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无机质调色剂的着色画像形成方法、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和具有着色画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52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用无机质调色剂的着色画像形成方法、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和具有着色画像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耐热性固体表面上的着色画像的形成方法,该方法使用的无机质调色剂和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
对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形成着色画像的方法,公知的有网板印刷法(例如特开昭49-35407号)。该方法是按以下所述顺序在窑业制品上形成着色画像的方法。即,首先在硬纸上设置水溶性的糊层,按要求在其上形成乙烯基系或纤维素系树脂层的转印纸上采用网板印刷,用含无机着色材料的油墨形成画像。其次,在该油墨画像上引入保护用的树脂层,将转印纸浸入水中。借此使水溶性的糊层溶解,剥离除去硬纸,得到具有由无机着色材料构成的画像的树脂薄膜。接着将该树脂薄膜贴在陶瓷器等窑业制品的毛坯面上烧成。可得到带画像的窑业制品。
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制作网板印刷版,但由于网板印刷方法是以多色印刷作为基本的使用形态,所以为得到色彩丰富的画像,通常需要12种版,具有制版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在网板印刷时,油墨中的有机溶剂蒸发,因此也有作业环境恶化的问题。
在特开平4-135798号公报中,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按照该方法,使用在表面上涂覆陶瓷颜料用上釉药的转印纸,用干式复印机在该转印纸上形成调色剂画像,将具有该调色剂画像的转印纸贴在窑业制品的表面烧成。得到在表面上附着有调色剂画像的窑业制品。
但是,这种方法使用含有铁粉的调色剂,烧成时铁粉变色,结果得到的画像不是作为窑业制品所期待的色调,并且用此方法只能得到单色的画像,而不能得到全色的画像。
另外,在特开昭62-22308号公报中,叙述了在可燃性薄板的表面上添着陶土,在这样形成的薄板表面上,用干式复印机形成调色剂画像,再将该具有调色剂画像的薄板进行烧成,在其表面形成画像的方法。
但是,在此方法中,所得到的画像是由无机磁性体的烧成物构成的单色的褐色画像,用此方法时也不能得到全色的画像。
本发明的目的如下。
(1)利用静电照相技术,提供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形成任意的着色画像的工业上的有利方法。
(2)利用静电照相技术,提供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形成全色画像的工业上的有利方法。
(3)提供适用于上述画像形成方法的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
(4)提供适用于耐热性固体表面的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以下的叙述中就可清楚地理解。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反复地锐意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按照本发明,提供了对耐热性固体表面形成着色画像的第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后,将该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到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通过一次进行或多次反复进行定影的工序A,在一个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由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将该具有调色剂画像层的画像形成用薄膜叠合到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在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熔融的温度范围内烧成。
另外,按照本发明,提供了对耐热性固体表面形成着色画像的第二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后,将该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固定到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此为工序A,使用由熔融后经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后,将该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转印、固定到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此为工序B,通过上述工序A和工序B的组合,在同一个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由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和一层或多层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将该具有调色剂画像层的画像形成用薄膜叠合到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在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熔融的温度范围内烧成。
另外,按照本发明,提供了对耐热性固体表面形成着色画像的第三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后,将该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固定到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这一工序至少进行一次,在同一个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在该着色调色剂画像层上,形成由熔融后经冷却形成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或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层,将该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画像形成用薄膜叠合到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在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熔融的温度范围内烧成。
此外,按照本发明,在这三种对耐热性固体表面形成着色画像的方法中,作为新型的方法,还提供了达到在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工序。
另外,按照本发明,提供了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组成的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
此外,按照本发明,提供了由无机着色材料和止融后经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以及粘合树脂组成的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
另外,按照本发明,提供了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组成的着色调色剂,和由熔融后经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及粘合树脂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相组合而构成的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
此外,按照本发明,提供了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其特征在于,在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由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和一层或多层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
另外,提供了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其特征在于,在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至少一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再在其上形成由熔融后经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或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层。
本发明的着色调色剂中含有的无机着色材料,可以使用窑业领域中所用的各种着色材料。在这些着色材料中,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固溶体,复合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固溶体,硅酸盐,硅酸盐固溶体,金属硫化物,硒化合物,硫硒化物,金属粉末,金属胶体等各种有色的耐热性粒子。其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金属氧化物铁丹、铬绿等,金属氧化物固溶体锰粉红、铬铝绿、铬钛黄、钒锡黄、锑锡灰青、丁香紫、钒锆黄等,复合金属氧化物(Zn,Co)O·Al2O3、ZnO·(Al,Cr)2O3、(Zn,Co)O·(Al,Cr)2O3、ZnO·(Al,Cr,Fe)2O3、MnO·Cr2O3、(Mn,Co)O·(Cr,Fe)2O3、CuO·Cr2O等,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固溶体锑黄等。另外,硅酸盐可以举出钴橄榄石、镍橄榄石、钙铬榴石等,硅酸盐固溶体可以举出铬锡粉红、钒蓝、土尔其蓝、镨黄、珊瑚红等,金属硫化物可以举出镉橙等,硫硒化物可以举出镉红、硒红、桔皮等。另外举出金、银、铜、铂、铑等的金属粉末或金属胶体等。
