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用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276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成像装置用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成像装置用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图像信息可视化的方法(例如电子照相法)已被用于各种领域。在电子照相法中,通过充电并形成静电荷图像,从而在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作为图像信息。然后,利用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在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然后将该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上。通过这些步骤,将图象信息可视化为图像。然后,在再次形成调色剂图像之前,利用刮刀等对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进行清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其中电子照相感光体至少包括位于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以及通过光能照射单元使不具有电荷传输结构的三官能或更高官能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和具有电荷传输结构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固化而形成的交联层;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μm至5μm且平均圆度为0.95至0.98,用于调色剂的外部添加剂满足以下条件:一次平均粒径为10nm至20nm的外部添加剂的含量X重量%和一次平均粒径为100nm至200nm的外部添加剂的含量Y重量%在特定范围内;并且清洁单元包括由聚氨酯橡胶板形成的清洁刮刀,该聚氨酯橡胶板的硬度为70°至80°,并且在25℃下的回弹性为10%至35%。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成像方法,该成像方法中使用平滑度小于或等于30s的记录介质,在该成像方法中,在显影单元中使用的显影剂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该调色剂的调色剂颗粒中包含WAX,并且重均粒径为2μm至5μm,该载体的重均粒径为15μm至40μm,调色剂在载体上的包覆率为25%至90%。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在图像调整模式中,控制部分将雾翳抑制(fogging prevention)电势差(=|Vh-Vdc|)设置为小于图像形成时的电势差,通过图像密度检测仪TS测定空白部分的密度,并根据检测值设置雾翳抑制电势差,由此形成图像。

[专利文献1]JP-A-2009-031719

[专利文献2]JP-A-2008-134561

[专利文献3]JP-A-2006-259101



技术实现要素:

当将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用作调色剂时,随着直径减小,每一个调色剂颗粒的带电量减少,由此出现雾翳(调色剂也会移动至非图像部分的现象)。相反,当通过使用具有上述范围内的体积平均粒径的调色剂来形成图像时,用于显影静电荷图像的调色剂的总显影量减少,在清洁刮刀和图像保持部件之间的接触部分中累积的调色剂(调色剂坝)的量减少,由此清洁性能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用单元,其包括这样的显影辊,该显影辊以与图像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隔为100μm至300μm的方式布置,并且通过电压施加部向显影辊施加交流电压,该显影辊在其表面上保持有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该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包含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以及载体,并且该显影辊通过将显影剂转移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来进行显影,与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不满足以下表达式1的关系的情况相比,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中,优异地展示出了清洁刮刀的清洁性能,同时抑制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中的雾翳图像质量缺陷的发生。

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提供了以下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用单元,包括:

图像保持部件;

显影单元,其包括显影辊和电压施加部;以及

清洁单元,其包括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接触并清洁所述图像保持 部件的表面的清洁刮刀,

其中,所述显影辊设置为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之间存在100μm至300μm的间隔,并且所述显影辊将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保持于所述显影辊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包含载体以及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

所述电压施加部向所述显影辊施加交流电压,在该交流电压中,交流分量(AC)与直流分量(DC)叠加,并且

所述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所述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满足表达式1的关系:

(表达式1)34≤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交流分量的频率[kHz]≤60。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中,所述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所述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满足表达式2:

(表达式2)38≤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交流分量的频率[kHz]≤57。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中,所述显影辊设置为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之间存在200μm至280μm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中,所述交流分量在7kHz至15kHz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中,所述清洁刮刀的刮刀接触角α为8°至12°。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的处理盒,包括:

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用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用单元;

充电单元,其将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充电;

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其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和

定影单元,其将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中,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满足表达式2:

(表达式2)38≤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交流分量的频率[kHz]≤57。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中,所述显影辊设置为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之间存在200μm至280μm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中,所述交流分量在7kHz至15kHz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成像装置中,所述清洁刮刀的刮刀接触角α为8°至12°。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用单元,其包括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设置为与图像保持部件之间存在100μm至300μm的间隔,电压施加部向所述显影辊施加交流电压,所述显影辊将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保持于所述显影辊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包含载体以及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并且显影辊通过使显影剂转移至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从而进行显影,与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不满足以上表达式1的关系的情况相比,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中,优异地展示出了清洁刮刀的清洁性能,同时抑制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中雾翳图像质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用单元,其包括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设置为与图像保持部件之间存在100μm至300μm 的间隔,电压施加部向所述显影辊施加交流电压,所述显影辊将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保持于所述显影辊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包含载体以及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并且显影辊通过使显影剂转移至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从而进行显影,与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不满足以上表达式2的关系的情况相比,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中,优异地展示出了清洁刮刀的清洁性能,同时抑制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中雾翳图像质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成像装置用单元的处理盒和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用单元包括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设置为与图像保持部件之间存在100μm至300μm的间隔,电压施加部向所述显影辊施加交流电压,所述显影辊将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保持于所述显影辊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包含载体以及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并且显影辊通过使显影剂转移至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从而进行显影,与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不满足以上表达式1的关系的情况相比,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中,优异地展示出了清洁刮刀的清洁性能,同时抑制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中雾翳图像质量缺陷的发生。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了在图1中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显影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示出了以下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显影装置的显影辊和感光体以一定间隔的方式布置;

图4为示出了在图1中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清洁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5为示出了清洁装置中清洁刮刀的加压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用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成像装置用单元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用单元至少包括图像保持部件、显影单元和清洁单元。

显影单元包括显影辊,并且该显影辊的表面上保持有包含调色剂和载体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并且该显影辊将所述调色剂转移至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由此将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此外,清洁单元包括与图像保持部件接触的清洁刮刀,由此清洁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

然后,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显影辊设置为与图像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隔为100μm至300μm,并且由电压施加部(例如,电源)向显影辊施加交流电压,其中在该交流电压中,交流分量(AC)与直流分量(DC)叠加。另外,显影单元中储存有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该显影剂包含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作为所述调色剂。

此外,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满足以下表达式1的关系。

(表达式1)34≤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μm]×交流分量频率[kHz]≤60

在此,将参照附图对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用单元的成像装置进行详述。图1为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实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1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10(例如)设置有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的例子;以下也称为“感光体“)12。感光体12呈圆柱体状,其通过诸如齿轮之类的驱动力传送部件(未示出)连接至驱动部27(例如马达),并且在驱动部27的作用下围绕由黑点示出的旋转轴而旋转驱动。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驱动感光体12。

例如,沿感光体12的旋转方向在感光体12附近依次设置有:包括接触式充电辊14的充电装置(充电单元的例子)15、潜像形成装置(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的例子)16、显影装置(显影单元的例子)18、转印装置(转印单元的例子)31、包括清洁刮刀60的清洁装置(清洁单元的例子)22、和除电装置24。然后,定影装置(定影单元的例子)26也设置在成像装置10内。另外,成像装置10包括控制所述各装置(各部分)的操作的控制装置36。

