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片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5785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包含第三区域的滤光片的显示元件或具 有不包含第三区域和TC区域的滤光片的显示元件的亮度(I。)的比(Ιτ/Ι。)。
[0096] 有益效果
[0097] 例如,将一个示例性滤光片用于立体显示装置中,由此,可以以宽视角观看立体影 像而没有损失亮度。
【附图说明】
[0098] 图1为示例性滤光片的示意图。
[0099]图2为示例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100] 图3和图4为不具有TC区域的示例性显示元件。
[0101] 图5和图6显示了具有TC区域的示例性显示元件。
[0102] 图7和图8显示了不具有第三区域的示例性滤光片。
[0103] 图9和图10显示了具有第三区域的示例性滤光片。
[0104] 图11为解释公式1和2的示意图。
[0105] 附图标记说明
[0106] 1 :滤光片
[0107] 11 :第一区域
[0108] 12 :第二区域
[0109] 13 :第三区域
[0110] 2 :显示元件
[0111] 21:UR区域
[0112] 22:UL区域
[0113] 23:TC区域
[0114] 24、25 :基板
[0115] 3A、3B:偏振板
[0116] 4: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117] 在下文中,将参考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详细说明所述滤光片,然而所述滤光片的 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118] 制备实施例:滤光片的制备
[0119] 用于形成光学取向层的组合物涂布在14(:基底(折射率:1.49,厚度 :80,00011111) 的一个表面上以具有约的干厚度,然后在80Γ烘箱中干燥2分钟。作为形成光学取 向层的组合物,使用如下制备的组合物:将化学式3的含有肉桂酸酯基的聚降冰片烯(分子 量(Mw) = 150,000)和丙稀酰基单体的混合物与光引发剂(Irgacure907)混合,和在甲苯 溶剂中溶解得到的组合物以具有2wt%的聚降冰片烯的固体含量(聚降冰片烯:丙烯酰基 单体:引发剂=2:1:0. 25 (重量比))。
[0120] [化学式3]
[0121]
[0122] 随后,干燥的用于形成光取向膜的组合物被取向以形成包括第一至第三取向区域 的光取向层,所述第一至第三取向区域在不同方向上取向。用掩模通过照射线性偏振光进 行取向工艺,并且随后,在以大约3米/分钟的速率传送具有光学取向层的TAC基底的同 时,用掩模通过向用于形成光取向层的组合物反复照射紫外线(300mW/cm2)来进行取向。如 图9所示的取向区域包括第一和第二取向区域,其具有在共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条纹形状, 并相邻且交替设置,并且第三取向区域存在于第一和第二取向区域之间。第一和第二取向 区域在以与延伸第三取向区域的方向的45度角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取向,并且第三 取向区域以与第三取向区域的延伸和取向方向平行地被取向。随后在取向了的取向层上形 成液晶层。具体地,作为液晶组合物,将包括70重量份由化学式4表示的多官能可聚合液晶 化合物、30重量份由化学式5表示的单官能可聚合液晶化合物、以及适量的光引发剂的所 述液晶组合物涂布至具有大约1微米的干厚度,然后根据下面的取向层的取向而被取向。 通过照射紫外线(300mW/cm2)大约10秒而交联并聚合所述液晶,因而形成了具有根据下面 光学取向层的取向而被取向的第一至第三区域并且一般表现出1/4波长层性质的液晶层。 第一至第三区域分别被形成为具有大约350、350和100微米的宽度。
[0123] [化学式4]
[0124]
[0125]
[0126]
[0127] 实施例1
[0128] 制备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的装置,并且所述装置包括在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 滤光片1,和作为显示元件2的透明液晶面板。作为液晶面板,使用以下的面板,其中UR和 UL区域按图5的排列设置,而通过液晶面板的彩色滤光片的黑色矩阵形成TC区域23并形 成在UR和UL区域之间以与其部分重叠。所述TC区域被形成为使得与UR区域重叠的部分 等于与UL区域重叠的部分。另外,滤光片1的第一至第三区域11、12和13按图9的形式 设置。滤光片的排列被设置成使得,例如,在图11中y等于H2/2。TC和第三区域之间的距 离(图11中的T)为大约0· 7mm〇
[0129] 对比实施例1
[0130] 除了不形成第三区域之外,按照制备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方法制备滤光片,而 且除了仅形成第一和第二区域以具有约450μm的宽度之外,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方 法制备显示装置。
[0131] 试验实施例1 :视角的改进效果
[0132] 所述视角被定义为产生7%以下的串扰的角度。试验实施例1中,通过以下方法 测定串扰。首先,偏光眼镜被放置在显示装置的一个观察点。随后,当显示装置输出L信号 时,将SR-UL2光谱仪放置在偏光眼镜的左眼和右眼镜片的后表面处,并测定亮度。这里,在 用于左眼的镜片的后表面上测得的亮度是亮态的亮度,而并且在用于右眼的镜片的后表面 上测得的亮度是暗态的亮度。测量亮度后,测量暗态下的亮度与亮态下的亮度的比([暗态 亮度]/ [亮态亮度]),并将其定义为串扰。