用于形成全色画像的着色调色剂,例如由这些着色剂中从黄色、深红色、深蓝色、黑色的色调内分别选择,制成4色的着色调色剂使用。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烧成后最终制品的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形成的画像最希望按其原样显现调色剂的色调,因而作为无机着色剂,优选使用在可能限定的烧成温度下色调不变的种类。特别是在形成多色或全色的画像时,使用具有这样特性的无机着色剂为佳。
构成本发明各种调色剂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经加热熔融,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此时,玻璃质固体可以具有透明性,也可有着色。作为这样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可以举出单独的无机化合物、或多种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玻璃粉末、天然矿物、粘土等。
本发明中所用的优选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将它们熔融后冷却得到的透明玻璃质固体,是由碱性氧化物和中性氧化物及酸性氧化物组成。此时作为碱性氧化物例如可以举出Na2O、K2O、CaO、MgO、BaO、ZnO、FeO、MnO、PbO、CdO等。作为中性氧化物例如可以举出Al2O3、B2O3、Fe2O3、Sb2O3、Cr2O3等。作为酸性氧化物例如可以举出SiO2、TiO2、ZrO2等。为得到上述玻璃质固体,本发明中所用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可通过将碱性氧化物源物质、中性氧化物源物质和酸性氧化物源物质混合得到。
作为碱性氧化物源物质,可以举出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和含它们的天然物。作为中性氧化物源物质,可以举出铝化合物、硼化合物和含它们的天然物。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源物质,可以举出硅化合物、钛化合物、锆化合物和含它们的天然物。
上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氧化铝(Al2O3)、碳酸钡(BaCO3)、硼砂(Na2O·2B2O3·10H2O)、硫化镉(CdS)、碳酸钙(CaCO3)、萤石(CaF2)、硝酸钴(Co(NO3)2·6H2O)、氧化钴(Co2O4)、氧化铜(CuO)、氧化亚铜(Cu2O)、钾长石(K2O·Al2O3·6SiO2)、钠长石(Na2O·Al2O3·6SiO2)、钙长石(CaO·Al2O3·6SiO2)、氢氧化铁(Fe(OH)3)、氧化铬(Cr2O3)、氧化锰(绿)(MnO)、氧化锰(红)(Mn3O4)、硫化铅(PbS)、氧化镍(NiO)、硅石(SiO2)、石英(SiO2)、碳酸钠(Na2CO3)、硅酸钠(NaSiO3)、氧化亚锡(SnO2)、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陶土(Al2O3·2SiO2·2H2O)等。这些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以单独或混合物的形态使用。可再使混合物熔融,以形成的透明釉使用。
在本发明中,将无机物质熔融后冷却,再将得到的玻璃质固体粉碎,所形成的透明釉(玻璃粉末)可良好地使用。作为这样的透明釉,可以举出由Na2O、K2O、CaO、PbO、B2O3、Al2O3、SiO2组成的含铅透明釉,和由Na2O、K2O、CaO、B2O3、Al2O3、SiO2组成的无铅透明釉,由Na2O、K2O、CaO、MgO、B2O3、Al2O3、SiO2组成的无铅透明釉等。
本发明中所用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优选使用其熔化开始温度为400~1200℃者,尤以500~1000℃为佳。此时的熔化开始温度,是该无机物质的至少一部分显示液相的温度。
本发明所用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以粉末状使用,但该粉末的原始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1~50μm,较佳为0.01~10μm,更佳为0.5~1μm。在使该热熔融性物质含在调色剂中使用的场合,其原始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下,优选为0.1~1μm。
作为构成本发明各种调色剂的粘合树脂,可使用过去公知的各种。这样的粘合树脂可举出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乙烯基甲苯等苯乙烯及其取代物的聚合物;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等苯乙烯系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环氧树脂、环氧聚醇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基、丁缩醛、聚丙烯酸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脂肪族或脂环族烃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氯化石蜡、石蜡等,它们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着色调色剂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其粒径,可以采用在静电照相方法中通常使用的调色剂粒径,优选的体积平均粒径约为4.0~12.0μm,更佳的体积平均粒径约为5.0~9.0μm。
该着色调色剂按必要可含有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热熔融性物质的比例,以无机着色材料和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重量比表示,为95∶5~5∶95,优选为80∶20~60∶40。无机着色材料相对于调色剂全重量的比例为1%(重量)以上,优选为5%(重量)以上。特别是在将无机着色材料的比例规定在10%(重量)以上时,可得到具有优良着色力的调色剂。粘合树脂相对于调色剂全量的比例为35%(体积)以上,优选为50%(体积)以上。特别是通过将粘合树脂的比例定在60%(体积)以上,可稳定地得到带电特性和定影特性等作为所说静电照相的必要特性。
但是,无机着色材料的吸光度远比有机着色材料小,因此无机着色材的比例大时,可使最终得到的画像色调变浓。但是另一方面,一旦粘合树脂的比例变小,维持作为调色剂粒子的形状就变难。也就是说,在仅使用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及粘合树脂组成的调色剂时,可使用无机着色材料的总量有一个界限,因此,在希望浓色调的画像时,不能满足需要。
本发明的第二或第三种方法,对解决这个缺点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第二或第三种方法中所用的热熔融性调色剂,由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组成。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相对于调色剂全重量的比例,为1%(重量)以上,优选为5%(重量)以上。特别是通过将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比例定在10%(重量)以上,就可得到无机着色材料对于耐热性固体表面具有充分固着性或融着性的调色剂。粘合树脂相对于调色剂全量的比例为40%(体积)以上,优选为50%(体积)以上。特别是通过将粘合树脂的比例定在60%(体积)以上,可稳定地得到带电特性和定影特性等作为所说静电照相的必要特性。
上述着色调色剂和热熔融性调色剂,都可按照静电照相技术领域中使用的调色剂制造技术制造。此时,可在各调色剂中添加惯用的辅助成分,例如添加带电控制剂。
作为带电控制剂,可使用公知的任意种类,例如尼格洛辛系染料、三苯甲烷系染料、含铬金属络合物染料、钼酸螯合颜料、若丹明系染料、烷氧基系胺、季铵盐(包括氟改性季铵盐)、烷基酰胺、磷的单体或化合物、单独的钨或化合物、氟系活性剂、水杨酸金属盐、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等,它们单独地或以混合物的形态使用。
带电控制剂的使用量,是根据粘合树脂的种类、有无按必要对使用的调色剂加添加剂、包括分散方法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决定,所以不作统一限定,但其范围为相对于粘合树脂100份重量为0.1~10份重量,优选为2~5份重量。不足0.1份重量时,因调色剂的带电量不足而不实用。超过10份重量时,调色剂的带电量过大,与载体的静电吸引力增大,因此显影剂的流动性降低,导致画像浓度的降低。
另外,作为对调色剂的其他添加物,例如可以举出胶体状二氧化硅、疏水性二氧化硅、脂肪酸金属盐、(硬脂酸锌、硬脂酸铝等)、金属氧化物(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铵等)、含氟聚合物等。
本发明中所用的转印媒介物,只要调色剂画像形成面是由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包括用涂覆法形成的涂膜)形成即可,不作特别的限定。说明这种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示于

图1~图3。
图1(a)所示的转印媒介物,由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1构成,该薄膜用作画像形成用薄膜。
热消失性材料的薄膜,用可燃性材料或热分解性材料形成。该热消失性薄膜包括非发泡薄膜、发泡薄膜、纸、合成纸、纺织物、无纺织物、玻璃纤维强化树脂薄膜等。另外,作为此场合的可燃性材料或热分解性材料,除过去公知的各种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之外,可以举出天然树脂和天然高分子等。该热消失性薄膜的厚度,只要是可适用于干式复印机的厚度即可,通常为官方制明信片的厚度以下,优选为30~200μm,更佳为60~160μm。另外,优选在烧成时不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或不产生画像缺欠的材料作为热消失性薄膜。
另一方面,作为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薄膜,通常可使用由熔化开始温度为400~1200℃、较佳为500~1000℃的各种热熔融性无机物质构成的薄膜。此时,作为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与上述热熔融性调色剂所用的材料同样,可举出熔融后经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那些材料。另外,可以使用玻璃质薄膜本体作为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薄膜。
