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3023发布日期:2018-10-12 23:2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含该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之一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因为其薄型化、节能以及无汞的优点,市占率持续攀高,并且广泛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

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光学膜片和扩散板等,其中,扩散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用于支撑扩散板及光学膜片,使其不会内凹变形;LED灯条位于扩散板的下方,LED灯条上的灯珠外罩设有透镜,通过透镜可以扩大LED的发光角度,形成大视角光型。

然而,在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实现大视角光型时会遇到一个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由于支撑柱为锥形结构或者锥形与圆柱形的组合结构,即当光线沿着大视角射出时,光源发出的光线通常照射到用来支撑扩散板的支撑柱上,光线被支撑柱遮挡后产生暗影,因此,影响了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支撑柱暗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可以有效解决支撑柱暗影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

扩散板;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扩散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

光源,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上;

若干透明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体和环设在所述支撑体外部的凸透镜,所述支撑体具有与所述反射片连接的大直径端和与所述扩散板连接的小直径端,所述凸透镜邻近所述小直径端设置;

所述凸透镜具有靠近所述大直径端的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朝向所述大直径端凸设的曲面,所述第二面为朝向所述小直径端凹设的曲面。

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为球形面。

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面的球形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面的球形半径。

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源由若干间隔设置的灯条组成,所述灯条包括PCB和若干间隔设在所述PCB上的LED,所述LED外罩设有透镜。

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柱的周向环形均布有多个所述LED。

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射片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LED的位置相对应的过孔,所述PCB安装于所述反射片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且所述LED穿过所述过孔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反射片。

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柱还包括与所述大直径端连接的座板,所述座板固定在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座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大直径端的尺寸。

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其包括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支撑体邻近其小直径端的位置环设一个凸透镜,使原本直射在支撑体的小直径端使支撑体产生暗影的光线射在凸透镜上,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和全反射作用,使光线射出凸透镜时沿支撑体的小直径端的周围射出,而并非直射在支撑体上,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支撑柱产生暗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柱的俯视图。

图中:

10、扩散板;20、反射片;30、光源;31、PCB;32、LED;40、支撑柱;41、支撑体;42、凸透镜;421、第一面;422、第二面;43、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10;反射片20,反射片20设置于扩散板10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光源30,光源30设置在反射片20上;若干透明的支撑柱40,支撑柱40包括支撑体41和环设在支撑体41外部的凸透镜42,支撑体41具有与反射片20连接的大直径端和与扩散板10连接的小直径端,凸透镜42邻近小直径端设置,以使光源30的光线经过凸透镜42后沿小直径端的周部射出。支撑体41上没有设置凸透镜42时,支撑体41一侧的光源30的光线射至支撑体41的小直径端上之后,会使支撑体41的相对的另一侧产生暗影,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屏的画面显示效果。本实施例在此基础上对支撑柱40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支撑体41邻近其小直径端的位置环设一个凸透镜42,使原本直射在支撑体41的小直径端使支撑体41产生暗影的光线射在凸透镜42上,通过凸透镜42的折射和全反射作用,使光线射出凸透镜42时沿支撑体41的小直径端的周围射出,而并非直射在支撑体41上,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支撑柱40产生暗影的问题。

其中,凸透镜42具有靠近大直径端的第一面421和与第一面421相对的第二面422,第一面421为朝向大直径端凸设的曲面,第二面422为朝向小直径端凹设的曲面。通过将凸透镜42的两个面均设置为曲面,可以使相对应地射至凸透镜42上的光线进行全反射和折射,从而使光线避开支撑体41的小直径端射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面421和第二面422均为球形面,可以使由第一面421射至第二面422的光线沿着远离支撑体41的小直径端的方向折射,以有效避开小直径端,从而防止支撑体41产生暗影。

优选地,第一面421的球形半径大于第二面422的球形半径,以使经过凸透镜42折射的光线避开支撑体41的小直径端射出,以进一步防止支撑体41产生暗影。

本实施例中,光源30由若干间隔设置的灯条组成,灯条包括PCB31(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线路板)和若干间隔设在PCB31上的LED32,LED32外罩设有透镜(图中未示出),通过在LED32外罩设透镜,以扩大LED32的发光角度,提高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支撑柱40的周向环形均布有多个LED32,可以进一步避免支撑柱40产生暗影。

其中,反射片20上开设有若干与LED32的位置相对应的过孔,PCB31安装于反射片20远离扩散板10的一侧,且LED32穿过过孔延伸至凸出于反射片20,可以提高灯条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避免PCB31影响反射片20对LED32光线的反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扩散板10的安装稳定性,支撑柱40还包括与大直径端连接的座板43,座板43固定在反射片20上,座板43的尺寸大于大直径端的尺寸。其中,支撑体41为圆锥形结构,座板43为圆形结构,座板43的直径大于支撑体41的大直径端的直径,以提高支撑柱40对扩散板10的支撑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柱40的支撑稳定性,并避免座板43影响反射片20的反射效果,反射片20上对应座板43的位置开设一卡槽(图中未示出),座板与该卡槽卡接。

本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图中未示出),光学膜片设置在扩散板10远离反射片20的一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包括增光片和扩散片,其中,增光片可以提升出光亮度,扩散片可以雾化液晶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提高画面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