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缆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4813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蝶缆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蝶缆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蝶缆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业务飞速发展,人们对通讯网络的传输和交换能力不断提出要求,传统的介入方式己不能满足带宽的需求。光纤到户(ftth),直接使用光纤,将通讯线路从局端直接介入用户家庭,在带宽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可实现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作为宽带接入的最终解决方案,随着技术和市场条件的日益成熟,ftth必将成为通信的未来。

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蝶缆是一种新型用户接入光缆,依据应用环境和敷设条件不同,合理设计光缆结构和各项技术参数,集合了室内软光缆和自承式光缆的特点。蝶缆是fttx网络解决最佳备选产品,在组建智能大楼、数字小区、校园网、局域网等网络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蝶缆是在光纤和加强件的外侧裹覆pe护套形成的蝶形光缆结构,在蝶缆的生产过程中,光纤的张力仅为0.65±0.05n,而光纤打结后,更容易发生断纤现象,而一旦发生断纤就会使整个正在生产的蝶缆件作废,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蝶缆的生产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打结造成断纤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蝶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1:放出加强件和光纤;s12:调整所述加强件和所述光纤的相对位置;s13:所述加强件、所述光纤与热塑性树脂一起通过挤塑机,挤塑机将所述加强件和所述光纤封装在所述热塑性树脂内,生成蝶缆;s14:冷却所述蝶缆;以及s15:牵引所述蝶缆并装盘;其中,在步骤13中,所述光纤在通过挤塑机之前,对打结的光纤进行识别、警告并处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打结的光纤进行识别、警告并处理的过程是在打结光纤报警装置上进行的,所述打结光纤报警装置与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相连接,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供光纤穿过的通孔;弹簧,安装于所述沉头孔内;以及压力感应器,设于所述弹簧上,且与所述电路连接;以及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压力感应器连接,当所述弹簧发生形变时,所述压力感应器起作用,蝶缆的生产设备停止工作。

本发明在挤塑工艺之前设置有对打结光纤进行识别,报警以及处理的工序,且该工序在打结光纤报警装置上进行,通过将传输的光纤穿过仅供顺直的光纤穿过的板体,在板体中设置弹簧,并且在弹簧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并在压力传感器上连接继电器,当打结的光纤通过板体时,将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发生形变,压力感应器产生感应电流,使得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暂停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蝶缆制造过程中发生断纤的现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打结光纤报警装置还包括一套管,所述套管设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所述套管设于所述通孔内。套管的作用能够有效对打结的光纤进行限位,从而及时进行报警处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为沉头孔,所述沉头孔限位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在板体的通孔内设置沉头孔,即通孔另一端的直径小于安装弹簧这一端的直径,所以该沉头孔可以对弹簧的一段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器固定于所述弹簧上,所述弹簧压缩致使所述压力传感器工作。将压力感应器直接固定在弹簧上,当弹簧发生形变,压力传感器开始工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继电器通过支路连接,所述支路与所述电路并联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继电器的种类为常开型,当所述压力感应器起作用时,所述继电器闭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器为应变片。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板体上还设有供加强件穿过的通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两端还设有报警器。当有打结的光纤通过该通孔时,报警器会报警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挤塑工艺之前设置有对打结光纤识别,报警以及处理的工序,且该工序通过将传输的光纤穿过仅供顺直的光纤穿过的板体,在板体中设置弹簧,并且在弹簧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并在压力传感器上连接继电器,当打结的光纤通过板体时,将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发生形变,压力感应器产生感应电流,使得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暂停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蝶缆制造过程中发生断纤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蝶缆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打结光纤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板体;2、弹簧;3、压力感应器;4、套管;5、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蝶缆的生产工艺。在蝶缆的生产过程中,光纤通过传输传入生产线中的挤塑机加工护套,在传输的过程中,光纤一直处于绷直的状态,光纤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若光纤打结,纤细的光纤在张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本发明通过将传输的光纤穿过仅供顺直的光纤穿过的板体,在板体中设置弹簧,并且在弹簧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并在压力传感器上连接继电器,当打结的光纤通过板体时,将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发生形变,压力感应器产生感应电流,使得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暂停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蝶缆制造过程中发生断纤的现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蝶缆的生产工艺的流程进行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为一种蝶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加强件和光纤固定,并依次穿过各导轮直至机头前,调节加强件和光纤的相对位置,使其与机头的模口平行,挤塑机中加入热塑性树脂。然后开机,加强件和光纤一起进入挤塑机的模具中,在挤塑机中成型形成蝶缆从挤塑机中出来,然后进入水槽进行冷却,最后进行牵引后装盘。其中,在光纤通过挤塑机之前,为了防止打结的光纤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或者在进入挤塑机时发生拉扯造成断纤,所以在进入挤塑机之前对打结的光纤进行识别、警告,并进行对应的处理。

