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102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物体的情况下,通过拍摄装置接收由被拍摄物体反射的光来进行拍摄,但是在拍摄装置接收到由被拍摄物体正反射的光或者由被拍摄物体以外的物体反射的光的情况下,有时无法确切地拍摄被拍摄物体。因此,在以往的拍摄装置中存在如下装置:通过用镜头遮光罩覆盖拍摄装置的受光镜头的周围,使得拍摄装置不会接收到除了适用于拍摄被拍摄物体的光以外的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由于如镜头遮光罩这样的覆盖受光镜头的周围的遮光部件的大小往往较大,所以即使拍摄装置是可搬运的大小,其遮光部件的便携性也可能较差。因此,为了确保便携性,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镜头遮光罩能够折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29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这里,在以拍摄被印刷在纸介质等上的图像等来读取图像为目的而对介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从介质的周围照射到介质上的光由介质反射,通过拍摄装置接收该光来读取介质等的图像。这样,在通过拍摄介质来读取图像的情况下,可能对图像的质量有要求,但是在利用环境光拍摄介质的情况下,所读取的图像的质量会因环境光的光量或光的颜色、光的朝向等而不同。因此,要确保包含遮光部件在内的用于读取图像的整个装置的便携性并且还要适合地确保由拍摄装置拍摄的拍摄范围是非常困难的。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便携性并且还能够确保拍摄范围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在本发明公开的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壳体,其用于遮挡环境光,并且在底面具有开口部;拍摄部,其对在上述开口部向上述壳体内部露出的介质进行拍摄;以及多个光源,其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朝向上述开口部将光照射到上述开口部中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上述开口部形成为矩形,上述壳体至少具有四个与上述开口部的边对应的罩部,并且在四个上述罩部中相互对置的两组上述罩部中的一组上述罩部为从上述开口部所位于的一侧朝向相反侧的端部侧并且向上述罩部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罩部,另一组上述罩部为将两个上述倾斜罩部相互连接的连接罩部,两个上述倾斜罩部,其中一个上述倾斜罩部以上述开口部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上述倾斜罩部进行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够切换成两个上述倾斜罩部的上述开口部侧的端部为分开的打开状态和两个上述倾斜罩部为彼此平行朝向地邻接的折叠状态,两个上述连接罩部与上述倾斜罩部可变形自如地连接,在两个上述倾斜罩部为上述折叠状态时,通过相对于上述倾斜罩部发生变形而进入到上述倾斜罩部之间。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角度保持机构,在两个上述倾斜罩部为上述打开状态时,上述角度保持机构以两个上述倾斜罩部的上述开口部侧的端部为分开的方式来保持两个上述倾斜罩部。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方式,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发挥能够确保便携性并且能够确保拍摄范围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

图5是图3的b-b截面图。

图6是图5的c-c截面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7的d-d截面图。

图9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由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图像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11是合成由拍摄部拍摄的图像数据时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外部装置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壳体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关于图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折叠状态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e-e向视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第二倾斜罩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将图17所示的第二倾斜罩部的长度缩短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1是使图20所示的倾斜罩部成为折叠状态时的说明图。

图22是使图21所示的倾斜罩部成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并且是转动轴为一个的情况下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的f-f向视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连接罩部具有四个转动部件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连接罩部由软质部件构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由点光源构成光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8是图27的g-g截面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在转动罩部设置光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30是图29的h-h截面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仰视图。

图32是表示第一转动部件的图。

图33是表示第二转动部件的图。

图34是表示比较例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仰视图。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角度保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图35的角度保持机构的截面图。

图37是表示图35的角度保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38是表示切换到折叠状态时的图35的角度保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侧视图。

图40是表示锁定机构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不由下述实施方式限定。此外,下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置换的结构要素或者实质相同的结构要素。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是能用手搬运的大小,如图1、图2所示,通过用拍摄部70拍摄介质p,生成与介质p对应的图像数据。本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以汇集卤化银照片或洗印照片的相册为介质p,以相册内的照片单体为读取对象区域pt进行读取,生成与相册内的照片单体对应的图像数据。

此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使用用途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不仅在生成与具有光泽的纸(卤化银照片单体或洗印照片单体、杂志等)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而且对于普通纸状的图像等用户想要生成图像数据的任何介质都能够使用。

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构成为包括壳体2和外部装置3。其中,外部装置3具有用于拍摄被拍摄物体的拍摄部70和显示任意信息的显示部71。该拍摄部70和显示部71设置于外部装置3中相互为相反方向的面上。即,拍摄部70在外部装置3中设置于与设置有显示部71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该外部装置3通过预先安装或者从记录介质读取(也包含下载)并安装与作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功能对应的读取应用程序来使用。本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装置3例如是具有电话功能、互联网连接功能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作为其一部分功能,具有作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功能。

壳体2能够保持该外部装置3,以规定了外形和拍摄部70的位置的外部装置3、或者外形及拍摄部70的位置位于一定范围内的外部装置3作为对象而形成,例如以同一系列的外部装置3作为对象而形成壳体2。当用图像读取装置1读取介质p的读取对象区域pt时,在由壳体2保持外部装置3的状态下进行读取。

图3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图5是图3的b-b截面图。壳体2形成为大致三角柱的形状,构成三角柱的矩形形状的3个所谓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开口,该开口的部分为形成为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1。该开口部11形成为至少能将l号大小(89mm×127mm)的照片收纳在开口部11内的面积。此外,考虑后述的图像处理,开口部11优选为如下面积,即,在使l号大小的照片的中心与开口部11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在开口部11的外缘与照片的外缘之间形成间隙的面积,例如为102mm×140mm左右。

在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时,壳体2的该开口部11位于下方侧并且以向下方开口的朝向被使用。换言之,壳体2在底面10具有开口部11。这样,由于壳体2在底面10具有开口部11并且开口部11向下方开口,所以对于壳体2内能够遮挡从壳体2的周围向壳体2照射的环境光。

在这样形成的壳体2中,构成作为壳体2的形状的三角柱的3个侧面中的、除了底面10以外的剩余两个侧面、以及构成三角柱的三角形状的两个底面分别作为罩部15而形成。这四个罩部15分别与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1的4条边对应,作为遮光部件而设置,用于遮挡从壳体2的周围向壳体2照射的环境光照射到壳体2内。

在这四个罩部15中,相互对置的两组罩部15中的一组罩部15,为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朝向相反侧的端部侧并朝向罩部15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罩部20。也就是说,倾斜罩部20由构成壳体2的形状即三角柱的3个侧面中的、除了底面10以外的剩余两个侧面构成。

这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作为一个倾斜罩部20的第一倾斜罩部21包括:外部装置保持部22,其用于保持外部装置3;拍摄用开口部23,其是外部装置3拍摄介质p时的开口部;以及电源收纳部24,其用于收纳电池(省略图示)等电源56(参照图9)。其中,拍摄用开口部23为连通第一倾斜罩部21的孔,连通第一倾斜罩部21处的壳体2的外表面侧与内表面侧。

此外,外部装置保持部22形成于第一倾斜罩部21处的壳体2的外表面侧,并且形成为外部装置3所具有的拍摄部70位于形成有拍摄用开口部23的部分,并且能够在第一倾斜罩部21处的壳体2的外表面侧的位置保持外部装置3。例如,外部装置保持部22从第一倾斜罩部21突出地形成,以能够在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位于形成有拍摄用开口部23的部分的状态下从下方侧支承外部装置3的下端部分并且从侧面支承外部装置3的侧面部分。外部装置3在由该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时,由于成为拍摄部70位于形成有拍摄用开口部23的位置的状态,所以能够用拍摄部70拍摄在开口部11中向壳体2内部露出的介质p。

此外,图像读取装置1能够在壳体2与外部装置3之间进行通信,或者使光源50(图5)点亮,电源收纳部24能够收纳提供用于这些动作的电力的电池等电源56。

此外,在第一倾斜罩部21具备用于检测开口部11是否被封闭的封闭检测部即触地传感器55。该触地传感器55设置在第一倾斜罩部21的底面10一侧,是如下的机械式传感器:在壳体2的底面10与介质p密接、开口部11被介质p封闭时,触地传感器55的桥臂因介质p而发生变形,从而导通(on),由此检测出开口部11的封闭。

此外,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另一个倾斜罩部20即第二倾斜罩部26中,在与壳体2的内表面侧相当的面上配置有反射镜27。即,反射镜27设置于第二倾斜罩部26的与第一倾斜罩部21对置的面上。这样,设置于第二倾斜罩部26的内表面侧的反射镜27设置成,反射在开口部11中向壳体内部12露出的介质p,并且能够使反射的镜像由拍摄部70拍摄。

