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和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066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和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和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防静电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设置有屏蔽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台阶处设置有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接地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测试点,导电胶,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且将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实现导电胶漏涂或者导电胶涂覆位置错误时的检测报警功能。
【专利说明】—种防静电显示装置和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静电显示装置和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平面转换型(In Plane Switching, IPS)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色彩真实,动态画面出色,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由于IPS型液晶显示装置将两个电极都放在同一面上,当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在平面内进行转动,显示不同的显示画面。
[0003]当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显示面板表面受到摩擦,会在显示面板表面积累形成静电场,IPS型液晶显示装置内的液晶电场容易受到静电场的影响,出现漏光等不良现象。因此,通常会在IPS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上基板表面设置一层屏蔽电极,通过导电材料将屏蔽电极与下基板电连接,进而连接到接地端。当基板表面瞬间有大的静电作用时,可以通过导电材料将静电通过下基板导走。
[0004]当没有用导电材料将屏蔽电极与下基板电连接,也就是没有将屏蔽电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是,显示装置是可以正常显示的。但是,没有设置导电材料的显示装置在后段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撕偏光片的保护膜过程中,极其容易产生静电,导致基板走线损伤,从而造成显示装置的良率损失及品质隐患,例如:对与结合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杂讯信号干扰显示装置的触控信号。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产品设计以及画面检测装置,都无法实现检测并报警导电材料漏涂或者导电材料涂覆位置错误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和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导电胶漏涂或者导电胶涂覆位置错误时的检测报警功能。
[0006]—种防静电显不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设置有屏蔽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台阶处设置有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接地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测试点,导电胶,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且将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
[0007]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检测装置,包括上述防静电显示装置,与所述防静电显示装置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且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的检测单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结构俯视图;
[0010]图2是图1中防静电显示装置在区域A的一种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1]图3是图1中防静电显示装置在区域A的另一种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2]图4是图1中防静电显示装置在区域A的另一种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3]图5为图4中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结构图;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结构俯视图;
[0015]图7是图6中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在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单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结构俯视图。图2是图1中防静电显示装置在区域A的一种结构局部放大图。如图1所示,防静电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12,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10,阵列基板12相较彩膜基板10突出一台阶121,对于C0G(Chip On Glass,玻璃上设置芯片)的显示装置,可以在台阶121处设置IC(芯片)122,并且在台阶121的长边边缘处设置有多个信号传输端子(图中未示出),信号传输端子与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结合图2所示,在阵列基板台阶121的一侧处还设置有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为条形结构,并且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沿垂直于台阶121长边边缘的方向排列。柔性电路板30与阵列基板12电连接,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接地点GND和测试点DP。第一导电端子15的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至接地点GND,第二导电端子16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至测试点DP。
[0019]由于显示装置容易受到静电的影响,因此,在彩膜基板10的外侧(即远离阵列基板12的一侧)设置有一层屏蔽电极101,屏蔽电极101可以采用ITO(氧化铟锡)等透明导电材料。在彩膜基板12靠近阵列基板台阶121的一侧设置有导电胶14,导电胶14将第一导电端子15与第二导电端子16电连接,同时也将屏蔽电极101与第一导电端子15电连接,保证积累在彩膜基板10上的静电可以通过屏蔽电极101,经由导电胶14、第一导电端子16泄放到接地点GND。通常,导电胶14可以选用导电银浆,通过人工点胶方式,将导电银浆滴加在需要电连接的位置,即屏蔽电极101与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位置处,导电银浆的滴加面积足够覆盖该位置,使第一导电端子15、导电胶14和第二导电端子16形成检测回路,即只有当导电胶14使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电连接时,检测回路才能正常连通,可以通过该结构实现导电胶漏涂或者导电胶涂覆位置错误时的检测报警功能。
[0020]上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导电端子15的的一端也可以直接连接至IC中的接地点GND,第二导电端子16的一端直接连接至IC中的测试点DP。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还可以设置在台阶121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不做任何限制。
