)中适当地选择。驱动电极40将面向电极22电连接至外部提供的电源电路(但未在附图中示出)。驱动电极40进行将提前确定的电位供给面向电极22的功能。通过通常采用汽化法或溅射法将金属膜附接于驱动衬底10来创建驱动电极40。另外,驱动电极40也可以是具有粘合了非常粘的金属箔胶带的电极。要注意,也可以将电源电路提供在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IlBS上。在这种配置中,将电源电路的电极端子直接连接至面向电极22。图4是示出以箭头方向沿着图2A和2B中所示的IV-IV线看到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配置的剖面图。图4中所示的剖面部分包括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扫描线130A。扫描线130A延伸至支撑衬底11的边缘,并且在支撑衬底11的边缘上提供引出部分60。引出部分60包括保持底座61和保持底座61的表面上由铜等形成的引出布线62。引出部分60延伸以使得引出部分60通过支撑衬底11的端部表面IlTS从支撑衬底11的边缘折回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11BS。也就是说,引出部分60夹在面向衬底20的折回部分23和驱动衬底10之间,以使得引出布线62只是与支撑衬底11接触。扫描线130A —端的上表面未由半导体层13和其它组成部分覆盖,而扫描线130A另一端连接至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相连接的引出布线62的一端。由此,扫描线130A通过引出布线62连接至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要注意,也可以将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创建为环境电极15的下层。也就是说,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也可以创建在支撑衬底11和分级层(其包括像素电极14和环境电极15)之间。在此情况下,引出布线62只需要连接至信号线120A以及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电连 接的电源线。由此,不再需要将许多扫描线130A直接引至外部,从而使得该结构可以更简単。对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20,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提供环境电极15以使得环境电极15覆盖这样的区域其在与支撑衬底11的边缘对应的区域结束,还在半导体层13和引出部分60之间的接触的顶上。另外,环境电极15和面向环境电极15的面向电极22之间的空间完全以电泳器件层30(即,微胶囊30A)填满。由此,可以没有浪费地在直到驱动衬底10的外缘为止进行辅助显示部分111的功能。建议读者记住,每当可能,期望将引出部分60的厚度设置在与半导体层13的厚度相同的值。这是由干,为了确保辅助显示部分111处显示状态的均匀性,期望将环境电极15和面向电极22之间的间隙保持在固定值。电泳器件层30通常包括密集排列的微胶囊30A(其每ー个均通常密封电泳器件50)的阵列。电泳器件层30被提供用于驱动衬底10中暴露于面向村底20的整个区域。要注意,微胶囊30A的数量不一定等于像素电极14的数量。电泳器件50利用电泳现象以产生对比度。电泳器件50具有绝缘液单元51和多个电泳粒子52。绝缘液単元51例如可以是两种或更多种有机溶剂中的任何ー个或任何组合。更具体地,绝缘液単元51由石蜡、异链烷烃等制成。期望利用具有尽可能低的粘度和尽可能低的屈光率的绝缘液単元51。这是由于改善电泳粒子52的流动性以给出更高的响应速度,并且移动电泳粒子52所需要的能量的量较小而导致小的功耗。要注意,在必要时,绝缘液単元51可以包括诸如着色剂、电荷控制剂、分散稳定剂、粘度改进剂、界面活性剂和树脂之类的各种材料。电泳粒子52是分散在绝缘液单元51中的电荷粒子。电泳粒子52可以通过电场在微胶囊30A中移动。电泳粒子52例如可以是两种或更多种粒子(或粉末)中的任何一个或任何组合,如有机着色剂、无机着色剂、染料化合物、碳材料、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玻璃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另外,典型地,电泳粒子52可以是包括上述粒子或胶囊粒子的固态含量(solid content)的碎粒。要注意,将与碳材料、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玻璃或高分子材料对应的材料假设为从与有机着色剂、无机着色剂或染性化合物对应的材料浄化(defecate)的材料。
有机着色剂的典型示例包括偶氮系列着色剂、金属络合物偶氮系列着色剂、缩聚偶氮系列着色剂,黄士酮系列着色剂、苯并咪唑酮系列着色剂、酞菁系列着色剂、喹吖啶酮系列着色剂、蒽醌系列着色剂、ニ萘嵌苯系列着色剂、紫环酮系列着色剂、蒽吡啶系列着色齐U、皮蒽酮系列着色剂、ニ恶嗪系列着色剂、硫靛蓝系列着色剂、异吲哚酮系列着色剂、喹酞酮系列着色剂和阴丹士林系列着色剂。另ー方面,无机着色剂的典型例子包括氧化锌、锑白、炭黑、铁黑、钛硼化物、铁丹、玛皮河黄(Mapico Yellow)、铅丹、镉黄、硫化锌、锌钡白、硫化钡、镉硒、碳酸钙、硫酸钡、铬酸铅、硫酸锌、碳酸钡、锌白和铝白。上述染料化合物的典型例子包括苯胺黑系列染料化合物、偶氮系列染料化合物、酞菁系列染料化合物、喹酞酮系列染料化合物、蒽醌系列染料化合物和次甲基染料化合物。碳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碳黑。金属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金、银和铜。金属氧化物的典型示例包括ニ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锆、钛酸钡、钛酸钾、铜、三氧化ニ铬、铜、氧化猛、铜、铁、氧化猛、铜、铬、猛氧化物和铜铁铬氧化
物。高分子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这样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含有可见光域中具有光吸收区域的官能基。高分子材料的类型不具体地規定,只要将含有可见光域中具有光吸收区域的官能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作高分子材料即可。根据电泳粒子52扮演的角色选择用于制作电泳粒子52的具体材料,以便产生对比度。更具体地,提供亮显示的电泳粒子52的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诸如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锆、钛酸钡和钛酸钾之类的金属氧化物。另ー方面,提供暗显示的电泳粒子52的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碳材料的典型示例包括碳黑。另一方面,金属氧化物的典型示例包括铜铬氧化物、铜锰氧化物、铜-鉄-锰氧化物、铜-铬-锰氧化物和铜-铁-铬氧化物。碳材料是尤其令人期望的。这是由于,利用碳材料,可以获得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出色的流动性和出色的吸光特性。如果将电泳粒子52配置为提供亮显示,则当从外部观看电泳粒子52时被识别为电泳粒子52的顔色的顔色不具体地規定。也就是说,电泳粒子52的顔色可以是任何顔色,只要该颜色能够产生对比度即可。然而,接近于白色的顔色特别令人期望,而白色自身甚至更加令人期望。另ー方面,如果将电泳粒子52配置为提供暗显示,则当从外部看到电泳粒子52时被识别为电泳粒子52的顔色的顔色也不具体規定。