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线栅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9643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线栅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线栅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吸收型高分子薄膜偏光板相比,纳米线栅偏光片能够透过电场方向垂直于线栅方向的入射光,而将电场方向平行于线栅方向的光反射,通过增加防反射膜等,纳米线栅偏光片透过入射光的能力远远大于传统的偏光片,透过率可达90%以上,而对比度也有10000:1之高,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LCD的光透过率和对比度,极大了满足如今高透过率和高对比度LCD的市场需求。另外,由于亚波长线栅偏振片可在高温或高湿度环境中实现卓越的耐久性,所以线栅偏光片在户外等信赖性要求严苛的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一般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作线栅结构,在利用纳米压印技术制作线栅结构的工艺流程中,纳米压印的制作步骤复杂,需要经过压印出光阻、脱模、蚀刻金属、去除光阻、刻蚀等,由于线栅结构纳米级的线宽和高度,刻蚀工艺困难,制作出来的线栅容易出现塌陷,光阻容易残留,刻蚀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线栅的偏光性能等,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线栅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能够简化线栅偏光片的制程,提高制作良率,提高显示面板的色域、亮度和光学品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栅偏光片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在模具基板上形成线栅结构,其中,线栅结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线栅;将线栅结构与载体基板利用量子点粘合剂进行粘合,其中量子点粘合剂包括量子点材料和粘合剂;将线栅结构从模具基板脱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栅偏光片,该线栅偏光片包括载体基板、量子点粘合剂层以及线栅结构,线栅结构通过量子点粘合剂层与载体基板粘接,线栅结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线栅,量子点粘合剂层包括量子点材料和粘合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夹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的线栅偏光片,线栅偏光片为上述的线栅偏光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模具基板上形成线栅结构,其中,线栅结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线栅;将线栅结构与载体基板利用量子点粘合剂进行粘合,其中量子点粘合剂包括量子点材料和粘合剂;将线栅结构从模具基板脱离,将线栅结构粘合在载体基板上,能够简化制作线栅偏光片的制程,粘合剂采用含有量子点材料的粘合剂,由于量子点材料受激发后发光的色纯度高,亮度高,可以有效的提高显示面板的色域和亮度,进而提高光学品味,搭配线栅结构优异的偏光性能,可以得到具有高色域,高穿透和高对比度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栅偏光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1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是图2中流程对应的制程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步骤S12和步骤S13对应的制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栅偏光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线栅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模具基板上形成线栅结构,其中,线栅结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线栅。

在步骤S11中,多条线栅可以相互平行。

在步骤S11中,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图1中步骤S11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是图2中流程对应的制程示意图。在模具基板11上形成线栅结构1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1:提供模具基板。

在步骤S111中,例如提供模具基板11。模具基板11可以为热塑性基板。热塑性基板可以为热塑性树脂。

步骤S112:对模具基板进行压印。

在步骤S112中,例如,可对模具基板11进行纳米压印,具体可为:对压印模具12进行加热,用压印模具12对模具基板11进行压印以在模具基板11上形成多个凹处A,具体可为多条间隔设置且平行的凹槽A,然后冷却压印模具12将压印模具12与模具基板11脱离。

步骤S113:在模具基板经过压印后的凹处形成线栅。

在步骤S113中,例如在模具基板11经过压印后的凹处A沉积线栅材料形成线栅131,多个凹槽A中的线栅131构成线栅结构13。线栅结构13的材料可为铝、铬、金、银或镍等金属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线栅结构13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金属材料。

步骤S12:将线栅结构与载体基板利用量子点粘合剂进行粘合,其中量子点粘合剂包括量子点材料和粘合剂。

在步骤S12中,请参阅图4,图4是图1中步骤S12和步骤S13对应的制程示意图。例如,将线栅结构13与载体基板14利用量子点粘合剂15进行粘合。粘合剂可以为胶水。量子点粘合剂15可以为掺杂有量子点材料的胶水。

步骤S13:将线栅结构从模具基板脱离。

在步骤S13中,例如,对模具基板11进行降温以使线栅结构13从模具基板11脱离。由于模具基板11的冷缩效应,尤其是热塑性材料的冷缩效应较为明显,使得冷却后线栅结构13与模具基板11之间产生间隙,彼此能够分离。线栅结构13的线栅周期d1可为100~300nm,线栅宽度d2可为50~200nm,线栅厚度d3可为50~500nm。载体基板14可为硬性基板或者柔性基板。硬性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线栅结构13的线栅周期d1是指相邻两线栅131错开的距离d1,也就是相邻两线栅131位于同一侧的侧面之间的间距d1,例如相邻两线栅131的左侧面和左侧面之间的间距d1或者右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间距。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线栅偏光片包括载体基板21、量子点粘合剂层22以及线栅结构23,线栅结构23通过量子点粘合剂层22与载体基板21粘接,线栅结构23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线栅231,量子点粘合剂层22包括量子点材料和粘合剂。

粘合剂可以为胶水。

线栅结构23的材料可为铝、铬、金、银或镍。在其他实施例中,线栅结构23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金属材料。

线栅结构23的线栅周期可为100~300nm,线栅宽度为50~200nm,线栅厚度为50~500nm。

载体基板21可为硬性基板或者柔性基板。硬性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至少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夹持在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之间的液晶层33、设置在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上的线栅偏光片34,线栅偏光片34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线栅偏光片。

例如,第一基板31靠近第二基板32的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线栅偏光片34。

例如,第二基板32靠近第一基板31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有线栅偏光片34。

第一基板31可以为彩色滤光片基板或者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第二基板32也可以为彩色滤光片基板或者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本发明通过在模具基板上形成线栅结构,其中,线栅结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线栅;将线栅结构与载体基板利用量子点粘合剂进行粘合,其中量子点粘合剂包括量子点材料和粘合剂;将线栅结构从模具基板脱离,将线栅结构粘合在载体基板上,能够简化制作线栅偏光片的制程,粘合剂采用含有量子点材料的粘合剂,由于量子点材料受激发后发光的色纯度高,亮度高,可以有效的提高显示面板的色域、亮度和光学品味,搭配线栅结构优异的偏光性能,可以得到具有高色域,高穿透和高对比度的显示面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