[0021]图3是图1中防静电显示装置在区域A的另一种结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防静电显示装置包括互相绝缘设置的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与图2中防静电显示装置在区域A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沿平行于台阶121长边边缘的方向排列。第一导电端子15的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至接地点GND,第二导电端子16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至测试点DP。相较图2中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与屏蔽电极101的距离相同,并且均靠近屏蔽电极101的边缘位置,因此,当滴加导电胶时,不需要再横跨第一导电端子15的整体宽度,就可以将第一导电端子15与第二导电端子16电连接,同时也将第一导电端子15与屏蔽电极电连接,保证了形成检测回路的可靠性,进行实现导电胶漏涂或者导电胶涂覆位置错误时的检测报警功能。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连接方式与图2中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2]图4是图1中防静电显示装置在区域A的另一种结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中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结构图。如图4所示,防静电显示装置包括互相绝缘设置的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结合图5所示,与图2中防静电显示装置在区域A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为梳齿状,第一导电端子15包括端部151和与端部151连接的支线部152,第二导电端子16包括端部161和与端部161连接的支线部162,第一导电端,15的支线部152与第二导电端子16的支线部162交替间隔排布。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沿垂直于台阶121长边边缘的方向排列,当然,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还可以沿平行于台阶121长边边缘的方向排列。第一导电端子15的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至接地点GND,第二导电端子16的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至测试点DP。相较图2中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采用梳齿状结构,两者的支线部相互交替排列,因此,当滴加导电胶时,更便于让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保证了形成检测回路的可靠性,进行实现导电胶漏涂或者导电胶涂覆位置错误时的检测报警功能。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连接方式与图2中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结构俯视图。图7是图6中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在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如图6所示,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包括上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与防静电显示装置电连接的电路板30。结合图7所示,电路板30包括用于检测第一导电端子15与第二导电端子16电连接,并且所述屏蔽电极101与第一导电端子16电连接的检测单元31。本实施例中接地点GND和测试点DP设置在电路板31的检测单元31中,第一导电端子15 —端通过柔性电路板20与电路板30的接地点GND电连接,第二导电端子16—端通过柔性电路板20与电路板30的检测单元31的测试点DP电连接。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单元电路图。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晶体管Ml和报警器311,第一电阻Rl第一端、第二电阻R2第一端和晶体管Ml第一极与测试点DP电连接,第一电阻Rl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电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端和报警器311第一端与接地点GND连接,第三电阻R3第二端与晶体管Ml第二极电连接,报警器311第二端与晶体管Ml第三极电连接。结合图7和图8所示,当导电胶滴加位置正确时,第一导电端子15 —端与第二导电端子16 —端电连接,第一导电端子15另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20与电路板30上的接地点GND电连接,第二导电端子16另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20与电路板30上的检测单元中的检测点DP电连接,即形成了检测回路。当导电胶覆盖面积足够大,并且,导电胶滴加位置正确的时候,即同时覆盖部分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和屏蔽电极,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导通,检测点DP与接地点GND电连接,晶体管M3的栅极为低电位,晶体管Ml处于关闭状态,报警器311不工作;当导电胶未滴加或者滴加位置错误时,即没有同时覆盖部分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和屏蔽电极,第一导电端子15和第二导电端子16断开,检测点DP未与接地点GND电连接,晶体管M3的栅极为第一电阻Rl与第二电阻R2分压后的高电位,晶体管Ml处于开启状态,电源电压通过第三电阻R3分压后提供报警器311工作电压,报警器311工作开始。报警器可以为蜂鸣器,当导电胶未滴加或者滴加位置错误时,鸣叫示警。还可以将一二极管Dl与报警器311并联设置,用于续流保护作用。
[0025]另外,检测点DP也可接到电路板30上的智能芯片,通过程序判断检测点DP的电位高低,实现报警功能。
[00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静电显示装置和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设置有屏蔽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台阶处设置有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接地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测试点;导电胶,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且将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为梳齿状,包括端部和与所述端部连接的支线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支线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支线部交替间隔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为条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沿平行或者垂直于所述台阶长边边缘的方向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接地点和测试点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为导电银浆。
7.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与所述防静电显示装置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且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的检测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晶体管和报警器,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和所述晶体管第一极与所述测试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第二端和所述报警器第一端与所述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第二极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第三极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一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路板的测试点电连接。
【文档编号】G02F1/13GK204009273SQ20142033797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杨雄 申请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