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托盘式光纤配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66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托盘式光纤配线单元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托盘式光纤配线单元。



背景技术:

光纤配线单元,即含耦合器(FC或SC或LC)。光纤配线架(ODF)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适用于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远端模块局及无线基站的中小型配线系统。光纤配线架是光传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配套设备,它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光纤熔接、光连接器安装、光路的调接、多余尾纤的存储及光缆的保护等,它对于光纤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和灵活使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光纤是以12芯一个单元。FC是圆头SC大方LC小方。

但是,传统的结构存在着技术缺陷,具体如下:在安装时候,由于壳体与底板需要分离,进行安装客户所需功能的芯片单元,底板往往在日常维护容易掉失或一时难以寻回,造成安装或维护不便。另外,芯片单元采用螺钉进行固定,造成安装极为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安装及底板与壳体相铰接不会产生松脱的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托盘式光纤配线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托盘式光纤配线单元,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相连接而成外壳体,其中外壳体内固定有侧板,侧板上固定有安装导槽,外壳体的底端口处设有铰接件,铰接件铰接有底板,安装导槽上插置有至少一个芯片单元。

进一步说,所述外壳体内设有架体,侧板固定在架体上。

进一步说,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开口,铰接件一端扣置于开口处。

进一步说,所述外壳体的两侧上设有接线开口。

进一步说,所述接线开口与外壳体内的空间相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芯片单元的接线端靠近底板上,并且芯片单元与底板之间留有安装空间。

进一步说,所述安装导槽与侧板相扣接而成。

进一步说,所述安装导槽的底面处设有扣头,扣头扣置于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托盘式光纤配线单元优点如下:

外壳体能提供安装芯片单元的空间,并且采用安装导槽使芯片单元能快速安装在外壳体内,便于日常维护或安装,大大满足不同客户所需指定功能的芯片单元。另外,通过底板与外壳体相铰接,便于底板脱离外壳体上,有利整体安装等。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芯片单元、架体、安装导槽和底板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左壳体1、右壳体2、铰接件201;架体3、侧板301、安装导槽4、底板5、开口501、芯片单元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托盘式光纤配线单元,,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相连接而成外壳体,其中外壳体内固定有侧板301,侧板301上固定有安装导槽4,外壳体的底端口处设有铰接件201,铰接件201铰接有底板5,安装导槽4上插置有至少一个芯片单元6,外壳体能提供安装芯片单元6的空间,并且采用安装导槽4使芯片单元6能快速安装在外壳体内,便于日常维护或安装,大大满足不同客户所需指定功能的芯片单元6。另外,通过底板5与外壳体相铰接,便于底板5脱离外壳体上,有利整体安装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所述外壳体内设有架体3,侧板301固定在架体3上。所述底板5上设有第一开口501,铰接件201一端扣置于开口501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外壳体的两侧上设有接线开口,起到方便光纤线伸至外壳体内,所述接线开口与外壳体内的空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所述芯片单元6的接线端靠近底板5上,并且芯片单元6与底板5之间留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导槽4与侧板301相扣接而成,起到快速安装效果,当安装导槽4损坏时,直接将安装导槽4分离于侧板301上,更换新的安装导槽4,有利于芯片单元6的有效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安装导槽4的底面处设有扣头,扣头扣置于侧板301上,使安装导槽4的连接简单化,便于装拆等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托盘式光纤配线单元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