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收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705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收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收发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世界各地光纤接入(FTTH,Fiber To The Home)项目逐步实施,以及点对点的数据传输,特别是三网合一的推进,和光纤到户网络从EPON和GPON升级到下一代光纤到户网络(XGPON),出现混合组网的情况,市场上对于单纤四向组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某两个波长间隔很窄的单纤四向组件。例如,随着高带宽业务的蓬勃发展,众多运营商纷纷选择GPON向XG-PON1的升级改造,以应对越来越紧迫的带宽压力。

传统的升级方案为外置合波提速方案,即采用外部合波器件,通过此外部合波器件将GPON和XG-PON1的光信号合波到同一个ODN网络中。但外置合波提速方案需要新增多个设备,导致升级方案存在建设成本高、占用机房空间大、光纤布线复杂、运营维护难等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难题,就需要把GPON和XG-PON1的光收发模块集成在同一模块中。而在这样的模块中,光收发组件需要是四向的,并且其封装尺寸要足够小才能达到XFP或SFP的国际标准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收发器,其能够实现四个波长的光的发送和接收,并且具有更小更薄的体积。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收发器,该光收发器包括本体、第一激光发射器、第二激光发射器、第一激光接收器、第二激光接收器、光纤适配器、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三滤光片和第四滤光片。本体内部形成空腔,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与空腔连通。第一激光发射器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激光发射器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一激光接收器安装在第三安装孔内,第二激光接收器安装在第四安装孔内,光纤适配器安装在第五安装孔内。第一滤光片安装在空腔内,并且透射第一激光发射器发出的第一波长的光到光纤适配器,且反射第二激光发射器发出的第二波长的光到光纤适配器。第二滤光片、第三滤光片和第四滤光 片安装在空腔内,第二滤光片反射由光纤适配器入射的光中的第三波长的光和第四波长的光到第三滤光片,第三滤光片透射第三波长的光到第一激光接收器而反射第四波长的光到第四滤光片,第四滤光片透射第四波长的光到第二激光接收器。第一激光发射器、第二激光发射器、第一激光接收器、第二激光接收器和光纤适配器的纵向中心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光片设置在光纤适配器与第一滤光片之间,并且透射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到光纤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收发器中,光在同一个二维平面内传播,而非在三维平面内传播,第一激光发射器、第二激光发射器、第一激光接收器、第二激光接收器和光纤适配器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即其纵向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而非在三维空间内分布。因此,该光收发器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更薄,从而满足XFP或SFP的国际标准尺寸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收发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光收发器可以包括本体1、第一激光发射器2、第二激光发射器3、第一激光接收器4、第二激光接收器5和光纤适配器6。

参见图4,本体1的内部形成有空腔20。本体1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3、第四安装孔14和第五安装孔15。该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3、第四安装孔14和第五安装孔15与空腔20连通,使得光可以从安装在这些安装孔中的器件(下文详述)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发射出并在该空腔中传播,并且进入安装在这些安装孔中的器件中的另外一个或者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3、第四安装孔14和第五安装孔15可以围绕空腔20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3、第四安装孔14和第五安装孔15的纵向中心轴线可以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 11、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3、第四安装孔14和第五安装孔15可以是圆柱形的,并且这些圆柱形安装孔的纵向中心轴线可以在同一个平面内。这里所说的“纵向”可以是指安装在这些安装孔中的器件的安装方向。

第一激光发射器2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内。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激光发射器2可以通过焊接、粘合剂粘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其他适合的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内。第一激光发射器2可以发射出具有第一波长的光。

第二激光发射器3可以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2内。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激光发射器3可以通过焊接、粘合剂粘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其他适合的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2内。第二激光发射器3可以发射出具有第二波长的光。

第一激光接收器4可以安装在第三安装孔13内。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接收器4可以通过焊接、粘合剂粘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其他适合的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三安装孔13内。第一激光接收器4可以接收具有第三波长的光。

第二激光接收器5可以安装在第四安装孔14内。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激光接收器5可以通过焊接、粘合剂粘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其他适合的连接方式安装在第四安装孔14内。第二激光接收器5可以接收具有第四波长的光。

