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及其BBU插箱模块和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077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机柜及其BBU插箱模块和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柜及其BBU插箱模块和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BBU插箱是基于MicoTCA平台进行开发的新一代LTE产品。该产品采用标准化模块、紧凑设计和积木式架构。子模块的光纤插头30直接热插拔、现场不停机更新、冗员备份的设计形式。产品集成度高,配置灵活,模块可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更换、维护。

由于产品集成度高,走线比较复杂,若要满足所有模块都支持热插拔的设计要求,现有常规走线方式无法实现。

现有的走线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

上下式走线架:如图4所示,采用上下走线时,靠上的两列光纤同时向上弯折走线,靠下的两列同时向下走线,当需要热插拔最上面一列和最下面一列的子模块的光纤插头30时,被上下相邻子模块的走线阻碍,造成子模块无法完全实现热插拔;

另外,还需要在上下分别增加上下走线架,占用了安装空间;

左右式走线架:如图5所示,当采用左右走线时,每列靠右侧、和靠左侧的光纤插头30会被中部的子模块挡住,无法实现热插拔;

上述两种走线方式的光纤线缆在走线时受到空间限制较大,没有很好的对光纤进行保护,容易在弯折时容易造成小于最小弯曲半径,存在折断光纤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机柜及其BBU插箱模块和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包括用于间隔安装到插箱本体上插拔口排列方向两端的两个固定座、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的走线架;

所述走线架包括纵长结构的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两端向对应端的所述固定座伸出的摆动臂,每一摆动臂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走线架的转动轴线沿所述主体部的纵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走线架上设有至少一个供光纤绕设的绕线盘。

优选地,所述摆动臂与所述固定座的转动位置设有控制所述走线架的转动角度的旋转机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摆动臂上分别对应的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所述固定座、摆动臂在转动轴线方向上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转动孔的外圈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摆动臂与所述固定座相对的一侧在所述第二转动孔的外圈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凹孔,所述定位孔、凹孔相对所述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靠近所述主体部一侧设置,且所述定位孔、凹孔到转动轴线的距离相同;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的钢珠、穿设所述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的转轴、位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摆动臂相背的一侧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对所述钢珠抵压的压片、位于所述压片与所述第一转动孔相背的一侧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压盖、以及抵设在所述压盖和所述压片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压盖的轴向位置固定,所述钢珠凸起到所述凹孔内。

优选地,每一走线装置的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走线架。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摆动臂对应的端部和/或所述摆动臂与所述主体部对应的端部设有用于卡合光纤的卡线口。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BBU插箱模块,包括插箱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插箱本体上的所述的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

优选地,所述插箱本体的一侧排布有偶数列供光纤插头插设的插拔口,两个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插箱本体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插拔口排列方向的两端,两列相邻所述插拔口对应设置一个走线架,所述走线架的摆动臂的转动轴线沿对应的所述插拔口的排列方向设置,所述主体部位于与对应的所述插拔口所在侧面相对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机柜,包括所述BBU插箱模块。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机柜及其BBU插箱模块和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插拔走线装置在走线架向一侧摆动时,可使其中一排插拔口的插拔方向没有阻挡,便于光纤插拔,不会对其他列的插拔口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柜内部安装BBU插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旋转机构与固定座、摆臂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背景技术中的光纤采用上下走线时的示意图;

图5是背景技术中的光纤采用左右走线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机柜包括柜体10和设置在柜体10内的BBU插箱模块20,BBU插箱模块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根据容量设置为层叠的多个。光纤插头30可在BBU插箱模块20上直接热插拔,实现现场不停机更新、冗员备份。

BBU插箱模块20包括插箱本体21以及设置在插箱本体21上的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22。插箱本体21的一侧排布有四列供光纤插头30插设的插拔口211,在其他实施例中,插箱本体21一侧的插拔口211也可为两列或多于四列的偶数列插拔口211。

