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3042发布日期:2018-10-12 23:2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色玻璃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了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的多功能复合玻璃。
背景技术
: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简称PDLC)是将微米量级的液晶微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不通电时,由于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处于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磨砂状态或半透明状态。当PDLC通电时,在电场作用下薄膜中的液晶微滴有序排列,当微滴与基底的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采用PVB中间夹胶膜,将PLDC薄膜、PVB和玻璃一起做成夹层的调光玻璃产品。PDLC调光玻璃产品具有以下用途:1.其在断电状态下具有优异的光散射性能,可以很好的保护隐私。2.可以用作投影幕布,尤其适合在光线较暗的状态下,进行投影显示,应用于广告行业,可以产生较大的市场收益。但是PDLC玻璃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室外玻璃使用,主要是因为以下缺点:1.PDLC层主要材料为有机分子,不耐紫外,室外使用需要在外侧做紫外防护,否则会影响使用寿命。2.PDLC玻璃虽然将入射光散射开,但是并非吸收或者反射,被散射的入射光仍会进入室内,所以不具备遮阳和节能性能。3.在白天作为投影幕布使用时,需要营造较暗的环境,其室外侧需要加遮光装置。综上可知,如果要将PDLC应用做室外窗,同时发挥其投影幕布的作用,需要在其室外侧同时做紫外防护和遮光防护,甚至需要增加电动外遮阳,来实现外窗在投影状态下和正常透明观景状态下的切换。这一系列的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昂,施工困难。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实现外窗的多功能化的科学集成,实现对其遮阳、调光、隐私、节能和投影幕布等功能的控制,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功能复合玻璃,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为双层玻璃结构,包括叠置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该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之间通过间隔条形成有中空腔体。还可以是三层玻璃结构,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第三玻璃层,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第二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之间均通过间隔条形成有中空腔体,其中第一玻璃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第三玻璃层为电致变色玻璃,第二层玻璃为其他类型玻璃;也可以将第二玻璃层采用电致变色玻璃,第三层玻璃采用其他类型玻璃。其他类型玻璃为钢化玻璃、减反射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中的一种玻璃、或者多种组合的阻挡紫外线的夹胶玻璃。在双层或三层玻璃结构中,所述间隔条为环形结构,该间隔条外侧密封连接有结构密封胶。在双层或三层玻璃结构中,所述结构密封胶采用但不限于硅酮胶或聚硫胶。在双层或三层玻璃结构中,所述间隔条为但不限于铝间隔条、钢间隔条、复合间隔条、超级间隔条或热塑性间隔条。在双层或三层玻璃结构中,所述间隔条与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第三玻璃层的接触面均设置有丁基胶。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进行组合,对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起到很好的紫外线防护作用,形成的中空腔体内部的空气或者其他气体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可以降低复合玻璃的传热系数。而且这种中空的方式易于产业化加工,可以高效快捷的将EC和PDLC玻璃组合起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简称EC)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带电离子与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材料发生掺杂和去掺杂,导致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其光学性能(透过率、吸收率、反射率)在可见光及红外区域内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利用该性能制备的电致变色玻璃能对太阳光辐射的光和热进行智能调节,选择性地调节进入室内的热辐射和光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代表着当今最先进的智能建筑节能玻璃技术。电致变色玻璃作为室外窗使用,配合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其着色状态以及遮阳效果的智能化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将EC玻璃和PDLC玻璃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多功能复合玻璃。该玻璃的性能并非二者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相得益彰的配合,弥补互相的缺点,并放大优势,具体地:将EC玻璃至于室外侧,将PDLC玻璃至于室内侧,由于EC玻璃多采用夹胶玻璃,可以选择使用近乎百分之百阻挡紫外线的胶片,所以对PDLC玻璃起到很好的UV防护作用。得到的多功能复合玻璃可以有以下几种工作状态:序号EC玻璃(室外侧)PDLC玻璃(室内侧)用途1透明透明观景、采光2着色磨砂遮阳、隐私、室内投影、节能3着色透明观景、遮阳、节能4透明磨砂采光、隐私在1号状态下,EC玻璃和PDLC玻璃都为透明态,组合状态为透明,适合于观景、室内采光。在2号状态下,室外侧的EC玻璃完全着色,阻挡99%以上的可见光。遮挡了作为投影幕布的PDLC后面的光线,营造了黑暗的投影背景环境,可以使PDLC发挥更好的投影效果。在3号状态下,EC玻璃在着色,视野较暗但是仍然清晰,所以可以同时发挥观景、遮阳、节能的作用。在4号状态下,PDLC玻璃在变为磨砂状态,入射的光线散射开,但是仍然可以进入室内照明,所以可以同时发挥隐私和采光的作用。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双层玻璃结构,所述多功能复合玻璃包括从室内侧到室外侧叠置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1和电致变色玻璃2,该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之间通过间隔条3形成有中空腔体4。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可以采用夹胶玻璃结构。所述间隔条3在玻璃平面间形成环形结构,该间隔条外侧密封连接有起到密封和结构作用的结构密封胶5,该结构密封胶采用但不限于硅酮胶或聚硫胶。所述间隔条3为但不限于铝间隔条、钢间隔条、复合间隔条、超级间隔条或热塑性间隔条,间隔条与玻璃的接触面可以涂抹丁基胶提高中空腔体的密封性。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多功能复合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玻璃层1、第二玻璃层2和第三玻璃层6,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第二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之间均通过间隔条3形成有中空腔体4,其中第一玻璃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第二玻璃层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第三玻璃层为钢化玻璃、减反射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中的一种玻璃、或者多种组合的防紫外线的夹胶玻璃。本实施例中间隔条3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3所示,所述多功能复合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玻璃层1、第二玻璃层7和第三玻璃层2,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第二玻璃层与第三玻璃层之间均通过间隔条3形成有中空腔体4,其中第一玻璃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玻璃,第三玻璃层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第二玻璃层为钢化玻璃、减反射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中的一种玻璃、或者多种组合的防紫外线的夹胶玻璃。本实施例中间隔条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