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04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牛角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奏乐器,尤其涉及一种牛角鼎吹奏乐器。
背景技术
自从有了音乐,人类的社会生活便开始有着音乐的陪伴。音乐不仅能带来心里上的慰藉,而且还使得生活更丰富多彩。都知道,音乐不过就音符的简单组合,但是这些乐符的组合却产生了美妙的音乐。音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音乐离不开乐器。目前的乐器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其中有一种就是用牛角或黄牛角材质制成的乐器,由于牛角本身材质的特点,制成的乐器吹出来音符的音质是其它材质的乐器无法拥有的。以前的牛角乐器多是用水牛角或黄牛角单个制作的,只是在牛角尖部据去一小段,钻通一个吹气孔,吹气孔与牛角内腔相连通,利用气息和口形变化来控制音量的大小。由于没有按音孔和调音孔,因此音高不确定,音阶不齐全,音域不宽;只能吹出几个音,所以不能独奏或合奏,实现不了 乐曲的要求,达不到音乐效果,不能和现代音律相统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音高固定、音阶齐全、音域宽厚、音色优美、奏演的指法和技巧易掌握的牛角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牛角鼎,其中,由上部、中部和下部组成,所述上部包括牛角槽和两块斜载板,牛角槽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牛角槽的顶部中心设有贯穿底部开口结构的吹气孔,两块斜载板分别设在牛角槽的左、右侧面,斜载板均具有斜载面;所述中部为中间板,下部为两个并排的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中间板设在牛角槽与牛角音管之间,牛角音管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中空结构,中间板的中部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牛角音管开口和吹气孔;所述每个牛角音管的前表面均设有前按音孔,后表面均设有后按音孔,内侧表面均设有调音孔;前按音孔、后按音孔和调音孔均与牛角音管内腔连通。所述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的前表面均设有三个前按音孔,后表面均设有一个后按音孔,内侧表面均设有一个调音孔。所述右牛角音管从下往上的前按音孔分别为第一前按音孔、第二前按音孔和第三前按音孔;左牛角音管从下往上的前按音孔分别为第四前按音孔、第五前按音孔和第六前按音孔。所述每个斜载面与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均为60 70° ,斜载面的宽为8.5
9.5cm,牛角槽的高为6. 5 6. 8cm,中间板的长为20 20. 5cm,通气孔的长为18 18. 5cm,吹气孔的直径为I I. 2cm。所述第一前按音孔直径为0. 4 0. 6cm,第一按音距为11 18cm,第一按音度为15 22° ;第二前按音孔直径为0. 4 0. 7cm,第二按音距为9 16cm,第二按音度为18 28。;第三前按音孔直径为0. 3 0. 55cm,第三按音距为6 10. 5cm,第三按音度为26 30° ;第四前按音孔直径为0.5 0.8cm,第四按音距为11 15. 5cm,第四按音度为17 28° ;第五前按音孔直径为0. 5 0. 7cm,第五按音距为6 12cm,第五按音度为18 30° ;第六前按音孔直径为0. 3 0. 6cm,第六按音距为5 13cm,第六按音度为20 32°。所述第一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二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为2 6. 5cm,第二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三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为2 4cm,第四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五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为2. 7 4. 5cm,第五前按音孔中心与第六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为2. 2 3. 8cm。所述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内侧表面的调音孔直径均为0. 5 0. 8cm,调音孔中心与吹气孔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为8 9. 5cm。所述左牛角音管后表面上的后按音孔为第七后按音孔,第七后按音孔直径为0. 5 0. 8cm,第七按音距为I IOcm,第七按音度为16 23°。 所述右牛角音管后表面上的后按音孔为第八后按音孔,第八后按音孔直径为0. 5 0. 7cm,第七八按音距为8 11cm,第八按音度为17 23°。本实用新型牛角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音高固定、音阶齐全、音域宽厚、音色优美、其低音浑厚、圆润、中音清晰、柔和、高音明亮、宽厚,奏演的指法和技巧易掌握。

