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调焦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171发布日期:2019-01-18 19:0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镜头模组调焦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测试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镜头模组调焦点胶机。



背景技术:

现有镜头模组的调焦、点胶、固化及测试,往往需要多台设备配合来实现,例如,镜头调焦则是在调焦设备上完成,点胶固化需要在点胶固化设备中进行,测试还需要在专门测试设备中完成。还有,现有技术中调焦都是通过调焦带轮来实现,因此,调焦带轮的动作平稳性直接影响到调焦精度,现有技术中调焦带轮的动作平稳性欠佳,导致调焦精度受局限。

以及,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模组的调焦设备,在检查维修时通常需要拆开机台,其操作麻烦,导致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也影响了调焦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镜头模组调焦点胶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调焦点胶机,其集调焦、点胶、固化以及测试于一体,功能较为完善,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其调焦带轮动作平稳性佳,提高调焦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镜头模组调焦点胶机,包括有调焦机构、点胶机构、固化机构、测试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第一工作台以及第二工作台,

所述点胶机构和固化机构均设置于第一滑动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机构适配于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动机构,第一滑动机构带动点胶机构和固化机构共同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测镜头的安置槽,所述点胶机构和固化机构对应安置槽设置;

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测试机构安装位和调焦机构安装孔,所述测试机构安装于测试机构安装位上,所述调焦机构安装于调焦机构安装孔内且伸露于第二工作台外,所述调焦机构包括调焦带轮、调焦驱动电机、支撑架、左安装臂、右安装臂、安装底板、基板、第三驱动机构、用于调节左安装臂和右安装臂左右位移的第一调节机构以及用于调节左安装臂和右安装臂前后位移的第二调节机构;

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设置调焦带轮,所述调焦带轮的中部设有调焦工位,所述调焦带轮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左传动轮和右传动轮,左传动轮设置于左安装臂上,左安装臂分别连接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右传动轮设置于右安装臂上,右安装臂分别连接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和基板分别连接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第二调节机构;

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调焦驱动电机设置于调焦带轮的后侧,调焦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安装孔并连接有电机带轮,所述电机带轮、左传动轮、右传动轮和调焦带轮四者之间套设有使四者同步转动的传动带,所述左传动轮、右传动轮和电机带轮均设置于传动带的内侧,所述调焦带轮设置于传动带的外侧;

所述第一工作台设置于第二工作台的上方且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保持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带轮、左传动轮和右传动轮三者的直径小于调焦带轮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安装臂的右侧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基板的左侧连接,所述右安装臂的左侧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基板的右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承载板、左驱动气缸和右驱动气缸,所述承载板分别连接安装底板和基板,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滑轨,所述左驱动气缸连接左安装臂,所述右驱动气缸连接右安装臂,所述左安装臂连接有第一左滑块,所述右安装臂连接有第一右滑块,所述第一左滑块和第一右滑块均配于横向滑轨上,左驱动气缸驱动左安装臂移动带动第一左滑块于横向滑轨上滑行带动左安装臂左右移动且受限于基板的左侧,右驱动气缸驱动右安装臂移动第一右滑块于横向滑轨上滑行带动右安装臂左右移动且受限于基板的右侧;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左纵向板、右纵向板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固定板,所承载板的左右侧分别连接左纵向板和右纵向板,所述左纵向板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纵向导轨,所述右纵向板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右纵向导轨,所述横向固定板的左右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所述第二左滑块适配于左纵向板,所述第二右滑块适配于右纵向板,前述第三驱动机构连接横向固定板的左右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共同驱动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分别于左纵向导轨和右纵向导轨上前后滑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焦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机构,前述安装底板的顶端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前侧纵向导轨,前述承载板连接有承载滑块和前侧止挡块,所述承载滑块适配于前侧纵向导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前侧驱动气缸和竖向连接块,所述前侧驱动气缸安装于承载板的底端,所述前侧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竖向连接块,所述竖向连接块与基板连接且竖向连接块的前侧通过加强块与基板连接,前述承载滑块通过前侧驱动气缸于前侧纵向导轨上滑行,进而带动基板前后移动,以及,承载板受限于前侧止挡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工作台为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包括箱体主体和盖体部,所述箱体主体具有上端开口,所述盖体部通过合页枢接于箱体主体的右侧且可打开或覆盖上端开口,所述盖体部的左侧一体延伸形成有把手,前述测试机构安装位和调焦机构安装孔均设于盖体部上,所述盖体部的前后端分别通过前气动连接组件和后气动连接组件连接箱体主体,

