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7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常见的成像装置中,通常采用普通的分光棱镜对照明光线进行分光,如此,未被利用的部分照明光线将会成为杂光,而影响成像装置的成像信噪比。在成像装置中,到达其成像接收器的光线要先后两次经过其普通的分光棱镜,使得光线的成像利用率最高只能达到25%,导致成像装置的成像亮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成像装置,旨在提高该成像装置所获得的图像的信噪比及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成像装置,包括光源组件、起偏器、以及在第一光轴上依次设置的成像接收器、成像镜片组、偏振分光棱镜、1/4波片和照明成像镜片;所述光源组件用以向所述偏振分光棱镜的入光面提供照明光线,所述起偏器设在所述偏振分光棱镜的入光面前侧,且所述起偏器供照明光线中的S偏振分量穿过。

优选地,所述起偏器为偏光片。

优选地,所述偏光片贴设在所述偏振分光棱镜的入光面。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具有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轴相平行,且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起偏器之间设有一呈45°倾斜的反射镜。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在所述第二光轴上依次设置的光源、导光管和照明镜片组,所述导光管用以使光源的光线均匀入射至所述照明镜片组。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照明成像镜片所共同形成的照明光路为远心光路。

优选地,在所述成像接收器的受光面与待成像物所在位置为共轭成像关系时,所述导光管的出光端与待成像物所在位置亦为共轭成像关系。

优选地,所述导光管的出光端的形状与所述成像接收器的受光面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成像接收器的受光面和所述导光管的出光端均呈矩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起偏器、偏振分光棱镜以及1/4波片的组合,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杂光进入到成像接收器,从而提高成像装置所获得的图像的信噪比;另一方面可将光源组件所提供的照明光线的理论成像利用率提高到50%,从而可提高成像装置的成像亮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通过采用导光管、照明镜片组以及照明成像镜片的组合,以形成均匀的照明光斑,从而提高成像装置所获得的图像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像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成像装置。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成像装置包括光源组件1、起偏器2、以及在第一光轴上依次设置的成像接收器3、成像镜片组4、偏振分光棱镜5、1/4波片6和照明成像镜片7。其中,光源组件1用以向偏振分光棱镜5的入光面提供照明光线,起偏器2设在偏振分光棱镜5的入光面前侧,且起偏器2供照明光线中的S偏振分量穿过。本实施例中,照明成像镜片7既供照明光线穿过,也供待成像物的成像光线穿过,即是说,该照明成像镜片7是照明光线及成像光线所共用的镜片;而成像镜片组4仅供成像光线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偏振分光棱镜5的入光面前侧设置起偏器2,以使得进入偏振分光棱镜5的只有照明光线的S偏振分量,而照明光线的S偏振分量在偏振分光棱镜5的偏振分光介质膜上会被全反射,而穿过1/4波片6,并在经待成像物反射后,再次穿过1/4波片6,从而转为P偏振分量的成像光线,该P偏振分量的成像光线可以完全通过偏振分光棱镜5的偏振分光介质膜,继而经成像镜片组4而在成像接收器3上成像。由于采用了起偏器2、偏振分光棱镜5以及1/4波片6的组合,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杂光进入到成像接收器3,从而提高成像装置所获得的图像的信噪比;另一方面可将光源组件1所提供的照明光线的理论成像利用率提高到50%,从而可提高成像装置的成像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光源组件1具有第二光轴,该第二光轴与第一光轴相平行,且光源组件1与起偏器2之间设有一呈45°倾斜的反射镜8,以通过反射镜8将光源组件1所提供的照明光线反射至起偏器2。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第二光轴与第一光轴相垂直,以节省所述反射镜8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起偏器2优选设置为偏光片,可以理解,其所采用的偏光片仅可供照明光线中的S偏振分量穿过。偏光片为常见的起偏器,容易获得,且成本较低。进一步地,所采用的偏光片优选贴设在偏振分光棱镜5的入光面,以便于偏光片的安装;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偏振分光棱镜5的入光面前侧设置供偏光片适配卡置的卡槽,来实现偏光片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光源组件1包括在第二光轴上依次设置的光源11、导光管12和照明镜片组13。可以理解,导光管12的使用,可以使得光源11的光线经导光管12的内壁多次反射,而在导光管12的出光端形成均匀的光斑,此光斑经照明镜片组13和照明成像镜片7均匀的成像到待成像物面。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光源11优选为LED光源,LED光源容易获得,成本较低。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光源组件1和照明成像镜片7所共同形成的照明光路为远心光路,以保证照明光线的入射角和成像镜片组4与照明成像镜片7组成的成像模块的接收角匹配,防止自待成像物反射的光线被照明成像镜片7拦截,从而保证成像的亮度均匀性。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照明镜片组13包括靠近导光管12的出光端设置的第一照明镜片131、以及靠近反射镜8设置的第二照明镜片132;通常地,光源组件1还包括位于第一照明镜片131与第二照明镜片132之间的孔径光阑14,且该孔径光阑14位于第二照明镜片132和照明成像镜片7的组合的焦平面上。

进一步地,在成像接收器3的受光面与待成像物所在位置为共轭成像关系时,导光管12的出光端与待成像物所在位置亦为共轭成像关系。即是说,导光管12的出光端经过照明光路会成像到待成像物表面,而照射到待成像物表面的光线是远心照明光线,从而可以保证待成像物上照明光斑的均匀性;又待成像物经过成像管路会成像到成像接收器3的受光面,从而也可保证成像的亮度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导光管12的出光端的形状优选与成像接收器3的受光面的形状相同,如此,可使得照明光斑的形状与成像接收器3的受光面的形状相匹配。不失一般性,成像接收器3的受光面通常呈矩形设置,相应地,导光管12的出光端也设置为矩形,如此,可使得照明光斑的长宽比与成像接收器3的受光面的长宽比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