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感光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9707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明感光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打印机,特别是一种透明感光鼓。



背景技术:

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成像原理和黑白激光打印机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激光扫描,在硒鼓上形成电荷潜影,然后吸附墨粉,再将墨粉转印到打印纸上,只不过黑白激光打印机只有一种黑色墨粉,而彩色激光打印机要使用四种颜色的墨粉。

目前比较主流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一种结构为:包括四个硒鼓及四个与硒鼓装配一体的感光鼓,四个硒鼓装有四种基于CMYK色系的颜色且排成一列,每个硒鼓相应处理一种颜色并通过感光鼓曝光显影,感光鼓下方为套色的转印胶带,每个处理一种颜色后感光鼓再转移到转印胶带上进行套色,然后再转印到打印纸上,经加热固着,然后清洁硒鼓再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处理;上述结构兄弟公司的打印机多在采用,该结构经常需要在多次打印后转印胶带上进行套色校正,该结构体积大。

而另一种主要结构为:包括四个硒鼓及一个较大的感光鼓,四个装有四种基于CMYK色系的颜色的硒鼓竖直排列在感光鼓的一侧,每个硒鼓处理一种颜色并通过感光鼓曝光显影,感光鼓下方为套色的转印胶带,每个处理一种颜色后感光鼓再转移到转印胶带上进行套色,然后再转印到打印纸上,经加热固着,然后清洁硒鼓再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处理,上述结构惠普公司的打印机多在采用,该结构体积稍小。

但是上述结构均存在打印速度慢的缺点:一是因为每次打印都需要四种颜色的分别处理及转印,因而拖慢了打印速度;二是在多次打印后,打印机又需要重新进行套色校正,因而打印速度更慢。

因而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彩色打光打印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的关键技术就是需要在感光鼓上直接套色,这样套色时不用所要的每种颜色均要分别转印到转印胶带上才能完成;也避免了通过转印胶带套色多次后会发生误差而需要校正的问题,从而大大缩短了套色所需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打印速度。要实现在感光鼓上直接套色必须要实现通过激光在同一图形区域多次曝光,这样才能分次将不同颜色的碳粉吸附到同一图形区域进行套色,然而普通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激光发生器是安装于感光鼓外部,通过照射感光鼓表面的光导涂层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上的带电碳粉通过静电潜像与自身间的压差而被推到静电潜像区而显影,但是静电潜像区在覆盖了碳粉后,激光不能透过碳粉而将该静电潜像区再次曝光,因而我们也没有办法实现在同一区域套色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感光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能够转动的导电透明管,导电透明管外表面覆有光导涂层,所述导电透明管一端设有主动轴头,且导电透明管另一端设有从动轴头,所述主动轴头和从动轴头至少有一个能够导电且通过导线接地,从而使导电透明管接地。

所述导电透明管为有机玻璃内混合导电剂制成。

所述导电透明管包括透明管及透明管外层覆有有的导电透明涂层。

所述主动轴头上设有齿轮。

所述主动轴头上设有驱动头。

导电透明管内设有至少一个激光发生器,且该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能够透过导电透明管扫描光导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能够转动的导电透明管,导电透明管外表面覆有一层光导涂层,且导电透明管通过导线接地,导电透明管内设有激光发生器,通过上述结构,就算静电潜像区上覆盖了碳粉,但是我们通过导电透明管内置的多个激光发生器也可以对同一静电潜像区进行多次曝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感光鼓,包括用作轴心转动的导电透明管1,导电透明管1外表面覆有一层光导涂层2,且导电透明管1通过导线4接地,具体的,本实例中,所述导电透明管一端设有主动轴头7,且导电透明管另一端设有从动轴头8,所述主动轴头7和从动轴头8至少有一个能够导电且通过导线接地,从而使导电透明管接地,这样轴头既可做支撑用而且便于与导线连接,主动轴头7上设有齿轮,通过齿轮能够使外界的动力传递给感光鼓而转动,当然上述结构也可是主动轴头7上设有驱动头,通过驱动头与另外的动力输出装置连接而驱动感光鼓转动,上述结构是本领域常用的驱动方式,因而具体不详述。

如图所示,导电透明管1内设有四个激光发生器,当然本结构的激光发生器也采用其它能够使光导涂层曝光的光源,如LED二级管等,激光发生器不随导电透明管1转动且每个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发射角度不同,且该激光能够透过导电透明管1扫描光导涂层2从而将扫描部分曝光形成静电潜像,感光鼓周围环绕排布有四个硒鼓,每个硒鼓对应一个激光发生器,即经该激光发生器扫描曝光后的部分会吸附相应硒鼓上的碳粉,在每一次感光鼓转动过程中,不一定四个激光发生器及其对应的硒鼓都要工作,而是根据图案颜色的需要,由程序控制任意一个或几个激光发生器及其对应的硒鼓工作,从而在感光鼓的静电潜像上调配出需要的颜色,即在感光鼓上直接完成套色的工作,然后转印到打印纸6上,感光鼓上残余的碳粉通过清洁刮刀10清洁,准备下一循环。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简述:比如在一个圆形的图形的套色过程中需要用到四种颜色的混合,那么就必须要四个激光发生器及四个对应的硒鼓,首先充电辊11对感光鼓充上大约在-600V的电,即感光鼓表面带负电荷,然后第一激光发生器51发射一定强度的激光透过导电透明管1在光导涂层2上扫描出一个圆形并保证该圆形区域的曝光强度为10%,在此过程中,光导涂层2被照到的部分成为导体通过导电透明管1与接地线连接,部分负电荷流走,从而该区域电压值也降低10%左右,即为为540,形成-540V的静电潜像区,然后感光鼓转动到与第一硒鼓511对应的位置时,第一硒鼓511上带负电荷的带色碳粉通过压差被推到静电潜像区,感光鼓继续转动使该圆形区域转到第二激光发生器52所发射的激光照射的位置进行第二次曝光,曝光强度为10%,再一部分负电荷流走,该区域电压值再降低10%左右,即为480,该静电潜像区电压为-480V,二次曝光后感光鼓转动到与第二硒鼓512对应的位置时,第二硒鼓512上带负电荷的带色碳粉通过压差被推到静电潜像区,同理,第三硒鼓513上带负电荷的带色碳粉和第四硒鼓514上带负电荷的带色碳粉都会被顺序吸附于经第三激光发生器53和第四激光发生器54依次曝光的静电潜像区,从而四种颜色在静电潜像区混合,从而完成套色,最后转印到打印纸6上。

在本发明中,导电透明管1可以为两种结构制成:一种结构是通过机玻璃内混合导电剂制成,有机玻璃为甲基丙烯酸甲脂,这样既能保证导电透明管1的透光性又能具有导电性;另一种结构是通过透明管及透明管外层覆有有的导电透明涂层复合而成,透明管可采用普通的玻璃或是透明的有机材料,导电的功能通过导电透明涂层来实现,导电透明涂层为为铟锡氧化物,上述结构都是为了既能保证能够使导电透明管1内部的激光发生器5发出的激光透过而对光导涂层2曝光,又能在光导涂层2曝光后导走曝光的负电荷形成静电潜像。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透明感光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