所述前气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前球铰链、前气缸和第二前球铰链,所述后气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后球铰链、后气缸和第二后球铰链,所述箱体主体的前端内侧和后端内侧分别设有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所述盖体部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前气缸的一端通过第一前球铰链连接前固定块,所述前气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前球铰链连接第一固定块,所述后气缸的一端通过第一后球铰链连接后固定块,所述后气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后球铰链连接第二固定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竖向安装板、横向安装板、第三左滑块和第三右滑块,前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L形连接板固定连接横向安装板的右侧,前述点胶机构和固化机构均设置于竖向安装板上,所述竖向安装板的后侧凹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横向安装板的前端凸设有安装凸块,所述竖向安装板与横向安装板垂直连接形成L形结构,所述安装凸块适配于安装凹槽内,

所述第一滑轨包括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前述安置槽设置于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之间,前述第三左滑块和第三右滑块安装于横向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三左滑块和第三右滑块分别适配于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横向安装板带动第三左滑块和第三右滑块分别于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上前后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机构还包括左侧挡块和右侧挡块,所述右侧挡块设置于L形连接板的右侧,所述左侧挡块设于横向安装板的左侧,,左侧挡板设置于第一左滑轨的左侧,右侧挡板设置于第一右滑轨的右侧;

前述第一工作台对应左侧挡块和右侧挡块分别设有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当第三左滑块于第一左滑轨上滑动,左侧挡块止挡于左侧挡板的后侧,当第三右滑块于第一右滑轨上滑动,右侧挡块止挡于右侧挡板的后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向安装板通过后侧加强板连接横向安装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L形连接板具有弧形部以及分别一体连接于弧形部前后端的纵向连接部和竖向连接部,所述竖向连接部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纵向连接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竖向连接部的后侧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纵向连接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横向安装板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其主要是集调焦、点胶、固化以及测试于一体,功能较为完善,操作简单,测试效率较高,测试成本较低;尤其是调焦机构巧妙合理设计,通过左传动轮、右传动轮、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确保了调焦带轮动作平稳性佳,提高调焦精度;

其次是,第二工作台为箱体结构,可自动打开盖体部,便于拆装零件以及维修更换,尤其是通过前气动连接组件和后气动连接组件,使得盖体部能够于箱体主体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方便检查维修操作,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

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组装方便、定位稳固,确保整台设备具有很好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调焦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调焦机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调焦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调焦机构 11、调焦带轮

111、支撑架 112、调焦工位

113、左传动轮 114、右传动轮

12、调焦驱动电机 13、第一调节机构

131、承载板 132、左驱动气缸

133、右驱动气缸 134、横向滑轨

135、承载滑块 136、前侧止挡块

14、左安装臂 141、第一弹性件

142、第一左滑块 15、右安装臂

151、第二弹性件 152、第一右滑块

16、安装底板 161、前侧纵向导轨

17、基板 171、安装孔

172、电机带轮 173、传动带

181、第三驱动机构 182、第四驱动机构

1821、前侧驱动气缸 1822、竖向连接块

19、第二调节机构 191、左纵向板

192、右纵向板 193、横向固定板

194、左纵向导轨 195、右纵向导轨

196、第二左滑块 197、第二右滑块

20、点胶机构 30、固化机构

40、测试机构 50、第一驱动机构

51、L形连接板 511、纵向连接部

512、弧形部 513、竖向连接部

60、第二驱动机构 70、第一滑动机构

71、竖向安装板 72、横向安装板

73、左侧挡块 74、右侧挡块

75、第三左滑块 76、第三右滑块

77、后侧加强板 80、第二滑动机构

90、第一工作台 911、第一左滑轨

912、第一右滑轨 92、安置槽

93、左侧挡板 94、右侧挡板

100、第二工作台 101、测试机构安装位

102、调焦机构安装孔 103、箱体主体

1031、前固定块 1032、后固定块

104、盖体部 1041、第一固定块

1042、第二固定块 105、合页

106、把手 107、前气动连接组件

1071、第一前球铰链 1072、前气缸

1073、第二前球铰链 108、后气动连接组件

1081、第一后球铰链 1082、后气缸

1083、第二后球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镜头模组调焦点胶机,包括有调焦机构10、点胶机构20、固化机构30、测试机构40、第一驱动机构50、第二驱动机构60、第一滑动机构70、第二滑动机构80、第一工作台90以及第二工作台100,其中:

所述点胶机构20和固化机构30均设置于第一滑动机构70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连接第一滑动机构70,所述第一工作台90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机构70适配于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驱动第一滑动机构70,第一滑动机构70带动点胶机构20和固化机构30共同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工作台90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测镜头的安置槽92,所述点胶机构20和固化机构30对应安置槽92设置;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70包括竖向安装板71、横向安装板72、左侧挡块73和右侧挡块74、第三左滑块75和第三右滑块76,前述第一驱动机构50通过L形连接板51固定连接横向安装板72的右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形连接板51具有弧形部512以及分别一体连接于弧形部512前后端的纵向连接部511和竖向连接部513,所述竖向连接部513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纵向连接部511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竖向连接部513的后侧连接第一驱动机构50,纵向连接部511的左侧固定连接横向安装板72的右侧。

前述点胶机构20和固化机构30均设置于竖向安装板71上,所述竖向安装板71的后侧凹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横向安装板72的前端凸设有安装凸块,所述竖向安装板71与横向安装板72垂直连接形成L形结构,所述安装凸块适配于安装凹槽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安装板71通过后侧加强板77连接横向安装板72。

所述第一滑轨包括第一左滑轨911和第一右滑轨912,前述安置槽92设置于第一左滑轨911和第一右滑轨912之间,前述第三左滑块75和第三右滑块76安装于横向安装板72的底部,所述第三左滑块75和第三右滑块76分别适配于第一左滑轨911和第一右滑轨912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驱动横向安装板72带动第三左滑块75和第三右滑块76分别于第一左滑轨911和第一右滑轨912上前后移动。

所述右侧挡块74设置于L形连接板51的右侧,所述左侧挡块73设于横向安装板72的左侧,下述左侧挡板93设置于第一左滑轨911的左侧,下述右侧挡板94设置于第一右滑轨912的右侧;

前述第一工作台90对应左侧挡块73和右侧挡块74分别设有左侧挡板93和右侧挡板94,当第三左滑块75于第一左滑轨911上滑动,左侧挡块73止挡于左侧挡板93的后侧,当第三右滑块76于第一右滑轨912上滑动,右侧挡块74止挡于右侧挡板94的后侧。

所述第二工作台100上设有测试机构安装位101和调焦机构安装孔102,所述测试机构40安装于测试机构安装位101上,所述调焦机构10安装于调焦机构安装孔102内且伸露于第二工作台100外,所述调焦机构10包括调焦带轮11、调焦驱动电机12、支撑架111、左安装臂14、右安装臂15、安装底板16、基板17、第三驱动机构181、用于调节左安装臂14和右安装臂15左右位移的第一调节机构13以及用于调节左安装臂14和右安装臂15前后位移的第二调节机构19;优选地,所述左安装臂14的右侧通过第一弹性件141与基板17的左侧连接,所述右安装臂15的左侧通过第二弹性件151与基板17的右侧连接。

所述支撑架111上转动设置调焦带轮11,所述调焦带轮11的中部设有调焦工位112,所述调焦带轮11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左传动轮113和右传动轮114,左传动轮113设置于左安装臂14上,左安装臂14分别连接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19,右传动轮114设置于右安装臂15上,右安装臂15分别连接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19,所述支撑架111和基板17分别连接安装底板16,所述安装底板16固定连接第二工作台100,所述第三驱动机构181驱动连接第二调节机构19;

