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0959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大量信息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交换,各种卡证(如信用卡、身份证、护照等)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有些信息不但涉及个人隐私,而且涉及到商业,军事及国家机密等重要信息,因此信息加密,防伪和安全认证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具有高处理速度、高并行度、高加密维度、能快速实现卷积和相关运算等特点,在某种意义上比其它加密方法更具优越性,因而研究光学信息加密技术和开发光学信息安全系统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光学信息处理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光学信息处理具有容量大,速度快,设备简单,可以处理二维图像信息等许多优点。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广泛地应用在信息存储、信息安全、图像处理、数据计算、全息显示等众多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已经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这些信息的安全保障也由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光学理论和方法的信息加密技术是近些年逐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并成为了光学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光学系统具有并行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当信息量越大时,这种优势就越明显。同时,光学加密装置比电子加密装置具有更多的自由度,信息可以被隐藏在多个自由度的空间中。在完成数据加密或信息隐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光的干涉、衍射、滤波、成像、全息等过程,对涉及的波长、焦距、振幅、光强、相位及光学元件的参数等进行多维编码。与传统的基于数学的计算机密码学和信息安全技术相比,光学信息安全技术具有多维、并行性、大容量、高设计自由度、高鲁棒性、难以破解等优势。就目前研究而言,光学信息安全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像加密技术方面,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是结合光学傅立叶变换、分数傅立叶变换或者菲涅耳变换的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全息技术以及光学干涉原理的图像编码方法。图像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是信息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现如今,大量数据面临被窃取、非法复制和传播、甚至被篡改,探索和开发光学图像加密技术显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在光学图像加密的研究上,最具代表性的是B.Javidi等人提出的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分别在空域和频域用两个随机相位掩膜对原图像编码,编码图像是复振幅白噪声,但是用该编码方法编码出的图像是一个复值图像,在某些应用场合,如传输或输出时只能取其部分信息,这样通过部分信息重构的原图像会严重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该方法成功地利用了随机相位模板对物光波进行调制编码,并采用博奇编码方法对输出图像制作像面全息图生成加密密文信息,并采用修正离轴参考光的博奇编码法,基于计算全息实现了光学加密和解密。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中,所述的计算全息光强分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变换平面的波前分布由密钥RPM1计算出输入平面前的傅里叶变换的复振幅分布f(x1,y1):f(x1,y1)=FT{f(x,y)exp[j2πM1(x,y)]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