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767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



背景技术:

大数据、云存储等新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通讯系统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流量通讯系统几乎全都是光纤通讯,光纤通讯提高速率最简洁的途径之一是使用并行通讯增加信道数量。并行光纤通讯有个很关键的技术是数据与数据的对接,目前比较常见的对接方式有:光纤熔接技术、光纤阵列耦合方式等。以上对接方式普遍存在一个弊端:对对接方的工艺技术或设备要求相当高,造成对接需要很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并且通常需要配合使用进口的高端设备去操作,一方面对接效率不高,对接精度控制起来也比较复杂,另一方面,对接成本比较高,不利于并行对接方式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快速并行光纤对接器,使没有对接经验的人使用普通的显微镜在经过简单的指导后也能快速完成并行光纤的对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包括呈长条状的对接本体,所述对接本体内沿着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贯通设置有多条对接通道,所述对接通道的两端分别扩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通过设置多条并行的对接通道可以实现多根光纤同时进行高精度对接,在所述对接通道的两端分别扩口设置,可以保证光纤的端部顺利的进入所述对接通道,满足搞对接损耗要求,提高对接效率,操作简单,快速便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对接通道的两端扩口设置为锥状倒角,且所述锥状倒角的尖端与所述对接通道的连通设置。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述对接通道的两端扩口设置将为锥状倒角,可以辅助对接的光纤端部顺利平滑的伸入到所述对接通道内,一方面缩短对接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光纤端部碰撞造成光纤污染而增大光纤对接损耗。

进一步:所述锥状倒角的侧壁与所述对接本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30°。

进一步:所述对接通道的中部为圆柱状。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对接通道设置为圆柱状,与光纤的形状相匹配,可以减小光纤进入所述对接通道的阻力,有助于提高光纤对接的精准度,降低光纤对接损耗。

进一步:多条所述对接通道沿着所述对接本体横向排列并等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对接通道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对接通道的中部直径,并小于所述对接通道中部直径的2.5倍。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述所述对接通道之间的间隔与对接通道的尺寸,可以减小多根光纤同时对接时相互影响,避免多根对接光纤之间由于间隔过大或过小影响光纤正常进入所述对接通道。

进一步:所述对接本体的上表面对应于每一条所述对接通道的中部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条沿所述对接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基准线。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基准线可以在对接时作为光纤端部的参照物,便于准确的将每个对接通道对应的两根光纤准确的在基准线完成对接,提高对接精准度。

进一步:所述基准线处分别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通道中部连通的粘接孔,且所述粘接孔的孔径不大于对应的所述对接通道中部的直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基准线处设置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通道连通的粘接孔,可以在每个所述对接通道对应的两根光纤完全伸入至所述基准线处时,方便从粘接孔滴入粘接胶水,准确的将每个所述对接通道对应的两根光纤端部精准固定,实现高精度对接,减少胶水浪费。

进一步:所述对接本体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的对接本体,一方面便于观察伸入至所述对接通道内的光纤端部位置,便于将光纤准确的伸入至基准线位置处,另一方面,便于后续采用紫外光固化胶水时方便紫外光穿透所述对接本体,快速使得胶水固化,缩短对接时间,提高对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出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对接本体,2、对接通道,3、锥状倒角,4、基准线、5、粘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包括呈长条状的对接本体1,所述对接本体1内沿着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贯通设置有多条对接通道2,所述对接通道2的两端分别扩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行光纤快速对接器,通过设置多条并行的对接通道可以实现多根光纤同时进行高精度对接,通过冷接方式

在所述对接通道的两端分别扩口设置,可以保证光纤的端部顺利的进入所述对接通道,满足搞对接损耗要求,提高对接效率,操作简单,快速便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通道2的两端扩口设置为锥状倒角3,且所述锥状倒角3的尖端与所述对接通道2的连通设置。通过述对接通道2的两端扩口设置将为锥状倒角3,可以辅助对接的光纤端部顺利平滑的伸入到所述对接通道2内,一方面缩短对接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光纤端部碰撞造成光纤污染而增大光纤对接损耗。