此外,反射镜27、为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的状态下的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以及开口部11的位置关系设定为,借助于反射镜27的拍摄部70的拍摄区域s(参照图10)是与开口部11相同的区域或者比开口部11大的区域。由此,在通过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外部装置3而使拍摄部70位于拍摄用开口部23的位置的状态下,拍摄部70能够对在开口部11中向壳体内部12露出的介质p的整个区域进行拍摄。

此外,在四个罩部15中相互对置的两组罩部15中的另一组罩部15为连接两个倾斜罩部20的连接罩部30。该连接罩部30由构成作为壳体2的形状的三角柱的两个所谓底面构成。此外,壳体2的从正面观察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的形状为以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为底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因此,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一个倾斜罩部20与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所构成的角度x°和另一个倾斜罩部20与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所构成的角度x°为大致相同的大小。

这些罩部15中的倾斜罩部20,通过一个倾斜罩部20以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倾斜罩部20进行相对地移动,能够切换倾斜罩部20彼此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两个倾斜罩部20通过一个倾斜罩部20相对于另一个倾斜罩部20进行相对地移动,能够切换成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侧的端部为分开的打开状态(图3)和两个倾斜罩部20为彼此平行朝向地相邻的折叠状态(参照图15、图16)。

详细而言,两个倾斜罩部20在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分别设置有在横跨2处的连接罩部30之间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41,倾斜罩部20能够以这些转动轴41为中心分别转动。这样,两个倾斜罩部20以不同的转动轴41为中心分别转动,因而相互地相对于另一方的一个倾斜罩部20相对地移动,由此两个倾斜罩部20能够切换成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此外,连接罩部30的一个连接罩部30具有相互转动自如地连接的多个转动部件31。详细而言,两个连接罩部30分别由从作为连接罩部30的形状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侧与底边成直角的线分割成两个,该被分割而成的部分分别为转动部件31。在一个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之间配置有相对于各转动部件31可转动的连接部件35,通过连接部件35将两个转动部件31以相互与另一方的一个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的方式连接。

而且,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分别转动自如地与不同的倾斜罩部20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连接部件35将各连接罩部30的两个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连接,而且各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与不同的倾斜罩部20连接,由此将两个倾斜罩部20相互连接。

这样,两个连接罩部30的转动部件31相互转动自如地连接,并且与倾斜罩部20也转动自如地连接,由此与倾斜罩部20可变形自如地连接。由此,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由于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而能够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

换言之,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30由于转动部件31相互之间相对地转动而能够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地与倾斜罩部20连接。由此,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30由于转动部件31相互之间相对地转动而成为连接罩部30与两个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从而能够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此外,在壳体内部12配置有多个光源50。该多个光源50配置成能够朝向开口部11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这样,配置于壳体内部12的光源50配置在连接罩部30处的壳体2的内表面侧,并且分别配置在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也就是说,光源50配置在壳体内部12的四个部位。

图6是图5的c-c截面图。详细而言,光源50具有配置于两个连接罩部30中的一个连接罩部30上的第一光源51和配置于另一个连接罩部30上的第二光源52。第一光源51分别配置在配置有该第一光源51一侧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第二光源52分别配置在配置有该第二光源52一侧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这样,配置于各转动部件31的光源50是将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ld(laserdiode,激光二极管)等多个发光元件呈带状地排列而成的发光模块,用从电源56(参照图9)供给的电力点亮而能够照射光。

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具有能够对在开口部11向壳体内部12露出的介质p的整个区域(包含读取对象区域pt的区域)进行拍摄的光量。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构成为能够对开口部11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照射光。具体而言,第一光源51能够向开口部11中的、靠近设置第二光源52的连接罩部30的位置照射光,第二光源52能够向开口部11中的、靠近设置第一光源51的连接罩部30的位置照射光。即,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的主照射区域不同。

此外,这里所说的主照射区域是指照射成为如下状态的光的区域:在从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时,正反射光进一步由反射镜27反射而射入拍摄部70。该区域是指:在生成的图像数据中,从第一光源51或第二光源52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介质p的与产生正反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的图像无法被识别的区域。

图7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7的d-d截面图。除倾斜罩部20和连接罩部30以外,壳体2还具有转动罩部40,转动罩部40配置于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转动罩部40在该位置上从一个连接罩部30所位于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个连接罩部30所位于的一侧。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分别转动自如地与转动罩部40连接,这样,倾斜罩部20的转动轴41的结构为使倾斜罩部20与转动罩部40转动自如地连接。即,转动轴41为在倾斜罩部20进行转动时的虚拟中心轴。

对倾斜罩部20和转动罩部40的连接部分进行说明,在两个倾斜罩部20形成有弯折部28,该弯折部28是将各倾斜罩部20上的沿转动罩部40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侧相互地向另一个倾斜罩部20所位于的一侧弯折而成的。倾斜罩部20通过使转动罩部40位于该弯折部28的彼此之间,而从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侧覆盖转动罩部40。

在该弯折部28形成有沿着转动罩部40延伸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在转动罩部40的端部形成有可以使形成于弯折部28的突起部卡入的孔。关于倾斜罩部20和转动罩部40,使形成于弯折部28的突起部卡入到形成于转动罩部40的孔中,由此突起部和孔的中心轴成为转动轴41,倾斜罩部20转动自如地与转动罩部40连接。此外,突起部和孔在倾斜罩部20的弯折部28和转动罩部40上的配置也可以相反。只要倾斜罩部20以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自如地与转动罩部40连接即可,无论何种连接方式。

此外,连接罩部30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部件35,通过两个连接部件35在两个部位将一个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连接。而且,转动部件31在与倾斜罩部20连接的部分形成有多个转动连接部32。该转动连接部32具有在沿着转动部件31的与倾斜罩部20连接的边的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在倾斜罩部20中,在弯折部28设置有部件,该部件上形成有可使该突起部卡入的孔。使形成于转动连接部32的突起部卡入到在设置于弯折部28的部件上所形成的孔中,由此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与倾斜罩部20连接。此外,突起部和孔在转动连接部32和倾斜罩部20的弯折部28上的配置也可以相反。只要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与倾斜罩部20连接即可,无论何种连接方式。

图9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功能框图。与外部装置3一起构成图像读取装置1的壳体2具有反射镜27、第一光源51、第二光源52、触地传感器55、电源56和壳体控制部60。这样,壳体2具备的壳体控制部60的硬件结构主要由进行运算处理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程序和信息的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由于与已知的控制装置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此外,第一光源51及第二光源52、即光源50和触地传感器55与壳体控制部60电连接,由此光源50能够由壳体控制部60进行点亮和熄灭的控制,由触地传感器55检测出的检测结果能够通过壳体控制部60接收。详细而言,壳体控制部60具有作为用于控制光源50的点亮状态的光源控制部61的功能,光源50能够通过该壳体控制部60进行光量、或者点亮及熄灭的定时的控制。此时,光源控制部61还能够参照触地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进行光源50的点亮状态的控制。

此外,收纳在电源收纳部24中的电源56也与壳体控制部60电连接,壳体2所具有并且用电力驱动的各部,能够通过从该电源56供给的电力驱动。作为供给使壳体2的各部动作的电力的电源56,例如使用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等电池。

而且,壳体控制部60具有与外部装置3之间能够进行通信的通信部62,通信部62例如通过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进行无线通信。与外部装置3之间的通信也可以通过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或红外线通信等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以外的方式进行,只要是能够在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的外部装置3与壳体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即可,无论是何种方式。

另一方面,外部装置3具有拍摄部70、显示部71、拍摄控制部75、图像处理部76和通信部77,除此以外还具有电源部(省略图示)、存储部(省略图示)。其中,拍摄部70配置在外部装置3的背面(与设置有显示部71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其呈面状地排列由来自外部装置3的电源部的电力驱动的ccd图像传感器或cmos图像传感器等拍摄元件而成。该拍摄部70通过呈面状地排列的拍摄元件对拍摄范围内的被拍摄物体进行一次性拍摄。

此外,显示部71能够显示任意的图像,也能够显示由拍摄部70拍摄的图像。显示部71是配置在外部装置3的表面,由来自外部装置3的电源部的电力驱动的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器。此外,显示部71是除了作为外部装置3的输出部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作为输入部的功能的触摸面板显示器。因此,通过用户触摸显示部71的任意位置,显示部71能够输出与位置对应的电信号,由此,用户能够对外部装置3进行任意的输入操作。

