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443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调色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其低温定影性优异、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放置也能够抑制伴随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再结晶化的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升、能够稳定地发挥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一种调色剂,其含有树脂成分,所述树脂成分含有聚酯系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所述聚酯系树脂在末端通过缩合而结合有长链单体,该调色剂在利用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总热流中、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一个或多个吸热峰,相对于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的比率为20.0%以上。
【专利说明】调色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法等记录方法中所使用的调色剂。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电子照相装置为了达成节能化而要求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能的进一步提 高。另一方面,由于会在多种多样的地域使用电子照相装置,因此,作为使用环境,可能会有 长时间暴露于严酷的环境。例如可以假想为在4(TC、95% RH那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 30天左右。
[0003] 为了提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能,谋求调色剂用树脂的各种改良。作为调色剂用 树脂,已知有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等,从耐久性及低温定影性优异出发,优选使 用聚酯树脂。
[0004] 作为这种聚酯树脂,尤其是从低温定影性的观点出发,在日本专利第3015244号 公报中提出了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用具有碳数22以上且102以下的长链烷基并 在末端具有羟基或羧基的化合物至少部分改性而成的聚酯树脂。由此,可得到在热辊方式 的定影器中低温定影性及耐高温污损性优异的调色剂,但在按需定影方式中仍有改良的余 地。
[0005] 另一方面,近年来着眼于能够兼顾低温定影性和保存性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特别 是作为主要成分使用聚酯系树脂的调色剂中,添加适当量的结晶性聚酯时,主要成分聚酯 系树脂增塑,低温定影性大幅改良。
[0006] 例如,日本特开2006-293285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调色剂,其具有核壳结构,其 中,该调色剂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作为核材料。由此,提出了可以兼顾低温定影性和保存性 的调色剂。
[0007] 另外,日本特开2012-234103号公报中提出了含有吸热峰温度相近的结晶性聚酯 树脂和脱模剂的调色剂。根据日本特开2012-234103号公报,低温定影性良好且可以控制 图像的光泽度。
[0008] 另外,日本专利第4858165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调色剂,其含有非结晶性聚酯树 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其中,作为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使用包含选自烷基琥珀酸、链烯基琥 珀酸及它们的酐中的至少1种作为酸成分进行反应而得到的树脂成分。
[0009] 由此,记载了: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使用脂肪族结晶性聚酯树脂,在其中组合使 用具有长链烷基、链烯基的分子量不同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从而抑制调色剂熔融时的微 小熔融不均匀的产生,即使在定影时发生热量变动,即使在高图像浓度区域也不会产生污 损等定影不良、图像光泽度不均匀,可得到高图像质量的彩色图像。
[0010] 如上所述,提出了添加结晶性聚酯来改良低温定影性的各种技术。
[0011] 然而,结晶性聚酯树脂由于结晶化速度慢,因此在调色剂中容易存在未完全成为 晶体的成分。其结果,将上述调色剂在40°C、95% RH那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30天时, 结晶性聚酯树脂发生再结晶,与此相伴,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上升,与放置前相 t匕,存在低温定影性容易降低的倾向。后文也将上述现象称为经时稳定性。
[0012] 上述文献中,没有提到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放置时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存在 状态的经时稳定性,尚有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要解决的问是页
