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1831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与流程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方式涉及即使介质的基底色是白色以外的颜色也能够以容易视觉辨认的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不考虑片材的基底色而进行图像形成。因此,存在当片材的基底色是白色及其它颜色时,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辨认度互不相同的缺点。例如,当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为与片材的基底色相同或相近的颜色时,难以视觉辨认出图像。



技术实现要素: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读取部,具有读取面,所述读取部读取放置于所述读取面的片材;控制部,获取表示所述读取部所读取的片材的基底色的数值,基于所述数值算出校正值,并将所述校正值应用于形成的图像来实施颜色校正;以及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读取部所读取的片材或具有与所述读取部所读取的片材的基底同色的基底的片材上形成实施了所述颜色校正的图像。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识别部,识别经过的片材的基底色;控制部,获取表示所述识别部所识别的片材的基底色的数值,基于所述数值算出校正值,并将所述校正值应用于图像来实施颜色校正;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识别部所识别的片材或具有与所述识别部所识别的片材的基底同色的基底的片材上形成实施了所述颜色校正的图像;以及传送部,将片材依次传送到所述识别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并包括:读取放置于读取面的片材;获取表示所读取的片材的基底色的数值,基于所述数值算出校正值,并将所述校正值应用于图像来实施颜色校正;以及在所读取的片材或具有与所读取的片材的基底同色的基底的片材上形成实施了所述颜色校正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经通常的图像形成的片材与经本实施方式的片材的视觉辨认性的差异的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4为示出操作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5为示出盒设定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6为示出扫描结果画面的显示例的图。

图7为示出图4~图6的画面转变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为示出印刷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的图。

图9为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用字符“a”表示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并且,在图1中,用斜线表示片材002及片材003的基底色,用网格图案表示未实施颜色校正的字符“a”的颜色。下面,以片材002、003以及未实施校正的字符“a”为同色来进行说明,但这些颜色实际上在视觉上是同一颜色或者类似颜色。

片材001例如是将蓝色的图像形成在白色的片材上的印刷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片材001的基底色与形成图像的颜色不同,因而字符的视觉辨认性正常。

片材002例如是将蓝色的图像形成在蓝色的片材上的印刷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片材002的基底色与形成图像的颜色相同,因而字符的视觉辨认性差。

片材003是形成有通过本实施方式进行了颜色校正后的图像的印刷品。片材003例如是将通过颜色校正而变为浓的蓝色的图像形成在蓝色的片材上的印刷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片材003的图像以比基底色更浓的颜色进行打印,因而字符的视觉辨认性较片材002有提高。

在通常的图像形成中,在如片材001那样的白色基底上以能够视觉辨认程度的颜色形成图像。另一方面,在有色的基底上进行通常的图像形成时,如片材002那样,存在图像埋没在基底色中而难以视觉辨认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通过与基底色匹配地进行颜色校正,从而生成如片材003所例示的易于视觉辨认图像的印刷品。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例的示意图。并且,图2中的箭头表示片材的传送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盒121~124,该盒121~124收容片材,并在执行作业时提供片材。盒121~124分别收容基底色互不相同的新片材。并且,在各盒中,新片材的尺寸、材质也可以互不相同。并且,将盒121~124作为供纸部120。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42。该图像形成部142既能够通过消色色材进行印刷,也能够通过非消色色材进行印刷。图像形成部142具有用于收容/安装色调剂瓶的色调剂瓶收容部。色调剂瓶收容部能够收容/安装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颜色的色调剂瓶。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对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进行加热、加压而将图像定影在片材上的加热器143。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按照供纸部120、图像形成部142、加热器143的顺序传送片材的传送路径r1。

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触摸面板显示器130,该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从用户接收印刷份数等参数值的输入、开始处理的指示,并显示作业的进行情况、消息。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扫描仪140。该扫描仪140读取配置在作为读取面的透过玻璃板141之上的原稿片材。扫描仪140具有发光部、ccd图像传感器(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以及使它们移动的运载机构。扫描仪140所读取的图像被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42,图像形成部142将该图像形成在片材上(复印处理)。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接收从传送路径r1传送来的片材的排纸托盘145。并且,排纸托盘145既可以能够沿着与被传送的片材的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也可以是不可动的。

