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2761发布日期:2020-01-21 23:07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cm模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



背景技术:

lcm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由于lcm模组的表面通常设置有一层偏光片,在手机组装前特别容易划伤污染。因此,模组厂通常在将lcm出货前会为偏光片贴上一层保护膜。而为了便于手机生产时能够比较容易的撕开这层保护膜,在保护膜上会贴上一张易撕贴。这种易撕贴实际上是一小张软透明胶片,它的一面有胶,便于其粘在保护膜上,它的一端加厚且两面都无胶,便于手工操作。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5767504u),该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化实施易撕贴粘贴工作,但是,该设备在进行粘贴易撕贴时容易出现为粘紧,易撕贴脱落的情况,且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包括支撑板、气缸、支撑杆、吸爪、旋转块、定位管和压紧滚筒,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后侧,支撑板后端对应气缸左下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内部右侧设置有电机,支撑杆右后方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与电机连接,所述旋转块设置在支撑杆内部左侧,旋转块后侧通过转轴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设置在支撑杆后侧,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旋转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爪,吸爪右侧通过气管与气缸连接,所述旋转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管,定位管内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与旋转块定位管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伸缩杆上,所述压紧滚筒设置在固定座内且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后侧设置有回收滚筒,回收滚筒下方设置有易撕贴安装滚筒,所述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变向滚筒,易撕贴带呈卷装套设在易撕贴安装滚筒上,易撕贴带顶端绕过变向滚筒绕设在回收滚筒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滚筒后侧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板内,第二电机与电机的型号均为pl16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爪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推进气缸,推进气缸内设置有按压杆,吸爪内部与推进气缸互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爪出气口处呈网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备通过若干个限位开关控制即可完成易撕贴自动粘贴工作,结构简单合理;

2、易撕贴抓取和粘贴工作都通过同一电机和气泵驱动完成,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控制更加方便;

3、粘贴效果较好,不会出现易撕贴掉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板;2、气缸;3、回收滚筒;4、易撕贴安装滚筒;5、变向滚筒;6、易撕贴带;7、主动轮;8、支撑杆;9、吸爪;10、按压杆;11、推进气缸;12、电机;13、气管;14、从动轮;15、皮带;16、旋转块;17、定位管;18、伸缩杆;19、弹簧;20、固定座;21、压紧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lcm模组上的易撕贴自动粘附装置,包括支撑板1、气缸2、支撑杆8、吸爪9、旋转块16、定位管17和压紧滚筒21,所述气缸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后侧,支撑板1后端对应气缸2左下方设置有支撑杆8,支撑杆8内部右侧设置有电机12,支撑杆8右后方设置有主动轮7,主动轮7与电机12连接,所述旋转块16设置在支撑杆8内部左侧,旋转块16后侧通过转轴与从动轮14连接,从动轮14设置在支撑杆8后侧,从动轮14通过皮带15与主动轮7连接,所述旋转块16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爪9,吸爪9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推进气缸11,推进气缸11内设置有按压杆10,所述吸爪9右侧通过气管13与气缸2连接,所述旋转块16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管17,定位管17内设置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0,固定座20与旋转块16定位管17之间设置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套设在伸缩杆18上,所述压紧滚筒21设置在固定座20内且转动连接,吸爪9转动到竖直状态时,电机12停止,此时,气缸2充气,吸爪9放下易撕贴,推进气缸11内按压杆10乡下移动,压紧易撕贴,随后气缸2再次吸气,电机12带动旋转块16逆时针转动,使压紧滚筒21从易撕贴上滑过,压紧易撕贴;

支撑杆8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开关,分别作用于使吸爪9呈竖直状态、使压紧滚筒21从易撕贴上滑过后停止、使吸爪9底端对准易撕贴带6上的易撕贴时停止;

支撑板1后侧设置有回收滚筒3,回收滚筒3下方设置有易撕贴安装滚筒4,所述支撑杆8下方设置有变向滚筒5,易撕贴带6呈卷装套设在易撕贴安装滚筒4上,易撕贴带6顶端绕过变向滚筒5绕设在回收滚筒3上,回收滚筒3后侧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内,第二电机与电机12的型号均为pl160,回收滚筒3通过电机带动转动,从而易撕贴带6移动,回收滚筒3通过电机带动转动,从而易撕贴带6移动,当易撕贴带6上的易撕贴移动到变向滚筒5左侧时,电机12带动旋转块16转动,使吸爪9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吸爪9底部对准易撕贴,随后吸爪9吸附到易撕贴后,回收滚筒3再次转动,同时电机12带动旋转块16顺时针转动,使易撕贴从易撕贴带6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回收滚筒3通过电机带动转动,从而易撕贴带6移动,当易撕贴带6上的易撕贴移动到变向滚筒5左侧时,电机12带动旋转块16转动,使吸爪9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吸爪9底部对准易撕贴,随后吸爪9吸附到易撕贴后,回收滚筒3再次转动,同时电机12带动旋转块16顺时针转动,使易撕贴从易撕贴带6上脱离,吸爪9转动到竖直状态时,电机12停止,此时,气缸2充气,吸爪9放下易撕贴,推进气缸11内按压杆10乡下移动,压紧易撕贴,随后气缸2再次吸气,电机12带动旋转块16逆时针转动,使压紧滚筒21从易撕贴上滑过,压紧易撕贴,即完成易撕贴自动粘贴工作,支撑杆8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开关,分别作用于使吸爪9呈竖直状态、使压紧滚筒21从易撕贴上滑过后停止、使吸爪9底端对准易撕贴带6上的易撕贴时停止。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