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2812发布日期:2018-09-04 22:2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VR(为英文Virtual Reality的缩写)头盔是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是利用头戴式显示器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但是,目前的VR头盔功耗比较高,使得电池电量消耗很快,为了给用户带来沉浸感的体验,需要及时了解电池电量情况,以便及时给电池充电从而不影响使用。

由于VR头盔的显示原理是利用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使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其结构导致VR头盔电池剩余电量,不能像查看手机的电池电量一样方便。尤其是,VR头盔在佩戴前,若想知道VR头盔电池剩余电量很麻烦,需将VR头盔开机,佩戴VR头盔后通过屏幕才能看到电池剩余电量。若发现电池电量低时,还需要将VR头盔再摘下来去充电,导致用户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设备,该设备的电池剩余电量等设备状态信息,在不佩戴的情况,就可通过外置的显示屏获知,而且操作方便简单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头戴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显示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显示屏的控制键,所述控制键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微处理器内集成有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一个用于输入输出信号的IO端电连接,该IO端与所述控制键电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另一个所述IO端电连接,该I O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头戴设备状态的设备状态检测电路,所述设备状态检测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设备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头戴设备电池剩余电量的电源管理电路。

优选方式为,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设备状态检测电路所检测的所述头戴设备的状态信息。

优选方式为,所述显示屏设在所述壳体的右侧或左侧。

优选方式为,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或数码显示屏。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显示屏的定时电路,所述定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头戴设备为VR头盔或AR头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微处理器,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以及用于驱动显示屏显示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显示屏设在壳体的外侧。在不佩戴头戴设备的情况下,微处理器可控制壳体外的显示屏显示,比如,将电池剩余电量等设备状态信息显示出来,以便用户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对设备进行及时的处理。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无需佩戴就可方便的获知设备的各状态信息,有效的避免了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使用户体验良好;而且操作方便,简单实用。

由于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显示屏的控制键,该控制键与微处理器电连接;通过控制键,使显示屏在使用的时候开启,不使用时关闭,降低了功耗。

由于微处理器内集成有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一个用于输入输出信号的IO端电连接,该IO端与控制键电连接,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另一个所述IO端电连接,该IO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切换电路,使控制键的动作被微处理器识别,去开启和关闭显示屏。

由于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头戴设备状态的设备状态检测电路,该设备状态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其中设备状态检测电路采集设备状态信息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控制显示屏显示,操作方便简单实用。

由于设备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头戴设备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电源管理电路;该电源管理电路采集电池剩余电量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再将转换成显示电信号传输给驱动电路,最后显示在壳体外的显示屏上。

由于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显示屏的定时电路,定时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其中定时电路使显示屏开启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戴设备的原理框图;

图中:1-壳体,2-显示屏,3-控制键,4-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头戴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微处理器,壳体1上设置有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2以及用于驱动显示屏2显示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显示屏2设在壳体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使用时,因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显示屏2,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可通过显示屏2将设备配件的状态信息显示出来,比如电池的剩余电量等,以便用户根据显示屏2显示的状态信息,及时的进行下一步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无需佩戴就可方便的获知设备的各状态信息,有效的避免了用户佩戴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而且操作方便,简单实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备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显示屏2的控制键3,控制键3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的,微处理器内可集成有切换电路,切换电路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一个用于输入输出信号的I O端电连接,该I O端与控制键3电连接,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另一个IO端电连接,该IO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

控制键3工作原理为:头戴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按动控制键3后,控制键3将与其连接的微处理器的IO端电位拉高或拉低,该电压的变化被传输至微处理器内部的切换电路的输入端,经过切换电路处理后,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电信号给与其连接的微处理器的IO端,通过该IO端控制键3被按动的电信号传输至驱动电路,最终由驱动电路控制显示屏2开启或关闭。另外,显示屏2以及显示屏2的驱动电路,以及驱动电路与微处理器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为了实现自动省电,壳体1内还可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显示屏2的定时电路,定时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当显示屏2开始显示后,微处理器将定时电路启动,去计时,当计时时间到后,定时电路传输一个电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该电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将显示屏2关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头戴设备状态的设备状态检测电路,设备状态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设备状态检测电路与设备的电池等配件电连接,使各设备配件的状态信息被设备状态检测电路采集到,并被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被传输给微处理器,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转换成对应的显示信号传输给驱动电路,由显示屏2显示出来。

比如,在壳体1内设置用于检测头戴设备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电源管理电路,该电源管理电路检测电池的电量,并将剩余电量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再将该电池剩余电量转换对应的显示电信号,并将显示电信号传输给驱动电路,由显示屏2显示出来。

当头戴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按动壳体1上的开机键后,设备开机启动,此时,微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显示屏2开机后立刻显示电池剩余电路。

另外,上述的显示屏2可为液晶显示屏2或数码显示屏2,驱动液晶显示屏、数模显示屏显示的驱动电路,为现有设计,在显示屏2出厂时,大多集成在显示屏2上。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可为VR头盔,也可以为AR头盔,不限上面所列举的。

本实施例以VR头盔为例进行描述,其包括壳体1以及与壳体1连接的用于帮助佩戴的绑带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VR头盔,是在现有VR头盔的基础之上,在壳体1外侧设置了显示屏2和控制键3,将显示屏2的驱动电路和控制键3分别与VR头盔内的微处理器电连接。

佩戴前,VR头盔处于关机状态,当需要了解VR头盔的电池剩余电量时,按动开机键,开机后显示屏2就会显示电池剩余电量信息。当VR头盔处于待机状态,按一下控制键3,微处理器就将显示屏2开启,去显示电池剩余电量信息;再按一下控制键3,微处理器在将显示屏2关闭,也就是熄灭,进入待机省电低功耗状态。

可见,本例的VR头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摘戴VR头盔的繁琐操作,才能了解电池剩余电量等VR头盔的状态信息的弊端;方便用户根据电量信息进行下一步充电或者体验的操作,并且,显示屏2还可以显示VR头盔的其他状态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头戴设备结构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