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各盒上具有检测片材的有无、剩余量的检测传感器151~154。并且,将检测传感器151~154作为检测部150。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例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至少包括处理器111、存储部112的控制部110。处理器111例如是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运算处理装置。处理器111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12中的控制程序113而实现各种功能。存储部112是包括易失性地存储数据的主存储装置、非易失性地存储数据的rom、辅助存储装置的单元。通过处理器111运算执行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12中的控制程序113,从而控制部110总体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111所提供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以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电路来安装。

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具有平板型的液晶画面(显示部)以及触摸面板(输入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采用在液晶画面上层叠配置有触摸面板的构成,是通过用指尖、笔尖等直接按下画面而能进行输入的单元。

传送部144包括传送路径r1,根据控制部110的指示将片材传送至各单元。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通信部146。通信部146根据控制部110的指示,从个人电脑等接收原稿图像,并将处理结果等返回至发送源。图像形成装置100将接收到的原稿图像形成于片材上。

图3所示的盒121~124如上所述,但在图3中,对于盒121,在括号内记载有所收容的片材的尺寸及材质。在本例中,盒121收容a4尺寸的厚纸。如本例所示,收容于盒中的片材的信息可以按照后述的方法对各盒进行设定。

扫描仪140、图像形成部142、加热器143、排纸托盘145、检测部150均如上所述。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发送功能、打印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发送功能、打印功能是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能执行的基本功能。在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主画面上配置有用于利用各功能的按钮,当按钮被用户按下时,显示各功能的操作画面。

图4是用于实施实施方式的复印处理的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在上述主画面中,通过按下用于利用复印功能的按钮而显示图4所示的画面。

对图4的操作画面进行说明。区域201是选择应用后述的盒设定的盒的区域,并反白显示(反転表示)被选择的盒的位置。区域203是在利用收容于在区域201中所选择的盒中的片材进行复印处理时设定是否应用颜色校正的区域,随着选择而进行反白显示。

区域204是通过接收“+”按钮、“-”按钮的按下或来自未图示的数字键的输入而设定复印份数的区域。区域205是包含1个以上的设定项目的区域。在区域205中,例如可以进行如放大/缩小率(倍率)、版面设定(单面/双面)、画质(字符画质/照片画质)那样的各种设定。不过,设定项目不局限于图4所例示的项目。区域206是设定彩色/黑白或者自动识别颜色的区域。区域207是设定复印浓度的区域。

在区域201中选择了盒的状态下按下了盒设定按钮202时,移至图5的盒设定画面。

当设定结束并按下了开始按钮208时,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复印处理。

图5是随着按下盒设定按钮202而显示的盒设定画面。盒设定画面与在图4的区域201中所选择的盒相对应,接收收容在盒内的片材的信息的输入。并且,为了用扫描仪140读取片材而获取rgb值,用户预先将与收容于盒内的片材相同的片材放置在透过玻璃板141上。在本例中,说明输入在图4中反白显示的盒121内的片材的信息的情况。

区域301以及区域302分别接收与所收容的片材的尺寸及材质相关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安装时也可以是各区域具有片材的尺寸及材质的规定值,随着用户的选择而接收输入。选择栏303是用于选择仅单面获取片材的rgb值或者双面获取片材的rgb值的栏。在选择栏303中仅能选择其中任意一项。

将输入到了区域301、区域302、区域303中的信息作为第一信息。即,本例的第一信息包含区域301的“a4”、区域302的“厚纸”、选择栏303的“双面”的信息。

按下扫描按钮304之后,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用户预先放置于扫描仪140中的片材的扫描。需要注意的是,按下扫描按钮304之后,也可以显示确认是否开始扫描的画面。