此外,拍摄控制部75、图像处理部76和通信部77作为实现外部装置3所具有的控制部的功能而设置。具有拍摄控制部75等功能的控制部的硬件结构主要由进行运算处理的cpu、存储程序和信息的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由于与已知的智能手机等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其中,拍摄控制部75能够控制拍摄部70,进行拍摄部70的拍摄定时和曝光时间的调整、对焦等与拍摄有关的控制。此外,图像处理部76能够对由拍摄部70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在通过拍摄部70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每次曝光时,拍摄部70所具有的各拍摄元件向图像处理部76输出基于与射入的光对应的输出值的图像信号,图像处理部76进行基于该图像信号生成一个图像数据等图像处理。

此外,通信部77与壳体2的通信部62之间能够通过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等进行通信。壳体2和外部装置3能够通过通信部62、77双方以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

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下面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图10是由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图像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用图像读取装置1进行介质p的读取的情况下,使壳体2为打开状态,并且以使介质p的读取对象区域pt位于开口部11内的方式,将打开状态的壳体2载置在介质p上。在将壳体2载置在介质p上时,设置于底面10的触地传感器55因与介质p接触而发生变形,检测出开口部11已封闭。在触地传感器55检测出开口部11已封闭之后,光源控制部61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一起点亮。此外,在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一起点亮的状态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由光源控制部61控制光源50,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一起熄灭。

在将壳体2载置在介质p上之后,通过外部装置保持部22以拍摄部70与拍摄用开口部23对置的朝向保持外部装置3。由此,拍摄部70能够经由拍摄用开口部23拍摄壳体2内,并且能够读取在壳体2内由反射镜27反射的介质p的图像。

这样,在通过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外部装置3时,外部装置3在使与图像读取装置1的功能对应的读取应用程序启动的状态下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等,成为能够使用读取应用程序进行介质p的读取的状态。在执行了读取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在外部装置3的显示部71,基于从图像处理部76输出的图像数据信号,显示由拍摄部70当前正在拍摄的图像。因此,在外部装置3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的状态下执行读取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在显示部71显示由反射镜27反射、由拍摄部70当前正在拍摄的介质p的图像。

此外,在执行读取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在外部装置3的显示部71中将快门显示为图标。在读取应用程序中,当用户通过触碰该快门的图标而按下快门时,从拍摄控制部75向拍摄部70输出用于指示拍摄部70进行拍摄的拍摄指示信号,并且基于由拍摄部70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的读取。即,对由拍摄部70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所期望的图像处理,并存储在外部装置3具有的存储部中,由此保存到存储部中。

执行读取应用程序,而进行图像的读取时,通过由光源控制部61控制光源50,连续地执行仅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中的一方点亮的状态。也就是说,壳体2和外部装置3能够在壳体2的通信部62与外部装置3的通信部77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在通过由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进行拍摄来进行介质p的读取的情况下,在壳体2与外部装置3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的同时进行协同控制。在进行图像的读取时,通过该协同控制,不仅进行拍摄部70的控制,还进行光源50的控制,持续地执行使第二光源52熄灭而仅有第一光源51点亮的状态和使第一光源51熄灭而仅有第二光源52点亮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拍摄控制部75使拍摄部70在仅第一光源51点亮时、以及仅第二光源52点亮时即分别点亮时各拍摄介质p一次。也就是说,在拍摄部70进行每次拍摄时,多个光源50中的与上次拍摄时点亮的光源50不同的光源50点亮,每次光源50点亮时,拍摄部70进行拍摄。

图11是合成由拍摄部拍摄的图像数据时的说明图。在由拍摄部70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76生成的图像数据,是将仅第一光源51点亮时由拍摄部70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第一图像数据d1)和仅第二光源52点亮时由拍摄部70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第二图像数据d2)合成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合成图像数据dg)。由于第一图像数据d1是仅第一光源51点亮时拍摄的图像数据,所以在从第一光源51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的情况下,在与第一光源51的主照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产生第一光源51的映入pa,无法识别对应的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图像数据d2是仅第二光源52点亮时拍摄的图像数据,所以在从第二光源52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的情况下,在与第二光源52的主照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产生第二光源52的映入pb,无法识别对应的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

这里,映入pa、pb在图像数据不同的位置产生。这是由于,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向开口部11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照射光。因此,在第一图像数据d1中,能够识别与映入pb的区域对应的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另一方面,在第二图像数据d2中,能够识别与映入pa的区域对应的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

图像处理部76从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提取能够识别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的区域,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因此,本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处理部76将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的、位于两个映入pa、pb之间的两个图像数据d1、d2的中心线cl设定为边界。而且,图像处理部76提取第一图像数据d1中自中心线cl开始的与产生映入pa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区域,并且提取第二图像数据d2中自中心线cl开始的与产生映入pb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区域,通过合成与提取出的两个区域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由此,生成的合成图像数据dg仅由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的图像品质较高的区域构成。

图像处理部76进一步对生成的合成图像数据dg进行边界的平滑化、反射镜反转修正、梯形修正、矩形裁剪、伽马校正等各种修正。在通过图像处理部76进行合成图像数据dg的修正之后,将修正后的合成图像数据dg保存在外部装置3的存储部中,由此对介质p的图像进行读取。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对介质p的读取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在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外部装置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像读取装置1对介质p的读取在外部装置3安装于壳体2的状态下进行。首先,外部装置3基于用户发出的执行外部装置3的读取应用程序的指示,启动拍摄部70(步骤st1)。这里,读取应用程序的执行指示例如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用户操作显示部71,使与读取应用程序对应的启动按钮的图标显示在显示部71中,并按下启动按钮。由此,启动拍摄部70,持续进行开口部11的拍摄,并将图像信号依次输出到图像处理部76,图像处理部76依次生成图像数据,由显示部71依次显示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接着,判断快门是否被按下(步骤st2)。详细而言,在执行读取应用程序时,由于与图像一起在显示部71中将快门显示为图标,所以外部装置3判断显示于显示部71的快门是否被按下。通过该判断,在判断为快门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步骤st2,“否”),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快门被按下为止,并且在快门被按下之前为待机状态。

图13是表示在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壳体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此外,在由图像读取装置1进行介质p的读取时,在壳体2首先进行触地传感器55是否导通(on)的判断(步骤st21)。也就是说,在进行介质p的读取时,用户确认想要进行读取的介质p,通过手将图像读取装置1定位于介质p,使得开口部11与介质p的读取对象区域pt相对。此外,此时多个光源50为熄灭状态。当壳体2的底面10与介质p接触而成为能够读取介质p的状态时,触地传感器55导通,因此壳体控制部60通过判断触地传感器55是否为导通的状态,来判断是否为开口部11被封闭而能够读取介质p的状态。通过该判断,在判断为触地传感器55不导通的情况下(步骤st21,“否”),反复进行判断直到判断为触地传感器55导通为止,并且在触地传感器55导通之前为待机状态。

如果成为能够判断为触地传感器55导通(步骤st21,“是”)、判断为壳体2的底面10与介质p或放置介质p的面密接的状态,则点亮所有光源50(步骤st22)。也就是说,在使壳体2的底面10与介质p或放置介质p的面密接之前,由于多个光源50为熄灭状态,所以壳体内部12变得漆黑。另一方面,在外部装置3中,通过拍摄部70依次拍摄封闭开口部11的介质p,但是在依次生成的图像数据中,由于壳体内部12漆黑而成为光量不足的状态,无法识别对应的介质p的读取对象区域pt中的图像。因此,如果成为能够判断为触地传感器55导通、判断为开口部11由介质p或放置介质p的面封闭的状态,则光源控制部61使多个光源50全部点亮。由此,在壳体内部12照射来自多个光源50的光,并且来自多个光源50的光直接或经由反射镜27照射到封闭开口部11的介质p上。

在显示部71中,基于由拍摄部70依次拍摄的图像数据来依次显示介质p的图像,通过使来自多个光源50的光照射到介质p上,用户能够识别读取对象区域pt中的图像。由此,用户能够基于显示在显示部71中的图像,调整介质p与开口部11的位置关系,能够使读取对象区域pt完全位于开口部11中。此外,根据介质p的材质的不同,存在在图像数据中产生映入pa、pb的情况,但是即使产生映入pa、pb,也能够识别介质p与开口部11的位置关系。