[0014]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其低温定影性优异,而且即 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放置,也能够抑制伴随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再结晶化的调色剂的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上升,能够稳定地发挥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
[0015]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色剂,其具有至少含有树脂成分的调色剂颗粒,其特征在于,该 树脂成分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聚酯系树脂、以及结晶性聚酯树脂,在该聚酯系树脂的末端、 通过缩合而结合有碳数的峰值为25以上且102以下的脂肪族单羧酸和碳数的峰值为25以 上且102以下的脂肪族一元醇中的至少一者,该调色剂在利用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 测定的总热流中、在50. (TC以上且100. (T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源自该结晶性聚酯树脂 的一个或多个吸热峰,相对于该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的比率 为20. 0%以上。
[0017] 发明的效果
[0018]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低温定影性优异、且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放置也 能够抑制伴随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再结晶化的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上升、能够 稳定地发挥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的调色剂。
[0019] 通过以下对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明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含有树脂成分的调色剂颗粒,其中,该树脂 成分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聚酯系树脂、以及结晶性聚酯树脂,在该聚酯系树脂的末端、通过 缩合而结合有碳数的峰值为25以上且102以下的脂肪族单羧酸和碳数的峰值为25以上且 102以下的脂肪族一元醇中的至少一者,调色剂在利用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 总热流中、在50. (TC以上且100. (T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一个或 多个吸热峰,相对于该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的比率为20. 0% 以上。
[0021] 如前所述,作为调色剂用树脂的主要成分,已知使用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 脂等,从耐久性和低温定影性优异出发,本发明中,以聚酯系树脂作为树脂成分的主要成 分。
[0022] 本发明中,主要成分为聚酯系树脂是指,相对于全部树脂成分,50质量%以上为聚 醋系树脂。
[0023] 另外,本发明中,聚酯系树脂表示聚酯系树脂的结构成分中的50质量%以上为聚 酯树脂或聚酯部位构成的树脂。因此,本发明中,树脂成分的50质量%以上为聚酯系树脂, 该聚酯系树脂的50质量%以上为聚酯树脂或聚酯部位。
[0024] 本发明人等关于低温定影性优异的聚酯系树脂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 现,上述聚酯系树脂具有特定的结晶性部位时,以该结晶性部位为起点促进熔融及增塑,得 到稳定的低温定影性能。
[0025] 本发明中,树脂中具有该结晶性部位的聚酯系树脂是指,在该聚酯系树脂的末端、 通过缩合而结合有碳数的峰值为25以上且102以下的脂肪族单羧酸和碳数的峰值为25以 上且102以下的脂肪族一元醇中的至少一者(以下也将这两者统称为"长链单体")。具体 而言,在长链单体结合前的聚酯系树脂的末端存在羧基时,发生与一元醇的缩合反应,产生 结合。另外,在长链单体结合前的聚酯系树脂的末端存在羟基时,发生与单羧酸的缩合反 应,产生结合。
[0026] 此处,"末端"是指,聚酯系树脂具有支链时,也包括该支链的末端。本发明中,聚酯 系树脂具有支链且在该支链的末端缩合的形态是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
[0027] 通过在聚酯系树脂中导入长链单体,在树脂中的一部分存在取向一致的部分,能 够在聚酯系树脂中制作结晶性部位。
[0028] 在聚酯系树脂的末端导入长链单体时,能够容易地控制长链单体的存在部位,在 聚酯系树脂中均匀地导入结晶性部位。
[0029] 上述脂肪族单羧酸、及脂肪族一元醇的碳数的峰值优选为30以上且80以下。
[0030] 上述脂肪族单羧酸、及脂肪族一元醇的碳数的峰值为25以上且102以下时,从在 聚酯系树脂中该长链单体部位容易取向、存在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熔融的部位上是优选 的。
[0031] 碳数的峰值低于25时,对聚酯系树脂的增塑赋予性变得过强,保存稳定性降低。 另外,在聚酯系树脂中难以形成结晶性部位,难以得到后述与结晶性聚酯的共晶结构。因 此,难以将相对于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的、可逆热流中的吸 热量的比率控制在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内。另一方面,碳数的峰值大于102时,难以得到对 聚酯系树脂的增塑效果,难以充分得到低温定影性能。
[0032] 此处,"碳数的峰值"是指,由长链单体的主峰值分子量算出的碳数。
[0033] 作为上述脂肪族单羧酸,可列举出蜡酸(碳数26)、二十七烷酸(碳数27)、褐煤酸 (碳数28)、蜂花酸(碳数30)、虫漆蜡酸(碳数32)、四十烷酸(碳数40)、五十烷酸(碳数 50)、六十烷酸(碳数60)、七十八烷酸(碳数78)等饱和脂肪酸;三十碳烯酸(碳数30)、 四十碳烯酸(碳数40)、五十碳烯酸(碳数50)、六十碳烯酸(碳数60)、七十八碳烯酸(碳 数78)等不饱和脂肪酸。