也就是说,电泳粒子52的顔色也可以是任何顔色,只要该颜色能够产生对比度即可。然而,接近于黑色的顔色特别令人期望,而黑色自身甚至更加令人期望。这是由于,在任ー情况下,可以产生高对比度。建议读者牢记,期望利用在长时间段上可以在绝缘液单元51中分散并且均易于电充电的电泳粒子52。由此可以利用基于静电反应分散电泳粒子52的分散剂(或电荷调节剂)或者对电泳电子51进行表面处理。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利用分散剂并且进行表面处理。分散剂的典型示例包括由Lubrizol公司制造的Solsperse系列、由BYK-Chemie公司制造的BYK系列和Anti-Terra系列以及由ICI Americas公司制造的Span系列。表面处理的典型示例包括松香(rosin)处理、界面活化剂处理、着色剂衍生处理、偶联剂处理、接枝聚合(graft polymerization)处理和微胶囊转换处理。在这些各种表面处理之中,期望接枝聚合处理、微胶囊转换处理及其组合。这是由于可以获得长时间的分散稳定性。用于表面处理的材料的典型示例是吸收性材料,其为具有允许电泳粒子52上的吸收的官能基和允许聚合的官能基的材料。允许吸收的官能基的类型根据用于制作电泳粒子52的材料而加以选择。作为示例,对于诸如碳黑之类的碳材料,选择诸如4-こ烯基苯胺之类的苯胺衍生物。作为另ー示例,对于金属化合物,选择诸如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烧)丙基之类的有机娃烧衍生。聚合官能基的典型不例包括こ稀基,丙稀酸基和甲基丙稀酸基。另タ卜,用于表面处理的材料的另一典型示例是拥有接枝特性(graft-characteristic)的材料,其是指可以在包含聚合官能基的电泳粒子52的表面上接枝的材料。期望提供如下的拥有接枝特性的材料其具有聚合官能基和分散官能基,允许在绝缘液单元51中分散并且能够保持由于立方势鱼 (cubic barrier)引起的可分散性。以与允许吸收的官能基的类型的选择相同的方式选择聚合官能基的类型。作为示例,如果绝缘液単元51是石蜡,则分散官能基是丙烯基。为了聚合和接枝拥有接枝特性的材料,典型地,可以利用诸如偶氮ニ异丁腈(AIBN)之类的聚合开始剂。注意,不必将电泳器件50密封在微胶囊30A中。在此情况下,电泳器件50可以配置为包括多孔结构体,其除了多个电泳粒子52之外,还包含绝缘液単元51中的多个非电泳粒子。非电泳粒子具有与电泳粒子52的光学反射特性不同的光学反射特性。作为替代方案,电泳器件50可以配置为包括通过利用以适当的距离彼此远离的肋(rib)来划分空间的结构。显示装置的操作在显示装置中,如图3中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多个电泳粒子52位于远离面向衬底20的位置。在此状态下,如果从接近面向村底20的ー侧观看电泳器件层30,则不产生对比度。也就是说,没有图像显示。通过利用在像素PX中采用驱动晶体管Tr来选择提前确定的像素PX,并且在像素电极14和面向电极22之间施加电压以便产生电场。在此状态下,电泳粒子52移到面向电极22附近的位置。由此,在电泳器件层30中,远离面向村底20的电泳粒子52与电泳粒子52在接近面向村底20的位置共存。结果,如果从接近面向村底20的ー侧观看电泳器件层30,则产生对比度。于是,显示图像。实施例的效果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具有透光特性的面向衬底20的外缘是折回部分23,其被折回以覆盖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端部表面IITS和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I IBS。折回部分23的面向电极22连接至在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IlBS上提供的驱动电极40。通过将折回部分23的面向电极22连接至提供在背部表面IIBS上的驱动电极40,可以通过驱动电极40将提前确定的电压施加至面向电极22。由此,由于可以将提前确定的电压供给面向电极22和驱动电极40,因此可以控制电泳器件50的运动。结果,可以在主显示部分110以及辅助显示部分111上显示图像,并且可以从接近面向村底20的一侧观看到此图像。因此,驱动衬底10和面向村底20之间的空间可以填充有电泳器件50,直至驱动衬底10和面向衬底20的相互朝向的表面的周边。由此,相比于驱动衬底10和面向衬底20的外缘不折回的配置,可以在不増大整个结构的尺寸的情况下确保更大的有效显示区域。至此已经通过以本公开的实施例作为示例而例举了本公开。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决不受限于所说明的实施例。也就是说,可以以各种方式进ー步修改实施例,以便实施本公开。更具体地,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配置中,用作第一衬底的面向村底20的外缘折叠回至抵达用作第二衬底的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11BS。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绝不受限于此配置。例如,如图5中所示,可以将面向村底20的外缘延伸至抵达对于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端部表面IlTS暴露的位置,而不覆盖驱动衬底10的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I IBS。在此情况下,通过从支撑衬底11的端部表面IITS直至支撑衬底11的背部表面IlBS连续地提供驱动电极40A,可以确保面向电极22和驱动电极40A之间的电连接。另外,将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电泳器件层30说明为具有包括多个微胶囊30A的配置的层。然而,电泳器件层30不必设置成这种配置。例如,如图6中所示,绝缘液単元51和多个电泳粒子52可以被密封为如同它们处于驱动衬底10和面向村底20之间的空间,而不把它们密封在微胶囊30A中。
除此之外,可以将本公开实现为下列实施方案。I.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衬底,其至少之一具有透光特性;以及第一和第二电极,其分别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的两个相互面向表面上;以及电泳器件,其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一电极每ー个均具有被折回以使得覆盖所述第二衬底的端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外缘。2.如实施方案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外缘连接至提供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三电极。3.如实施方案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外缘和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外缘被折回以使得覆盖所述第二衬底的背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4.如实施方案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电极提供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背部表面上。5.