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18包括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驱动的显影辊18A。以这样的方式布置显影辊18A,使得形成了相对于感光体12的间隔(间隙)DRS(显影辊18A和感光体12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间隔DRS设置在100μm至300μm的范围内。另外,显影辊18A布置在壳体18B内,其中储存有包含调色剂和载体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未示出;以下也简称为“显影剂“)。由电源32向显影辊18A施加交流电压作为显影偏压,其中在该交流电压中,交流分量(AC)与直流分量(DC)叠加。如图3所示,根据交流电压,通过显影剂内所包含的载体,在显影辊18A的表面上形成了磁刷18D,并且该磁刷18D与感光体12接触,由此将附着到载体上的调色剂供应给感光体12,并且将感光体12的表面上形成的潜像(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此外,磁刷由线性连接的多个载体构成,这些载体直立于显影辊18A的表面以及附着至载体的调色剂上。另外,在壳体18B中,设置有用于调节保持在显影辊18A上的磁刷18D的厚度的调节部件(调整片(trimmer))18C,在显影辊18A与调节部件18C之间存在间隔TG(显影辊18A与调节部件18C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

在此,近年来,由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的观点出发,已经需要采用具有更小粒径的调色剂,并且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将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以下,该调色剂也称为“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用作为调色剂。

然而,相比于体积平均粒径大于5μm的调色剂(具有大直径的调色剂)而言,在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中,随着直径减小,每一个调色剂颗粒的带电量减少,由此对于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12的静电 吸附力降低。此外,据认为,对于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12的非静电吸附力(如范德华力(分子间力))增加,由此与具有大直径的调色剂相比,具有难以通过转移电场对小直径的调色剂进行转移,其结果是,易于产生雾翳(调色剂不仅转印到图像部分,而且还转印到非图像部分的现象)。

此外,在调色剂中,随着直径变小,防粘力(脱离的容易程度)降低,具体而言,随着粒径值的三次方下降,防粘力降低。由于这个原因,相比于具有大直径的调色剂而言,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更难以与载体分离。与此相反,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显影辊18A和感光体12之间的间隔DRS设置在100μm至300μm的范围内,即,显影辊18A布置为与感光体12之间的间隔DRS较小。通过将间隔DRS设置为更小,例如小于或等于300μm,则即使在使用难以与载体分离的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的情况下,调色剂也能有效地与载体分离,并转移到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12的表面上。然而,据认为,当如上所述显影辊18A和感光体12之间的间隔DRS较小时,磁刷18D对于未形成静电荷图像的部分的加压升高,由此调色剂易于转移到该部分,即,更容易引发雾翳(干扰)。

从以上观点出发,在使用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并且显影辊18A和感光体12之间的间隔DRS较小(例如,小于或等于300μm)的情况下,需要抑制雾翳的发生。

另一方面,在利用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的成像过程中,相比于具有大直径的调色剂而言,静电荷图像的显影中所使用的调色剂的总显影量降低。为此,在清洁装置22的清洁刮刀60与感光体12之间的接触部分中累积的调色剂的量(当调色剂还包含外部添加剂时,则为调色剂加外部添加剂的量)减少,由此清洁性能可能会降低。

在此,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清洁刮刀60对于感光体12的表面的操作。此外,将通过外部添加的方式添加有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用作调色剂的情况为例进行描述。图4放大地示出了清洁装置22的清洁刮刀60的末端部,其中T1是残留的调色剂(即使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诸如中间转印部件或记录介质等转印部件之后仍残留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 的调色剂),T2是积累在清洁刮刀60的前尖部(prenip)(位于接触部的上游侧)的调色剂。如图4所示,在旋转驱动感光体12的同时,由于感光体12的表面和清洁刮刀60的刃部60A之间所产生的动态摩擦力,使得在感光体12的旋转方向(箭头A方向)的拉伸作用下,清洁刮刀60的刃部60A变形,由此刃部60A呈具有小的端角的楔形。

在通过清洁刮刀60进行的清洁中,据认为在前端部形成的调色剂坝(累积有调色剂颗粒的区域)TD和外部添加剂坝(累积有外部添加剂颗粒的区域)AD有效地阻止了残留的调色剂或外部添加剂通过清洁刮刀。

当感光体12连续旋转驱动时,由调色剂释放出的具有相对小粒径的外部添加剂开始聚集于前端部中并形成外部添加剂坝AD,并且较大粒径的调色剂颗粒被收集于位于感光体12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外部添加剂坝AD中,并形成调色剂坝TD。然后,在位于感光体12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前端部中,已被连续收集的调色剂(调色剂颗粒)不能够在前端部中累积,从而依次移动(由图4中的T3所示),并且被堆叠在清洁刮板60的末端部(由图4中的T4所示)。然后,当堆叠在清洁刮板60的末端部的调色剂T4累积时,通过受到来自于前端侧的挤压,调色剂移动至感光体12的对侧(图4中的箭头C的方向),并且被去除,从而进行清洁。

然而,当使用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时,如上所述,在静电荷图像的显影时所使用的调色剂的总显影量减少,由此累积于调色剂坝TD中的残留调色剂的量(当调色剂还包含外部添加剂时,则为累积在外部添加剂坝AD中的外部添加剂的量)也减小。其结果是,不能够防止残留调色剂或外部添加剂通过清洁装置22位置内的清洁刮刀,由此清洁性能可能会降低。

此外,相比于未发生雾翳的图像,当雾翳发生时,即,当调色剂也移动到非图像部分时,成为雾翳的调色剂的量增加。其结果是,在对于清洁刮刀60的接触部分中,累积于调色剂坝TD中的残留调色剂的量或者累积于外部添加剂坝AD中的外部添加剂的量也增多。

由以上所述的观点来看,在使用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体积平均 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的情况中,正相反的是,从因调色剂坝TD或外部添加剂坝AD而实现清洁性能的观点来看,需要发生雾翳。

即,从所形成图像中的图像质量缺陷的角度来看,在不会识别出雾翳作为缺陷(例如,目视时不易于识别出雾翳)的范围内防止雾翳的发生,同时从清洁性能的角度来看,加速雾翳的发生,并且需要将雾翳的发生控制在可使这两方面实现平衡的范围内。

与之相比,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交流分量(AC)的频率[kHz]的乘积满足上述表达式1的关系,由此能够展示出由清洁刮刀带来的优异的清洁性能,同时抑制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中的雾翳图像质量缺陷的发生。

获得该效果的原因尚未明确,但据推测如下所述。

据发现,雾翳发生度的升高与调色剂的粒径成反比。据认为这是因为随着调色剂的粒径变小,每一个颗粒的带电量降低,由此,静电吸附力下降。

此外,据发现,施加到显影辊18A的交流电压的交流分量(AC)的频率会影响雾翳发生的程度。当向显影辊18A施加的电荷(该电荷的极性与调色剂的电荷极性相反)的量大于调色剂的带电量时,调色剂从显影辊18A转移到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12上。在将交流电压施加到显影辊18A的情况下,随着交流分量(AC)的频率变小,使调色剂能够转移至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12的间隔缩短,因此不易于发生雾翳,即调色剂不易于转移至非图像部分。

然而,在使用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的情况中,通过交流分量(AC)的频率能够控制雾翳,但是在具有大直径(体积平均粒径大于5μm)的调色剂中,该影响降低。

然后,据发现,通过调节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以及交流电压的交流分量的频率,从而对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和交流分量的频率的乘积进行控制,使得该乘积在上述表达式1的范围内,由此在实现均衡的范围内发生雾翳,其结果是,可同时实现防止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中的雾翳图像质量缺陷、并展示出清洁刮刀的优异清洁性能。

(表达式1)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和交流分量的频率的乘积

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和交流分量的频率[kHz]的乘积为34至60,更优选为38至57,甚至更优选为40至55。

当由表达式表示的乘积值小于34时,在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中,会发生雾翳图像质量缺陷。与此相反,当上述乘积大于60时,清洁刮刀的清洁性能降低,待去除的外部污染物会通过清洁刮刀。

