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指标器触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91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激光指标器触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指标器触动装置,它是一安全简易确实、稳定的装置,且可随身携带。
众所周知,激光指标器投光装置的设计,早已被不断开发,以供使用,但仍存有一些缺失或不尽完善之处,有待改进。一种如图6所示之现有激光指标器投光装置,其玻璃片3固定于投射座1内,光投射座1与激光机构由螺纹4与螺纹6以螺接方式结合,而旋转螺纹4可调整光源(即激光二极管7)至镜片3的距离,产生正确的焦距。但由于一般玻璃镜片为人工研磨,每一镜片的焦距并非百分之百相同,需经调焦,故每一个投光装置均须利用调整螺纹逐一调整焦距,制作上相当费时费力,另外因镜片和光源安装在光投射座1与激光机构5二个分开的部分,其同心度不易掌握,制作上相当困难,相当费时、且成本昂贵。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分离螺合式调整聚焦的光点,它是在激光发光本体前缘设有一螺孔,以配合螺合调整轴块调整,以使激光二极管至镜片的距离产生一正确聚焦点,供激光二极管经由镜片产生聚光作用投射,以便调整聚焦光点。
本实用新型是用PC电路板的设置来加强输出功率,以使本实用新型不会因电池强弱而产生光点亮度随着电力强弱有忽强忽弱(忽明忽暗)的现象,使其光点输出功率极稳定,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且使零组件单一精简的触动开关装置设计,且又可降低制作成本,为一较具经济效益的设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指标器触动装置,其结构由投射座、激光发光本体、外壳圆管、触动开关装置及电池构成,其特征在于投射座,为一圆形锥柱体,投射座前端设有一投射孔,投射孔后端设有数阶槽,供紧密迫紧套置O型环、镜片及调整轴块;激光发光本体,由调整轴块、外壳体、激光二极管、橡胶垫及PC电路板组成,其中外壳体前缘设有一段螺孔供调整轴块螺柱螺合,调整轴块设有小投射孔,该外壳管将激光二极管及PC电路板予一包覆接合(铆合),并在激光二极管及PC电路板两者接脚中间置一橡胶垫且该PC电路板的负极接续一弹簧;外壳圆管,是一金属圆管,外壳圆管管径一侧设有内螺纹,该管径内设有二个电池并以串连方式相接,而电池的正电极即为外壳圆管后端锁接的触动开关装置;触动开关装置,由绝缘套轴及套帽夹所组成,其中绝缘套轴的螺纹和外壳圆管螺接,该绝缘套轴设有套轴阶孔,利用套轴阶孔前缘孔内拨模锥孔,供套帽夹前缘导电棘柱插合固定,利用导电棘柱插合后略短于套轴阶孔前缘孔内拨模锥孔,供电池凸起的正极凸伸接触导电棘柱,该套帽夹上端设有一按压片(即笔夹),按压片下缘设有圆形凸缘。
本实用新型构造的主要特点为1、激光发光本体前缘用一分离螺合式的调整轴块,以供调整聚焦的光点;2、加强PC电路板输出功率的设置,使激光二极管不会因电池强弱而产生光点亮度随着电力强弱有忽强忽弱(忽明忽暗)的现象,使其光点输出功率趋于稳定,3、用一只一体成型的套帽夹,予以套合塞柱,以使零组件单一性及精简触动开关装置的设置,及降低制作成本,为一具有经济效益的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与构造,现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结构及其功能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发光本体调整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图6是现有激光指标器投光装置位置示意图。
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由投射座1、激光发光本体2、外壳圆管3、触动开关装置4及电池组5组构而成,其中投射座1,为一圆形锥柱体,投射座1前端设有一投射孔11,投射孔11后端设有多个阶槽12、13,供紧密迫紧套置O型环14、镜片14′及调整轴块21,因利用紧配合原理,镜片14′密迫在O型环14上,可防止水从投射孔11渗入,且保护镜片14′不直接受损。
激光发光本体2,由调整轴块21、外壳体22、激光二极管23、橡胶垫24、PC电路板25及弹簧26所组成,其中外壳体22前缘设有一段螺孔221,供调整轴块21的螺柱211螺合,调整轴块21设有小投射孔212供光点投射,旋转调整轴块21,以使激光二极管23至镜片14的距离可使光产生一可供调整正确聚焦光点投射,并加强PC电路板25输出功率设置(图5电路图供参考),使光点输出更趋于稳定,不会因电池强弱而产生忽明忽暗现象,并在PC电路板25的负极接续一弹簧26,当欲使外壳体22将激光二极管23及PC电路板25包覆接合(铆合)时,在激光二极管23及PC电路板25两者的接脚中间置一橡胶垫24,橡胶垫24的弹性供铆合时不致损害激光二极管。
外壳圆管3,为一金属圆管,外壳圆管3管径一侧设有内螺纹31,该管径内设有两个电池50、51,并以串连方式相接,而电池组5的正电极即为外壳圆管3之后端锁接之触动开关装置4。
触动开关装置4,由绝缘套轴41及套帽夹42组成,其中绝缘套轴41的螺纹411和外壳圆管3螺接,又该绝缘套轴41设有套轴阶孔412,利用套轴阶孔412前缘孔内拨模锥孔412a供套帽夹42前缘导电棘柱421插合固定,利用导电棘柱421插合后略短于套轴阶孔412前缘孔内拨模锥孔412a,可供电池组5凸起的正极凸伸接触导电棘柱421,又一体成型套帽夹42上端设有一按压片422(即笔夹),按压片422下缘设有圆形凸缘423,用以按压导通电源供激光指标器发光。