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薄膜厚度,只要是显示出可适用于干式复印机的柔性的厚度即可,通常为0.1~200μm,优选为60~160μm。在薄膜厚度薄,处理困难的场合,可贴在硬纸上使用。以热消失性材料和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可以举出含有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树脂薄膜,和表面上有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的树脂薄膜,在纸、合成纸、无纺织物等有机质的薄膜状物的表面上涂布或含浸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等。其厚度为0.1~200μm,优选60~160μm。
图1(a)所示那样的整体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形成的转印媒介物,其一个面作为画像形成面,用于在该表面上形成调色剂画像,而图1(b)中显示了说明形成该调色剂画像A的状态的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该具有调色剂画像A的转印媒介物,可使用接合剂或粘结剂将其原样叠层粘接在固体表面上。
此时,将转印媒介物没有调色剂画像A的那一个表面与固体表面接触叠层,反之也可将调色剂画像A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叠层到固体表面。
在将调色剂画像A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叠层到固体表面时,为了烧成后得到的画像不成为反画像,要预先在转印媒介物上形成所谓的镜画像。所谓镜画像,指的是通过静电照相画像形成过程中的操作,在转印媒介物上形成的表里反转的画像,该反转画像在转印后成为与初始的原稿同方向的画像。这种镜画像方式,在以下使用任何转印媒介物时均可适用。
图2(a)中所示的转印媒介物,由硬纸4、在该硬纸上形成的剥离剂层3、在其上形成的粘着接合剂层2、以及在其上形成的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层1构成。
对硬纸4的材质不作特别的规定,例如可以是纸、合成纸、高分子的未发泡或发泡薄膜、无纺织物、纺织物、纤维强化树脂薄膜等。硬纸4的厚度为20~200μm,优选40~100μm。
剥离剂层3,是为了使在其上面形成的具有粘着接合剂层2的薄膜1从硬纸4上剥离变得容易。作为剥离剂,可以用过去公知的各种,例如举出硅树脂、含氟树脂、石蜡、高级脂肪酸等。剥离剂层的厚度,通常为0.1~10μm,优选为1~5μm。
粘着接合剂层2,是为了使由硬纸4上剥离的薄膜1对耐热性固体表面的粘着或接合变得容易,使用粘着剂或接合剂形成。作为该粘着接合剂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热熔型粘着剂、乳胶型粘着剂、水溶型粘着剂、溶剂型粘着剂、橡胶系粘着剂、丙烯基系粘着剂、低聚物型粘着剂、硬化性粘着剂、水赋活型粘着剂(皮胶、明胶、淀粉、糊精、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等)、有机溶剂赋活型粘着接合剂(有机溶剂可溶性或有机溶剂膨润性粘接剂)等。粘着接合剂层2的厚度,通常为1~20μm,优选为1~5μm。
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层1,形成调色剂画像形成面。热消失性材料的薄膜和/或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可以举出在涉及图1的转印媒介物时列出的各种。薄膜1的厚度,通常为0.1~50μm,优选为0.5~30μm。
图2(a)所示的在硬纸4的表面上叠合粘接画像形成用薄膜1的结构的转印媒介物,用于在其薄膜1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画像,图2(b)示出了说明形成该调色剂画像A的状态的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在该具有调色剂画像A的转印媒介物的场合,将该具有调色剂画像A的薄膜1,由附着粘接剂层2的原样的硬纸4的剥离剂层3表面剥离,可通过该粘接剂层2叠层接合到固体表面上。
在图2所示的转印媒介物中,该粘着接合剂层2,在水赋活型粘着接合剂层或有机溶剂赋活型粘着接合剂的场合,在将该具有粘着接合剂层2的薄膜1叠层接合在固体表面时,使该粘着接合剂层2与水或有机溶剂接触,赋予粘着接合性后,再叠层接合到固体表面。
在图2所示的转印媒介物中,使用包括水赋活型粘着接合剂或有机溶剂赋活型粘着接合剂作为粘着接合剂层2的转印媒介物时,只要将具有调色剂画像A的转印媒介物的至少由硬纸到粘着接合剂层部分浸入水或有机溶剂中,粘着接合剂层就膨润或溶解,使在该部分容易剥离,所以不一定必需有剥离层3,故可省略。
图3(a)所示的转印媒介物,由硬纸4、在该硬纸上形成的剥离剂层3、和在其上形成的粘着接合剂层2构成,粘着接合剂层2在调色剂画像形成面上形成。另外,该粘着接合剂层2形成画像形成用薄膜层。此时的硬纸和剥离剂,使用涉及图2的转印媒介物时所述的各种。作为调色剂画像形成面使用的粘着接合剂层2,由水赋活型粘着接合剂或有机溶剂赋活型粘着接合剂构成。该粘着接合剂层2显示干燥状态,在此状态下没有粘着接合性,但通过与水或有机溶剂接触,可赋予粘着接合性。另外,该粘着接合剂层2,通过与水或有机溶剂接触,可容易地由剥离剂层3的表面剥离。粘着接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1~50μm,优选为2~20μm。
在图3(a)所示的硬纸4的表面,通过剥离剂层3形成粘着接合剂层2的结构的转印媒介物,用于在该粘着接合剂层2的表面形成调色剂画像,而图3(b)是说明该形成了调色剂画像A的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
在该具有调色剂画像A的转印媒介物中,可将具有该调色剂画像A的粘着接合剂2由其硬纸4的剥离层3上以薄膜状剥离,将该由剥离的粘着接合剂层2构成的薄膜叠层接合在固体表面上。
将粘着接合剂层2由硬纸4的剥离层3上剥离的场合,在粘着接合剂层是10μm以下,特别是2~5μm的薄层时,由于处理性差,所以在其剥离之前,预先在该粘着接合剂层2之上,形成由以热消失性材料层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层以及热熔融性调色剂层中选择的被覆层1,在将粘着接合剂层2由硬纸4上剥离时,将粘着接合剂层2和在其表面形成的被覆层1一体剥离为佳。
图3(c)示出了说明在调色剂画像A上形成被覆层1的状态的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
作为在调色剂画像A上形成热消失性薄膜层的方法,可以举出在该调色剂画像A的表面上融着高分子薄膜的方法;涂布高分子熔融液后冷却的方法;涂布含高分子的溶液或分散液再使之干燥的方法;涂布硬化性树脂液再使之硬化的方法等。涂布可用喷涂法进行。热消失性薄膜层1的厚度,通常为0.1~50μm,优选为0.5~30μm。作为该高分子材料,例如可举出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低级烷基酯树脂、环氧树脂、马来酸树脂等。这些材料中,优选在烧成时不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或不产生画像缺欠的材料,特别优选苯乙烯系树脂。
在本发明的第三种方法中,作为在调色剂画像A上形成热熔融性物质层的方法,可以举出在该调色剂画像A上,涂布含细粉末状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并含溶解状或分散状粘合树脂的涂料,再进行干燥的方法;涂布含碱金属硅酸盐(Na2O·nSiO2,n=2~4)的水溶液(水玻璃),再进行干燥的方法;使用粘接剂粘合玻璃质薄膜的方法等。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的厚度,通常为0.1~500μm,优选为1~50μm。
作为上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可使用涉及热熔融性调色剂时所述的各种。
作为在调色剂画像A上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层的方法,可以举出使用内带热熔融性调色剂的干式复印机,使用具有该调色剂画像A的转印媒介物作为其拷贝用纸进行复印操作,在该转印媒介物的调色剂画像上,形成热熔融性第二位画像的方法;在该调色剂画像上以层状载置热熔融性调色剂,在该调色剂中含有的粘合树脂的熔融温度下进行热压接的方法等。在调色剂画像A上形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层的厚度,通常为20~200μm,优选为40~100μm。作为此时的热熔融性调色剂,可以举出以上所述的各种。
上述在调色剂画像A上具有被覆层1的转印媒介物,可将被覆层1与具有调色剂画像A的粘着接合剂层2一起由硬纸4上的剥离层3剥离,通过该粘着接合剂层2叠层接合到固体表面上。
但是,在构成粘着接合剂层2的材料全部溶于水或溶剂之前,调色剂画像A还附着在粘着接合剂层2上时,由硬纸上剥离后贴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也是可能的,在这样作的时候,可以省略在调色剂画像A上形成被覆层1。
在图3所示的转印媒介物中,因为使用粘着接合剂层2由水赋活型粘着接合剂或有机溶剂赋活型粘着接合剂构成的转印媒介物,所以若将具有调色剂画像A的转印媒介物的至少由硬纸到粘着接合剂层部分浸入水或有机溶剂中,由于粘着接合剂层膨润或溶解,使在该部分容易剥离,所以和图2所示的转印媒介物一样,不一定必需有剥离层3,可省略。
如上所述的由在硬纸上叠层的热消失性薄膜构成的转印媒介物,作为陶瓷器用转印媒介物已有市售,本发明中可直接使用这样的市售品。
另外,作为构成图2和图3所示的转印媒介物的硬纸,特别是在用纸的场合,为了使纸的表面平滑以使其上的剥离剂层3或粘着接合剂层2容易形成,也可通过常法在纸的表面上设置填孔层。
本发明的对耐热性固体表面形成着色画像的第一种方法,包括单独使用着色调色剂(不象第二种方法那样和热熔融性调色剂并用),通过静电照相技术,在一个转印媒介物上形成该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工序A。此时的工序A可通过以下方式实施使用着色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着色画像后,将该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到转印媒介物上,通过一次进行或多次反复进行定影的工序,在既定的转印媒介物上,形成一层或多层着色画像层。