[0034] 作为上述脂肪族一元醇,可列举出蜡醇(碳数26)、蜂花醇(碳数30)、四十烷醇 (碳数40)、五十烷醇(碳数50)、六十烷醇(碳数60)、七十八烷醇(碳数78)等饱和醇; 三十碳烯醇(碳数30)、四十碳烯醇(碳数40)、五十碳烯醇(碳数50)、六十碳烯醇(碳数 60)、七十八碳烯醇(碳数78)等不饱和醇。
[0035] 长链单体的主峰值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如下所述地测定。
[0036] 在凝胶色谱用的邻二氯苯中添加特级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使得浓 度为0. 10质量*%,在室温下溶解。在样品瓶中放入样品和上述添加有BHT的邻_氣本,在 设定为150°C的热板上加热,使样品溶解。样品溶解后,放入到预先加热过的过滤单元中,设 置于主体。将通过过滤单元后得到的物质作为GPC样品。
[0037]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样品溶液,使得浓度约为0. 15质量%。使用该样品溶液,在以 下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0038] 装置:HLC-8121GPC/HT (东曹株式会社制造)
[0039] 检测器:高温用RI
[0040] 色谱柱:TSK gel GMHHR-H HT 2连(东曹株式会社制造)
[0041] 温度:135. (TC
[0042] 溶剂:凝胶色谱用邻二氯苯(添加 BHT 0· 10质量% )
[0043] 流速:1. OmT ,/mi η
[0044] 注入量:0· 4mL
[0045] 长链单体的主峰值分子量的算出时,使用利用标准聚乙烯树脂(商品名"TSK Standard Polyethylene F-850、F-450、F-288、F-128、F-80、F-40、F-20、F-10、F-4、F-2、 F-l、A-5000、A-2500、A-1000、A-500",东曹株式会社制造)而制作的分子量校正曲线。
[0046] 上述长链单体在聚酯系树脂的末端结合,从而源自该长链单体的长链的脂肪族烃 基在聚酯系树脂内取向,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熔融,由此能够提高低温定影性。
[0047] 源自该长链单体的长链的脂肪族烃基的含量在聚酯系树脂成分中优选为0. 1质 量%以上且20. 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I. 0质量%以上且15. 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 0 质量%以上且10. 0质量%以下。
[0048] 制造聚酯系树脂时,优选的是,长链单体与构成聚酯系树脂的其它单体同时添加, 进行缩聚。由此,可以在聚酯系树脂的末端充分缩合长链单体。其结果,聚酯系树脂的熔融 进一步受到促进,低温定影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同时添加长链单体时,在消除未结合于聚 酯系树脂的长链单体上也是优选的。通过将长链单体牢固地结合于聚酯系树脂,能够使长 链单体更加均匀地分散在调色剂颗粒中。其结果,特定的温度区域内的聚酯系树脂的熔融 性升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提高。另一方面,在聚酯系树脂的缩聚反应的后半添加长链单 体时,无法在聚酯系树脂中充分导入长链单体,在聚酯系树脂中以游离状态存在。其结果, 有时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降低。
[0049] 本发明的调色剂通过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而实现低温定影性的改善。
[0050] 结晶性聚酯树脂由于在其熔点以上的温度区域内迅速熔融,因此能够提高调色剂 的熔融速度,而且通过使其它树脂成分增塑,从而能够大幅改善低温定影性。
[0051] 特别是在调色剂颗粒中的树脂成分的主要成分为与结晶性聚酯树脂组成相近的 聚酯系树脂时,相容速度快,低温定影性变得更良好。
[0052] 此处,结晶性聚酯树脂是指,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的测定中具有明确的 吸热峰而非台阶状的吸热量变化的聚酯树脂。
[0053] 另一方面,关于结晶性聚酯树脂,若没有严密控制其熔点、晶体状态,则在高温高 湿环境下的放置中发生再结晶化,与之相伴地,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上升,与放 置前相比,低温定影性可能降低,需要详细的研究。
[0054]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对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发现 通过具有下述特征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55] 即,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在利用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总热 流中、在50. (TC以上且100. (T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一个或多个 吸热峰,相对于该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的比率为20. O %以上。
[0056] 本发明中,晶体状态的评价使用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后文称为温度调制 DSC)。温度调制DSC为与恒速升温同时施加周期性的温度调制来进行升温的测定法。通过 该测定法,能够与热容量的变化同时测定热流。
[0057] 本测定中得到的总热流与标准的DSC同样,能够得到所有的相变的信息。