当在选择栏303中选择了“双面”时,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在开始扫描之前显示进行第一面的扫描这一大意,并显示接收扫描开始信号的按钮。并且,在第一面的扫描结束后,显示进行第二面的扫描这一大意,并显示接收扫描开始信号的按钮。

在按下了取消按钮305时,返回至图4的操作画面。

图6是扫描结束后显示的扫描结果画面。

区域410是显示由扫描仪读取到的片材的图像的区域。并且,在区域410中,与片材的图像对应地显示片材的rgb值。图6是对表面和背面的图像各自显示rgb值的例子。

当按下了确认按钮401时,控制部110基于rgb值算出用于对所形成的图像进行颜色校正的校正值。之后,使第一信息和校正值与盒121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并返回至图4的操作画面。

当按下了取消按钮402时,不计算校正值而返回至图5的盒设定画面。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安装时也可以随着按下取消按钮402而重新扫描、或返回至图4的操作画面。

当在按下确认按钮401之后返回至了图4的操作画面时,应用颜色校正的准备完成。在该状态下,如图4所示使区域203反白显示,在按下了开始按钮208时,执行应用了颜色校正的复印处理。之后,在执行形成图像的作业时,如果选择了区域203,则使用该校正值进行图像形成。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区域201中重新选择设定完成的盒并按下盒设定按钮202,从而能够重新设定上述设定。

这样,控制部110根据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输入部(触摸面板)接收到的、是否实施颜色校正的信息(在本例中为是否按下了区域203),判断是否在图像形成中应用校正值。

图7是示出将校正值与盒关联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7通过处理器111运算执行控制程序113来实现。

用户对触摸面板显示器130进行用于进行复印处理的规定操作。处理器111根据该操作执行如下动作。

随着用户的操作,图4所示的操作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130(act201)。处理器111判断区域201内的盒是否被选择(act202)。当没有选择盒时,操作画面维持输入接收状态(act202-否的循环)。

当盒被选择时(act202-是),处理器111判断盒设定按钮202是否被按下(act203)。当没有按下盒设定按钮202时,操作画面维持输入接收状态(act203-否的循环)。当盒设定按钮202被按下时(act203-是),操作画面移至图5所示的盒设定画面(act301)。

盒设定画面接收第一信息的输入。处理器111判断是否按下取消按钮305(act302)。当取消按钮305被按下时(act302-是),返回至act201,移至图4所示的操作画面。

当没有按下取消按钮305时(act302-否),处理器111判断是否按下扫描按钮304(act303)。

当没有按下扫描按钮304时(act303-否),返回至act302,维持输入接收状态。

在用户将目标片材放置于了透过玻璃板141上之后按下了扫描按钮304时(act303-是),处理器111执行扫描(act304),读取放置于透过玻璃板141的片材。需要注意的是,在设定为扫描片材的双面的情况下,也可以显示告知用户依次进行第一面的扫描、第二面的扫描这一大意的画面。

一旦扫描结束,则显示图6所示的扫描结果画面(act401)。用户能够通过扫描结果画面确认片材图像及从片材获取的rgb值。此外,当由于像素的原因而使rgb值产生参差不一时,也可以计算、显示平均值。

处理器111判断是否按下取消按钮402(act402)。当取消按钮402被按下时(act402-是),处理返回至act301,并移至图5所示的盒设定画面。

当没有按下取消按钮402时(act402-否),处理器111判断是否按下确认按钮401(act403)。当没有按下确认按钮401时(act403-否),处理返回至act402,维持扫描结果画面。

当确认按钮401被按下时(act403-是),处理器111基于rgb值计算用于进行颜色校正的校正值(act404)。

通过以基底色为白色的片材的rgb值(r:255、g:255、b:255)为基准,减去目标片材的rgb值而算出校正值。例如,当目标片材的rgb值为r:219、g:225、b:232时,校正值为r:36、g:30、b:23。通过以后述的方法应用所算出的校正值,从而校正为最终的色调剂输出变浓。并且,在实际安装时也可以将rgb颜色空间变换为hsv颜色空间,降低相应的色调的明度、或者进行提高或降低彩度的调整,并返回至rgb颜色空间,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明度的下降值或者彩度的调整值即为校正值。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实际安装例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