下面将对包括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用单元的成像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用单元;充电单元,其对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其在图像保持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转印单元,其将在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和定影单元,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

在此,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步骤;在图像保持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的静电荷图像形成步骤;通过利用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将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步骤;将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转印步骤;利用清洁刮刀清洁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的清洁步骤;和将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步骤。

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使用了已知的成像装置,例如:直接转印式装置,其将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中间转印式装置,其将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的表面上,并且将转印至中间转印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和包括除电装置的装置,该除静电装置用于在调色剂图像转印之后、充电之前利用除电光照射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以除去调色剂图像。

在中间转印式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将如下构造应用于转印单 元,该构造包括:中间转印部件,其表面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装置,其将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的表面上;以及二次转印装置,其将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

此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例如,至少包括图像保持部件、显影单元和清洁单元的部分可具有可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的盒结构(处理盒)。

此外,可以使用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用单元且可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的处理盒。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例子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为示出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例子的示意性构造图。

如图1所示,例如,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的例子;感光体)12设置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10内。感光体12呈圆筒状,其通过齿轮等驱动力传送部件(未示出)连接到驱动部27(例如马达),并在驱动部27的驱动下围绕由黑点示出的旋转轴旋转驱动。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驱动感光体12。

例如,充电装置(充电单元的例子)15包括沿感光体12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在感光体12附近的接触型充电辊14、潜像形成装置(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的例子)16、显影装置(显影单元的例子)18、转印装置(转印单元的例子)31、包括清洁刮刀60的清洁装置(清洁单元的例子)22、和除电装置24。然后,定影装置(定影单元的例子)26也设置在成像装置10内。另外,成像装置10包括控制各装置(各部分)的操作的控制装置36。

成像装置10可以是至少集成有感光体12、显影装置18和清洁装置22的处理盒。该处理盒中也可集成有其他装置。

感光体

感光体12(例如)包括导电性基体、形成在该导电性基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在底涂层上的感光层。感光层可以具有由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构成的双层结构。感光层可以是有机感光层,或可以是无 机感光层。感光体12可以具有其中在感光层上设置有保护层的结构。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15将感光体12的表面充电。充电装置15(例如)设置为与感光体12的表面接触,并包括将感光体12的表面充电的充电部件14和向该充电部件14施加充电电压的电源28(用于充电部件的电压施加部的例子)。电源28电连接到充电部件14。

充电装置15的充电部件14的实例包括利用导电性充电辊、充电刷、充电膜、充电橡胶刮刀、充电管等的接触型充电装置。

例如,充电装置15(包括电源28)电连接到设置在成装置10中的控制装置36上,通过控制装置36控制充电装置的驱动,并且将充电电压施加至充电部件14。由电源28向充电部件14施加充电电压,并且充电部件14根据所施加的充电电压将感光体12在充电电位下充电。出于这个原因,调整由电源28施加的充电电压,由此感光体12在不同的充电电位下进行充电。

潜像形成装置

潜像形成装置16在感光体12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具体而言,潜像形成装置16电连接至设置在成像装置10内的控制装置36,潜像形成装置的驱动由控制装置36来控制,利用基于待形成的图像的图像信息而调制的光L照射通过充电部件14进行充电的感光体12的表面,由此根据该图像信息的图像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潜像形成装置16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光学系统装置等,所述光学系统装置等包括能够使图像曝光于光下的光源,如半导体激光、LED光、和液晶快门光。

显影装置

显影装置18(例如)设置在潜像形成装置16的光L照射位置的感光体12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在显影装置18中,如图2所示,在壳体18B内设置有储存显影剂的储存部。在储存部中,储存有包含调色剂载体的双组份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例如)以带电的状态储存在显影装置18内。显影装置18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驱动,显影装置18包括显影辊18A和作为电源施加部的电源32,其中该显影辊18A 利用显影剂使形成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并且电源32向显影辊18A施加交流电压作为显影偏压。另外,在壳体18B中,设置有用于调节保持在显影辊18A上的显影剂的厚度的调节部件(调整片)18C,其中显影辊18A与调节部件18C之间存在间隔TG(显影辊18A与调节部件18C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

显影辊与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隔

如图2所示,显影辊18A与感光体12之间存在间隔(间隙)DRS(显影辊18A与感光体12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间隔DRS设置在100μm至3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00μm至280μm的范围内,甚至更优选在220μm至260μm的范围内。

当显影辊8A和感光体12之间的间隔(间隙)DRS大于300μm时,并且当使用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的调色剂)时,调色剂几乎不与载体分离,并且转移至感光体12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的调色剂的量(总显影量)降低。与此不同的是,当间隔(间隙)DRS小于100μm时,磁刷对于未形成静电荷图像的部分的加压升高,由此,调色剂易于转移到该部分,即,更容易发生雾翳(干扰)。

交流电压

由电源32向显影辊18A施加交流电压作为显影偏压,其中在该交流电压中,交流分量(AC)与直流分量(DC)叠加。从将由上述(表达式1)所表示的乘积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并调整雾翳的发生的观点来看,交流分量的频率优选在5kHz至20kHz的范围内,更优选在7kHz至15kHz的范围内,甚至更优选在8kHz至12kHz的范围内。

在此,显影辊18A根据显影剂的类型进行选择,显影辊18A的实例包括具有其中镶嵌有磁体的显影套管的显影辊。

显影装置18(包括电源32)例如与设置在成像装置10内的控制装置36电连接,由控制装置36控制显影装置18的驱动,并且向显影辊18A施加显影电压。对施加有显影电压的显影辊18A在根据该显影电压的显影电位下进行充电。然后,在显影电位下充电的显影辊18A(例如)将储存在显影装置18内的显影剂保持于其表面上,并将包含 于显影剂内的调色剂由显影装置18供应到感光体12的表面上。此外,载体保持在显影辊18A内并返回显影装置18。

转印装置

转印装置31(例如)设置在显影辊18A设置位置的感光体12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转印装置31(例如)包括转印部件20和电源30,其中转印部件20将形成在感光体12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30A,并且电源30向转印部件20施加转印电压。转印部件20(例如)呈圆筒状,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转印部件20沿箭头F的方向旋转,并通过在转印部件20和感光体12之间插入记录介质30A,从而传送记录介质30A。该转印部件20(例如)与电源30电连接。

转印构件20的实例包括使用带、辊、膜、橡胶刮板等的接触型转印充电部件,和已知的非接触型转印充电部件,如格栅电晕管转印充电部件或采用电晕放电的电晕管转印充电部件。

转印装置31(包括电源30)例如与设置在成像装置10内的控制装置36电连接,由控制装置36控制转印装置31的驱动,并且向转移部件20施加转印电压。施加有转印电压的转移部件20在根据该转印电压的转印电位下进行充电。

当转印部件20的电源30所施加的转印电压的极性与构成感光体12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的极性相反时,例如,在感光体12与转印部件20相对的区域(图1中为转印区域32A),会形成这样的转印电场,该转印电场的电场强度会使构成感光体12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各调色剂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由感光体12移动至转印部件20侧。

例如,通过多个传送部件(未示出),将存储在存储部(未示出)的记录介质30A沿着传送路径34由存储部传送到达转印区域32A,该区域为感光体12与转印部件20相对的区域。在图1中示出的实例中,沿箭头E的方向传送记录介质30A。例如,在通过向转印部件施加转印电压而形成于转印区域32A中的转印电场的作用下,感光体12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到达转印区域32A的记录介质30A上。即,例如,调色剂由感光体12的表面转移至记录介质30A上,由此,调色剂图像 被转印到记录介质30A上。