[0058]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在该总热流中、在50. (TC以上且100. (TC以下的温 度范围内具有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一个或多个吸热峰。通过在该温度范围内具有源自结 晶性聚酯的吸热峰,从而在其熔点以上的温度区域内迅速熔融,因此能够提高调色剂的熔 融速度,能够提高低温定影性。
[0059] 进而,本发明人等不仅关注具有吸热峰,而且关注构成吸热峰的成分,从而发现了 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的结晶状态。
[0060] 温度调制DSC中,通过与恒速升温同时进一步施加温度调制,将能够追随调制的 成分分离为可逆热流、将无法追随的成分分离为不可逆热流,从而能够检测。
[0061] 呈现为该可逆热流的成分在降低温度时恢复到原本的性质,呈现为不可逆热流的 成分具有即使降低温度也不会复原的性质。即,可以认为,在源自结晶性物质的熔化的吸热 峰中,呈现为可逆热流的成分代表结晶化快的成分,呈现为不可逆热流的成分代表结晶化 慢的成分。
[0062] 因此,在总热流中观测到的吸热峰中的、作为不可逆热流而被分离的成分的比率 高于一定水平时,表示该峰由结晶化慢的成分构成。具有这种峰的调色剂中,含有在调色剂 的制造工序中未完全成为晶体的成分的可能性较高。其结果,将该调色剂在高温高湿环境 (例如,40°C、95% RH)下长时间(例如,30天)放置时,未完全成为晶体的成分发生再结晶, 与之相伴地,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上升,与放置前相比,低温定影性恶化。
[0063] 需要说明的是,自放置后的Tg减去放置前的Tg而得到的ATg(°C)为5°C以上时, 存在对低温定影性的影响变得明显的倾向。
[0064] 本发明中,关于40°C、95% RH、30天的放置条件,是假定了在夏天所设想的使用环 境、运输条件。
[0065] 另一方面,总热流中观测到的吸热峰中的、作为可逆热流而被分离的成分的比率 高于一定水平时,表示该峰由结晶化快的成分构成。具有这种峰的调色剂中,在调色剂的制 造工序中充分发生结晶化。因此,经时稳定性良好。
[0066]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中能够兼顾低 温定影性和经时稳定性的可逆热流成分的下限值。
[0067] 即,本发明的调色剂在利用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总热流中、在 50. (TC以上且100. (T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一个或多个吸热峰, 相对于该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的比率(以下也简称为吸热量 比率)为20.0%以上时,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例如,40°C、95%RH、30天)放置, 也能够抑制调色剂的Tg的上升。本申请中,吸热量比率为20.0%以上时,能够得到可以在 调色剂的制造工序中充分结晶化的结晶化速度。在原理上,吸热量比率越高,结晶化速度越 快,经时稳定性越良好,但鉴于制造方面的负荷及其效果时,吸热比率优选为40.0%以下。 [0068] 本发明中,作为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使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装置 "Q2000"(TA Instruments公司制造)。另外,测定根据ASTM D3418-82来实施。
[0069] 具体而言,精确称量调色剂约5mg,放入到铝制的盘中,作为对照使用空的铝制的 盘,以下述条件进行测定。
[0070] 〈测定条件〉
[0071] ?测定模式:调制模式
[0072] ?升温速度:1.0°C /分钟
[0073] ?调制温度振幅:± I. (TC /分钟
[0074] ?测定开始温度:20°C
[0075] ?测定结束温度:130°C
[0076] 〈总热流中的吸热峰的峰值温度、吸热量ΛHl的算出〉
[0077] 上述测定结束后,纵轴取"热流(Heat Flow) "、横轴取温度,对于存在于50°C以上 且KKT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的全部吸热峰,求出总热流中的各吸热峰的峰顶温度、和吸热量 AHl(J/g)。
[0078] 〈相对于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的、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的比率的算出〉
[0079] 纵轴取"可逆热流(Reversing Heat Flow) "、横轴取温度,对于上述总热流中求出 吸热量的各吸热峰,在与求出总热流中的吸热量AHl的范围同样的温度范围内求出各吸 热峰的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Aie(XZg) t5
[0080] 对于存在于50°C以上且KKT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的全部吸热峰,求出与各吸热峰 相对应的ΛΗ1、ΛΗ2。
[0081] 根据下述式,求出相对于各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的、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 的比率(%)[也简称为吸热量比率(%)]。
[0082] 吸热量比率(% ) = [ΛΗ2/ΛΗ1] XlOO
[0083] 此处,本发明中,在50°C以上且KKT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存在多个吸热峰时,该多 个吸热峰中的任一者的吸热量比率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即可。
[0084] 另外,关于各吸热峰是否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鉴定,利用与峰值温度相应的溶 剂(例如甲乙酮)进行提取,通过使用热分解GC-Mass及红外分光光度计(IR)的组成分析 来实施,根据该鉴定将包含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峰的吸热峰作为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 吸热峰。