[0133] 在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1中的装置中,通过改变显示元件的TC区域的宽度(?) 测得的视角如下。从表1可以确认,使用滤光片,所述装置的视角提高了约3. 3到3. 5度。
[0134] [表 1]
[0135]
【主权项】
1. 一种具有偏振控制层的滤光片,包括: 第一和第二区域,其具有不同的延迟特性,并且形成为将入射光分成两种具有不同偏 振状态的光,并且所述第一区域为具有在第一方向形成的光轴的延迟区域,所述第二区域 为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形成的光轴的延迟区域;和 第三区域,其为具有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延迟特性的延迟区域、各向同性区域或 光散射区域,其中所述延迟区域具有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不同的第三方向上形成的光 轴,并且等分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的线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以及其中所述第 三区域形成为将线性偏振光输出为线性偏振光或非偏振光。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形成为将线性偏 振光分成具有相反旋转方向的两种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并输出分开的光。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具有在相同方向 上延伸的条带形状并相邻且交替设置,并且第三区域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相邻且交替设置 成格子形状,并且第三区域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彼此垂直。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包括水平取向的 可聚合液晶化合物。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在慢轴方向与快 轴方向之间的面内折射率差为0. 05至0. 2,且厚度为0. 5至2.Ομm。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域包括未取向的液晶化合 物。9.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包括能够分别为右眼和左眼产生信号的用于产生右眼和左眼信号的区 域;和 权利要求1的滤光片, 其中,在滤光片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一设置在入射右眼信号的位置,而另一个设 置在入射左眼信号的位置。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进一步包括与产生右眼和 左眼信号的区域相邻的透光控制区域。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正面观察装置时,所述透光控制区 域设置在用于形成右眼和左眼信号的区域之间的边界上,从而与部分用于形成右眼和左眼 信号的区域重叠。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设置为使满足公式1的角度 (θu)和满足公式2的角度(ΘJ的最大值均为3度以上: [公式1] tanθu=(H!+2y)/2T [公式2] tan0L=(Η!+2Η2-2γ)/2T 其中,氏是透光控制区域的宽度,!12是滤光片的第三区域的宽度,Τ是透光控制区域和 滤光片的第三区域之间的距离,以及y是从平分透光控制区域宽度的线相对于透光控制区 域表面的虚拟法线与第三区域相接触的位置到具有第三区域的部分的距离。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正面观察的相对亮度为60%以 上, 其中,所述相对亮度为在具有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透光控制区域的显示装置中的亮度 (Ιτ)与在不具有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透光控制区域的显示装置中的亮度(I。)的比(Ιτ/Ι。)。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滤光片和立体显示装置。该示例性的滤光片可以用于立体显示装置上,在没有损失亮度的情况下以宽视角观看立体影像。
【IPC分类】G02B5/30, G02B27/26
【公开号】CN105334564
【申请号】CN201510927487
【发明人】朴文洙, 全炳建, 金相燮, 洪敬奇, 高铜浩, 许斗宁, 柳秀英, 李承龙
【申请人】Lg化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2年8月7日
【公告号】CN103874954A, CN103874954B, US9285524, US20140153093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