点亮所有光源50之后,判断是否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3)。在判断为没有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23,“否”),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为止,并且在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前为待机状态。也就是说,在外部装置3中,在判断为快门被按下的情况下(步骤st2,“是”)(参照图12),进行焦点、曝光、白平衡(wb)的调整(步骤st3)。也就是说,通过拍摄控制部75与壳体内部12的环境相适应地设定拍摄部70的拍摄条件。拍摄控制部75进行这些调整,使得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特别是在与产生映入pa、pb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区域能够得到最佳的画质。

在进行上述调整之后,接着,外部装置3发送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4)。即,外部装置3经由外部装置3的通信部77和壳体2的通信部62,向壳体2的光源控制部61发送仅使第一光源51点亮的光源切换信号即第一光源点亮信号。在壳体控制部60中,如果接收到该第一光源点亮信号,则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3,“是”)(参照图13)。在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后,光源控制部61基于接收到的第一光源点亮信号仅使第一光源51点亮(步骤st24)。

在仅使第一光源51点亮之后,光源控制部61再次判断是否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5)。在判断为没有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25,“否”),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为止,并且在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前为待机状态,维持点亮第一光源51。

另一方面,在发送第一光源点亮信号之后,外部装置3仅在第一光源51点亮时,通过拍摄部70进行拍摄(步骤st5)(参照图12)。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处理部76生成没有对与第一光源51对应的映入pa进行处理的第一图像数据d1。此外,在生成第一图像数据d1时,也可以由显示部71显示基于第一图像数据d1的图像。

在进行了仅第一光源51点亮时的拍摄之后,接着,外部装置3发送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6)。即,外部装置3经由外部装置3的通信部77和壳体2的通信部62,向壳体2的光源控制部61发送仅使第二光源52点亮的光源切换信号即第二光源点亮信号。在壳体控制部60中,如果接收到该第二光源点亮信号,则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5,“是”)(参照图13)。在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后,光源控制部61基于接收到的第二光源点亮信号使第一光源51熄灭,并仅使第二光源52点亮(步骤st26)。

在仅使第二光源52点亮之后,光源控制部61再次判断是否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7)。在判断为没有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27,“否”),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为止,并且在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前为待机状态,维持点亮第二光源52。

另一方面,在发送第二光源点亮信号之后,外部装置3仅在第二光源52点亮时,通过拍摄部70进行拍摄(步骤st7)(参照图12)。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处理部76生成没有对与第二光源52对应的映入pb进行处理的第二图像数据d2。此外,在生成第二图像数据d2时,也可以由显示部71显示基于第二图像数据d2的图像。

在进行了仅第二光源52点亮时的拍摄之后,接着,外部装置3发送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8)。即,外部装置3经由外部装置3的通信部77和壳体2的通信部62,向壳体2的光源控制部61发送使第二光源52熄灭的光源切换信号即全光源熄灭信号。在壳体控制部60中,如果接收到该全光源熄灭信号,则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7,“是”)(参照图13)。在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后,光源控制部61基于接收到的全光源熄灭信号使第二光源52熄灭,并使多个光源50全部熄灭(步骤st28)。

另一方面,在发送全光源熄灭信号之后,外部装置3进行图像处理(步骤st9)(参照图12)。该图像处理由外部装置3具有的图像处理部76进行。图1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关于图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像处理部76主要进行合成图像数据dg的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的修正。在由图像处理部76进行图像处理时,首先,对图像数据的曝光进行修正(步骤st91)。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76对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的至少一方的曝光进行修正,使得两个图像数据d1、d2的明暗差变小。由此,能够抑制在基于两个图像数据d1、d2生成的合成图像数据dg中隔着中心线cl产生的明暗差。

接着,图像处理部76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步骤st92)。即,图像处理部76基于进行了曝光修正的图像数据d1、d2,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在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之后,接着进行边界的平滑化(步骤st93)。图像处理部76对合成图像数据dg中图像数据d1与图像数据d2的边界、即中心线cl附近的像素数据进行矩形合成处理、羽化处理等公知的平滑化处理中至少任意一项处理,来进行中心线cl附近的平滑化。由此,能够抑制下述情况被识别出,即,合成图像数据dg是隔着合成图像数据dg的中心线cl,将两个图像数据d1、d2合成而生成的。

在进行了边界的平滑化之后,接着,进行反射镜反转修正(步骤st94)。也就是说,由于拍摄部70经由反射镜27拍摄介质p,所以由图像处理部76生成的图像数据是基于上下反转的反射镜图像而成的图像数据。因此,图像处理部76为了使合成图像数据dg的上下反转而进行公知的反射镜反转修正。

在进行了反射镜反转修正之后,接着,进行梯形修正(步骤st95)。也就是说,由于反射镜27与开口部11的距离因开口部11的位置而不同,所以即使开口部11是矩形,在由拍摄部70经由反射镜27拍摄的图像中,开口部11看起来也成梯形。因此,在由图像处理部76生成的图像数据中,在介质p上为矩形的图像也变成梯形。因此,图像处理部76例如对于介质p的图像在图像数据中所对应的图像的变形量,基于拍摄部70、反射镜27与开口部11的位置关系预先设定,并且基于变形量进行公知的梯形修正。

进行了梯形修正之后,接着,进行矩形裁剪(步骤st96)。例如图像处理部76进行公知的矩形裁剪,基于合成图像数据dg中的与读取对象区域pt对应的区域和其它区域之间的明暗差等来提取与读取对象区域pt对应的区域。由此,图像处理部76生成仅由与读取对象区域pt对应的区域构成的合成图像数据dg。

进行了矩形裁剪之后,接着,进行伽马校正(步骤st97)。也就是说,图像处理部76对合成图像数据dg进行与外部装置3的显示部71的特性、或标准的显示部的特性相匹配的公知的伽马校正。

这样,在由图像处理部76进行图像处理之后,外部装置3在显示部71显示基于合成图像数据dg的图像(步骤st10)(参照图12)。即,在显示部71显示基于进行各种处理之后的合成图像数据dg的图像。接着,保存合成图像数据dg(步骤st11)。即,通过将进行各种处理之后的合成图像数据dg存储在外部装置3的存储部来保存在存储部中。在保存合成图像数据dg之后,返回步骤st2,进行快门是否被按下的判断,由此在进行下一个读取指示之前为待机状态。

此外,在图像处理时进行的边界的平滑化、各种修正、矩形裁剪优选能够通过操作由读取应用程序显示在显示部71中的图标来选择是否执行、以及进行各种设定。此外,合成图像数据dg的保存、即合成图像数据dg在存储部中的存储,优选用户通过操作由读取应用程序显示在显示部71中的图标来进行指示。

如上所述,图像读取装置1读取介质p的图像,并保存在外部装置3的存储部中,但是在不进行介质p的读取的情况下,即不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时,能够折叠壳体2。图15是折叠状态的壳体的侧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在折叠壳体2时,使两个倾斜罩部20以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而使倾斜罩部20彼此相对移动,由此使倾斜罩部20彼此靠近。此时,位于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与两个倾斜罩部20连接的连接罩部30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由此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也就是说,在折叠壳体2时,在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侧相互靠近的方向上,使两个倾斜罩部20分别以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由此,连接于两个倾斜罩部20的连接罩部30的、与倾斜罩部20的连接部分彼此的间隔变小。

详细而言,连接罩部30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与两个倾斜罩部20分别转动自如地连接,两个转动部件31彼此也通过连接部件35转动自如地连接。因此,在连接罩部30的与倾斜罩部20的连接部分彼此的间隔变小的情况下,由于转动部件31相对于倾斜罩部20转动并且转动部件31彼此也相对于另一个转动部件31转动,所以连接罩部30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也就是说,在以连接罩部30整体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连接罩部30在连接部件35所位于的部分向靠近另一个连接罩部30的方向弯折的状态下发生变形,进入到两个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这样,通过使两个倾斜罩部20向倾斜罩部20彼此靠近的方向转动,在成为倾斜罩部20彼此平行的朝向时,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的连接罩部30的转动部件31也成为与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由此,由于连接罩部30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所以两个倾斜罩部20成为重叠的状态,在以整体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壳体2成为具有将两个倾斜罩部20的厚度相加所得到的厚度的、呈大致矩形的板状的状态。因此,壳体2成为紧凑型形态。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壳体2由两个倾斜罩部20和两个连接罩部30构成,通过倾斜罩部20以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倾斜罩部20进行相对地移动,能够切换成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由此,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打开状态时,由于照射到介质p的环境光能够被四个罩部15遮挡,所以能够通过外部装置3以稳定的画质读取图像。此外,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由于连接罩部30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所以能够使倾斜罩部20彼此平行朝向地相邻,而能够形成倾斜罩部20彼此重叠的紧凑型形态。其结果,能够确保图像读取装置1的便携性,并且还能够确保画质地读取图像。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将壳体2折叠,所以在不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时,能够通过折叠来容易地进行搬运,并且还能够节省空间地进行保管。