[0085] 本发明中,调色剂及树脂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由上述可逆热流曲线、 利用中点法求出。即,上述可逆热流曲线中的显现比热变化前的基线与显现该比热变化后 的基线的中间点的线(即,距离各基线的延长线、在纵轴方向上为等距离的直线)跟该可逆 热流曲线的交点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0086]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组合使用在聚酯系树脂的末端缩合 有碳数的峰值为25以上且102以下的脂肪族单羧酸和碳数的峰值为25以上且102以下的 脂肪族一元醇中的至少一者的聚酯系树脂、以及结晶性聚酯,从而能够将作为本发明的特 征的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比率控制在20. 0%以上。
[0087] 作为聚酯系树脂,使用在该聚酯系树脂的末端通过缩合而结合有碳数的峰值为25 以上且102以下的脂肪族单羧酸和碳数的峰值为25以上且102以下的脂肪族一元醇中的 至少一者的树脂,从而,聚酯系树脂具有结晶性部位。
[0088] 该聚酯系树脂中的结晶性部位的吸热峰的峰值温度与本发明中使用的结晶性聚 酯树脂的吸热峰的峰值温度之差的绝对值为KTC以下时,两者的吸热峰作为同一个峰而出 现。
[0089] 认为两种晶体成分以采取主要成分的晶体结构的方式取向,形成一种晶体结构, 本发明中将该结构称为共晶结构。
[0090] 通过采取这种共晶结构,单独存在时结晶化速度慢的结晶性聚酯也能够进一步提 高结晶化速度。
[0091] 另外,采取上述共晶结构时,将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比率设 为20. 0%以上的设计变得更加容易。
[0092] 对于本发明的调色剂,在50. (TC以上且100. (TC以下的温度范围内的、源自结晶 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优选为0. l〇J/g以上且低于4. 00J/g,更优选为 〇· 30J/g以上且低于3. 00J/g。
[0093] 通过该总热流中的吸热量处于上述范围内,能够维持低温定影性,并且保存稳定 性也变得更良好,故而优选。另外,耐久显影性也变得良好。该总热流中的吸热量可以通过 求出上述ΛΗ1的方法而得到。需要说明的是,源自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 吸热量可以利用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添加量等调整为上述范围。
[0094]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结晶性聚酯树脂只要在利用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测 定的总热流中具有明确的吸热峰,就没有特别限制,鉴于采取上述共晶结构时,在利用温度 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总热流中,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的峰值温度优选为50°C 以上且100°C以下、更优选为60°C以上且95°C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C以上且90°C以下。 [0095] 作为上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原料单体中使用的醇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 1,3-丙二醇、1,4- 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 醇、1,10-癸二醇、1,ΙΙ-i^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3-十三烷二醇、1,14-十四烷二 醇、1,18-十八烷二醇、1,20-二十烷二醇等,但不限定于这些。
[0096] 这些当中,从低温定影性及耐热稳定性、以及用于采取共晶结构的取向的容易度 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数6以上且18以下的脂肪族二醇、更优选为碳数8以上且14以下的 脂肪族二醇。
[0097] 上述脂肪族二醇的含量从进一步提高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性的观点出发,在醇 成分中优选含有80mol %以上且IOOmol %以下。
[0098] 作为用于得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醇成分,也可以含有除上述脂肪族二醇以外的 多元醇成分。例如可列举出包括2, 2-双(4-羟基苯基)丙烷的聚氧丙烯加成物、2, 2-双 (4-羟基苯基)丙烷的聚氧乙烯加成物等的双酚A的环氧烷加成物等芳香族二醇;甘油、季 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以上的醇。
[0099] 另一方面,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原料单体中使用的羧酸成分,例如可列举 出草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9-壬二酸、1,10-癸二酸、 1,12-十二烷二酸、1,14-十四烷二酸、1,18-十八烷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等,进而还可列举 出它们的酐、它们的低级烷基酯。
[0100] 其中,从提高结晶性的观点及用于采取共晶结构的取向的容易度出发,优选使用 碳数6以上且18以下的脂肪族二羧酸化合物、更优选为碳数6以上且10以下的脂肪族二 羧酸化合物。
[0101] 上述脂肪族二羧酸化合物的含量在羧酸成分中优选含有80mol %以上且 IOOmol % 以下。
