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眼距调节方法和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63743阅读:来源:国知局
认所需调节的镜眼距。
[0072]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确定单元22与所述眼睛形状数据库中变形形状包中的变形形状眼睛进行比较,所述变形形状包又按照眼睛内容的不同分为眼球和眼轴两个数据夹,分别命名为眼球数据夹和眼轴数据夹,变形形状眼睛按类事先存储在所述眼球数据夹和眼轴数据夹中,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与所述眼球数据夹和眼轴数据夹中的变形眼睛进行比较,确定眼球突出程度和眼轴长短;并根据所述眼球突出程度和眼轴长短,确定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
[0073]本实施例提出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将获取的所述眼睛的形状与事先存储在眼睛形状数据库中的眼睛形状进行比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本实施例通过与数据库快速比对从而确定镜眼距,提高用户体验。
[0074]进一步参见图7,所述确定单元22还用于若识别到所述眼睛的形状为正常形状时,则保持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最初设定的镜眼距不变;若识别到所述眼睛为变形形状时,则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
[0075]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确定单元22对眼睛的形状进行判定,若识别到所述眼睛的形状为正常形状时,则判定所述佩戴者为正常视力人员,从而保持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最初设定的镜眼距不变;其中,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最初设定的镜眼距为正常视力人员观看时的镜眼距,为出厂值时设定的初始值,正常视力按照此标准观看图像时,不需进行镜眼距调整。若识别到所述眼睛为变形形状时,则判定所述佩戴者为非正常视力人员,从而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
[0076]本实施例提出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若识别到所述眼睛的形状为正常形状时,则保持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最初设定的镜眼距不变;若识别到所述眼睛为变形形状时,则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本实施例通过对眼睛形状的判定,来确定是否需调节镜眼距,从而适配不同的视力人群进行观看,并省掉了更换镜片和手动调节的步骤,使用起来更方便。
[0077]进一步参见图6,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根据所述眼睛的眼球突出程度和眼轴长短,相应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
[0078]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确定模块20识别眼球和眼轴,与事先设定的数据库中进行比较,若眼球和眼轴超出正常范围,则相应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正常人的眼球是一个直径约24毫米的球体,它由眼球壁和包在眼球内的一些组织结构组成,就像一个小型照相机。外界物体的光线通过人眼屈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样人就可以看到东西了。如果人眼屈光系统发生了问题,光线不能准确折射到视网膜上,就会产生屈光不正,就像照相机没对准焦距一样,拍出的照片是模糊不清的。眼轴就是眼球的前后径轴线长度。人正常的眼轴长约24mm。眼轴长度也有一定伸缩性,就像照相机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一样。眼轴长度受眼球肌肉、眼内容物、眼压等调节。正常眼球近似圆球形,眼轴的前后轴径约与垂直径相等;而近视眼球的轴径明显大于垂直径。正常人的眼球好比是圆形的国际足球,而近视者的眼球就像是美式足球一一 “橄榄球”。正常人看较远的景物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影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人就看得十分清楚;而较远物体的光线进入橄榄球形的近视眼内,因其眼轴长,影像只能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人就看不清楚。这便是轴性近视眼的重要成因,即是由于眼轴的延长造成的近视。一般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增加-2.5?-3.00D,在高度近视眼特别是恶性近视眼患者中,眼轴的延长极为严重,往往可以看到明显的眼球突出。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的调节与眼轴的长度存在对应的距离映射,具体地,若所述近视佩戴者的眼轴越长,则近视度越深,相应需调节的镜眼距则越大。
[0079]本实施例提出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根据所述眼睛的眼球突出程度和眼轴长短,相应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本实施例通过识别眼睛的眼球突出程度和眼轴长短,相应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从而适配不同的视力人群进行观看,并省掉了更换镜片和手动调节的步骤,使用起来更方便。
[0080]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还包括:
[0081]检测模块30,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眼睛与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的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阈值时,则恢复到最初设定的镜眼距。
[0082]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检测模块30若检测到所述眼睛与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阈值时,如距离阈值为100mm时,即检测到所述佩戴者脱下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时,则自动恢复到最初设定的镜眼距,以便另一个用户正常使用。
[0083]本实施例提出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若检测到所述眼睛与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阈值时,则恢复到最初设定的镜眼距。本实施例若检测到用户脱下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时,则自动恢复到最初设定的镜眼距,从而方便用户正常使用。
[008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镜眼距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眼距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采用内置的摄像头获取佩戴者眼睛的形状; 根据所述眼睛的形状,确定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眼距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眼睛的形状,确定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的步骤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眼睛的形状与事先存储在眼睛形状数据库中的眼睛形状进行比较;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眼距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睛的形状包括正常形状和变形形状,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的步骤包括: 若识别到所述眼睛的形状为正常形状时,则保持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最初设定的镜眼距不变;若识别到所述眼睛为变形形状时,则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眼距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的形状包括眼镜的眼球变形程度和眼轴长短,所述根据所述眼睛的形状,确定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的镜眼距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眼睛的眼球突出程度和眼轴长短,相应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镜眼距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眼睛的形状,确定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眼睛与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阈值时,则恢复到最初设定的镜眼距。6.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采用内置的摄像头获取佩戴者眼睛的形状;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眼睛的形状,确定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眼睛的形状与事先存储在眼睛形状数据库中的眼睛形状进行比较;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识别到所述眼睛的形状为正常形状时,则保持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最初设定的镜眼距不变;若识别到所述眼睛为变形形状时,则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眼睛的眼球突出程度和眼轴长短,相应调节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眼睛与所述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的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阈值时,则恢复到最初设定的镜眼距。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眼距调节方法,采用内置的摄像头获取佩戴者眼睛的形状;根据所述眼睛的形状,确定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眼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本发明通过识别佩戴者眼睛的形状来自动调节镜眼距,从而适配不同的视力人群进行观看,并省掉了更换镜片和手动调节的步骤,使用更方便。
【IPC分类】G02B27/01
【公开号】CN105319719
【申请号】CN201510537531
【发明人】王洁, 党少军
【申请人】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