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864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摄像光学系统的场曲崎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7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72]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光学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摄 像光学系统1包括自物侧2至像侧3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Ξ透镜 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屯透镜170及玻璃平板180。
[0073] 其具体结构如下:
[0074] 其中,物侧面为凸面,是指物侧面朝向物体形成为凸起形状;物侧面为凹面,是指 物侧面朝向物体形成凹陷的形状;像侧面为凸面,是指像侧面朝向像面形成凸起形状;像侧 面为凹面,是指像侧面朝向像面形成凹陷的形状。
[0075] 所述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112为凸面,由塑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 透镜110的物侧面112和像侧面114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112设置有一个反曲点, 且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114设置有一个反曲点和一个驻点;
[0076] 所述第二透镜120的物侧面122为凸面且像侧面124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120的物 侧面122及像侧面124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120为塑胶材质。所述第二透镜120物侧 面122设置有一个反曲点和一个驻点,且所述第二透镜120像侧面124设置有一个反曲点。 [OOW]所述第Ξ透镜130整体呈弯月形状,其物侧面132为凹面且像侧面134为凸面,所述 第Ξ透镜130的物侧面132及像侧面134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Ξ透镜130为塑胶材质,且所 述第Ξ透镜130的像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
[0078] 所述第Ξ透镜130的像侧面134凸起,从而将透过所述第二透镜120的光束W小角 度输出,因此可W改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像差,从而使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成像光束 在每个场彼此不重叠,并与所述第一透镜110相配合降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长度。另外, 所述第Ξ透镜130的像侧面134为具有小曲率半径的曲面,从而使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在广 视场角条件下降低其敏感度并保证远屯、特性。
[0079] 所述第四透镜140为双凸透镜,物侧面142和像侧面144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 140的物侧面142及像侧面144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四透镜140为塑胶材质,且所述第四透 镜140的物侧面设置有Ξ个反曲点和一个驻点;
[0080] 所述第五透镜150的物侧面152为凹面且像侧面154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150的物 侧面152及像侧面154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150为塑胶材质,所述第五透镜150的物 侧面设置一个反曲点,且像侧面设置有二个反曲点;
[0081] 所述第六透镜160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物侧面162为凹面且像侧面164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160的物侧面162及像侧面164为偶次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160为塑胶材质, 且所述第六透镜160的像侧面设置有一个反曲点;
[0082] 所述第屯透镜170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物侧面172为凹面且像侧面174由近光 轴处至周边由凹面转成凸面,形成为凹入并具有拐点的非球面表面,其可w降低入射在所 述像侧面174的光束的入射角。所述第屯透镜170的物侧面172及像侧面174为偶次非球面, 所述第屯透镜170为塑胶材质。所述第屯透镜170的物侧面172分别设置有一个反曲点和一 个驻点,所述第屯透镜170的像侧面174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和至少一个驻点,在本实施 例中,第屯透镜170的像侧面174设置有两个反曲点及一个驻留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 需要设置其他数量的反曲点和驻点。
[0083]所述玻璃平板180设于所述第屯透镜170的像侧面174和所述像侧3之间,所述玻璃 平板180可W为滤光镜,其具有过滤光线的作用,其类型可W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
[0084] 所述第二透镜120和所述第Ξ透镜130采用高折射率、低阿贝数的光学材料,能够 有效减少系统色差。而所述第屯透镜170为负光焦度透镜,能够有效减少系统场曲。通过合 理优化屯片透镜的面型,分配光焦度,选择光学材料,使得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能够在低照 度下具有较好的成像性能。
[0085]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中,为了实现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小型化、 高灵敏度、高光学性能及广视场角的设计要求,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所述第一透镜110、所 述第二透镜120、所述第Ξ透镜130、所述第四透镜140、所述第五透镜150、所述第六透镜160 及所述第屯透镜170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0086] -、焦距:
[0087]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所述第一透镜110、所述第二透镜120、所述第Ξ透镜130、所 述第四透镜140、所述第五透镜150、所述第六透镜160及所述第屯透镜170的焦距需要满足 如下条件:
[0088] 1.5mm<f!<3mm,-6mm<f2<-4mm,-15mm<f3<7mm,5mm<f4<10mm,5mm<K<10mm,-35mm< f6<-30mm,-5mm<f7<-2mm;
[0089]且0.6<ηΛ·<0.95,-2<f2/f<-l.5,-3.5<f3/f<-l.2,1.5<fVf<2.5,0.5<f5/f< 1.0,-10<f6/f<-5,-1<f7处<-0.5;
[0090] 其中,fl:所述第一透镜110的焦距,f2:所述第二透镜120的焦距,f3:所述第Ξ透 镜130的焦距,f4:所述第四透镜140的焦距,巧:所述第五透镜150的焦距,f6:所述第六透镜 160的焦距,f7:所述第屯透镜170的焦距,f: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总焦距。
[OOW]二、折射率
[0092]在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整体构造下,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所述第一透镜110、所 述第二透镜120、所述第Ξ透镜130、所述第四透镜140、所述第五透镜150、所述第六透镜160 及所述第屯透镜170的折射率需要满足条件:
[0093] 1.50<nl<l.55,1.60<n2<l.70,1.60<n3<l.70,1.50<n4<l.55,1.50<n5<l.55,1.50 <n6<1.55,1.50<n7<1.55;
[0094] 其中,nl:所述第一透镜110的折射率,n2:所述第二透镜120的折射率,n3:所述第 Ξ透镜130的折射率,n4:所述第四透镜140的折射率,n5:所述第五透镜150的折射率,n6:所 述第六透镜160的折射率,n7:所述第屯透镜170的折射率。
[009引Ξ、阿贝数
[0096]在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整体构造下,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所述第一透镜110、所 述第二透镜120、所述第Ξ透镜130、所述第四透镜140、所述第五透镜150、所述第六透镜160 及所述第屯透镜170的阿贝数需要满足条件:
[0097] 40<νΚ60,15<v2<30,15<v3<30,40<v4<60,40<v5<60,40<v6<60,40<v7<60 ;
[0098]其中,vl:所述第一透镜110的阿贝数,v2:所述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v3:所述第 Ξ透镜130的阿贝数,v4:所述第四透镜140的阿贝数,v5:所述第五透镜150的阿贝数,v6:所 述第六透镜160的阿贝数,v7:所述第屯透镜170的阿贝数。
[0099] 如果所述第一透镜110、所述第二透镜120、所述第Ξ透镜130、所述第四透镜140、 所述第五透镜150、所述第六透镜160及所述第屯透镜170的焦距、折射率和阿贝数超出上述 条件,则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色差特性和远屯、特性可能会劣化,而且会增加所述摄像光学 系统1的敏感度,难W实现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小型化和广视场角,且不利于所述摄像光 学系统1降低成本。
[0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所述第一透镜110、所述第二透镜120、所述 第Ξ透镜130、所述第四透镜140、所述第五透镜150、所述第六透镜160、所述第屯透镜170及 所述玻璃平板180的焦距、折射率和阿贝数的数据分别如表1所示:
[0101]
[0102]
[0103]所述摄像光学系统1的所述第一透镜l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