在第一种方法中,包括单独使用不含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着色调色剂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只在希望得到不特别鲜艳的画像时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为在第一种方法中形成鲜艳的画像,可使用在表面含有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转印媒介物和/或耐热性固体。
另外,在第一种方法中,使用多种着色调色剂,将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到转印媒介物上,多次反复定影工序,就可形成多色的画像。
本发明的对耐热性固体表面形成着色画像的第二种方法,包括使用着色调色剂和热熔融性调色剂的组合,通过静电照相技术在一个转印媒介物上形成该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工序A,和形成该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的上序B。此时的工序A,可按照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实施。另外,此时的工序B通过下述方式实施使用热熔融性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将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转印到转印媒介物上,通过与定影的工序B的组合,在同一个转印媒介物上,形成由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和一层或多层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此时,静电潜象的形成、使用调色剂的静电潜象的显影、显影形成的调色剂画像向转印媒介物上的转印、以及向转印媒介物上转印的调色剂画像的定影,可用干式复印机进行。调色剂画像向转印媒介物上的固定,通过将调色剂画像中含有的粘合树脂热熔融来实现。
按照本发明,为了得到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在将具有已定画像的原稿使用应用静电照相技术的干式复印机在拷贝用纸上进行拷贝时,使用上述的着色调色剂作为该干式复印机中的调色剂,并且使用上述的转印媒介物作为拷贝用纸进行拷贝操作。借此,通过着色调色剂使静电潜象显影,并且将得到的着色调色剂画像固定在转印媒介物上,得到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此时的复印处理条件,例如处理速度、带电电位、曝光电位、显影间隙、色浆刮刀间隙、交流或直流的显影偏压、转印偏压等不作特别限定。
另一方面,按照本发明,为了得到具有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在将具有已定画像的原稿使用应用静电照相技术的干式复印机在拷贝用纸上进行拷贝时,使用上述的热熔融性调色剂作为该干式复印机中的调色剂,并且使用上述的转印媒介物作为拷贝用纸进行拷贝操作。借此,通过热熔融性调色剂使静电潜象显影,并将得到的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固定在转印媒介物上,得到具有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此时的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不一定是与原稿画像对应的画像,可以是第二位的画像,第二位画像可通过全面将黑色等有色表面上形成的原稿进行拷贝得到。
按照本发明,使用同一转印媒介物,通过用所定的调色剂反复进行上述那样的拷贝操作,可得到具有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和一层或多层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此时,使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位于在转印媒介物上形成的调色剂画像的最外层(表面层)、最内层(与转印媒介物邻接的层)、和/或中间层(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相邻二层之间的层)。在本发明中,将调色剂画像层叠层到固体表面时,该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至少形成最外层(表面层)为好。在将最外层由热熔融性调色剂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烧成在固体表面上时,通过该热熔融性调色剂的熔融生成的透明玻璃层盖覆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可在固体表面上得到鲜艳美丽的着色画像。
另外,在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之间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再在固体表面上烧成时,各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将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相互分离,所以可以维持构成各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无机着色材料的色调,烧成后的着色画像的色调也变佳。
按照本发明,在转印媒介物上形成调色剂画像层的具体例可列出(1)在转印媒介物上,形成一层或多层着色画像层的方法,(2)在转印媒介物上,先形成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的方法,(3)在转印媒介物上,先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形成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再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的方法,(4)在转印媒介物上,先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形成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再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形成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的方法等。此时的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除了是与原稿画像对应的画像层之外,可以是第二位画像层。
按照本发明,使用彩色复印机,可形成具有一色或多色的调色剂画像层或全色的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为用彩色复印机得到这样的转印媒介物,作为其调色剂,使用上述的无机质调色剂的黄色调色剂、深红色调色剂、深蓝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同时使用转印媒介物作为其拷贝用纸,对具有一色或多色画像的原稿或具有全色画像的原稿进行拷贝,得到具有一色或多色的调色剂画像层或具有全色的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全色调色剂画像层由黄色调色剂画像层、深红色调色剂画像层、深蓝色调色剂画像层和黑色调色剂画像层构成。
其次,在本发明的第三种方法中,在该转印媒介物的调色剂画像层上,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或热熔融性调色剂层。这些被覆层最好以覆盖调色剂画像全面那样形成。在调色剂画像A之上形成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的方法,可以举出在该调色剂画像A上,涂布含细粉末状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并含溶解状或分散状粘合树脂的涂料,再进行干燥的方法;涂布含碱金属硅酸盐(Na2O·nSiO2,n=2~4)的水溶液(水玻璃),再进行干燥的方法;使用粘合剂粘合玻璃质薄膜的方法等。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的厚度,通常为1~500μm,优选为10~100μm。另一方面,作为在调色剂画像A上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层的方法,可以举出使用内带热熔融性调色剂的干式复印机,使用具有该调色剂画像A的转印媒介物作为其拷贝用纸进行复印操作,在该转印媒介物的调色剂画像上,形成热熔融性第二位画像的方法;在该调色剂画像上以层状载置热熔融性调色剂,在该调色剂中含有的粘合树脂的熔融温度下进行热压接的方法等。
被覆层的厚度,是烧成后形成的玻璃质固体层的厚度,通常为1~200μm,优选为10~50μm。
按照上述各种调色剂画像的形成方法,得到在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面上具有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
如果在转印媒介物上形成调色剂画像层,就不一定必须立刻继续在耐热性固体上叠层接合并烧成,一旦保存,也可作为商品按照情况活用。
以下说明将该具有调色剂画像层的薄膜叠层接合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的工序。
此时,如上述那样,在转印媒介物如图1所示的由热消失性薄膜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薄膜构成的场合,使用粘着接合剂将其直接叠层粘合到固体表面上。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那样,转印媒介物由在硬纸上形成的热消失性薄膜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薄膜构成的场合,将该具有调色剂画像层的薄膜由硬纸上剥下,通过该粘着接合剂层叠层粘合到固体表面上。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转印媒介物由在硬纸上形成的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构成的粘着接合剂层(薄膜层)构成的场合,根据需要如图3(C)所示那样,在该调色剂画像A上形成被覆层1后,使该粘着接合剂层2与水或有机溶剂接触,然后与被覆层1一起,由硬纸4的剥离剂层3上剥离,再叠层粘合到耐热性固体表面上。
具有叠层粘合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的调色剂画像的薄膜,将其进行烧成。此时的烧成温度为在由调色剂画像和薄膜构成的被烧成物中含有的、经熔融后冷却形成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物质全部熔融的范围的温度。
