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9905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例如涉及适用于具有多根引出布线的显示装置的有效技术,其中该多根引出布线向形成在显示区域上的多个显示元件传输信号。
【背景技术】
[0002]具有一种经由多根引出布线向形成在显示区域上的多个显示元件传输信号而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
[0003]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164219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将与形成在像素区域上的多根栅极线连接的多根栅极连接线形成在多个布线层上的技术。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7-164219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7]显示装置例如具有液晶层或利用电致发光的发光层等显示功能层。另外,显示装置具有形成在显示区域上的晶体管等多个显示元件。在显示装置中,通过向多个显示元件传输信号而驱动显示元件,来显示图像。
[0008]为了向上述多个显示元件传输信号,需要多根信号线。信号线的数量随着显示图像的高精细化而增多。另外,对于显示装置要求一种减少包围显示区域周围的作为非显示部分的周边区域、或被称为边框区域的部分的面积的技术。在边框区域上形成有与信号线连接且向信号线供给信号的引出线。也就是说,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性能,需要在边框区域中高效率地对多根引出线进行布局。
[0009]因此,本申请发明人关于通过对经由绝缘膜层叠的多个布线层分配设置多根引出线来提高引出线的布线密度的技术进行研究,并发现了以下的技术课题。此外,由于引出线与显示区域的信号线连接,且也被认为是信号线的一部分,所以以下将引出线也称为信号线。
[0010]S卩,在将多根信号线层叠的情况下,各信号线相互发生干涉,而成为受到噪声的影响的原因。另外,可知在因制造工艺上的理由等而导致规定布线宽度、布线间距离的最小值的设计规则按每个布线层不同的情况下,若使形成在上层布线层上的布线与形成在下层布线层上的布线交替排列,则存在无法充分地提高信号线的布线密度的情况。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中高效率地排列多根布线的技术。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具有第I面的基板;设在上述基板的上述第I面上的显示功能层;和形成在上述基板的上述第I面上并驱动上述显示功能层的电路部,
[0013]上述第I面具有:排列有用于驱动上述显示功能层的多个显示元件的显示元件部;输入向上述显示元件部供给的信号的输入部;和将上述显示元件部与上述输入部电连接的引出布线部,
[0014]上述引出布线部具有隔着绝缘膜而层叠的多个布线层,
[0015]在上述多个布线层中包含:形成有第I布线宽度的多根第I布线的第I布线层;和形成有比上述第I布线宽度窄的第2布线宽度的多根第2布线的第2布线层,
[0016]上述多根第2布线的数量比上述多根第I布线的数量多。
[0017]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上述基板的上述第I面具有:沿着第I方向延伸的第I边;位于上述第I边的相反侧的第2边;沿着与上述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3边;及位于上述第3边的相反侧的第4边,
[0018]在上述基板的上述第I边与上述显示元件部之间,从上述第I边侧按顺序设有上述输入部及上述引出布线部,
[0019]上述第I方向上的上述输入部的长度比上述第I方向上的上述显示元件部的长度短。
[0020]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上述基板的上述第I面具有:沿着第I方向延伸的第I边;位于上述第I边的相反侧的第2边;沿着与上述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3边;及位于上述第3边的相反侧的第4边,
[0021]上述引出布线部具有:
[0022]第I部分,其在上述显示元件部与上述输入部之间,供包含上述多根第I布线及上述多根第2布线在内的多根引出布线沿着上述第2方向延伸;
[0023]第2部分,其在上述第I部分与上述输入部之间,供上述多根引出布线沿着与上述第2方向及上述第I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延伸;和
[0024]第3部分,其在上述第2部分与上述输入部之间,供上述多根引出布线沿着上述第2方向延伸,
[0025]在俯视观察时,上述多根第I布线与上述多根第2布线相互不重叠。
[0026]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在上述引出布线部的上述第2部分中,
[0027]上述多根第I布线以第I间隔距离排列,
[0028]上述多根第2布线以比上述第I间隔距离小的第2间隔距离排列。
[0029]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在俯视观察时,在上述多根第I布线中的相邻的第I布线之间分别排列有上述多根第2布线中的几根。
[0030]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排列在上述显示元件部上的上述多个显示元件分别是具有栅极电极的晶体管,
[0031]上述栅极电极与上述第I布线层同层地形成。
[0032]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上述多根第I布线和上述多根第2布线由相互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形成。
[0033]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在上述多个布线层中还包含形成有比上述第2布线宽度宽的第3布线宽度的多根第3布线的第3布线层,