通过转印电场将感光体1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30A上。基于转印电流值控制转印电场的大小。当以恒定电流控制施加转印电场时,由转印装置31监测转印电流值。转印电流值表示转印电场的大小,例如,转印电流值为10μA至45μA。

清洁装置

清洁装置22构造为具有壳体以及从壳体向外突出的清洁刮刀60。

此外,清洁刮刀60可支撑在壳体的端部、或者可以通过单独的支撑部件(支架)来支撑,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清洁刮刀支撑在壳体的端部。

以下将描述清洁刮刀60。

清洁刮刀60呈沿感光体12的旋转轴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设置为在感光体12的旋转方向(箭头A)的上游侧,其末端部与感光体12接触,并同时对其施加压力。

构成清洁刮刀60的材料实例包括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氯丁橡胶、丁二烯橡胶等等。其中,聚氨酯橡胶是优选的。

对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为通常的聚氨酯形成中所用的聚氨酯橡胶即可,例如,含有由多元醇(如聚酯多元醇,例如己二酸乙二醇酯和聚己内酯)和异氰酸酯(例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交联剂(例如,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或其混合物)形成的聚氨酯预聚物的聚氨酯橡胶优选作为原料。

在此,如图5所示,清洁刮刀60的刮刀载荷N取决于刮刀自由长度L、刮刀厚度t、刮刀材料的杨氏模量(硬度)、刮刀安装角θ(刮刀接触角α)。刮刀咬量(biting amount)d(相对于感光体12的咬量)、用于成像装置中的调色剂的规格、感光体12的规格、充电类型、与感光体12接触的部件和刮刀的所需使用寿命等,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刮刀载荷N优选在1.5gf/mm至3.5gf/mm的范围内。

另外,刮刀接触角α优选为8°至12°。

在此,通过以下表达式计算清洁刮刀60的刮刀载荷N。

表达式:N=dEt3/4L3

在此,d表示刮刀咬量,E表示刮刀的杨氏模量,t表示刮刀厚度,并且L表示刮刀的自由长度。

除电装置

除电装置24(例如)设置在清洁装置22的感光体12旋转方向的下游侧。除电装置24通过在调色剂转印后使感光体12的表面暴光,从而对调色剂进行除电。具体而言,例如,除电装置24与设置在成像装置10内的控制装置36电连接,由控制装置36控制除电装置24的驱动,并且对感光体12的全部表面(具体而言,例如,成像区域的全部表面)进行暴露和除电。

除电装置24的实例包括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源,例如发射白光的钨丝灯,和发射红光的发光二极管(LED)。

定影装置

定影装置26(例如)设置在转印区域32A的在记录介质30A的传送路径34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定影装置26(例如)将转印到记录介质30A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具体而言,例如,定影装置26与设置在成像装置10内的控制装置36电连接,由控制装置36控制定影装置26的驱动,通过加热或热压,将转印到记录介质30A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记录介质30A上定影。

定影装置26的例子包括已知的定影部件,例如加热辊定影部件和烘炉定影部件。

在此,通过使记录介质30A沿着传送路径34传送并使记录介质30A通过感光体12与转印部件20相对的区域(转印区域32A),从而使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30A,利用传送部件(未示出)使该记录介质30A(例如)继续沿着传送路径34传送,从而使记录介质30A到达设置有定影装置26的位置处,并将记录介质30A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通过多个传送部件(未示出)将其上通过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而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30A排出到成像装置10的外部。此外,在利用除电装置24对调色剂进行除电后,通过充电装置15将感光体12再次在充电电位下进行充电。

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36被配置为控制全部装置并进行各种操作的计算机。具体而言,控制装置36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其中存储有各种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在执行程序时用作工作区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中存储有各种信息项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输入和输出接口(I/O)等。

静电荷图像显影剂

接下来,将对具有如此构造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10中所用的显影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进行描述,该显影剂储存在显影装置18的壳体18B内。

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使用的显影剂是双组份显影剂,其包含调色剂和载体。此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从获得高分辨图像的观点出发,采用了具有更小的直径的调色剂,具体而言,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即,包含于调色剂中的调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至5μm。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更优选为3μm至5μm,甚至更优选为4μm至5μm。

此外,当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μm时,每一个调色剂的带电量变得不足,易于发生雾翳,与载体间的防粘力降低,并且不能够确保所需的显影量。另外,在清洁刮刀与图像保持部件之间的接触部分中的外部添加剂坝也降低,相对于清洁刮刀的荷载升高,并且会出现清洁性能劣化的缺陷。

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是调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其通过使用COULTER MULTISIZER II(由Beckman Coulter公司制造)并使用ISOTON-II(由Beckman Coulter公司制造)作为电解液来测量。

在测量中,将0.5mg至50mg的测量样品添加到2ml的5%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是优选的)水溶液中以作为分散剂。将该分散剂添加到100ml至150ml的电解液中。

用超声波分散器对其中悬浮有样品的电解液进行1分钟的分散处理,并使用COULTER MULTISIZER III,采用孔径为100μm的小孔,对粒径在2μm至60μm范围内的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测量。此外, 对50,000个颗粒进行了取样。

对于基于所测量的粒径分布而划分的粒径范围(区间),从最小直径一侧开始绘制各体积的累积分布,将累积百分比为50%时的粒径定义为体积平均粒径D50v。

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被构成为包含调色剂颗粒,并且可包含外部添加剂。

调色剂颗粒

首先将对调色剂颗粒进行描述。

调色剂颗粒被构造为(例如)包含粘结剂树脂以及根据需要的着色剂、防粘剂和其它添加剂。

粘结剂树脂

粘结剂树脂的例子包括以下单体的均聚物、或者组合使用两种或多种以下单体的共聚物形成的乙烯基系树脂,这些单体为:苯乙烯类(例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烯键式不饱和腈类(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烯基醚类(例如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异丁基醚);乙烯基酮类(例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乙烯基异丙烯基酮);和烯烃类(例如乙烯、丙烯、丁二烯)。

粘结剂树脂的例子还包括非乙烯基系树脂,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醚树脂和改性树脂、其与上述乙烯基系树脂的混合物、或者通过在这种非乙烯基系树脂的存在下使乙烯基单体聚合而获得的接枝聚合物。

可单独使用这些粘结剂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可组合使用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聚酯树脂适合作为粘结剂树脂。

作为聚酯树脂,包括(例如)熟知的聚酯树脂。

聚酯树脂的例子包括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聚物。作为聚酯树 脂,可使用市售可得的产品,或者可使用合成产物。

多元羧酸的例子包括脂肪族二羧酸(例如草酸、丙二酸、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琥珀酸、烯基琥珀酸、己二酸和癸二酸),脂环式二羧酸(例如环己烷二甲酸),芳香族二羧酸(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萘二甲酸),它们的酸酐,或者它们的低级烷基(具有例如1至5个碳原子)酯。其中,优选使用芳香族二羧酸作为多元羧酸。

作为多元羧酸,可以与二元羧酸一起组合使用具有交联结构或支链结构的三元或更多元的羧酸。三元或更多元的羧酸的例子包括偏苯三酸、均苯四酸、它们的酸酐、或者它们的低级(具有例如1至5个碳原子)烷基酯。