本发明中使用的耐热性固体表面,是由在具有上述调色剂画像的薄膜的烧成温度下不会消失的固体构成的表面。该耐热性固体表面,包括由玻璃构成的固体表面、由耐热性金属或合金构成的表面、由陶瓷构成的固体表面等。作为具有由玻璃构成的固体表面的制品,可以举出具有瓷砖、搪瓷、瓷釉的陶瓷器,耐热性玻璃等。作为由耐热性金属或合金构成的固体表面,可以举出钛、锆、钼、钨、铁、镍、钴、钒、铝、铜、银、钯、金、铂、不锈钢等金属制品。作为由陶瓷构成的制品,可以举出由陶瓷玻璃、陶瓷器、石材、粘土、水泥等形成的制品。作为本发明中的耐热性固体表面,为了画像的鲜明性,以白色度高的为佳。取决于所形成的画像的色调,普通至少450~800nm的反射率为93%以上,最好为98%以上。另外,表面粗糙度小的为好,表面10点平均粗糙度Rz为5μm以下,最好为1μm以下。
另外,作为本发明中的耐热性固体的表面,最好其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由上述示例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被覆,或含有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此时的被覆层的厚度为1~20μm,优选为3~10μm。被覆或含有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固体表面,在含有无机着色材料的调色剂经烧成固定的过程中有效地起作用。
具有本发明使用的耐热性固体表面的制品,不必其全体由耐热性固体构成,也可仅表面部分由耐热性固体形成。另外,具有该耐热性固体表面的制品,可以是将其表面用玻璃质层覆盖。这样的表面为玻璃质层的制品,在将具有调色剂画像层的薄膜叠层接合到其上,再进行烧成时,可以使该制品的表面玻璃质层熔融,因此有对该制品表面转印调色剂画像层容易的优点。
作为将具有叠层接合在耐热性固体表面的具有调色剂画像的薄膜的烧成装置,只要是能产生使热熔融性物质熔融的足够高温的加热装置,可任意使用。作为这样的加热装置,除在陶瓷器制品的制造中使用的烧成釜之外,还可以举出电炉、以石油或煤气作为热源的烧成炉、感应加热炉、微波加热炉等各种。最好可控制还原条件或氧化条件,另外,可控制温度为好。
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其限定。此外,份数全部为重量份数。
首先,将本发明中作为调色剂材料用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制造例、调色剂制造例和载体制造例叙述如下。〔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制造例1〕PbO 80份B2O320份将上述材料用捣碎机粉碎后,再用汉歇尔(Henschel)混合器混合,得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A。〔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制造例2〕PbO 70份B2O315份SiO215份将上述材料用捣碎机粉碎后,再用汉歇尔混合器混合,得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B。〔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制造例3〕Na2O 1份K2O2份CaO 15份PbO 2份B2O313份Al2O32份SiO235份将上述材料用捣碎机粉碎后,再用汉歇尔混合器混合,得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C。〔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制造例4〕将上述材料用捣碎机粉碎后,再用汉歇尔混合器混合,得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D。〔着色调色剂制造例1〕聚酯树脂1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Mn,Co)O·(Cr,Fe)2O318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3份将上述材料用混合器混合后,用二根辊轧机熔融混炼。将混炼物轧制冷却后进行粉碎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1。〔着色调色剂制造例2 〕聚酯树脂1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Mn,Co)O·(Cr,Fe)2O318份热熔融性无机物质A8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3份将上述材料用混合器混合后,用二根辊轧机熔融混炼。将混炼物轧制冷却后进行粉碎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2。〔着色调色剂制造例3〕聚酯树脂1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锰粉红 18份热熔融性无机物质B8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3份将上述材料用混合器混合后,用二根辊轧机熔融混炼。将混炼物轧制冷却后进行粉碎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3。〔着色调色剂制造例4 〕聚酯树脂 6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Zn,Co)O·Al2O315份热熔融性无机物质D 8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3份将上述材料用混合器混合后,用二根辊轧机熔融混炼。将混炼物轧制冷却后进行粉碎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4。〔着色调色剂制造例5〕(黑调色剂)聚酯树脂 6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Mn,Co)O·(Cr,Fe)2O3100份热熔融性无机物质C30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2份将上述材料用汉歇尔混合器充分混合,将其用三根辊进行三道次混炼后冷却。再用粉磨机粉碎,再用喷射式粉碎机微粉碎。然后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5。〔着色调色剂制造例6〕(黄调色剂)聚酯树脂 6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铬钛黄 100份热熔融性无机物质C 30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3份将上述材料用汉歇尔混合器充分混合,将其用三根辊进行三道次混炼后冷却。再用粉磨机粉碎,再用喷射式粉碎机微粉碎。然后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6。〔着色调色剂制造例7〕(红调色剂)聚酯树脂 6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ZnO·(Al·Cr)2O3100份热熔融性无机物质C30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2份将上述材料用汉歇尔混合器充分混合,将其用三根辊进行三个道次混炼后冷却。再用粉磨机粉碎,再用喷射式粉碎机微粉碎。然后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7。〔着色调色剂制造例8〕(深蓝调色剂)聚酯树脂 6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
钒蓝 100份热熔融性无机物质C30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2份将上述材料用汉歇尔混合器充分混合,将其用三根辊进行三个道次混炼后冷却。再用粉磨机粉碎,再用喷射式粉碎机微粉碎。然后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8。〔着色调色剂制造例9〕聚酯树脂 1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Mn,Co)O·(Cr,Fe)2O34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3份将上述材料用混合器混合后,用二根辊轧机熔融混炼。将混炼物轧制冷却后进行粉碎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a9。〔着色调色剂制造例10〕聚酯树脂 6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铬钛黄 20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2份将上述材料用汉歇尔混合器充分混合,将其用三根辊进行三个道次混炼后冷却。再用粉磨机粉碎,再用喷射式粉碎机微粉碎。然后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10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黄a10。〔着色调色剂制造例11〕聚酯树脂 6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ZnO·(Al,Cr)2O320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2份将上述材料用汉歇尔混合器充分混合,将其用三根辊进行三个道次混炼后冷却。再用粉磨机粉碎,再用喷射式粉碎机微粉碎。然后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10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深红a11。〔着色调色剂制造例12〕聚酯树脂 600份(酸值=3,羟值=25,Mn=45000,Mw/Mn=4.0,Tg=60℃)钒蓝 200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2份将上述材料用汉歇尔混合器充分混合,将其用三根辊进行三个道次混炼后冷却。再用粉磨机粉碎,再用喷射式粉碎机微粉碎。然后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10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着色调色剂样品深蓝a12。〔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1〕聚酯树脂 100份(酸值=3,羟值=4.0,Tg=60℃)玻璃助熔剂(10034,テグザ社制) 48份水杨酸锌衍生物(ボントロンE84,オリエント化学社制) 3份将上述材料用混合器混合后,用二根辊轧机熔融混炼。将混炼物轧制冷却后进行粉碎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5μm的调色剂。