参阅图2,对该打结的光纤识别、警告并处理的过程是在打结光纤报警装置上进行的,该报警装置与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相连接,该蝶缆的生产工艺包括板体1,在板体1上设置有供光纤穿设的通孔,光纤从光纤盘上绕出绷直传输到下一个工序,在通孔内设置有弹簧2,在弹簧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在压力传感器3的两端连接有电线,电线与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相连接,在压力传感器3的电路上连接有一继电器5,当通孔中的弹簧2发生形变,压力感应器3工作,电路中的蝶缆的生产设置停止工作。

为了方便光纤的通过以及对打结的光纤进行限位,在弹簧2的一端设置有套管4,套管4的外径与通孔的直径相适配,使得套管4设置在通孔的端部,而套管4的内径与光纤的外径相适配,使得光纤可以顺畅地通过套管4内,而打结的光纤通过套管4时,套管4可以对其进行限位,与套管4连接的弹簧2起到缓冲的作用,套管4也可以防止弹簧2的晃动。

在光纤穿出的一端设置的套管4为固定在板体1的通孔处,也可以将板体1的通孔设置成沉头孔的结构,即在光纤穿出的一端的孔径小于光纤进入一端的孔径,使得沉头孔的底端可以对弹簧2进行限位,通过固定胶将弹簧2固定在沉头孔的端部,并且使得弹簧2与沉头孔处于同轴的位置。

作为较佳实施例一,将压力感应器3直接固定在弹簧2上,该压力感应器3为45°剪切片,粘附在弹簧2的侧面,当弹簧2受到压缩,弹簧2发生形变,该45°剪切片的电流发生变化,使得连接的继电器作用,与之相连接的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发生故障而暂时停止工作,从而使得光纤的传输暂时停止,操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处理,防止光纤发生断裂。

作为较佳实施例二,在通孔内设置有一个环形凸块,压力感应器3的一端与套管4连接,另一端限位在环形凸块上,当打结的光纤通过套筒4时,套管4促使弹簧2发生形变,套管4和环形凸块两者对压力感应器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压力感应器3工作,继电器5工作,与之相连接的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发生故障而暂时停止工作,从而使得光纤的传输暂时停止,操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处理,防止光纤发生断裂。

压力传感器3和继电器5都连接在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的支路上,继电器5的种类为常开型,当压力感应器3起作用时,继电器5受电流的激发闭合,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发生短路,由于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上设有电路保护系统,导致整个生产设备停止。

本发明使用的压力感应器为应变片,在该应变片的两端连接有电源,应变片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当应变片发生形变是,导致该支路的电流也会发生变化,进而触发继电器动作,从而使得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发生故障而停止。

在板体1上还设有供加强件穿设的通孔,板体1下设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与地面固定连接,并且供加强件和光纤穿设的通孔与加强件和光纤的传输通道呈平行设置。

为了提醒操作工人及时对打结的光纤进行处理,在压力传感器3的支路上还连接有报警器,当打结的光纤通过该板体1的通孔时,继电器5闭合,报警器通电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处理。

本发明在挤塑工艺之前设置有对打结光纤识别,报警以及处理的工序,且该工序在打结光纤报警装置上进行,通过将传输的光纤穿过仅供顺直的光纤穿过的板体,在板体中设置弹簧,并且在弹簧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并在压力传感器上连接继电器,当打结的光纤通过板体时,将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发生形变,压力感应器产生感应电流,使得继电器的开关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蝶缆的生产设备的电路暂停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蝶缆制造过程中发生断纤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