多元羧酸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或更多种。

多元醇的例子包括脂肪族二醇(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和新戊二醇),脂环式二醇(例如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和氢化双酚A),和芳香族二醇(例如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合物、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合物)。其中,例如,优选使用芳香族二醇和脂环式二醇作为多元醇,更优选使用芳香族二醇。

作为多元醇,可以与二元醇一起组合使用具有交联结构或支链结构的三元或更多元的醇。三元或更多元的醇的例子包括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

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或更多种。

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0℃至80℃,更优选为50℃至65℃。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由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得到的DSC曲线而获得的;更具体而言,是根据JIS K-7121-1987中的“塑料的转变温度测量方法”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获得方法中所披露的“外推玻璃化转变起始温度”而获得的。

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0至1,000,000,更加优选为7,000至500,000。

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2,000至100,000。

聚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1.5至100,更加优选为2至60。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测定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通过GPC测量分子量的方法是使用HLC-8120GPC(TOSOH公司制造的GPC)作为测量装置,使用TSKGEL SUPERHM-M(15cm)(TOSOH公司制造的柱子)并使用THF溶剂进行的。基于利用单分散聚苯乙烯标样而绘制的分子量校正曲线,并由上述测量结果来计算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

通过已知的制备方法来获得聚酯树脂。其具体的例子包括这样的方法:其中,将聚合温度设定在180℃至230℃的范围内,并且根据需要在降低反应体系内的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同时除去缩合时产生的水或醇。

在原料单体在反应温度下不溶解或不相容的情况下,可以添加高沸点溶剂作为增溶剂来溶解单体。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缩聚反应的同时将增溶剂蒸馏除去。在共聚反应中存在相容性较差的单体时,相容性较差的单体可以预先与待与该单体缩聚的酸或醇缩合,然后再与主要成分缩聚。

例如,相对于全部调色剂颗粒,粘结剂树脂的含量优选在40重量%至95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50重量%至90重量%的范围内,还更优选为60重量%至85重量%的范围内。

着色剂

着色剂的例子包括各种颜料,如炭黑、铬黄、汉撒黄、联苯胺黄、士林黄、喹啉黄、颜料黄、永久橙GTR、吡唑啉酮橙、伍尔坎橙、万赤洋红、永久红、亮胭脂红3B、亮胭脂红6B、杜邦油红、吡唑啉酮红、立索红、若丹明B色淀、色淀红C、颜料红、孟加拉玫瑰红、苯胺蓝、群青蓝、铜油蓝、氯化亚甲基蓝、酞菁蓝、颜料蓝、酞菁绿、和孔雀石绿草酸盐,以及各种染料,如吖啶型染料、呫吨型 染料、偶氮型染料、苯醌型染料、吖嗪型染料、蒽醌型染料、硫靛型染料、二噁嗪型染料、噻嗪型染料、偶氮甲碱型染料、靛青型染料、酞菁型染料、苯胺黑型染料、聚甲川型染料、三苯甲烷型染料、二苯甲烷型染料、以及噻唑型染料。

可使用这些着色剂中的一者,或者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可根据需要使着色剂经过表面处理,或者可将着色剂与分散剂组合使用。可将多种着色剂组合使用。

相对于全部调色剂颗粒,着色剂的含量(例如)优选在1质量%至30质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质量%至15质量%的范围内。

防粘剂

防粘剂的例子包括:烃蜡;天然蜡,如巴西棕榈蜡、米糠蜡(rice wax)和小烛树蜡(candelilla wax);合成蜡或矿物/石油蜡,如褐煤蜡;以及酯蜡,如脂肪酸酯和褐煤酸酯(montanic acid ester)。然而,防粘剂并不限于这些例子。

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优选在50℃至11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60℃至100℃的范围内。

熔融温度是由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得到的DSC曲线获得的。更具体而言,熔融温度是由JIS K7121-1987中的“塑料的转变温度的测量方法”中用于获得熔融温度的方法中所描述的“熔融峰值温度”获得的。

相对于全部调色剂颗粒,防粘剂的含量(例如)优选在1重量%至20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5重量%至15重量%的范围内。

其他添加剂

其他添加剂的例子包括已知的添加剂,例如磁性材料、电荷控制剂和无机粉末。调色剂颗粒中含有这些添加剂作为内部添加剂。

调色剂颗粒的特性

调色剂颗粒可以为具有单层结构的调色剂颗粒,或者可以为具有所谓的核/壳结构的调色剂颗粒,该核/壳结构由核(核颗粒)和包覆在所述核上的包覆层(壳层)构成。此处,具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颗粒优选由(例如)包含粘结剂树脂和根据需要的其他添加剂(如 着色剂和防粘剂)的核以及包含粘结剂树脂的包覆层构成。

调色剂颗粒的形状因子SF1优选在110至150的范围内,更加优选在120至140的范围内。

形状因子SF1可以通过下式确定。

式:SF1=(ML2/A)×(π/4)×100

在上式中,ML表示调色剂的绝对最大长度,A表示调色剂的投影面积。

具体而言,形状因子SF1主要是通过利用图像分析仪对显微镜图像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进行分析从而数字转化而来的,并计算如下。即,通过摄像机将分散在载玻片表面上的颗粒的光学显微镜图像输入图像分析仪LUZEX中,从而获得100个颗粒的最大长度和投影面积,利用上述式子计算得到SF1的数值,然后获得其平均值。

外部添加剂

外部添加剂的例子包括无机颗粒。无机颗粒的例子包括SiO2、TiO2、Al2O3、CuO、ZnO、SnO2、CeO2、Fe2O3、MgO、BaO、CaO、K2O、Na2O、ZrO2、CaO·SiO2、K2O·(TiO2)n、Al2O3·2SiO2、CaCO3、MgCO3、BaSO4和MgSO4

无机颗粒可以是包含二氧化硅(即,SiO2)作为主要成分的颗粒,其可为晶态或非晶态。此外,二氧化硅颗粒可以是使用诸如水玻璃和烷氧基硅烷之类的硅化合物作为原料而制备的颗粒,或者可以是通过粉碎石英而获得的颗粒。

具体而言,二氧化硅颗粒的例子包括溶胶-凝胶二氧化硅颗粒、水性胶体二氧化硅颗粒、醇类二氧化硅颗粒、通过气相法获得的气相二氧化硅颗粒、以及球形二氧化硅颗粒。

优选地,可以利用疏水剂对作为外部添加剂的无机颗粒的表面进行疏水处理。例如,通过将无机颗粒浸渍在疏水剂中进行疏水处理。对疏水剂没有特别地限定,其例子包括硅烷偶联剂、硅油、钛酸酯偶联剂和铝偶联剂。这些疏水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熔点低于20℃的化合物,即,在20℃下为液态的化合物优选作为用于对无机颗粒(尤其优选为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的油,并且该化合物的实例包括选自由润滑剂和油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具体而言,表面处理油的实例包括硅油、石蜡油、氟油、植物油等等。可以使用一种类型的表面处理油,或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表面处理油。

硅油的实例包括二甲基硅油(二甲基聚硅氧烷)、二苯基硅油(二苯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硅油(甲基苯基聚硅氧烷)、氯苯基硅油(氯苯基聚硅氧烷)、甲基氢硅油(甲基氢聚硅氧烷)、烷基改性硅油(烷基改性聚硅氧烷)、氟改性硅油(氟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硅油(聚醚改性聚硅氧烷)、醇改性硅油(醇改性聚硅氧烷)、氨基改性硅油(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环氧基改性硅油(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环氧聚醚改性硅油(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酚改性硅油(酚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硅油(羧基改性聚硅氧烷)、巯基改性硅油(巯基改性聚硅氧烷)、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改性硅油(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1-甲基苯乙烯改性硅油(1-甲基苯乙烯改性聚硅氧烷)、高级脂肪酸改性硅氧烷油(高级脂肪酸改性聚硅氧烷)、甲基苯乙烯基改性硅油(甲基苯乙烯基改性聚硅氧烷)等。