再添加疏水性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社制)0.5%(重量),用混合器混合,得到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1。〔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2〕在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1中,除了用上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A代替玻璃助熔剂之外,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热熔融性调色剂b2。〔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3〕在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1中,除了用上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B代替玻璃助熔剂之外,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热熔融性调色剂b3。〔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4 〕在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1中,除了用上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C代替玻璃助熔剂之外,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热熔融性调色剂b4。〔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5〕
在热熔融性调色剂制造例1中,除了用上述热熔融性无机物质D代替玻璃助熔剂之外,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热熔融性调色剂b5。〔载体制造例1〕硅树脂溶液(信越化学社制,KR500) 100份炭黑(キヤボット社制,BP2000) 3份甲苯100份将上述配方用高速混合器分散30分钟,制成被覆层形成液。将该被覆层形成液用流化床型涂布装置在平均粒径50μm的球状铁氧体1000份的表面上形成被覆层,得到载体A。
实施例1将载体A 10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1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作为转印媒介物,在日东纸工社制的陶瓷器用转印纸OK系列SN100上形成画像。将其浸渍在热熔融性无机物质C的水分散液中,在粘着接合剂层开始溶解的时刻取出,然后将其贴在充分干燥的INAX社制的瓷砖RS-252上,将转印纸的硬纸剥离,在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观察,看到黑色画像在瓷砖上形成,但有一些光泽量欠缺。
SN-100是图3类型,没有剥离层,并在无填料纸上由冷水不溶性的淀粉构成的填孔层和由冷水可溶性的糊精构成的粘着接合剂层构成。
实施例2将载体A 10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2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イマジオMF530,作为转印媒介物,使用在日本纸业社制的白线绘图纸上通过薄的阿拉伯树胶层形成20μm厚乙基纤维素层的纸,形成画像。将其与实施例1同样浸渍在水中,接着贴在瓷砖上,将转印纸的硬纸剥离,在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观察,看到鲜艳的黑色画像在瓷砖上形成。
实施例3将载体A 10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3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イマジオMF530,作为转印媒介物,使用在日本纸业社制的白线绘图纸上通过薄的阿拉伯树胶层形成20μm厚乙基纤维素层的转印纸,在其上形成画像。另一方面,将载体A 10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4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イマジオMF530作为替换,在上述的转印媒介物的树脂薄膜上形成重叠的画像。将其与实施例1同样浸渍在水中,接着贴在瓷砖上,将转印纸的硬纸剥离,在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观察,看到鲜艳的黑色画像和深蓝色画像在瓷砖上形成。两画像重叠的部分呈紫色。
实施例4将载体A 4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5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PRETER550)的黑色显影部。同样,将载体A 4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6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PRETER550的黄色显影部。将载体A 4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7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PRETER550的深红色显影部。并且,将载体A 4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8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PRETER550的深蓝色显影部。作为转印媒介物,在日东纸工社制的陶瓷器用转印纸OK系列SN100上形成多色画像。
将其与实施例1同样浸渍在水中,接着贴在瓷砖上,将转印纸的硬纸剥离,在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观察,看到鲜艳的多色画像在瓷砖上形成。
实施例5(使用着色材料调色剂形成画像)将载体A 10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9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作为转印媒介物,在日东纸工社制的陶瓷器用转印纸OK系列SN100上形成画像。
(使用热熔融性调色剂形成画像)接着,将载体A 1000克和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1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另外准备的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在上述转印纸上具有画像的区域形成全面覆盖的第二位画像。
在形成画像的转印纸上,使用喷涂法喷涂聚苯乙烯的二甲苯溶液,在画像上形成保护用的聚苯乙烯薄膜层。将其浸渍在水中,并由转印纸上剥离画像层,再刮板贴附在INAX社制的瓷砖SP150上,将该白色瓷砖干燥,在电炉中于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进行观察,看到在瓷砖表面形成有光泽的黑色画像。
在转印媒介物上形成调色剂画像时的显影条件如下。
处理速度 180mm/sec带电电位 -650v曝光电位 -100v显影间隙 0.5mm色浆刮刀间隙 0.45mm对感光体线速比 1.6显影偏压AC(p-p1Kv)+DC(-500v)带转印偏压1400v纸转印偏压1300v实施例6在实施例5中,除了将热熔融性调色剂b1用b2代替之外,使用同样方法进行,在瓷砖上形成画像时,在其表面形成黑色画像,但有一些光泽上的欠缺。
实施例7在实施例5中,除了将热熔融性调色剂b1用b3代替之外,使用同样方法进行,在瓷砖片上形成画像时,在其表面形成黑色画像,但同样有一些光泽上的欠缺。
实施例8在实施例5中,除了将热熔融性调色剂b1用b4代替之外,使用同样方法进行,在瓷砖片上形成画像时,在其表面形成有光泽的黑色画像。
实施例9在实施例5中,除了将热熔融性调色剂b1用b5代替之外,使用同样方法进行,在瓷砖片上形成画像时,在其表面形成有光泽的黑色画像。
实施例10(使用热熔融性调色剂形成画像)将载体A 1000克和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4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另外准备的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作为转印媒介物,在日东纸工社制的陶瓷器用转印纸(OK系列SN-100)上形成全面覆盖的第二位画像。
(使用着色材料调色剂形成画像)接着,将载体A 10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9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在上述的转印纸上形成画像。
在形成画像的转印纸上,使用喷涂法喷涂聚苯乙烯的二甲苯溶液,在画像上形成保护用的聚苯乙烯薄膜层。将其浸渍在水中,并由转印纸上剥离画像层,再刮板贴附在INAX社制的瓷砖SP150上,将该瓷砖干燥,在电炉中于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进行观察,看到在瓷砖表面形成黑色画像,但有一些光泽的欠缺。
实施例11(使用热熔融性调色剂形成画像)
将载体A 1000克和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4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另外准备的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作为转印媒介物,在日东纸工社制的陶瓷器用转印纸(OK系列SN-100)上形成全面覆盖的第二位画像。
(使用着色材料调色剂形成画像)接着,将载体A 1000克和着色调色剂样品a9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在上述的转印纸上形成画像。
(使用热熔融性调色剂形成画像)将载体A 1000克和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4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另外准备的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在上述的转印纸上形成全面覆盖的第二位画像。