此外,两个倾斜罩部20通过以不同的转动轴41为中心分别转动来切换成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因此能够使两个倾斜罩部20以各自的转动轴41为中心更可靠地转动,而成为任意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同时实现:确保便携性以及确保了画质的图像读取。

此外,连接罩部30构成为一个连接罩部30具有多个转动部件31,在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由于转动部件31彼此相对地转动而成为与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所以能够使连接罩部30更可靠地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提高图像读取装置1的便携性。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是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是在能够变更倾斜罩部20的长度的方面具有特征。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并且标记相同的符号。

图17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e-e向视图。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同样,具有壳体2和外部装置3,在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在由壳体2保持外部装置3的状态下通过由外部装置3进行拍摄来读取。此外,壳体2具有两个倾斜罩部20和两个连接罩部30,通过使倾斜罩部20以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能够切换成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的状态即打开状态和携带或保管时的状态即折叠状态。此外,连接罩部30的一个连接罩部30具有相互转动自如地连接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两个转动部件31分别转动自如地与不同的倾斜罩部20连接。

此外,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中,壳体2具有的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第二倾斜罩部90构成为:能够使其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变化。这样,由于第二倾斜罩部90能够使长度变化,所以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转动部件31中的与第二倾斜罩部90连接的转动部件31,在其与第二倾斜罩部90连接的部分的在开口部11侧的端部侧被切割,以能够吸收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变化。

在由图像读取装置80进行介质p的图像读取时,在如下状态进行读取,即,使第二倾斜罩部90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倾斜罩部21的长度长的状态。因此,由第二倾斜罩部90与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所构成的角度y°小于由第一倾斜罩部21与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所构成的角度x°。

图19是图17所示的第二倾斜罩部的分解立体图。能够使长度变化的第二倾斜罩部90具有基部91和滑动部95。其中,基部91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在矩形的1条边附近与转动罩部40连接。即,基部91在第二倾斜罩部90中为以转动轴41为中心与转动罩部40转动自如地连接的部件。像这样与转动罩部40连接的基部91在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的周围具有基部框架部92,该基部框架部92是包围矩形板的框架状的部件,在与第一倾斜罩部21对置的一侧的面上配置有反射镜27。

此外,在基部框架部92中,在相当于作为基部91的形状的矩形的4条边中位于转动轴41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的2条边的部分的基部框架部92的外侧部分,设置有向矩形的外侧方向突出的突起部93。该突起部93在用于设置突起部93的每条边上设置有多个。

此外,滑动部95构成为具有与基部91相同程度的大小的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在该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的周围相当于3条边的位置上具有滑动部框架部96,该滑动部框架部96是包围矩形板的框架状的部件。详细而言,滑动部框架部96设置在作为滑动部95的形状的矩形的4条边中的、除了位于基部91中转动轴41所位于的边侧的边以外的3条边上。

此外,在滑动部框架部96,在滑动部框架部96上的与在基部91设置于矩形的4条边的基部框架部92中突起部93所位于的边对应的部分的内侧部分,形成有可使设置于基部框架部92的突起部93滑入的槽部97。该槽部97沿着设置有形成该槽部97的滑动部框架部96的边形成。而且,在该槽部97形成有多个作为突起部93可卡入的孔的卡合孔98。该卡合孔98形成于在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时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并且在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此外,基部91和滑动部95都由树脂材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通过对滑动部95和基部91施加较大的力,滑动部95和基部91发生弹性变形,使突起部93能够卡入到卡合孔98中或者从卡合孔98中脱落。

第二倾斜罩部90中,滑动部95与基部91的配置反射镜27的面的相反侧的面重叠,由此双方构成为一体。此时,基部框架部92和滑动部框架部96成为如下状态:滑动部框架部96位于基部框架部92的外侧,在转动轴41延伸的方向上基部框架部92与滑动部框架部96重叠,基部框架部92的突起部93滑入到滑动部框架部96的槽部97中。

由此,突起部93能够相对于槽部97在形成槽部97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并且基部框架部92与滑动部框架部96能够在形成槽部97的方向上、即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由此,第二倾斜罩部90中,滑动部95与基部91可滑动地连接。

本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下面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在通过图像读取装置80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使壳体2成为打开状态,第二倾斜罩部90使滑动部95相对于基部91向远离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这样,在使滑动部95相对于基部91向远离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设置于基部91的突起部93卡入到设置于滑动部95的多个卡合孔98中的、在打开状态时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的卡合孔98中,从而使突起部93与卡合孔98卡合。由此,将滑动部95固定在向远离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所期望的位置上。

换言之,一部分的卡合孔98形成在:在使滑动部95滑动、而使第二倾斜罩部90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适于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的长度时,在滑动部95中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使由第一倾斜罩部21保持的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反射镜27和介质p的关系成为更适于拍摄的关系,因此在由拍摄部70经由反射镜27对介质p进行拍摄时,能够以更高的画质进行拍摄。

图20是将图17所示的第二倾斜罩部的长度缩短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首先,使第二倾斜罩部90的滑动部95向转动轴41所位于的一侧滑动,将第二倾斜罩部90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缩短。此时,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转动部件31中与第二倾斜罩部90连接的转动部件31,在其与第二倾斜罩部90连接的部分的在开口部11侧的端部侧被切割。因此,能够使滑动部95的滑动部框架部96不会与转动部件31抵接地滑动。

这样,在使滑动部95相对于基部91向靠近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设置于基部91的突起部93卡入到设置于滑动部95的多个卡合孔98中的、在折叠状态时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的卡合孔98中,从而使突起部93与卡合孔98卡合。由此,将滑动部95固定在向靠近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所期望的位置上。

具体而言,一部分的卡合孔98形成在:在使滑动部95滑动、而使第二倾斜罩部90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与第一倾斜罩部21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时,在滑动部95中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因此,在使滑动部95相对于基部91向靠近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将滑动部95固定在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成为与第一倾斜罩部21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的位置上。

图21是使图20所示的倾斜罩部成为折叠状态时的说明图。图22是使图21所示的倾斜罩部成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使壳体2具有的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使第一倾斜罩部21与第二倾斜罩部90以转动轴41为中心向双方靠近的方向转动。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倾斜罩部21与第二倾斜罩部90之间并且与双方连接的连接罩部30,通过相互连接的转动部件31转动并且转动部件31也相对于倾斜罩部20转动,由此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由此,第一倾斜罩部21与第二倾斜罩部90成为平行的朝向而成为重叠的状态。此时,第二倾斜罩部90通过使滑动部95向靠近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成为与第一倾斜罩部21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因此折叠状态的壳体2在俯视时成为第一倾斜罩部21与第二倾斜罩部90以大致相同的形状重叠的状态。因此,在以整体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壳体2成为具有将两个倾斜罩部20的厚度相加所得到的厚度的、呈大致矩形的板状状态,壳体2成为紧凑型形态。

以上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由于能够使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变化,所以能够使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成为分别适合于倾斜罩部20的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长度。也就是说,能够确保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形成紧凑型形态,并且在成为打开状态时能够使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反射镜27和介质p的关系成为更适于拍摄的关系。其结果,能够确保图像读取装置80的便携性,并且以更高的画质读取图像。

变形示例

此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壳体2所具有的两个倾斜罩部20能够以不同的转动轴41为中心分别转动,但是倾斜罩部20的转动轴41也可以不按每个倾斜罩部20设置。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并且是转动轴为一个的情况下的壳体的立体图。图24是图23的f-f向视图。如图23、图24所示,壳体2所具有的两个倾斜罩部20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以共用的转动轴41为中心一起转动来切换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即,两个倾斜罩部20也可以通过以共用的虚拟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与一个转动罩部40连接。由于两个倾斜罩部20构成为以一个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所以能够简化与倾斜罩部20的转动有关的部分的形态,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构成为一个连接罩部30具有两个转动部件31,但是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转动部件31也可以是两个以外的任意数量。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连接罩部构成为具有四个转动部件的情况下的说明图。例如如图25所示,一个连接罩部3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四个转动部件31。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四个转动部件31,在使两个倾斜罩部20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四个转动部件31在两个倾斜罩部20之间并列地配置,与倾斜罩部20相邻的转动部件31与倾斜罩部20转动自如地连接。此外,分别通过连接部件35将相邻的转动部件31彼此转动自如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30相对于倾斜罩部20转动或者转动部件31彼此相对地转动,由此成为与两个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