处理器111将第一信息及校正值与盒相关联(act405),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112中(act406)。之后,再次显示操作画面(图4)(act407)。

图8为示出执行复印处理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8通过处理器111运算执行控制程序113而实现。需要注意的是,用户事先将原稿片材放置在透过玻璃板141上、或者将其放置于未图示的adf(autodocumentfeeder:自动送纸器)。

随着用户的操作,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图4所示的操作画面(act501)。这里,用户选择区域201内的盒。并且,用户输入区域204-207的信息。

处理器111判断是否按下开始按钮208(act502)。当没有按下开始按钮208时,操作画面维持输入接收状态(act502-否的循环)。

当开始按钮208被按下时(act502-是),处理器111执行扫描(act503)。

扫描结束后,处理器111判断是否事先在操作画面中选择了颜色校正按钮203(act504)。

当颜色校正按钮203被选择时(act504-是),处理器111从存储部112中调用与盒相关联的校正值(act505)。处理器111基于校正值校正扫描得到的原稿片材的图像(act506)。

通过从原稿图像的rgb值中减去校正值来实施校正。例如,当原稿图像的一个像素的rgb值为r:200、g:211、b:246时,从该rgb值中减去上述校正值(r:36、g:30、b:23),该像素校正后的rgb值为r:164、g:181、b:223。处理器111对原稿图像的所有像素实施该校正处理。此外,当作为处理对象获得的像素的rgb值为白色或几乎白色(r:255、g:255、b:255或者与其近似的值)时,视为该像素位于原稿图像中的基底区域,在实际安装时也可以不对该像素进行校正而原样采用原稿图像的rgb值。

之后,处理器111执行应用了校正值的图像形成(act507),并生成印刷品。

当没有选择颜色校正按钮203时(act504-否),不校正原稿片材的图像即执行图像形成(act507)。

执行图像形成之后,处理器111通过检测部150判断盒内是否还剩余有片材(act601)。当剩有片材时(act601-是),处理器111结束动作。当没有剩余片材时(act601-否),处理器111删除与盒相关联的第一信息及校正值(act602)并结束动作。此外,当没有剩余片材时,在实际安装时也可以将提示补充片材的画面显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使校正值与盒关联存储的安装,但也可以代替校正值而使片材的rgb值与盒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当执行图像形成的作业时,每次基于与盒相关联的rgb值计算校正值,并对原稿图像应用校正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当用户按下了确认按钮401时(act403-是)算出校正值的安装,但在act505之前算出了校正值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rgb值也可以适当地根据以往的方法变换为cmyk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了在复印处理中的安装,但也可以安装在打印处理中。例如安装为,通信部146接收计算机发送的图像,处理器111校正图像的颜色并生成印刷品。

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通过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摄像机获取片材的rgb值的安装。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采用利用传送部144使片材通过了摄像机160之后再通过图像形成部143的安装。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使没有预先使盒与片材的rgb值、校正值的信息相关联也可以在执行图像形成时实时地进行颜色校正。具体来讲,通过摄像机160获取从盒121~124传送来的片材的基底的rgb值,处理器111算出校正值,并将该校正值应用于原稿图像,从而通过图像形成部143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通过该实施方式,即使在基底有颜色的片材上形成图像,也可以生成容易视觉辨认内容的印刷品。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装置内部预先记录有实施发明的功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从网络将同样的功能下载到装置上,还可以使记录介质存储有同样的功能并将其安装于装置上。作为记录介质,只要是cd-rom等能够存储程序且装置可读的记录介质,则其形式也可以为任何形式。并且,像这样地预先通过安装或下载而得到的功能也可以与装置内部的os(操作系统)等协作来实现其功能。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