图I为本实用新型牛角鼎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牛角鼎的剖视图;图3为中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斜载面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前按音孔;2、第二前按音孔;3、第三前按音孔;4、第四前按音孔;5、第五前按音孔;6、第六前按音孔;7、第七后按音孔;8、第八后按音孔;9、右调音孔;10、左调音孔;11、吹气孔;12、“U”字形牛角槽;13、中间板;14、斜载板;15a、左牛角音管;15b、右牛角音管;16、通气孔;L、中间板长度;d、斜载面的宽;h、“U”字形牛角槽的高;a、斜载面与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k、按音距;P、按音度;e、音距;c、通气孔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牛角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 C调式牛角鼎乐器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牛角鼎由上部、中部和下部组成,所述上部包括“U”字形牛角槽12和两块斜载板14,“U”字形牛角槽12的底部为开口结构,“U”字形牛角槽的顶部中心设有贯穿底部开口结构的吹气孔11,两块斜载板14分别设在“U”字形牛角槽的左、右侧面,斜载板14均具有斜载面;所述中部为中间板13,下部为两个并排的左牛角音管15a和右牛角音管15b,中间板13设在“U”字形牛角槽与牛角音管之间,牛角音管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中空结构,左牛角音管15a和右牛角音管15b的内腔不连通。中间板的中部设有通气孔16,通气孔16连通牛角音管开口和吹气孔11 ;所述每个牛角音管的前表面均设有前按音孔,后表面均设有后按音孔,内侧表面均设有调音孔。前按音孔、后按音孔和调音孔均与牛角音管内腔连通。所述左牛角音管15a和右牛角音管15b的前表面均设有三个前按音孔,后表面均设有一个后按音孔,内侧表面均设有一个调音孔。右牛角音管15b从下往上的前按音孔分别为第一前按音孔I、第二前按音孔2和第三前按音孔3 ;左牛角音管15a从下往上的前按音孔分别为第四前按音孔4、第五前按音孔5和第六前按音孔6。以吹气孔11中心轴为垂直线与吹气孔水平线所组成的坐标来确定牛角鼎的按音孔和调音孔的尺寸大小。右牛角音管15b的前侧表面和左牛角音管15a的前侧表面各设置三个按音孔,分别是第一前按音孔I、第二前按音孔2和第三前按音孔3、第四前按音孔4、第五前按音孔5和第六前按音孔6。左牛角音管15a的后侧表面设有第七后按音孔7,右牛角音管15b的后侧表面设有第八后按音孔8。左牛角音管的内侧设有左调音孔10,右牛角音管的内侧设有右调首孔9。每个按音孔的中心与吹气孔中心之间的连线距离简称为按音距k,每个按音距与吹气孔垂直线组成的夹角简称为按音度P,每个牛角音管上的前侧表面相邻两个前按音孔 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简称为音距e。因此,整个牛角鼎共有八个按音距k,八个按音度P、四个音距e。中间板13的厚度为0. 6cm,吹气孔与两个调音孔的大小、距离、以及角度是根据牛角音管的长度来确定的。所述每个斜载面与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a均为64 68°,两个牛角音管上端开口直径和为18 18. 5cm,斜载面的宽d为8. 5 9. 5cm, “U”字形牛角槽的高h为6. 5 6. 8cm,中间板长度L为20 20. 5cm,每个牛角音管的长度为24. 5 27cm,通气孔16长度c为18 18. 5cm,吹气孔11的直径为I I. 2cm。所述第一前按音孔直径为0. 6cm,按音距为13. 8 14. 3cm,按音度为20 22° ;第二前按音孔直径为0. 4cm,按音距为10. 4 10. 8cm,按音度为19 21° ;第三前按音孔直径为0. 5cm,按音距为8 10. 2cm,按音度为26 30 ° ;第四前按音孔直径为0. 5cm,按音距为13. 2 13. 5cm,按音度为19 21° ;第五前按音孔直径为0. 7cm,按音距为10. 2
10.6cm,按音度为21 23° ;第六前按音孔直径为0. 3cm,按音距为8. 6 9cm,按音度为20 22°。所述第一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二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即音距e为3. 2 3. 5cm,第二前按音孔与第三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8 3. 1cm,第四前按音孔与第五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7 3. 2cm,第五前按音孔与第六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2 2. 5cm。所述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内侧表面的调音孔直径均为0. 5 0. 8cm,调音孔中心与吹气孔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为8 9. 5cm。