石蜡油的例子包括液体石蜡等。

氟油的例子包括氟油和氟氯油等。

矿物油的例子包括机械油等。

植物油的例子包括菜籽油和棕榈油等。

从通过形成外部添加剂坝来改善清洁性能的观点来看,优选硅油作为表面处理油。另外,在这些硅油中,从通过形成外部添加剂坝来改善清洁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二甲基硅油作为表面处理油。

通过使用表面处理油对无机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的例子包括:干法,例如喷洒干燥法,其中,将表面处理油或包含表面处理油的溶液喷洒至悬浮于气相中的无机颗粒;湿法,其中,将无机颗粒浸渍在表面处理油或包含表面处理油的溶液中,然后进行干燥;混合法,其中,通过搅拌机将表面处理油和无机颗粒混合;等等。

在通过利用表面处理油的方法等对无机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后,再次将无机颗粒浸渍在溶剂(如乙醇)中,并干燥溶剂,由此可以去除残留的表面处理油、低沸点残留物等。

从改善清洁刮刀的清洁性能的观点出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颗粒,在无机颗粒的表面处理中使用的表面处理油的量(处理量)优选为1重量份至30重量份,更优选为3重量份至15重量份,甚至更优选为5重量份至12重量份。

无机颗粒的数均粒径优选为70nm至150nm,更优选为75nm至140nm,甚至更优选为80nm至130nm。

无机颗粒的数均粒径是一次颗粒的粒径。此外,数均粒径是依据JIS Z8901利用显微镜法获得的等效圆直径(海沃德直径),并且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作为显微镜。

相比于无机颗粒的数均粒径小于上述范围的情况,通过将无机颗粒的数均粒径设定在上述范围内,无机颗粒易于与调色剂颗粒脱离,获得足以形成外部添加剂坝的外部添加剂的量,并且易于形成均匀靠近的外部添加剂坝。另外,相比于无机颗粒的数均粒径大于上述范围的情况,通过将无机颗粒的数均粒径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不易于发生由于无机颗粒与调色剂颗粒的过度脱离而导致的调色剂的带电性和移动性的降低。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颗粒.,无机颗粒的外部添加量(添加量)优选为0.3重量份至3.0重量份,更优选为0.5重量份至1.0重量份。通过将无机颗粒的添加量设定在上述范围内,相比与无机颗粒的添加量小于上述范围的情况,无机颗粒充分供给到外部添加剂坝,因此清洁刮刀的清洁性能变得十分优异;相比与无机颗粒的添加量大于上述范围的情况,抑制了由于调色剂流动性的降低而导致的缺陷图像。

外部添加剂的例子还包括树脂颗粒(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聚氰胺树脂颗粒等树脂颗粒)和清洁助剂(例如,以硬脂酸锌为代表的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以及氟系聚合物颗粒)。

调色剂的制备方法

下面将对调色剂的制备方法进行描述。

调色剂是通过在制备调色剂颗粒后将外部添加剂以外部添加的方式加入调色剂颗粒中而获得的。

调色剂颗粒可以利用干式制法(例如捏合粉碎法)和湿式制法(例如聚集凝结法、悬浮聚合法和溶解悬浮法)中的任何一种制法制得。调色剂颗粒的制法并不特别局限于这些制法,可采用周知的制法。

在这些方法中,优选通过聚集凝结方法获得调色剂颗粒。

具体而言,例如,当调色剂颗粒通过聚集凝结法来制备时,可以通过以下工序来制备调色剂颗粒:制备其中分散有树脂颗粒作为粘结剂树脂的树脂颗粒分散液(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工序);使树脂颗粒分散液(根据需要,可为树脂颗粒分散液与其他颗粒分散液混合后的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以及根据需要的其他颗粒)聚集,从而形成聚集颗粒(聚集颗粒形成工序);和加热其中分散有聚集颗粒的聚集颗粒分散液,以使聚集颗粒凝结,从而形成调色剂颗粒(凝结工序)。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各工序。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对获得包含着色剂和防粘剂的调色剂颗粒的方法进行描述。然而,着色剂和防粘剂是根据需要而使用的。除了着色剂和防粘剂之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添加剂。

-树脂颗粒分散液制备工序-

例如,制备其中分散有着色剂颗粒的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和其中分散有防粘剂颗粒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以及其中分散有树脂颗粒作为粘结剂树脂的树脂颗粒分散液。

例如,通过利用表面活性剂将树脂颗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从而制备树脂颗粒分散液。

用于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分散介质的例子包括水性介质。

水性介质的例子包括水,如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水;和醇类。可单独使用其中一种介质,或者将两种或多种介质组合使用。

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磷酸酯型和皂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胺盐型和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乙二醇型、烷基酚的环氧乙烷加合物型、和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中,特别优选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使用。

可单独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或者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对于这些树脂颗粒分散液,作为将树脂颗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的方法,可以列举利用(例如)旋转剪切型匀化器,或者具有介质的球磨机、砂磨机或DYNO磨机之类的常见分散方法。根据树脂颗粒种类的不同,可根据(例如)反相乳化方法将树脂颗粒分散在树脂颗粒分散液中。

反相乳化方法包括:将待分散的树脂溶解于疏水性有机溶剂(树脂可溶于该有机溶剂)中;向有机连续相(O相)中加入碱以进行中和;然后加入水性介质(W相)以使树脂由W/O转换为O/W(所谓的反相)并形成非连续相,由此使树脂以颗粒形式分散在水性介质中。

分散于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体均粒径(例如)优选为0.01μm至1μm,更优选为0.08μm至0.8μm,还更优选为0.1μm至0.6μm。

关于树脂颗粒的体均粒径,利用由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量装置(例如LA-700,由Horiba公司制造)测量得到的粒度分布,针对所划分的粒度范围(通道),从最小直径一侧开始绘制体积累积分布,并且将累积百分数为全部颗粒的50%时的粒径确定为体均粒径D50v。以相同的方式测量其它分散液中颗粒的体均粒径。

包含于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含量优选为(例如)5重量%至50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至40重量%。

例如,按照与制备树脂颗粒分散液相同的方式制备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即,在体均粒径、分散介质、分散方法以及树脂分散液中的颗粒含量这些方面,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颗粒与分散在着色剂颗粒分散液中的着色剂颗粒、以及分散在防粘剂颗粒分散液中的防粘剂颗粒是相同的。

-聚集颗粒的形成工序-

接着,将着色剂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与树脂颗粒分散液混合在一起。

然后,使混合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进行异相聚集,由此形成直径接近于目标调色剂粒径的聚集颗粒,该聚集颗粒包含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和防粘剂颗。

具体而言,例如,向混合分散液中加入聚集剂,并且将混合分散液的pH值调节至酸性(例如,pH值为2至5)。根据需要加入分散稳定剂。然后,在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具体而言,例如,低于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30℃的温度至低于该玻璃化转变温度10℃的温度)下加热分散液混合物,以使分散在混合分散液中的颗粒聚集,从而形成聚集颗粒。