这里,在像这样由四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一个转动部件31在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时的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的方向上的宽度,比由两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的一个转动部件31的宽度窄。因此,通过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而使转动部件31成为与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的情况下,转动部件31在连接罩部30彼此之间的方向上的宽度,比由两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的宽度窄。

由此,在由四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两个连接罩部30中,在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一方的连接罩部30向另1方的连接罩部30的方向上的突出量小于在由两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的突出量。因此,连接罩部30在使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连接罩部30彼此难以抵接,所以不需要设置在连接罩部30彼此相抵接时所需的切口。

也就是说,在由两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在使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需要切去连接罩部30彼此相抵接时的抵接部分来防止抵接,但是通过由四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就不需要这样的切口。由此,在使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环境光照射到壳体内部12,能够更可靠地以稳定的画质读取介质p的图像。此外,在使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连接罩部30彼此难以抵接,所以能够实现壳体2的小型化,能够更可靠地提高图像读取装置1的便携性。

此外,壳体2具有的连接罩部也可以由除了多个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连接以外的结构构成。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连接罩部由软质部件构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连接罩部100例如可以由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等软质部件构成。即,连接罩部100不是通过组合多个由硬质材料构成的部件来发生变形,而可以由软质材料构成的能够发生变形的一个部件构成。通过使连接罩部100由这样的软质部件构成,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100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而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时,连接罩部100由于弯折而可以成为与两个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

例如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在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的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弯折连接罩部100,由此使连接罩部100成为与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使其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也就是说,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100在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被连接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附近弯折,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这样,通过使连接罩部100由软质部件构成,则能够由一个部件构成连接罩部100,其在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发生变形,并且在折叠状态时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由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还能够减少制造时的工时,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设置于壳体2的光源由将多个发光元件呈带状排列而成的发光模块构成,但是光源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形态。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由点光源构成光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图28是图27的g-g截面图。如图27、图28所示,配置于壳体2的内表面侧的光源110也可以由点光源构成。即,一个光源110可以由一个发光元件构成。在使光源110由点光源构成的情况下,光源110设置成第一光源111和第二光源112,第一光源111配置于两个连接罩部30中的一个连接罩部30上,第二光源112配置于两个连接罩部30中的另一个连接罩部30上。

上述第一光源111和第二光源112分别配置于一个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也就是说,第一光源111分别配置于配置有该第一光源111的一侧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第二光源112分别配置于配置有该第二光源112的一侧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

第一光源111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中靠近设置第二光源112的连接罩部30的位置,第二光源112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中靠近设置第一光源111的连接罩部30的位置。由此,在读取介质p时,在从光源110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并且正反射光射入拍摄部70的情况下,也通过将仅使第一光源111点亮所拍摄的图像与仅使第二光源112点亮所拍摄的图像组合,而能够得到没有光源110的映入的图像。在使光源110为点光源的情况下,在能够确保可适当地读取介质p的光量时,光源110也可以如上所述由点光源构成。

此外,设置于壳体2的光源可以配置在连接罩部30以外的部件。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将光源设置于转动罩部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图30是图29的h-h截面图。例如如图29、图30所示,配置于壳体2的内表面侧的光源120也可以设置于转动罩部40。具体而言,光源120设置成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分别配置于转动罩部40的下表面侧、即转动罩部40上的壳体2的内表面侧的两端附近。也就是说,第一光源121配置于转动罩部40的一端侧,第二光源122配置于转动罩部40的另一端侧。

上述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的照射方向不同,第一光源121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中的靠近如下连接罩部30的位置,该连接罩部30位于在转动罩部40中配置有第二光源122的一侧的端部侧。此外,第二光源122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中的靠近如下连接罩部30的位置,该连接罩部30位于在转动罩部40中配置有第一光源121的一侧的端部侧。

这样,通过使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的照射方向不同,在将光源120设置于转动罩部40的情况下,在读取介质p时也能够得到没有光源120的映入的图像。如上所述,只要是能够得到没有光源120的映入的图像的位置,光源120就可以配置于连接罩部30以外的部件上。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示例中,对光源设置在两个部位进行了说明,但是光源也可以设置在3个以上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次各光源点亮时拍摄部70借助于开口部11拍摄介质p,所以生成的图像数据为独立点亮的光源的数量,优选图像处理部76提取各图像数据中没有发生映入的区域,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在通过拍摄部70进行每次拍摄时多个光源50中仅一个光源点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只要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即可,也可以同时点亮多个光源。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在触地传感器55导通的情况下使多个光源50全部点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在触地传感器55导通的情况下也可以只使至少一个以上的光源50点亮。

此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对电源56使用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等电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电源56也可以使用电池以外的电源。电源56例如也可以从商用电源、太阳能发电、搭载在外部装置3的电源部等壳体2的外部的电力源向壳体2的各设备供给电力。

此外,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中,构成为能够使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变更,不过使长度变更的也可以不是第二倾斜罩部90。采用能够使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变化的结构的部件也可以是第一倾斜罩部21。倾斜罩部20通过采用能够使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长度变化的结构,能够确保图像读取装置80的便携性,并且以更高的画质读取图像。

实施方式3

以下,对于本申请公开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记载中,对相同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仰视图。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如图31所示,在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结构中设有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即,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具备壳体2。壳体2具备两个倾斜罩部20、两个连接罩部30和转动罩部40。两个倾斜罩部20具备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第一倾斜罩部21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并形成有拍摄用开口部23。拍摄用开口部23贯穿第一倾斜罩部21。第二倾斜罩部26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在内侧面配设有反射镜27。

两个倾斜罩部20分别配置成一条边的边缘沿着转动罩部40。两个倾斜罩部20还分别按照能够以两个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与转动罩部40连接。更详细地,两个转动轴41由第一转动轴201和第二转动轴202形成。第一倾斜罩部21按照能够以第一转动轴201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与转动罩部40连接。第二倾斜罩部26按照能够以第二转动轴202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与转动罩部40连接。第二转动轴202与第一转动轴201平行。因此,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中,第一倾斜罩部21的远离转动罩部40的一侧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远离转动罩部40的一侧的开口部侧端部210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第一倾斜罩部21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的第一倾斜罩部21同样地,还形成有图31中未图示的外部装置保持部22。外部装置保持部22配置在第一倾斜罩部21的外侧表面。外部装置保持部22将外部装置3保持在第一倾斜罩部21的外侧表面,以便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能够借由拍摄用开口部23来拍摄壳体2的内部。

两个连接罩部30分别具备多个转动部件31。更详细地,两个连接罩部30具备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第一连接罩部203形成为大致等腰三角形的板状。第一连接罩部203配置成该等腰三角形的除底边以外的两条边所对应的两个边缘分别沿着第一倾斜罩部21的一条边的边缘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一条边的边缘。第二连接罩部204形成为大致等腰三角形的板状。第二连接罩部204配置成该等腰三角形的除底边以外的两条边所对应的两个边缘分别沿着第一倾斜罩部21的另一条边的边缘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另一条边的边缘。

第一连接罩部203分割成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第二连接罩部204分割成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配置在第一连接罩部203的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被连接的区域。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配置在第二连接罩部204的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被连接的区域。

图32是表示第一转动部件的俯视图。第一转动部件205如图32所示,形成为大致直角三角形的板状。第一转动部件205在与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的边缘设有多个转动连接部32,借由多个转动连接部32,按照能够以沿着该边缘的直线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倾斜罩部21连接。第一转动部件205在设有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的边缘设有多个连接部件35。

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具备支承部件213和磁性体板214。支承部件213为树脂制且形成为板状。支承部件213被配置成大致沿着第一转动部件205所沿着的平面,并且从第一转动部件205的设有多个连接部件35的边缘突出,并被固定于第一转动部件205。磁性体板214由例示为铁的磁性体形成,并形成为板状。磁性体板214被配置在支承部件213的朝向壳体2的外侧的表面,并被固定于支承部件213。

图33是表示第二转动部件的俯视图。第二转动部件206如图33所示,形成为大致直角三角形的板状。第二转动部件206在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对应的边缘设有多个转动连接部32,借由多个转动连接部32,按照能够以沿着该边缘的直线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与第二倾斜罩部26连接。第二转动部件206在设有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的边缘设有多个连接部件35。第二转动部件206借由多个连接部件35,按照能够以沿着设有多个连接部件35的边缘的直线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与第一转动部件205连接。