光纤适配器6可以安装在第五安装孔15内。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光纤适配器6可以通过焊接、粘合剂粘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其他适合的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五安装孔15内。光纤适配器6可以连接到外部光纤,从而将来自于第一激光发射器2或者第二激光发射器3的光发送到外部光纤,或者将来自于外部的光发送到第一激光接收器4或者第二激光接收器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收发器还可以包括第一滤光片7、第二滤光片8、第三滤光片9和第四滤光片10。

参见图3和图4,第一滤光片7、第二滤光片8、第三滤光片9和第四滤光片10均设置在本体1的空腔20中。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光片7、第二滤光片8、第三滤光片9和第四滤光片10可以通过粘合剂粘接在空腔20中的适当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激光发射器2、第二激光发射器3、第一激光接收器4、第二激光接收器5、光纤适配器6、第一滤光片7、第二滤光片8、第三滤光片9和第四滤光片10这些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以及第一滤光片 7、第二滤光片8、第三滤光片9和第四滤光片10本身的光学性质(例如,光透射性质或者光反射性质,等等)可以灵活设置,只要其设置能够满足下文中详述的光线传播路径即可。

第一激光发射器2可以发出具有第一波长的光。该第一波长的光传播到第一滤光片7上,并穿过第一滤光片7入射到光纤适配器6。即,第一滤光片7将第一激光发射器2发出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透射到光纤适配器6。

第二激光发射器3可以发出具有第二波长的光。该第二波长的光入射到第一滤光片7上。第一滤光片7将该第二波长的光反射到光纤适配器6。这里,第一滤光片7可以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反射该第二波长的光。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光片7透射第一波长的光而反射第二波长的光。

光纤适配器6可以通过光纤从外部接收光,该光中可以包含具有第三波长的光分量和具有第四波长的光分量(下文中分别称之为第三波长的光和第四波长的光)。该光射入光纤适配器6后,由该光纤适配器6射出,入射到第二滤光片8。该第二滤光片8将其中的第三波长的光和第四波长的光反射到第三滤光片9。该第三滤光片9使第三波长的光从其中透射并入射到第一激光接收器4,而使第四波长的光从其反射到第四滤光片10。该第四滤光片10使第四波长的光从其中透射并入射到第二激光接收器5。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光片8反射第三波长的光和第四波长的光,第三滤光片9透射第三波长的光使其入射到第一激光接收器4而反射第四波长的光,而第四滤光片10透射第四波长的光使其入射到第二激光接收器5。

这样,通过前述的第二滤光片8、第三滤光片9和第四滤光片10,通过光纤适配器6入射的光中的第三波长的光和第四波长的光被有效分离并且被分别入射到第一激光接收器4和第二激光接收器5,从而被分别检测。

前述的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波长、第二波长、第三波长和第四波长可以彼此不同。

前述的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三波长和第四波长之间的差可以小至40纳米,甚至小至10纳米。这样,使得波长相差小至40甚至10纳米的光都能够被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分辨并接收。

这样,通过前述的第一激光发射器2、第二激光发射器3、第一激光接收器4、第二激光接收器5、光纤适配器6、第一滤光片7、第二滤光片8和第三滤光片9的适当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光收发器可以实现两个波长的光(即,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的发射和两个波长的光(即,第三波长的光和 第四波长的光)的接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激光发射器2、第二激光发射器3、第一激光接收器4、第二激光接收器5和光纤适配器6的纵向中心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参见图3和图4),这样,使得前述的第一波长的光、第二波长的光、第三波长的光和第四波长的光在该光收发器中的光路在同一个平面(即图3和图4所示的截面所在的平面)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收发器中,光在同一个二维平面内传播,而非在三维平面内传播,第一激光发射器2、第二激光发射器3、第一激光接收器4、第二激光接收器5和光纤适配器6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即其纵向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而非在三维空间内分布。因此,该光收发器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更薄,从而满足XFP或SFP的国际标准尺寸要求。

这里,所说的“纵向”可以是指这些器件在本体1的安装孔中的安装方向。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光片8可以设置在光纤适配器6和第一滤光片7之间,即位于前述的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从第一滤光片7到光纤适配器6的光路上。第二滤光片8相对于光收发器的其他元件的位置和角度以及第二滤光片8本身的光学性质(例如,光透射和光反射性质)可以被适当地设置使得前述的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穿过第二滤光片8入射到光纤适配器6。即,第二滤光片8透射前述的第一波长的光和前述的第二波长的光到光纤适配器6。这样,可以使得该光收发器的结构更紧凑,进一步减小光收发器的体积。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