如实施方案2 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是由多个像素共享的公共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多个像素电极,其每ー个均针对所述像素之ー创建;并且所述第三电极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极的电位的驱动电极。6.如实施方案I 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泳器件创建为被暴露于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整个相互面向表面。7.如实施方案I 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进ー步包含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其处于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中,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彼此交叉,并且每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的至少一端和每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的至少一端从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端部表面折回至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背部表面。8.如实施方案I 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衬底的背部表面上提供用于将信号供给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信号处理电路。9.如实施方案I 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衬底的上部表面上提供用于将信号供给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信号处理电路。10.如实施方案I 9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泳器件包括多孔结构体,其包含绝缘液单元中的多个非电泳粒子和多个电泳粒子,所述多个非电泳粒子每ー个具有与所述电泳粒子中姆ー个的光反射特性不同的光反射特性。本公开包含与2011年4月I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1-081614中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出现各种变型、组合、部 分组合和替换,只要其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体的范围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和第二衬底,其至少之一具有透光特性;以及第一和第二电极,其分别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的两个相互面向表面上;以及 电泳器件,其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一电极每一个均具有被折回以使得覆盖所述第二衬底的端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外缘。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外缘连接至提供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三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外缘和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外缘被折回以使得覆盖所述第二衬底的背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电极提供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背部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是由多个像素共享的公共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是多个像素电极,其每一个均针对所述像素之一创建;并且 所述第三电极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极的电位的驱动电极。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泳器件创建为被暴露于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整个相互面向表面。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含 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其处于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中,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彼此交叉,并且 每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的至少一端和每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的至少一端从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端部表面折回至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背部表面。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衬底的背部表面上提供用于将信号供给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信号处理电路。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衬底的上部表面上提供用于将信号供给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信号处理电路。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泳器件包括多孔结构体,其包含绝缘液单元中的多个非电泳粒子和多个电泳粒子,所述多个非电泳粒子每一个具有与所述电泳粒子中每一个的光反射特性不同的光反射特性。
全文摘要
在此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衬底,其至少之一具有透光特性;以及第一和第二电极,其分别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的两个相互面向表面上;以及电泳器件,其提供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一电极每一个均具有被折回以使得覆盖所述第二衬底的端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外缘。
文档编号G02F1/167GK102736348SQ20121009134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
发明者安倍浩信, 米屋伸英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