上述元件即为本实用新型指标器触动装置,现将其组配后的整体结构所产生功效动作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分析说明。
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图及相关位置图,其将已旋合的激光发光本体2的调整轴块21及外壳体22紧迫于投射座1及外壳圆管3两者的阶槽13及管内部,顺序把电池组5的负极安装外壳圆管3内部,绝缘套轴41及套帽夹42所组配的触动开关装置4,将绝缘套轴41的螺纹411和外壳圆管3螺接,并使供电池组5的凸起的正极凸伸入套轴阶孔412前缘孔内拨模锥孔412a,以接触导电棘柱421,便可完成整体组装。
当欲使本实用新型成导通状态,仅需触压触动开关装置4的按压片422向下按压,使按压片422下缘圆形凸缘423接触外壳圆管3,以趋使导电棘柱421与电池组5及激光发光本体2成导通状态,使PC电路板25激发激光二极管23发光。
当聚焦投射光点有所偏差时,仅需略为旋转投射座1与外壳圆管3两者内部紧迫的激光发光本体2,使旋合调整轴块21的螺柱211略微与外壳体22前缘一段螺孔221作距离调整,以使激光二极管23至镜片14的距离,经调整而产生一正确聚焦投射光点(如图4所示)。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电路基本上为定电流控制的电路,经由晶体管Q1的定电流控制,使激光二极管中LD达到定功率输出控制的目的;(激光二极管有二个部分,一为激光二极管(LD)主体,二为光电二极管(PD),LD为发射激光,而PD则接受激光,作为反馈参考之用),流经激光二极管(LD)的电流,由晶体管Q1控制,而晶体管Q1由晶体管Q2所提供的定电流控制,晶体管Q2与2.5V齐纳二极管ZD所提供之参考电压(2.5V)构成一稳定的定电流源,而激光二极管中的光电二极管(PD)接至晶体管Q2之B极,提供了负反馈的功能,使得整个电路更趋于稳定。但是使得输出功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二一为当输入工作电压变化时,但由于齐纳二极管提供对于工作电压变化的抗拒能力,使得定电流不会变化,而使得输出功率不致因工作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另一为激光二极管(LD)因工作温度的变化而导致输出变化,但由于发光电二极管(PD)会检测反馈输出功率,使得输出功率得到补偿,进而使输出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激光指标器触动装置,其结构由投射座、激光发光本体、外壳圆管、触动开关装置及电池构成,其特征在于投射座,为一圆形锥柱体,投射座前端设有一投射孔,投射孔后端设有数阶槽,供紧密迫紧套置0型环、镜片及调整轴块;激光发光本体,由调整轴块、外壳体、激光二极管、橡胶垫及PC电路板组成,其中外壳体前缘设有一段螺孔供调整轴块的螺柱螺合,调整轴块设有小投射孔,该外壳体将激光二极管及PC电路板予一包覆接合,并在激光二极管及PC电路板两者接脚中间置一橡胶垫且该PC电路板的负极接续一弹簧;外壳圆管,是一金属圆管,外壳圆管管径一侧设有内螺纹,该管径内设有二个电池并以串连方式相接,而电池的正电极即为外壳圆管后端锁接的触动开关装置;触动开关装置,由绝缘套轴及套帽夹所组成,其中绝缘套轴的螺纹和外壳圆管螺接,该绝缘套轴设有套轴阶孔,利用套轴阶孔前缘孔内拨模锥孔,供套帽夹前缘导电棘柱插合固定,利用导电棘柱插合后略短于套轴阶孔前缘孔内拨模锥孔,供电池凸起的正极凸伸接触导电棘柱,该套帽夹上端设有一笔夹按压片,按压片下缘设有圆形凸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指标器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发光本体的外壳体前缘设置有一螺孔,以配合螺合调整轴块调整,以供调整轴块紧迫配合在投射座的阶槽座内,旋转调整轴块,以使激光二极管至镜片的距离获得一正确聚焦点,供激光二极管经由镜片产生聚光作用投射,从而达一种分离螺合式调整焦聚光点的效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指标器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触动开关装置的套帽夹可与绝缘套轴组配,而套帽夹为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指标器触动装置,主要构造由投射座、激光发光本体、外壳圆管及触动开关装置等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将激光发光本体的外壳体前缘设有一螺孔,以配合可螺合式调整轴块调整,以使激光二极管至镜片的距离,可以调整达到正确聚焦光点,供激光二极管经由镜片产生聚光作用投射,并加强PC电路板输出功率,从而使其光点输出功率更趋于稳定;一体成型的套帽夹与塞柱套合,以使零组件单一性,精简了开关装置,并可将套帽夹扣挂于上衣口袋上,达到随身携带的功能。
文档编号G02B26/00GK2161936SQ9320447
公开日1994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4日
发明者黄肇基 申请人:黄肇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