在形成画像的转印纸上,使用喷涂法喷涂聚苯乙烯的二甲苯溶液,在画像上形成保护用的聚苯乙烯薄膜层。。将其浸渍在水中,并由转印纸上剥离画像层,再刮板贴附在INAX社制的RS-252瓷砖片上,将该瓷砖片干燥,在电炉中于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进行观察,看到在其表面形成有光泽的黑色画像。而且在此时,因为画像的最上层具有充分的透光性,所以画像的浓度不降低。
实施例12在实施例11中得到的转印纸上,再用着色调色剂样品a9形成画像。同样,在形成画像的转印纸上,使用喷涂法喷涂聚苯乙烯的二甲苯溶液,在画像上形成保护用的聚苯乙烯薄膜层。将其浸渍在水中,并由转印纸上剥离画像层,再刮板贴附在INAX社制的RS-252瓷砖上,将该瓷砖干燥,在电炉中于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进行观察,看到在其表面形成黑色画像。但最上层的用着色调色剂样品a9形成的画像部分有一些光泽上的欠缺。但不是着色调色剂a9,而是用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4形成的画像部分有充分的光泽。
实施例13将载体A 1000克和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4 25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作为转印媒介物,准备日东纸工社制的陶瓷器用转印纸OK系列SN-100,在其上形成五层第二位画像。
另一方面,将载体A 400克和调色剂制造例9的黑调色剂a9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プリテ-ル550)的黑显影部。同样,将载体A 400克和调色剂制造例10的黄调色剂a10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プリテ-ル550)的黄显影部。将载体A 400克和调色剂制造例11的深红调色剂a11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プリテ-ル550)的深红显影部。再将载体A 400克和着色调色剂制造例12的深蓝调色剂a12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プリテ-ル550)的深蓝显影部。
将全色写真画像摆放在上述彩色复印机的接触玻璃上,作为转印媒介物,在设有上述调色剂样品a13的第二位画像的转印纸上,复印全色画像。
接着,使用搭载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4的上述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再形成5层第二位画像,得到具有全色画像的转印媒介物。在该转印媒介物上,使用喷涂法喷涂聚苯乙烯的二甲苯溶液,形成保护用的聚苯乙烯薄膜层。将其浸渍在水中,并由转印媒介物上剥离画像层,再刮板贴附在INAX社制的RS-252瓷砖上。将该瓷砖干燥,在电炉中于900℃烧成1小时,缓冷后进行观察,看到在其表面形成具有光泽的高浓度的全色画像。
实施例14准备淡褐色的素烧板。用以下的白色粉末和稀释介质调制涂布液,用刮板涂布,在150℃干燥1小时,形成膜厚300μm的白色粉末层。
陶瓷器用白颜料(191230,テグサ社制)25份水溶性介质(伊势久株式会社制) 100份将其用电炉于800℃烧成1小时,在表面形成约240μm厚的白色陶瓷层。其白色度高。用分光光度计研究反射光的波长时,480~780nm的光的反射率为93~98%并且平坦。
接着,用以下的玻璃助熔剂粉末和稀释介质调制涂布液,用刮板涂布,在150℃干燥1小时,形成膜厚40μm的玻璃粉末层。
玻璃助熔剂(10034,テグサ社制)25份水溶性介质(伊势久株式会社制) 100份将其用电炉于800℃烧成1小时,在表面形成透明陶瓷层。未看到白色度的变化。
接着,将载体A 400克和调色剂制造例9的黑调色剂a9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プリテ-ル550)的黑显影部。同样,将载体A 400克和着色调色剂制造例10的黄调色剂a10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プリテ-ル550)的黄显影部。将载体A 400克和调色剂制造例11的深红调色剂a11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プリテ-ル550)的深红显影部。再将载体A 400克和调色剂制造例12的深蓝调色剂a12 20克装入球磨机搅拌30分钟,得到显影剂,将所得的显影剂装入リコ-社制彩色复印机(プリテ-ル550)的深蓝显影部。
将全色写真画像摆放在上述彩色复印机的接触玻璃上,作为转印媒介物,在设有上述调色剂样品b4的第二位画像的转印纸上,复印全色画像。
接着,使用搭载热熔融性调色剂样品b4的上述リコ-社制干式复印机(イマジオMF530),再形成5层第二位画像,得到具有全色画像的转印媒介物。在该转印媒介物上,使用喷涂法喷涂聚苯乙烯的二甲苯溶液,形成保护用的聚苯乙烯薄膜层。将其浸渍在水中,并由转印媒介物上剥离画像层,再刮板贴附在INAX社制的RS-252瓷砖上。将该瓷砖干燥,在电炉中于850℃烧成1小时,缓冷后进行观察,看到在其表面形成具有光泽的高浓度的全色画像。另外,因为瓷砖的白色度高,所以画像的鲜明性极为优良。
按照本发明,可以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廉价形成任意的着色画像。
另外,按照本发明,使用将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熔融后经冷却形成的玻璃质层被覆画像表面,形成鲜艳美丽的着色画像。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具有着色画像的转印媒介物,可以使用干式复印机容易地形成,因此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图1是说明转印媒介物的一个实例的断面图。
图1(a)说明没有调色剂画像的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
图1(b)说明有调色剂画像的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
图2是说明转印媒介物的另一个实例的断面图。
图2(a)说明没有调色剂画像的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
图2(b)说明有调色剂画像的转印媒介物的断面图。
符号的说明1 由热消失性材料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构成的薄膜或薄膜层2 粘着接合剂层3 剥离剂层4 硬纸A 调色剂画像
权利要求
1.形成调色剂画像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后,将该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到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通过一次进行或多次反复进行定影的工序,在一个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由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
2.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形成着色画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权利要求1中形成的调色剂画像层的画像形成用薄膜叠层到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在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熔融的温度范围内烧成。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由选自黄色调色剂画像层、深红色调色剂画像层、深蓝色调色剂画像层和黑色调色剂画像层中的至少2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构成。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含有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
5.权利要求3或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与由无机着色材料和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并用。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熔融性无机物质是玻璃粉末。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中含有的粘合树脂的比例,相对于调色剂全量为40%(体积)以上。
8.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中含有的粘合树脂的比例,相对于调色剂全量为60%(体积)以上。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印媒介物由将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其一个面形成画像形成面。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印媒介物由硬纸、在该硬纸上形成的粘着接合剂层、以及在该粘着接合剂层上形成的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该薄膜层形成画像形成面。
11.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印媒介物由硬纸和在该硬纸上形成的干燥状的粘着接合剂层构成,该干燥状的粘着接合剂层由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并且形成画像形成面。
12.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硬纸和粘着接合剂层之间,夹着剥离剂层。
13.权利要求2~12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热性固体表面为玻璃质。
14.形成调色剂画像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后,将该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固定到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此为工序A,使用由熔融后经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后,将该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转印、固定到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此为工序B,通过工序A与工序B的组合,在同一个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由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和一层或多层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