在聚集颗粒形成工序中,例如,可以在室温(例如25℃)下,在用旋转剪切型均化器搅拌所述分散液混合物的条件下加入聚集剂,并且将分散液混合物的pH值调节至酸性(例如pH值为2至5),并根据需要加入分散稳定剂,然后可以进行加热。

聚集剂的例子包括极性与作为分散剂加入到混合分散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相反的表面活性剂、无机金属盐和二价或更高价金属络合物。特别地,当金属络合物用作聚集剂时,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减少并且带电性能提高。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与聚集剂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或类似键的添加剂。优选使用螯合剂作为添加剂。

无机金属盐的例子包括金属盐,如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铝和硫酸铝;以及无机金属盐聚合物,如聚合氯化铝、聚合氢氧化铝和多硫化钙。

作为螯合剂,可使用水溶性螯合剂。螯合剂的例子包括诸如酒石酸、柠檬酸和葡萄糖酸之类的羟基羧酸,亚氨基二乙酸(IDA),次氮基三乙酸(NT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树脂颗粒,所述螯合剂的添加量(例如)优选为0.01重量份至5.0重量份,更优选为0.1重量份至小于3.0重量份。

-凝结工序-

接下来,将分散有聚集颗粒的聚集颗粒分散液加热到(例如)不 低于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例如,比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0℃至30℃的温度),以使聚集颗粒凝结并形成调色剂颗粒。

通过上述工序获得调色剂颗粒。

在获得其中分散有聚集颗粒的聚集颗粒分散液后,可以通过以下工序制备调色剂颗粒:进一步将分散有树脂颗粒的树脂颗粒分散液与聚集颗粒分散液混合以进行聚集,从而使树脂颗粒进一步附着在聚集颗粒的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二聚集颗粒;以及,将分散有第二聚集颗粒的第二聚集颗粒分散液加热,从而使第二聚集颗粒凝结,由此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颗粒。

凝结工序完成后,对在溶液中形成的调色剂颗粒进行公知的洗涤工序、公知的固液分离工序、公知的干燥工序,由此得到干燥的调色剂颗粒。

关于洗涤工序,为了带电性能,优选充分进行利用离子交换水的置换洗涤。另外,对固-液分离工艺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从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可以使用抽吸过滤、加压过滤等。此外,对于干燥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从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可以使用冷冻干燥、快速喷射干燥、流动干燥、振动干燥等。

例如,通过向所得干燥状态的调色剂颗粒中添加外部添加剂并进行混合,从而制备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通过(例如)V型搅拌机、HENSCHEL混合器、或混合器等进行混合。另外,根据需要,可以用振动筛分机、风力筛分机等除去粗大的调色剂颗粒。

静电荷图像显影剂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是双组份显影剂,其中混合有调色剂和载体。

对载体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使用已知的载体。载体的例子包括:被覆载体,其中,由磁性粉末形成的芯材的表面被覆有包覆树脂;磁性粉末分散型载体,其中,磁性粉末分散并混合于基体树脂中;以及树脂含浸型载体,其中,多孔磁性粉末含浸有树脂。

磁性粉末分散型载体以及树脂含浸型载体可以是这样的载体: 其中载体的构成颗粒为芯材并且芯材被覆有包覆树脂。

磁性粉末的例子包括:磁性金属(如铁、镍和钴)以及磁性氧化物(如铁氧体和磁铁矿)。

包覆树脂和基体树脂的例子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基缩丁醛、聚氯乙烯、聚乙烯基醚、聚乙烯基酮、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构造为包含有机硅氧烷键的直链有机硅树脂或其改性产物、氟树脂、聚酯、聚碳酸酯、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

包覆树脂和基体树脂可含有其他添加剂,如导电性颗粒。

导电性颗粒的例子包括金属(例如,金、银和铜)的颗粒,以及炭黑、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硫酸钡、硼酸铝和钛酸钾等的颗粒。

此处,为了利用包覆树脂来包覆芯材的表面,使用了这样的包覆方法,其中该包覆方法使用了包覆层形成用溶液,在该溶液中,包覆树脂以及根据需要的各种添加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对于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可根据所使用的包覆树脂和涂布适合性等进行选择。

树脂包覆方法的具体例子包括:浸渍法,其中将芯材浸渍在包覆层形成用溶液中;喷雾法,其中将包覆层形成用溶液喷洒至芯材的表面上;流化床法,其中在通过流动空气使芯材漂浮的状态下喷洒包覆层形成用溶液;以及捏合涂布机法,其中在捏合涂布机中将载体的芯材与包覆层形成用溶液混合并随后除去溶剂。

在双组分显影剂中,特定调色剂与载体之间的混合比(重量比)优选为1:100至30:100,更优选为3:100至20:100(调色剂:载体)。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使用的载体的粒径(体积平均粒径)与调色剂的粒径之比(调色剂粒径:载体粒径)优选在1:3至1:1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5至1:7的范围内。

以下将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10的操作。

成像装置10的操作根据控制装置36内所执行的控制来进行。首先,利用充电装置15将感光体12的表面充电。潜像形成装置16基于图像信息将感光体12的带电表面暴光。相应地,在感光体12上形成 根据图像信息的静电荷图像。在显影装置18中,通过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形成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相应地,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在转印装置31中,将形成在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30A。通过定影装置26将转印到记录介质30A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由此形成图像。另一方面,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后,通过清洁装置22对感光体12的表面进行清洁(清扫),并通过除电装置24进行除电。

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为通过改装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产品名称为DOCUCENTRE-IV C5570的成像装置而制得的改装机,从而能够自由地调节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和显影辊之间的间隔(间隙)、以及由电源施加至显影辊的交流电压的交流分量的频率。

此外,按照如下方式制备所使用的显影剂。

显影剂1的制备

聚酯树脂(A1)和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a1)的制备

将15摩尔份的聚氧乙烯(2,0)-2,2-双(4-羟基苯基)丙烷、85摩尔份的聚氧丙烯(2,2)-2,2-双(4-羟基苯基)丙烷、10摩尔份的对苯二甲酸、67摩尔份的富马酸、3摩尔份的正十二烯基琥珀酸、20摩尔份的偏苯三酸、以及相对于酸组分(对苯二甲酸、正十二烯基琥珀酸、偏苯三酸和富马酸的总摩尔数)的量为0.05摩尔份的二丁基氧化锡投入加热干燥的双颈烧瓶中,向容器内引入氮气,该容器维持在惰性气氛中,并对其进行加热,然后在150℃至230℃的温度下,进行共聚缩合反应12小时至20小时。此后,在210℃至250℃的温度下缓慢减压,由此合成聚酯树脂(A1)。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65,000,并且该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65℃。

将3,000重量份的所得到的聚酯树脂、10,000重量份的离子交换水、和作为表面活性剂的90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投入高温高压乳化装置(CAVITRON CD1010,狭缝:0.4mm)的乳化罐中,然 后在130℃将混合物加热熔化,在110℃下,在流速为3L/m且转数为10,000的条件下分散30分钟,并使其通过冷却罐,收集无定形树脂颗粒分散液,由此获得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a1)。

聚酯树脂(B1)和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b1)的制备

将45摩尔份的1,9-壬二醇、55摩尔份的十二烷二羧酸和作为催化剂的0.05摩尔份的二丁基氧化锡投入已加热干燥的三颈烧瓶中,通过减压操作使容器中的空气为氮气惰性气氛,在180℃下将混合物机械搅拌2小时。此后,减压条件下将温度缓慢升温至230℃并进行搅拌5小时,并且当混合物处于粘稠状态时进行空气冷却,从而停止反应。由此合成聚酯树脂(B1)。该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25,000,并且该树脂的熔融温度Tm为73℃。