[0102] 作为用于得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羧酸成分,也可以含有除上述脂肪族二羧酸化合 物以外的羧酸成分。例如,可列举出芳香族二羧酸化合物、三元以上的芳香族多元羧酸化合 物等,没有特别限定。芳香族二羧酸化合物中也包含芳香族二羧酸衍生物。作为芳香族二羧 酸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优选地列举出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萘-2, 6-二 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及这些酸的酐、以及它们的烷基(碳数1以上且3以下)酯。作为该 烷基酯中的烷基,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及异丙基。作为三元以上的多元羧酸化合物,可 列举出1,2, 4-苯三羧酸(偏苯三酸)、2, 5, 7-萘三羧酸、均苯四酸等芳香族羧酸、及它们的 酸酐、烷基(碳数1以上且3以下)酯等衍生物。
[0103] 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原料单体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摩尔比(羧酸成分/醇成 分)优选为〇· 80以上且L 20以下。
[0104] 另外,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7000以上且100000以下、更优 选为8000以上且45000以下。
[0105] 通过设为上述范围,从而能够抑制升华性并使低温定影性良好,故而优选。
[0106] 本发明中,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通过以下的方 法测定。
[0107] (1)试样溶液的制备
[0108] 以试样浓度为0. 5g/100mL的方式、将结晶性聚酯树脂溶解于氯仿中。接着,对该 溶液使用孔径2μπι的氟树脂过滤器(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造,FP-200)进行过滤而去 除不溶解成分,制成试样溶液。
[0109] (2)分子量分布测定
[0110] 使用下述测定装置和分析柱,作为溶解液,使氯仿以每分钟IrnL的流速流动,在 40°C的恒温槽中使柱稳定化。向其中注入试样溶液100 μ L来进行测定。试样的分子量根 据预先制作的标准曲线来算出。
[0111] 标准曲线采用使用标准聚乙烯树脂(商品名"TSK Standard Polyethylene F-850、F-450、F-288、F-128、F-80、F-40、F-20、F-10、F-4、F-2、F-1、A-5000、A-2500、A-1000、 A-500",东曹株式会社制造)而制作的分子量校正曲线。
[0112] 装置:HLC8120 GPC (检测器:RI)(东曹株式会社制造)
[0113] 柱:Shodex KF-801、802、803、804、805、806、807 的 7 连(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
[0114] 本发明中,在100质量份树脂成分中,结晶性聚酯树脂优选含有0. 5质量份以上且 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I. 〇质量份以上且7. 5质量份以下。通过控制为上述范围,耐久显 影性、保存性变得良好,是优选的。
[0115] 本发明中,作为上述聚酯系树脂中使用的聚酯系单体,可列举出以下的化合物。
[0116] 作为醇成分,可列举出以下的物质: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 2, 3-丁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3-己二 醇、氢化双酚A、下述(1)式所示的双酚衍生物及下述(2)式所示的二醇类。
[0117] [化学式1]
[0118]

【权利要求】
1. 一种调色剂,其具有至少含有树脂成分的调色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成分含 有作为主要成分的聚醋系树脂、W及结晶性聚醋树脂, 在所述聚醋系树脂的末端、通过缩合而结合有碳数的峰值为25 W上且102 W下的脂肪 族单駿酸和碳数的峰值为25 W上且102 W下的脂肪族一元醇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调色剂在利用温度调制型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总热流中、在50. (TC W上且 100. (TCW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源自所述结晶性聚醋树脂的一个或多个吸热峰, 相对于所述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可逆热流中的吸热量的比率为20. 0 % W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峰的总热流中的吸热量为 0. lOJ/g W上且低于 4. OOJ/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醋系树脂为聚醋部位和己帰基 聚合物部位化学键合而成的杂化树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树脂的所述聚醋部位与己帰 基聚合物部位的质量比为50:50?90:1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颗粒为至少经由烙融混炼 工序和粉碎工序而得到的调色剂颗粒。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性聚醋树脂在利用温度调制 型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总热流中、吸热峰的峰值温度为50. (TCW上且100. (TCW下。
【文档编号】G03G9/08GK104345589SQ201410378374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发明者】吉羽大辅, 山崎克久, 西川浩司, 野村祥太郎, 秋山弘贵, 藤本雅己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