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244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模式的显示面板具有宽视角、高对比度的优势。

在实践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的VA模式的显示面板在公共线的交叠区附近的位置处会出现暗态亮纹。

这些暗态亮纹的存在会降低上述传统的VA模式的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能防止显示面板在公共线附近的位置处出现暗态亮纹,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设置有黑色矩阵层,所述黑色矩阵层包括至少一遮光网格;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一基板;至少两扫描线;至少两数据线;至少两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连接;至少两公共线,所述公共线包括主干部和分支部,所述分支部与所述主干部相连,所述主干部与所述分支部相连接的部位处于所述遮光网格的遮光范围内;一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遮光网格包括至少两第一遮光条和至少两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一遮光条与所述第二遮光条相连,所述第一遮光条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扫描线平行,所述第二遮光条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数据线平行;所述主干部与所述分支部相连接的部位处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遮光范围内。

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主干部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扫描线平行,并且所述主干部在所述像素单元中的位置靠近所述扫描线。

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还包括:遮挡电极,所述遮挡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中与所述像素电极的两像素分区的连接部对应的位置,所述遮挡电极用于遮挡照射至两所述像素分区的所述连接部的光线,从而防止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主干部与所述分支部相连接的部位形成暗态亮纹。

在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遮挡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遮挡电极还用于与所述像素电极构成存储电容。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组;一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叠加组合为一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设置有黑色矩阵层,所述黑色矩阵层包括至少一遮光网格;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一基板;至少两扫描线;至少两数据线;至少两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连接;至少两公共线,所述公共线包括主干部和分支部,所述分支部与所述主干部相连,所述主干部与所述分支部相连接的部位处于所述遮光网格的遮光范围内;一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网格包括至少两第一遮光条和至少两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一遮光条与所述第二遮光条相连,所述第一遮光条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扫描线平行,所述第二遮光条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数据线平行;所述主干部与所述分支部相连接的部位处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遮光范围内。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主干部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扫描线平行,并且所述主干部在所述像素单元中的位置靠近所述扫描线。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还包括:遮挡电极,所述遮挡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中与所述像素电极的两像素分区的连接部对应的位置,所述遮挡电极用于遮挡照射至两所述像素分区的所述连接部的光线,从而防止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主干部与所述分支部相连接的部位形成暗态亮纹。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遮挡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遮挡电极还用于与所述像素电极构成存储电容。

相对现有技术,由于所述公共线中的所述主干部与所述分支部相连接的部位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的所述第一遮光条的遮光范围内,所述显示面板在公共线附近的位置处所产生的暗态亮纹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遮光条来遮挡,因此所述显示面板的对比度能够得到提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A-A’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主干部与分支部相连接的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词语“实施例”意指实例、示例或例证。此外,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冠词“一”一般地可以被解释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可以清楚确定单数形式。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叠加组合为一体。

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A-A’截面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主干部1021与分支部1022相连接的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可以是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所述彩膜基板设置有黑色矩阵(BM,Black Matrix)层,所述黑色矩阵层包括至少一遮光网格。

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基板、至少两扫描线101、至少两数据线103、至少两像素单元以及至少两公共线102。

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104和像素电极106,所述薄膜晶体管104与所述像素电极106、所述扫描线101和所述数据线103连接。

所述公共线102包括主干部1021和分支部1022,所述分支部1022与所述主干部1021相连,所述主干部1021与所述分支部1022相连接的部位1023处于所述遮光网格的遮光范围内。

所述公共线102用于导通与同一所述扫描线101相连的所述像素单元,以使与同一所述扫描线101相连的所述像素单元具有相同的公共电压。

所述公共线102和所述扫描线101是通过对第一金属层实施同一光罩制程和/或同一蚀刻制程来形成的。

所述分支部1022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主干部1021所对应的直线具有预定夹角,所述预定夹角大于0度并且小于或等于90度。

所述遮光网格包括至少两第一遮光条和至少两第二遮光条,至少两第一遮光条和至少两第二遮光条首尾相连,并且所述第一遮光条与所述第二遮光条相连,所述第一遮光条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扫描线101平行,所述第二遮光条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数据线103平行。

所述主干部1021与所述分支部1022相连接的部位1023处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遮光范围107内。所述扫描线101也处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所述遮光范围107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干部1021与所述分支部1022相连接的部位1023的边缘为斜边1024和/或曲边1025,所述斜边1024和/或所述曲边1025处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遮光范围107内。

所述主干部1021所对应的直线与所述扫描线101平行,并且所述主干部1021在所述像素单元中的位置靠近所述扫描线101。

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还包括遮挡电极105,所述遮挡电极105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中与所述像素电极106的两像素分区(Domain)(1061、1062)的连接部对应的位置,所述遮挡电极105用于遮挡照射至两所述像素分区(1061、1062)的所述连接部的光线,从而防止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主干部1021与所述分支部1022相连接的部位1023形成暗态亮纹。

所述遮挡电极105和所述数据线103是通过对第二金属层实施同一光罩制程和/或同一蚀刻制程来形成的。

所述遮挡电极105的长度方向与两所述像素分区(1061、1062)的所述连接部所对应的直线平行。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遮挡电极105与所述连接部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所述遮挡电极105与所述像素电极106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第一绝缘层203)。所述公共线与所述遮挡电极105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02。

所述遮挡电极105还用于与所述像素电极106构成存储电容,具体地,所述遮挡电极105用于增加所述存储电容的一个极板的面积,以增加所述存储电容的电容大小,从而增加所述像素电极106向液晶分子施加电场力的稳定性,以及用于遮挡不同像素分区交接处的液晶分子可能因为存在导向不良而产生的暗态亮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公共线中的所述主干部1021与所述分支部1022相连接的部位1023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的所述第一遮光条的遮光范围107内,所述显示面板在公共线附近的位置处所产生的暗态亮纹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遮光条来遮挡,因此所述显示面板的对比度能够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