当然,所述对接通道2的两端还可以扩口设置为其他形状,比如设置在斜平面状,只要能形成倒角并辅助光纤伸入所述对接通道2即可,这里不做任何限定。

优选地,所述锥状倒角3的侧壁与所述对接本体2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30°。这里,之所谓对所述锥状倒角3的侧壁与所述对接本体2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进行限定,一方面,如果二者的夹角太小(比如接近0度),则不方便将光纤伸入所述对接通道2,起不到辅助引导光纤伸入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二者的角度过大,则在光纤伸入所述对接通道2的过程中容易碰到所述锥状倒角3的侧壁,并且所述锥状倒角3的侧壁起不到斜向导入作用,而是对光纤的端部起到直接阻碍作用,甚至导致光纤端部污染或者损坏。

优选地,所述锥状倒角3的角度为15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通道2为圆柱状。通过将所述对接通道2的中部设置为圆柱状,与光纤的形状相匹配,可以减小光纤进入所述对接通道2的阻力,有助于提高光纤对接的精准度,降低光纤对接损耗。当然,也所述对接通道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长方体状、三棱柱状等等,只要能在所述对接本体1内沿着长度方向形成通道即可,这里不做任何限定。

优选地,多条所述对接通道2沿着所述对接本体1横向排列并等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对接通道2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对接通道2中部的直径,并小于所述对接通道2中部直径的2.5倍。通过控制述所述对接通道2之间的间隔与对接通道2的尺寸,可以减小多根光纤同时对接时相互影响,避免多根对接光纤之间由于间隔过大或过小影响光纤正常进入所述对接通道。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对接通道2之间的间隔为250μm,所述对接通道2直径为127μm。当然,这是针对最常用的62.5/125μm光纤设置的,实际中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光纤规格调整相邻两个所述对接通道2之间的间隔和对接通道2直径。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所述对接通道2直径为合适尺寸,可以实现带涂覆层光纤的直接对接,相对于传统的对接技术需要剥除涂覆层的方式,其对接强度大大增加。比如,对于直径为125μm的光纤,通过将所述对接通道2的直径设置略大于光纤的直径,比如127μm,即可将带涂覆层光纤伸入所述对接通道2,实现带涂覆层光纤的对接。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所述对接通道2直径设置为合适尺寸,比如略大于光纤的直径还可以确保光纤的线芯对接更加精准,提高对接效率,降低对接损耗。

比如,相邻两个所述对接通道2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对接通道2直径,则多根光纤同时对接时,光纤之间会因为相邻两个所述对接通道2之间的间隔过小而相互影响,甚至导致有的光纤不能顺利伸入所述对接通道2内。

再比如,相邻两个所述对接通道2之间的间隔远远大于所述对接通道2直径,则多根光纤同时对接时,光纤之间会因为相邻两个所述对接通道2之间的间隔过大而相互影响,造成多根光纤在对接通道2的端部牵扯而弯曲变形,影响光纤正常进入所述对接通道2。

优选地,所述对接本体1的上表面对应于每一条所述对接通道2的中部上方设置有一条沿所述对接本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基准线4。通过设置所述基准线4可以在对接时作为光纤端部的参照物,便于准确的将每个对接通道2对应的两根光纤准确的在基准线4处完成对接,提高对接精准度。

优选地,所述基准线4处分别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通道2中部连通的粘接孔5,且所述粘接孔5的孔径不大于对应的所述对接通道2中部的直径。通过在所述基准线4处设置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通道2连通的粘接孔5,可以在每个所述对接通道2对应的两根光纤完全伸入至所述基准线4处时,方便从粘接孔5滴入粘接胶水,准确的将每个所述对接通道2对应的两根光纤端部精准固定,实现高精度对接,减少胶水浪费。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本体1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通过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的对接本体1,一方面便于观察伸入至所述对接通道2内的光纤端部位置,便于将光纤准确的伸入至基准线4位置处,另一方面,便于后续采用紫外光固化胶水时方便紫外光穿透所述对接本体1,快速使得胶水固化,缩短对接时间,提高对接效率。

优选地,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可以选用树脂或石英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