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还具备磁铁215。磁铁215由永久磁铁形成。磁铁215被配置在第二转动部件206的朝向壳体2的内侧的表面,并被固定于第二转动部件206。此时,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形成为在磁性体板214和磁铁215由于磁力而贴紧时,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沿着同一平面上配置。

第二连接罩部204的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与第一连接罩部203的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同样地形成。即,第三转动部件20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倾斜罩部21连接。第四转动部件20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二倾斜罩部26连接。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以相互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与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同样地,具备支承部件、磁性体板以及磁铁。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形成为在磁性体板和磁铁贴紧时,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沿着同一平面上配置。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能够切换成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第一连接罩部203能够折叠成连接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的部分进入壳体2的内侧。第二连接罩部204能够折叠成连接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的部分进入壳体2的内侧。通过分别折叠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能够使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靠近地进行折叠。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通过折叠以使得沿着第一倾斜罩部21的平面和沿着第二倾斜罩部26的平面处于平行,来切换到折叠状态。

第一连接罩部203能够以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两方沿着同一平面上的方式展开。第二连接罩部204能够以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两方沿着同一平面上的方式展开。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通过展开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两方,使得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相远离而被打开。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通过使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到规定距离,来切换到打开状态。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同样地,具备多个光源50、触地传感器55、电源56和壳体控制部60(在图31中未图示)。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用户携带前或者用户保管前,切换到折叠状态。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切换到折叠状态,与切换到打开状态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相比较,变得紧凑。因此,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切换到折叠状态,能够方便地搬运,提高便携性。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切换到折叠状态,能够进一步缩小保管空间。

在利用外部装置3读取介质前,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切换到打开状态。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在第一连接罩部203展开时,磁性体板214和磁铁215相靠近。在磁性体板214和磁铁215靠近到规定距离时,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以磁铁215的磁力来使磁性体板214和磁铁215贴紧。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通过磁性体板214和磁铁215贴紧,以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方式,来固定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通过将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固定到同一平面上,来保持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规定距离。

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与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同样地,以在第二连接罩部204展开时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方式,来固定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通过将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固定在同一平面上,来保持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规定距离。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来这样保持两个连接罩部30和两个倾斜罩部20,由此将形成于壳体2的开口部11(参照图5以及图6)形成为规定形状。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外部装置保持部22来适当地保持外部装置3,以便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能够借由拍摄用开口部23来拍摄壳体2的内部。外部装置3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切换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按照图12所示的处理步骤来进行动作。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外部装置3的动作,沿着图13所示的处理步骤进行动作。通过这样的动作,外部装置3对配置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开口部11的介质p进行拍摄。此时,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使形成在壳体2的开口部11形成为规定形状,就能够适合地确保配置在开口部11的介质p的由拍摄部70拍摄的拍摄范围。

比较例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图34是表示比较例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仰视图。比较例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如图34所示,是从已经说明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省略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而成的结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由于不具备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在切换到打开状态时,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有可能未被配置到同一平面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中,由于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未被配置到同一平面上,第一连接罩部203的一部分(特别是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的连接部分)进入壳体2的内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由于不具备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在切换到打开状态时,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有可能未被配置到同一平面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中,由于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未被配置到同一平面上,第二连接罩部204的一部分(特别是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的连接部分)进入壳体2的内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中,由于第一连接罩部203的一部分和第二连接罩部204的一部分进入壳体2的内部,而导致开口部侧端部209与开口部侧端部210之间的距离有可能在规定距离以下。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中,由于两个连接罩部30的一部分进入壳体2的内部,或者开口部侧端部209与开口部侧端部210之间的距离在规定距离以下,而导致开口部11有时会无法适合地形成规定形状。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在开口部11未形成规定形状时,有可能无法适合地确保配置在开口部11的介质p的由拍摄部70拍摄的拍摄范围。

即,本发明公开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与比较例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300相比较,能够更适合地确保配置在开口部11的介质p的由拍摄部70拍摄的拍摄范围。其结果,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能够使外部装置3适合地拍摄配置在开口部11的介质p。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效果

这样,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具备:壳体2,其用于遮挡环境光,并且具有开口部11;外部装置保持部22,其保持对配置在开口部11的介质p进行拍摄的拍摄部70;以及多个光源50,其配置在壳体2的内部,用于对介质p进行照明。壳体2至少具有四个与开口部11的边对应的罩部。在四个罩部中相互对置的两组罩部中的一组罩部为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侧朝向相反侧的端部侧,向罩部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的两个倾斜罩部20。另一组罩部为将两个倾斜罩部20相互连接的连接罩部30。两个倾斜罩部20其中一个第一倾斜罩部21以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第二倾斜罩部26进行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切换成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打开状态下,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开口部11侧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在折叠状态下,两个倾斜罩部20为彼此平行朝向地邻接。两个连接罩部30与两个倾斜罩部20可变形自如地连接,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相对于两个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还具备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时,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以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的一侧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的方式来保持两个倾斜罩部20。

因此,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打开状态时,以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适合地分开的方式,保持两个倾斜罩部20,由此能够适合地形成开口部11。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适合地形成开口部11,能够以由拍摄部70拍摄的拍摄范围不小于规定区域的方式,来适合地确保拍摄范围。

此外,两个连接罩部30中的一个第一连接罩部203具有相互可转动自如地连接的多个转动部件31(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而构成。两个连接罩部30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通过使多个转动部件31彼此相对地转动而进入两个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多个转动部件31成为与两个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此时,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在两个倾斜罩部20变为打开状态时,将多个转动部件31相互固定。即,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通过使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相互固定,以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适合地分开的方式,来保持两个倾斜罩部20。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来使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相互固定,还能够抑制在打开状态下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进入开口部11的内部。其结果,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打开状态下不会缩窄开口部11,而能够适合地确保要被拍摄部70拍摄的拍摄范围。

此外,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具有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时,以多个转动部件31(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相互固定的方式对多个转动部件31赋予磁力的磁铁215。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通过在固定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之中利用磁力,能够容易地切换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的固定以及从该固定的释放。因此,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能够更容易地切换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

两个连接罩部30中的另一个第二连接罩部204也具有相互可转动自如地连接的其它多个转动部件31(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而构成。第二连接罩部204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通过相对于两个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而进入两个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多个转动部件31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变成与两个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还具备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时,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以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开口部11侧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的方式,来保持两个倾斜罩部20。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时,将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相互固定,由此以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的方式来保持两个倾斜罩部20。

然而,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具备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这两方,但是也可以省略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中的任一方。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即便在仅仅具备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中的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连接罩部203或者第二连接罩部204配置在同一平面上。通过使第一连接罩部203或者第二连接罩部204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能够以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的方式来保持两个倾斜罩部20。

然而,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折叠状态,第一连接罩部203或者第二连接罩部204配置在壳体2的内侧,但是第一连接罩部203或者第二连接罩部204也可以形成为配置在壳体2的外侧。即便在折叠状态下,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被折叠成配置在外侧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也能够确保便携性并且能够确保拍摄范围。

虽然,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利用磁力使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展开成沿着同一平面,但是也可以利用磁力以外的力来展开。即便在利用磁力以外的力来展开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也能够确保拍摄范围。

虽然,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设置在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结构中,但是也可以设置在从已经说明的其它图像读取装置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结构中。作为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例示了实施方式2的图像读取装置80、在图23以及图24中所示的变形例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在图25所示的变形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还可以设置在从图27以及图28所示的变形例的图像读取装置,或者从图29以及图30所示的变形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并且,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设置在从图像读取装置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但是也可以设置在具备外部装置3的图像读取装置。设有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的图像读取装置或者图像读取辅助装置与已经说明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同样地,能够确保便携性,并且能够确保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的拍摄范围。

实施方式4

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也可以置换成以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分开的方式来保持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其它角度保持机构。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角度保持机构的立体图。角度保持机构220如图35所示,具备第一铰链臂221、第二铰链臂222、第一铰链板223、第二铰链板224以及固定部件225。第一铰链臂221按照能够以第一转动轴201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并被固定于未图示的第一倾斜罩部21。第二铰链臂22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第二转动轴202,并被固定于未图示的第二倾斜罩部26。

第一铰链板223形成为板状。第一铰链板223被配置成与第一转动轴201和第二转动轴202正交,并被固定于转动罩部40。第二铰链板224形成为板状。第二铰链板224被配置成与两个转动轴41正交,并且被配置成在第一铰链板223与第二铰链板224之间夹持第一铰链臂221的一部分和第二铰链臂222的一部分。第二铰链板224固定于转动罩部40。固定部件225将第一铰链板223固定在第二铰链板224上。

