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插拔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7177发布日期:2019-03-30 08:5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热插拔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热插拔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千兆位接口连接器(GBIC) 是一种热插拔的输入/ 输出设备,该设备插入到千兆位以太网端口/ 插槽内,负责将端口与光纤网络连接在一起。GBIC 可以在各种Cisco 产品上使用和互换,并可逐个端口地与遵循IEEE 802.3z 的1000BaseSX、1000BaseLX/LH 或1000BaseZX 接口混用。更进一步说,Cisco 正在提供一种完全遵循IEEE 802.3z1000BaseLX标准的1000BaseLX/LH 接口,但其在单模光纤上的传输距离高达10 公里,要比普通的1000BaseLX 接口远5 公里。总之,随着新功能的不断开发,这些模块升级到最新的接口技术将更加容易,从而使客户投资能发挥最大效益。

在过去这些传统的插入式设计已经获得成功,但是他们趋向不能达到工业上持续的小型化的目标。所期望的是,使收发器小型化以增加与例如配电箱、电缆接线板、布线室和计算机输入/ 输出(I/O) 的网络连接相关联的端口密度。传统的可插入式模块构造不能

够满足这些参数需要。还希望增加端口密度并使SFP 模块的连接接口优化。

目前已经公布了新标准,并且在此称作热插拔式(SFP) 标准,SFP 是SMALL FORMPLUGGABLE 的缩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 的升级版本。SFP 模块体积比GBIC 模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的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端口数量。SFP 模块的其他功能基本和GBIC一致。有些交换机厂商称SFP 模块为小型化GBIC(MINI-GBIC)。SFP 模块体积比GBIC 模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的面板上配 置多出一倍以上的端口数量。SFP 模块的其他功能基本和GBIC 相同。该标准规定除了使模决小型化之外,还希望增加工作频率。例如,实际应用可以迅速从千兆位以下的范围移动到大大超过一千兆位。

在保持或甚至增加其运行速度的同时而使模块最小化造成了许多设计问题,特别是在例如范围为1-10Gbs( 千兆位/ 秒) 的数据传递速率较高的应用中。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热插拔式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通过一个支撑件将其固定在连接器本体的前端,但是目前一些支撑件的支撑效果并不牢固,会有些晃动,或者脱落。

故,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插拔式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连接器存在对卡接件的支撑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热插拔式连接器,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卡接件和用于支撑定位所述卡接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梁,该两个第一支撑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凸块;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梁,该两个第二支撑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凸块和第四定位凸块;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凹槽、第二固定凹槽、第三固定凹槽和第四固定凹槽,当支撑件卡设安装在连接器本体上时,该第一定位凸块、第二定位凸块、第三定位凸块和第四定位凸块分别卡合在第一固定凹槽、第二固定凹槽、第三固定凹槽和第四固定凹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凸块、第二定位凸块、第三定位凸块和第四定位凸块与支撑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凹槽、第二固定凹槽、第三固定凹槽和第四固定凹槽的开口方向朝着卡接件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第一支撑梁中间设有第一衔接梁和第二衔接梁,所述两第二支撑梁中间设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该第一横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该第二横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前述第一支撑件卡合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先基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作为第一水平支撑段,接着圆弧状的向下延伸作为第一衔接支撑段,再接着向下延伸作为第一圆弧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一端先基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作为第二水平支撑段,接着圆弧状的沿两侧向外延伸作为第二衔接支撑段,再接着向下延伸作为第二圆弧支撑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圆弧支撑段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二圆弧支撑段侧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两侧边上设有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前述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分别卡合在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段和第二水平支撑段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该壳体上正对着所述第一圆弧支撑段以及第二圆弧支撑段的底面处设有透光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第一支撑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凸块和在第二支撑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凸块和第四定位凸块,并且将第一定位凸块、第二定位凸块、第三定位凸块和第四定位凸块分别卡合在第一固定凹槽、第二固定凹槽、第三固定凹槽和第四固定凹槽中,可以使支撑件更稳固的卡合在连接器本体上,减少卡接件的晃动,提升对卡接件的支撑效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插接装置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插接装置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支撑件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本体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 11、透光孔

20、插接装置 30、连接器本体

31、第一固定凹槽 32、第二固定凹槽

33、第三固定凹槽 34、第四固定凹槽

35、第一限位台 36、第二限位台

40、卡接件 50、支撑件

51、第一支撑件 511、第一支撑梁

512、第一水平支撑段 513、第一衔接支撑段

514、第一圆弧支撑段 515、第一定位凸块

516、第二定位凸块 517、第一限位凸块

52、第一衔接梁 53、第二衔接梁

54、第二支撑件 541、第二支撑梁

542、第二水平支撑段 543、第二衔接支撑段

544、第二圆弧支撑段 545、第一安装槽

546、第二安装槽 547、第三定位凸块

548、第四定位凸块 549、第二限位凸块

55、第一横梁 56、第二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壳体10和插接装置20。

该壳体10内设置有两个插接装置20,该插接装置20包括连接器本体30、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30上的卡接件40和用于支撑定位所述卡接件40的支撑件50。该连接器本体3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该连接器本体30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凹槽31、第二固定凹槽32、第三固定凹槽33和第四固定凹槽34,该第一固定凹槽31、第二固定凹槽32、第三固定凹槽33和第四固定凹槽34的开口方向朝着卡接件40的一侧;该连接器本体的两侧边上设有第一限位台35和第二限位台36。该支撑件50上包括有第一支撑件51和第二支撑件54,该第一支撑件51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梁511,第一支撑梁511的一端先基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作为第一水平支撑段512,接着圆弧状的沿两侧向外延伸作为第一衔接支撑段513,再接着向下延伸作为第一圆弧支撑段514,该第一圆弧支撑段514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517,通过这样设计能使第一支撑件51为卡接件40提供多个方向的支撑力。两第一支撑梁511中间设有第一衔接梁52和第二衔接梁53,该第一衔接梁52和第二衔接梁53能够更好的对两第一支撑梁511起到固定结合到一起的作用。该两个第一支撑梁511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凸块515和第二定位凸块516。

第二支撑件5452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梁541,该第二支撑梁541的一端先基本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作为第二水平支撑段542,该第二水平支撑段542和第一水平支撑段512位于同一平面上,接着圆弧状的向下延伸作为第二衔接支撑段543,再接着向下延伸作为第二圆弧支撑段544,该第二圆弧支撑段544侧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549,该第一限位凸块517和第二限位凸块549分别卡合在前述第一限位台35和第二限位台36上,通过这样设计能使第二支撑件54为卡接件40提供多个方向的支撑力。两第二支撑梁541中间设有第一横梁55和第二横梁56,该第一横梁55上设有第一安装槽545,该第二横梁56上设有第二安装槽546,前述第一支撑件51卡合在第一安装槽545和第二安装槽546中,该第一横梁55和第二横梁56能够为设置在第二支撑件54上方的第一支撑件51起到支撑的作用,该两个第二支撑梁541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凸块547和第四定位凸块548,该第一定位凸块515、第二定位凸块516、第三定位凸块547和第四定位凸块548与支撑件50一体成型,在将连接器本体30当支撑件50卡设安装在连接器本体30上时,该第一定位凸块515、第二定位凸块516、第三定位凸块547和第四定位凸块548分别卡合在第一固定凹槽31、第二固定凹槽32、第三固定凹槽33和第四固定凹槽34中,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能够防止支撑架在装配进连机器本体时位置过深或者没有装配到位。

该第一支撑件51和第二支撑件5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该壳体10上正对着所述第一圆弧支撑段514以及第二圆弧支撑段523的底面处设有透光孔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