此后,通过高温高压乳化装置(CAVITRON CD1010,狭缝:0.4mm),在与制备聚酯树脂分散液(A1)相同的条件下获得聚酯树脂分散液(b1)。

着色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

·青色颜料(由Dainichiseika Color&Chemicals Mfg.Co.,Ltd.制造的颜料蓝15:3(铜酞菁)):1,000重量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SC(由DKS Co.,Ltd.制造):150重量份

·离子交换水:4,000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混合并溶解,并利用高压撞击式分散机ULTIMIZER(HJP30006,SUGINO MACHINE LIMITED.制造)进行分散,由此制备了通过使着色剂(青色颜料)颗粒分散而形成的着色剂颗粒分散液。着色剂颗粒分散液中着色剂(青色颜料)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15μm,着色剂颗粒的浓度为20%。

防粘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

·防粘剂(WEP-2,由NOF CORPORATION制造):100重量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SC(由DKS Co.,Ltd.制造):2重量份

·离子交换水:300重量份

·脂肪酸酰胺蜡(由Nippon Fine Chemical制造,Neutron D):100重量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NOF CORPORATION制造,NEUREX R):2重量份

·离子交换水:300重量份

将上述成分在95℃下加热,通过利用均质器(IKA Laboratory Technology公司制造的ULTRA-TURRAX T50)进行分散,然后通过排压型Gaulin均质器(由Manton Gaulin Manufacturing Co.,Inc.制造)对其进行分散处理,由此,通过将体均粒径为200nm的防粘剂颗粒分散从而制备防粘剂颗粒分散液(1)(防粘剂的浓度:20重量%)。

调色剂颗粒1的制备

·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a1):340重量份

·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b1):160重量份

·着色剂颗粒分散液:50重量份

·防粘剂颗粒分散液:60重量份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10重量份

·0.3M硝酸水溶液:50重量份

·离子交换水:500重量份

将上述成分投入到圆底不锈钢烧瓶中,利用均化器(ULTRA-TURRAX T50,由IKA Laboratory Technology制造)分散,然后在油浴加热中加热到42℃,并保持30分钟,进一步在油浴加热中加热到58℃并保持30分钟,当确认形成了聚集颗粒时,添加100重量份的额外的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a1),进一步保持30分钟。

随后,添加相对于总溶液而言为3重量%的氮川三醋酸的三钠盐(由Chelest Corporation制造,CHELEST 70)。之后,缓慢地加入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直至溶液的pH值达到7.2,在连续搅拌下将反应产物加热到85℃,然后保持3.0小时。此后,将反应产物过滤,并用离子交换水洗涤,然后利用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由此获得调色剂颗粒1。

此时,利用COULTER MULTISIZER测定粒径,体积平均粒径为 4.7μm。

无机外部添加剂(油处理的二氧化硅)1的制备

在燃烧炉的混合腔内,将SiCl4、氢气和氧气进行混合,并在1,000℃至3,000℃的温度下燃烧,气体燃烧后获得二氧化硅粉末,由此获得二氧化硅系材料。此时,将氢气与氧气的摩尔比设置为1.3:1,由此获得体积平均粒径为136nm的二氧化硅颗粒(1)。

将100份的二氧化硅颗粒(1)和500份乙醇投入蒸发器中,并搅拌15分钟,同时将温度调节为40℃。接着,相对于100份二氧化硅颗粒,将10份二甲基硅油(型号:KM351,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投入其中并搅拌15分钟,然后,相对于100份的二氧化硅颗粒,将10份二甲基的硅油进一步投入其中并搅拌15分钟。最后,将温度升高到90℃,并在减压下使乙醇干燥,然后得到处理产物,并将该产物在120℃下进行真空干燥30分钟,由此获得数均粒径为136nm且游离油的含量为10重量%的油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1。

调色剂1的制备

相对于100份的调色剂颗粒1,添加0.50份的油处理的二氧化硅、作为其他外部添加剂的2.50份未经油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数均粒径:140nm)、和1.50份的二氧化钛颗粒(数均粒径:20nm),通过利用容量为5升的亨舍尔混合机,以30m/s的圆周速度将上述物质混合15分钟,使用孔径为45μm的筛除去粗颗粒,由此制备调色剂1。

载体1

将100重量份的铁氧体颗粒(由Powdertech Co.,Ltd.制造,平均粒径为50μm)、1.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由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分子量为95,000,分子量小于10,000的成分的比例为5重量%)与500重量份的甲苯一起投入到加压型捏合机中,在常温下(25℃)混合搅拌15分钟,在减压下混合的同时加热到70℃,从而使得甲苯蒸出,然后冷却。将所得物用105μm的筛分级,从而获得被覆有树脂的铁氧体载体(载体1)。

显影剂1

将如上所述获得的调色剂和被覆有树脂的铁氧体载体混合,从而 使调色剂的浓度为7重量%,由此制备显影剂1。

实施例1

通过按照下表1所示设置成像装置内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和显影辊之间的间隔(DRS/μm)、由电源施加至显影辊的交流电压的交流分量的频率(kHz)、以及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从而进行以下评价试验。

实施例2至9和比较例1至16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下述评价试验,不同之处在于:按照下表1所示,改变成像装置内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和显影辊之间的间隔(DRS/μm)、由电源施加至显影辊的交流电压的交流分量的频率(kHz)、以及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μm)。

评价试验

刮刀维持性

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关于刮刀维持性(清洁性能)的评价试验。结果在下表1中示出。

试验方法

将平均图像密度划分为1.8%的低图像密度和14%的高图像密度这两个等级,将接触型充电辊(偏压充电辊,BCR)的流入电流设置为半色调图像的白点消失时的电流值的1.4倍,并且进行该试验直到感光体的总旋转数达到50,000转。进行该试验后,利用激光显微镜VK9500(由KEYENCE CORPORATION制造)对清洁刮刀进行测定,并测定与感光体间的接触面在断面方向上的磨损面积。此外,在各图像密度下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A:≤5μm2

B:>5μm2且≤10μm2

C:>10μm2

雾翳

通过以下方法,对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中雾翳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试验。结果示于下表1中。

试验方法

在背景部分(背景部分的电位为图像密度为1.5时的显影电位的1/3)中,基于以下标准对背景部分中雾翳的发生程度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A:未目视观察到雾翳的发生。

B:略微能目视观察到雾翳的发生。

C:明显能目视观察到雾翳的发生。

显影量

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关于调色剂的总显影量的评价试验。评价结果在下表1中示出。

试验方法

在图像密度为1.5时的显影电位低于感光体性能上的最大电位差的条件下,通过使用X-RITE(由X-Rite Inc.制造)测定记录介质(纸张)上的图像的密度。此外,基于以下标准评价半色调图像的粒状性。

评价标准

A:1.25≤密度≤1.85,没有目视观察到半色调图像的粒状性缺陷。

B:1.25≤密度≤1.85,能够目视观察到出现了半色调图像的粒状性缺陷。

C:密度<1.25

表1

提供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上述描述是为了举例和说明。并非旨在涵盖所有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明显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许多变型和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这些实施方案为的是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案,并且其多种变型适用于所预期的特定用途。本发明的范围期望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