结合图1、图2所示,BBU插箱模块热插拔走线装置22包括用于间隔安装到插箱本体21上插拔口211排列方向两端的两个固定座221、以及两个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221转动配合的走线架222。走线架222包括纵长结构的主体部2221、以及设置在主体部2221两端向对应端的固定座221伸出的摆动臂2222,每一摆动臂2222远离主体部2221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座221转动连接,且两端的摆动臂2222的转动轴线同轴。进一步地,走线架222的转动轴线沿主体部2221的纵向设置,保证走线架222在特定转动角度正常转动。

为了使从主体部2221引到插拔口211的光纤走线方便,走线架222的摆动臂2222的转动轴线沿对应的插拔口211的排列方向设置,主体部2221位于与对应的插拔口211所在侧面相对的空间。在主体部2221和插拔口211之间留出空间,使光纤可沿主体部2221走线后插接到对应的插拔口211。两列相邻插拔口211对应设置一个走线架222,在走线架222向一侧摆动时,可使其中一排插拔口211的插拔方向没有阻挡,便于插拔,不会对其他列的插拔口211造成干扰。使走线架222在未摆动时,主体部2221与插拔口211平行相对。

优选地,为了便于安装及保证插接的容量,每一插箱本体21的一侧通常设置四列插拔口211,对应的,两个固定座221之间并排设置两个走线架222,每一走线架222对应两列插拔口211。在有更多列插拔口211时,则对应安装多个走线架222。

走线架222上设有供光纤绕设的绕线盘2223,根据插拔口211的数量和走线的数量,对应的设置一个或多个绕线盘2223供光纤绕设,绕线盘2223保证光纤足够的弯曲半径,避免光纤被折断。

摆动臂2222与主体部2221对应的端部设有用于卡合光纤的卡线口2224,便于光纤沿摆动臂2222、主体部2221走线。当然,卡线口2224也可设置在主体部2221与摆动臂2222对应的端部,或者在主体部2221与摆动臂2222对应的端部、摆动臂2222与主体部2221对应的端部均设置卡线口2224,保证光纤的走线稳定。

结合图2、图3所示,优选地,摆动臂2222与固定座221的转动位置设有控制走线架222的转动角度的旋转机构223,让走线架222的转动角度满足需求,便于把握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221、摆动臂2222上分别对应的设有第一转动孔2211、第二转动孔2225,固定座221、摆动臂2222在转动轴线方向上层叠设置。第一转动孔2211的外圈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三个定位孔2212,定位孔2212是供钢珠2231放置,其数量也可为一个或多于一个的其他数量。摆动臂2222与固定座221相对的一侧在第二转动孔2225的外圈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五个凹孔2226,定位孔2212、凹孔2226相对第一转动孔2211、第二转动孔2225靠近主体部2221一侧设置,且定位孔2212、凹孔2226到转动轴线的距离相同。凹孔2226的数量多于定位孔2212即可,是供钢珠2231卡合,让走线架222转动到不同角度时钢珠2231与不同的凹孔2226卡合,实现特定转动角度的定位。

旋转机构223包括设置在定位孔2212内的钢珠2231、穿设第一转动孔2211、第二转动孔2225的转轴2232、位于固定座221与摆动臂2222相背的一侧并套设在转轴2232上对钢珠2231抵压的压片2233、位于压片2233与第一转动孔2211相背的一侧并套设在转轴2232上的压盖2234、以及抵设在压盖2234和压片2233之间的弹性件2235,压盖2234的轴向位置固定,钢珠2231凸起到凹孔2226内。

在转动走线架222时,摆动臂2222上的凹孔2226抵压钢珠2231挤压压片2233,压片2233压缩弹性件2235,在走线架222转动力的作用下移动,钢珠2231和压片2233远离摆动臂2222,当转动到下一个凹孔2226与钢珠2231位置对应后,钢珠2231在弹性件2235的弹力作用下卡入到对应的凹孔2226内,使其对走线架222产生阻尼作用,防止走线架222由于自身重力而偏离原先转到的角度,实现转动到该角度的位置定位,让走线架222转到凹孔2226与钢珠2231对应的每一角度,走线架222都能固定住。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