所述基板17上开设有安装孔171,所述调焦驱动电机12设置于调焦带轮11的后侧,调焦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安装孔171并连接有电机带轮172,所述电机带轮172、左传动轮113、右传动轮114和调焦带轮11四者之间套设有使四者同步转动的传动带173,所述左传动轮113、右传动轮114和电机带轮172均设置于传动带173的内侧,所述调焦带轮11设置于传动带173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带轮172、左传动轮113和右传动轮114三者的直径小于调焦带轮11的直径,使得电机带轮172、左传动轮113和右传动轮114的线速度远大于调焦带轮11的旋转线速度,实现了减速,这样有利于控制带动待测镜头旋转精确的角度,提升对焦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包括承载板131、左驱动气缸132和右驱动气缸133,所述承载板131分别连接安装底板16和基板17,所述承载板131上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滑轨134,所述左驱动气缸132连接左安装臂14,所述右驱动气缸133连接右安装臂15,所述左安装臂14连接有第一左滑块142,所述右安装臂15连接有第一右滑块152,所述第一左滑块142和第一右滑块152均配于横向滑轨134上,左驱动气缸132驱动左安装臂14移动带动第一左滑块142于横向滑轨134上滑行带动左安装臂14左右移动且受限于基板17的左侧,右驱动气缸133驱动右安装臂15移动第一右滑块152于横向滑轨134上滑行带动右安装臂15左右移动且受限于基板17的右侧;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9包括左纵向板191、右纵向板192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固定板193,所承载板131的左右侧分别连接左纵向板191和右纵向板192,所述左纵向板191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纵向导轨194,所述右纵向板192上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右纵向导轨195,所述横向固定板193的左右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左滑块196和第二右滑块197,所述第二左滑块196适配于左纵向板191,所述第二右滑块197适配于右纵向板192,前述第三驱动机构181连接横向固定板193的左右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181共同驱动第二左滑块196和第二右滑块197分别于左纵向导轨194和右纵向导轨195上前后滑行。

所述调焦机构10还包括第四驱动机构182,前述安装底板16的顶端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前侧纵向导轨161,前述承载板131连接有承载滑块135和前侧止挡块136,所述承载滑块135适配于前侧纵向导轨161,所述第四驱动机构182包括前侧驱动气缸1821和竖向连接块1822,所述前侧驱动气缸1821安装于承载板131的底端,所述前侧驱动气缸1821的输出端连接竖向连接块1822,所述竖向连接块1822与基板17连接且竖向连接块1822的前侧通过加强块与基板17连接,前述承载滑块135通过前侧驱动气缸1821于前侧纵向导轨161上滑行,进而带动基板17前后移动,以及,承载板131受限于前侧止挡块136。

所述第一工作台90设置于第二工作台100的上方且第一工作台90与第二工作台100保持间距。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作台90的底部四个边角处通过四个支撑柱连接第二工作台100的顶端面。

所述第二工作台100为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包括箱体主体103和盖体部104,所述箱体主体103具有上端开口,所述盖体部104通过合页105枢接于箱体主体103的右侧且可打开或覆盖上端开口,所述盖体部104的左侧一体延伸形成有把手106,前述测试机构安装位101和调焦机构安装孔102均设于盖体部104上,所述盖体部104的前后端分别通过前气动连接组件107和后气动连接组件108连接箱体主体103,

所述前气动连接组件107包括第一前球铰链1071、前气缸1072和第二前球铰链1073,所述后气动连接组件108包括第一后球铰链1081、后气缸1082和第二后球铰链1083,所述箱体主体103的前端内侧和后端内侧分别设有前固定块1031和后固定块1032,所述盖体部104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1041和第二固定块1042,所述前气缸1072的一端通过第一前球铰链1071连接前固定块1031,所述前气缸107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前球铰链1073连接第一固定块1041,所述后气缸1082的一端通过第一后球铰链1081连接后固定块1032,所述后气缸108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后球铰链1083连接第二固定块1042。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集调焦、点胶、固化以及测试于一体,功能较为完善,操作简单,测试效率较高,测试成本较低;尤其是调焦机构巧妙合理设计,通过左传动轮、右传动轮、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确保了调焦带轮动作平稳性佳,提高调焦精度;

其次是,第二工作台为箱体结构,可自动打开盖体部,便于拆装零件以及维修更换,尤其是通过前气动连接组件和后气动连接组件,使得盖体部能够于箱体主体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方便检查维修操作,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

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组装方便、定位稳固,确保整台设备具有很好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