[0034]上述多根第2布线的数量比上述多根第3布线的数量多。
[0035]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在上述第I布线层与上述第2布线层之间设有第I绝缘膜,
[0036]在上述第2布线层与上述第3布线层之间设有比上述第I绝缘膜厚的第2绝缘膜,
[0037]在俯视观察时,上述多根第I布线与上述多根第2布线相互不重叠,且上述多根第3布线与上述多根第I布线及上述多根第2布线中的一部分重叠。
[0038]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在俯视观察时,上述多根第I布线与上述多根第2布线相互不重叠,上述多根第2布线与上述多根第3布线相互不重叠,且上述多根第3布线与上述多根第I布线重叠。
[0039]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也可以是,上述基板的上述第I面具有:沿着第I方向延伸的第I边;位于上述第I边的相反侧的第2边;沿着与上述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3边;及位于上述第3边的相反侧的第4边,
[0040]上述引出布线部具有:
[0041]第I部分,其在上述显示元件部与上述输入部之间,供包含上述多根第I布线、上述多根第2布线及上述多根第3布线在内的多根引出布线沿着上述第2方向延伸;
[0042]第2部分,其在上述第I部分与上述输入部之间,供上述多根引出布线沿着与上述第2方向及上述第I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延伸;和
[0043]第3部分,其在上述第2部分与上述输入部之间,供上述多根引出布线沿着上述第2方向延伸,
[0044]在上述第I布线层与上述第2布线层之间设有作为无机绝缘膜的第I绝缘膜,
[0045]在上述第2布线层与上述第3布线层之间设有作为有机绝缘膜的第2绝缘膜,
[0046]在上述引出布线部的上述第3部分上以沿厚度方向贯穿上述第2绝缘膜的方式设有沿着上述第I方向延伸的开口部。
[0047]另外,作为其他一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具有第I面的基板;形成在上述基板的上述第I面上的显示功能层;和形成在上述基板的上述第I面上并驱动上述显示功能层的电路部,
[0048]上述电路部具有:显示元件部,其在与形成有上述显示功能层的显示区域重叠的位置上排列有多个显示元件;输入部,其向上述显示元件部传输用于驱动上述显示功能层的信号;和引出布线部,其将上述显示元件部与上述输入部电连接,
[0049]上述引出布线部具有层叠的多个布线层,
[0050]在上述多个布线层中包含:以第I间隔距离形成有多根第I布线的第I布线层;和以比上述第I间隔距离小的第2间隔距离形成有多根第2布线的第2布线层,
[0051 ]上述多根第2布线的数量比上述多根第I布线的数量多。
【附图说明】
[0052]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53]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0054]图3是图2的B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55]图4是图2的C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56]图5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引出布线部的布局的放大俯视图。
[0057]图6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引出布线部中将多根布线在两层布线层中拉绕的情况下的布局例的放大俯视图。
[0058]图7是与图6相对应的研究例,是表示将多根布线在单层布线层中拉绕的情况下的布局例的放大俯视图。
[0059]图8是与图6相对应的其他研究例,是表不将多根布线在两层布线层中拉绕的情况下的布局例的放大俯视图。
[0060]图9是沿图8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
[0061 ]图10是沿图6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
[0062I图11是表示设在图1所示的显示元件部上的显示元件的构造例的放大剖视图。
[0063]图12是表示将图6及图10所示的第一层的布线层的布线与第二层的布线层的布线电连接的构造例的放大剖视图。
[0064]图13是相对于图6的变形例,是表示将多根布线在三层布线层中拉绕的情况下的布局例的放大俯视图。
[0065]图14是沿图13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
[0066]图15是相对于图13的变形例,是表示多根布线中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的布局例的放大俯视图。
[0067]图16是沿图15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
[0068]图17是表示在图13及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中将多个布线层的布线电连接的部分的构造例的放大剖视图。
[0069]附图标记说明
[0070]AFUAF2 取向膜
[0071]BM遮光膜
[0072]BS、FS 基板
[0073]BSb、FSb 背面
[0074]BSf、FSf 前表面
[0075]BSg、FSg 基材
[0076]BSsl、BSs2、BSs3、BSs4 边
[0077]CC电路部
[0078]CE公共电极
[0079]CF彩色滤光片
[0080]CFr、CFg、CFb彩色滤光片像素[0081 ] CHP半导体芯片
[0082]CNTl控制电路
[0083]DP显示部
[0084]DPQ显示元件部
[0085]DRl驱动电路
[0086]DT漏极电极
[0087]FL边框部
[0088]GT栅极电极
[0089]IL1、IL2、IL3 绝缘膜
[0090]IPC输入部
[0091]L1、L2、L3 布线层
[0092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