第一铰链板223还形成有第一定位孔226和第二定位孔227。第一定位孔226形成在从第一转动轴201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并以第一铰链板223中的与第二铰链板224对置的面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来形成。第二定位孔227形成在从第一转动轴201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中的与第一定位孔226不同的位置,并以第一铰链板223中的与第二铰链板224对置的面的一部分凹陷的方式来形成。

图36是表示图35的角度保持机构220的截面图。图37是表示图35的角度保持机构的侧视图。第一铰链臂221如图36所示,形成有齿轮231。第二铰链臂222形成有齿轮232。齿轮232配置成与齿轮231啮合。齿轮231和齿轮232形成为在第一铰链臂221以第一转动轴201为中心转动时,第二铰链臂222以第二转动轴202为中心在与第一铰链臂221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转动。

角度保持机构220还具备定位销234。定位销234如图37所示,形成为棒状。第一铰链臂221在与第一铰链板223对置的面上形成有定位销用孔236。定位销用孔236形成为与第一转动轴201平行,并且沿着与第一转动轴201离开规定距离的平行线。

定位销234通过配置于定位销用孔236的内部,能与第一转动轴201平行地平行移动得被第一铰链臂221支承。角度保持机构220还具备施压弹簧237。施压弹簧237由弹性体形成。施压弹簧237以由定位销用孔236的底部和定位销234夹持的方式配置在定位销用孔236的内部。施压弹簧237由定位销用孔236的底部和定位销234夹持,从而以定位销234向第一铰链板223的一侧移动的方式,将弹性力赋予定位销234。

角度保持机构220在定位销234嵌入第一定位孔226或者第二定位孔227的状态下,当施压弹簧237的弹性力被赋予定位销234时,以比规定力弱的力将第一铰链臂221保持为不转动。角度保持机构220在第一铰链臂221被保持时,通过齿轮231和齿轮232相啮合,将第二铰链臂222保持为不转动。角度保持机构220在定位销234嵌入第一定位孔226时,以比规定力强的力使第一铰链臂221发生转动时,定位销234从第一定位孔226脱离。角度保持机构220中即便在定位销234嵌入第二定位孔227时,若以比规定力强的力使第一铰链臂221发生转动,定位销234也能从第二定位孔227脱离。

定位销234在从第一定位孔226或者第二定位孔227脱离时,能够在第一铰链板223上滑动。因此,通过使定位销234从第一定位孔226或者第二定位孔227脱离,以第一铰链臂221能够转动的方式来解除第一铰链臂221的保持和第二铰链臂222的保持。

角度保持机构220形成为在实施方式4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切换到打开状态时,定位销234嵌入第一铰链板223的第一定位孔226。即,角度保持机构220形成为在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离开规定距离时,定位销234嵌入第一定位孔226。

图38是表示切换到折叠状态时的图35的角度保持机构的立体图。角度保持机构220形成为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切换到折叠状态时,如图38所示,定位销234嵌入第一铰链板223的第二定位孔227。

因此,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在切换到折叠状态时,通过保持角度保持机构220的第一铰链臂221和第二铰链臂222,将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保持为不转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还在切换到打开状态时,通过保持角度保持机构220的第一铰链臂221和第二铰链臂222,将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保持为不转动。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在切换到打开状态时,通过角度保持机构220使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保持成离开规定距离。图像读取辅助装置通过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离开规定距离,使得第一连接罩部203的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展开成沿着同一平面。图像读取辅助装置通过使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离开规定距离,也使得第二连接罩部204的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展开成沿着同一平面。图像读取辅助装置通过使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展开成沿着同一平面,能够抑制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进入开口部11的内侧。其结果,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在打开状态下不会缩窄开口部11,而能够适合地确保要被拍摄部70拍摄的拍摄范围。

然而,角度保持机构220设置于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中,但是也可以设置于从已经说明的其它图像读取装置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中。作为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例示出实施方式2的图像读取装置80、在图25所示的变形例的图像读取装置、在图27以及图28所示的变形例的图像读取装置、或者在图29以及图30所示的变形例的图像读取装置。设有角度保持机构220的图像读取装置或者图像读取辅助装置也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4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同样地,能够确保便携性,并且能够确保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的拍摄范围。特别是,图26所示的变形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连接罩部100由软质部件形成,无法设置已经说明的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但是能够设置角度保持机构220。角度保持机构220即便在图像读取装置具备由软质部件形成的连接罩部100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打开状态下展开连接罩部100,能够确保便携性,并且能够确保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的拍摄范围。角度保持机构220也可以被添加到在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

另外,与已经说明的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相比,角度保持机构220难以增大使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展开到同一平面的力。因此,已经说明的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与角度保持机构220相比较,能够更适合地确保拍摄范围。

实施方式5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侧视图。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如图39所示,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省略第一角度保持机构211和第二角度保持机构212,而添加其它的角度保持机构251和锁定机构252。角度保持机构251通过由弹性体形成的扭转盘簧构成,配置在壳体2的内部的两个转动轴41的附近。角度保持机构251以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和第二倾斜罩部26的开口部侧端部210远离的方式,对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赋予弹性力。

图40是表示锁定机构252的仰视图。锁定机构252如图40所示,具备锁定板253和锁定销254。锁定板253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形成有缺口255。锁定板253还按照能够以转动轴256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第二倾斜罩部26。转动轴256与第二转动轴202垂直。锁定销254形成为从第一倾斜罩部21的开口部侧端部209向远离两个转动轴41的一侧突出。锁定机构252形成为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切换到折叠状态时,通过使锁定板253以转动轴256为中心转动,将锁定销254钩挂于锁定板253的缺口255。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通过锁定销254钩挂于锁定板253的缺口255,由此锁定机构252保持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不远离。

此时,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在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靠近的状态下,通过锁定销254被钩挂于锁定板253的缺口255,来切换到折叠状态。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通过被切换到折叠状态,变得紧凑,提高便携性,能够减小保管空间。

在使锁定销254从锁定板253的缺口255脱离时,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通过角度保持机构251的弹性力以使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远离的方式,打开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通过角度保持机构251的弹性力来打开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而能够切换到打开状态。

在切换为打开状态时,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以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远离的方式,来对第一倾斜罩部21和第二倾斜罩部26赋予角度保持机构251的弹性力。因此,第一连接罩部203的第一转动部件205和第二转动部件206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被切换到打开状态时,通过角度保持机构251的弹性力,展开成沿着同一平面。第二连接罩部204的第三转动部件207和第四转动部件208也是,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被切换到打开状态时,通过角度保持机构251的弹性力,展开成沿着同一平面。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通过使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展开成沿着同一平面,能够抑制第一连接罩部203和第二连接罩部204进入开口部11的内侧。其结果,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50在打开状态下不会缩窄开口部11,而能够适合地确保要被拍摄部70拍摄的拍摄范围。

然而,角度保持机构251设置于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但是也可以设置于从已经说明的全部图像读取装置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该情况下,角度保持机构251在图像读取装置为打开状态时,能够以使开口部侧端部209和开口部侧端部210远离的方式来打开两个倾斜罩部20,能够使两个连接罩部30两方展开成沿着同一平面。因此,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也能够确保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的拍摄范围。角度保持机构251也可以被添加到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中,也可以被添加到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4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中。

符号说明

1、80图像读取装置

2壳体

3外部装置

10底面

11开口部

12壳体内部

15罩部

20倾斜罩部

21第一倾斜罩部

23拍摄用开口部

26、90第二倾斜罩部

27反射镜

30、100连接罩部

31转动部件

35连接部件

40转动罩部

41转动轴

50、110、120光源

51、111、121第一光源

52、112、122第二光源

55触地传感器

56电源

60壳体控制部

61光源控制部

62通信部

70拍摄部

71显示部

75拍摄控制部

76图像处理部

77通信部

91基部

95滑动部

200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203第一连接罩部

204第二连接罩部

211第一角度保持机构

212第二角度保持机构

213支承部件

214磁性体板

215磁铁

220角度保持机构

221第一铰链臂

222第二铰链臂

223第一铰链板

224第二铰链板

225固定部件

226第一定位孔

227第二定位孔

231齿轮

232齿轮

234定位销

236定位销用孔

237施压弹簧

250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251角度保持机构

252锁定机构

253锁定板

254锁定销

255缺口

256转动轴

300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