15.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形成着色画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4中形成的具有调色剂画像层的画像形成用薄膜叠层到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在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熔融的温度范围内烧成。
16.权利要求14或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的调色剂画像层的最外层和/或最内层由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构成。
17.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的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之间,夹有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
18.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由选自黄色调色剂画像层、深红色调色剂画像层、深蓝色调色剂画像层和黑色调色剂画像层中的至少2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构成。
19.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形成第二位画像。
20.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含有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
21.权利要求18或2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与由无机着色材料和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并用。
22.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由(1)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与(2)由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的混合物构成。
23.权利要求14~22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熔融性无机物质是玻璃粉末。
24.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印媒介物由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其一个面形成画像形成面。
25.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印媒介物由硬纸、在该硬纸上形成的粘着接合剂层、以及在该粘着接合剂层上形成的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该薄膜层形成画像形成面。
26.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印媒介物由硬纸、在该硬纸上形成的干燥状的粘着接合剂层构成,该干燥状的粘着接合剂层由以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并且形成画像形成面。
27.权利要求25或2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硬纸和粘着接合剂层之间,夹有剥离剂层。
28.权利要求15~27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热性固体表面为玻璃质。
29.形成热熔融性调色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将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后,将该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固定到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这一工序至少进行一次,在同一个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接着,在该着色调色剂画像层上,形成由熔融后经冷却形成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或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层。
30.在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形成着色画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29中形成的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画像形成用薄膜叠层到耐热性固体表面上,在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熔融的温度范围内烧成。
31.权利要求29或3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熔融性无机物质是玻璃粉末。
32.权利要求29~31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的着色画像层,由选自黄色调色剂画像层、深红色调色剂画像层、深蓝色调色剂画像层和黑色调色剂画像层中的至少2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构成。
33.权利要求30~32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热性固体表面是玻璃质。
34.权利要求32或3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与由无机着色材料和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并用。
35.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
36.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由无机着色材料和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以及粘合树脂构成。
37.热熔融性调色剂,其特征在于,由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
38.静电荷象显影用无机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该调色剂是由(1)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和(2)由通过熔融后的冷却形成透明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的组合构成。
39.权利要求33~35任一项的无机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热熔融性无机物质是玻璃粉末。
40.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的无机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热熔融性无机物质的熔化开始温度在400~1200℃的范围。
41.权利要求35~40任一项的无机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由黄色调色剂、深红色调色剂、深蓝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的组合构成。
42.权利要求35~41任一项的无机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着色调色剂中含有的粘合树脂的比例,相对于调色剂全量为40%(体积)以上。
43.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其特征在于,在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由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和一层或多层热熔融性调色剂画像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
44.具有着色调色剂画像层的转印媒介物,其特征在于,在具有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的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至少一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再在其上形成由熔融后经冷却形成玻璃质固体的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层或该热熔融性无机物质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热熔融性调色剂层。
全文摘要
形成调色剂画像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由无机着色材料和粘合树脂构成的着色调色剂使已预先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以形成着色调色剂画像;然后将该着色调色剂画像转印到具有画像形成面的转印媒介物的该画像形成用薄膜上,所述画像形成面由热消失性材料和/或热熔融性无机物质作为基材的薄膜构成;通过一次定影或多次反复定影的工序,在画像形成用薄膜上,形成由一层或多层着色调色剂画像层构成的调色剂画像层。
文档编号G03G9/097GK1169549SQ96111039
公开日1998年1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6日
发明者大孝一, 仓本信一, 川濑广光, 渡边阳一郎, 榎本孝道, 今村昌永, 久保胜巳, 户田准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