所述左牛角音管后表面上的后按音孔为第七后按音孔7,第七后按音孔直径为0. 6cm,按音距为8. 5 8. 8cm,按音度为20 23。。所述右牛角音管后表面上的后按音孔为第八后按音孔,第八后按音孔直径为0.65cm,按音距为9. 2 9. 6cm,按音度为22 23°。依据上述数字与尺寸制得的便是C调式的牛角鼎乐器。实施例二 D调式牛角鼎乐器中间板13的厚度为0. 6cm,吹气孔与两个调音孔的大小、距离、以及角度是根据牛角音管的长度来确定的。所述每个斜载面与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a均为65 68°,两个牛角音管上端开口直径和为14 14. 6cm,斜载面的宽d为8. 5 9. 5cm, “U”字形牛角槽的高h为6. 4 6. 8cm,中间板长度L为20 20. 5cm,每个牛角音管的长度为21 22. 5cm,通气孔16长度c为14 14. 6cm,吹气孔11的直径为I I. 2cm。所述第一前按音孔直径为0. 4cm,按音距为13. 5 14cm,按音度为17 22° ;第二前按音孔直径为0. 6cm,按音距为7. 2 7. 6cm,按音度为20 22° ;第三前按音孔直径为0. 3cm,按音距为7. 2 7. 6cm,按音度为28 30 ° ;第四前按音孔直径为0. 6cm,按音距为13 13. 3cm,按音度为22 25° ;第五前按音孔直径为0. 5cm,按音距为9 9. 5cm,按音度为27 30° ;第六前按音孔直径为0. 3cm,按音距为6. 3 6. 8cm,按音度为25
28° o所述第一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二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即音距e为3. 6 4cm,第二前按音孔与第三前按音孔的音距为3 3. 5cm,第四前按音孔与第五前按音孔的音距为3. 3 3. 8cm,第五前按音孔与第六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5 2. 8cm。所述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内侧表面的调音孔直径均为0. 5 0. 8cm,调音孔中心与吹气孔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为8 9. 5cm。第七后按音孔直径为0. 65cm,按音距为7. 5 9cm,按音度为23 25°。第八后按音孔直径为0. 6cm,按音距为10. 5 11cm,按音度为20 23°。依据上述数字与尺寸制得的便是D调式的牛角鼎乐器。实施例三F调式牛角鼎乐器中间板13的厚度为0. 6cm,吹气孔与两个调音孔的大小、距离、以及角度是根据牛角音管的长度来确定的。所述每个斜载面与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a均为65 68°,两个牛角音管上端开口直径和为12 12. 5cm,斜载面的宽d为8. 5 9. 5cm, “U”字形牛角槽的高h为6. 4 6. 8cm,中间板长度L为20 20. 5cm,每个牛角音管的长度为18 20cm,通气孔16长度c为12 12. 5cm,吹气孔11的直径为I I. 2cm。所述第一前按音孔直径为0. 5cm,按音距为12 12. 5cm,按音度为15 17° ;第二前按音孔直径为0. 6cm,按音距为9 9. 5cm,按音度为18 20° ;第三前按音孔直径为0. 4cm,按音距为6. 5 7cm,按音度为28 30° ;第四前按音孔直径为0. 5cm,按音距为11 11. 5cm,按音度为17 19° ;第五前按音孔直径为0. 7cm,按音距为7. 5 8cm,按音度为18 20° ;第六前按音孔直径为0. 4cm,按音距为5. 5 6cm,按音度为30 32°。所述第一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二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即音距e为2. 5 3cm,第二前按音孔与第三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2. 5cm,第四前按音孔与第五前按音孔的音距为3. 5 3. 8cm,第五前按音孔与第六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5 2. 8cm。所述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内侧表面的调音孔直径均为0. 5 0. 7cm,调音孔中心与吹气孔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为8 9. 5cm。第七后按音孔直径为0. 6cm,按音距为9. 2 9. 7cm,按音度为16 18°。第八后按音孔直径为0. 7cm,按音距为10 10. 5cm,按音度为17 21°。依据上述数字与尺寸制得的便是F调式的牛角鼎乐器。实施例四G调式牛角鼎乐器中间板13的厚度为0. 6cm,吹气孔与两个调音孔的大小、距离、以及角度是根据牛角音管的长度来确定的。所述每个斜载面与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a均为62 67°,两个牛角音管上端开口直径和为12. 6 13. 3cm,斜载面的宽d为8. 5 9. 5cm,“U”字形牛角槽的高h为6. 2 6. 5cm,中间板长度L为20 20. 5cm,每个牛角音管的长度为21 23cm,通气孔16长度c为12. 6 13. 3cm,吹气孔11的直径为I I. 2cm。[0042]所述第一前按音孔直径为0.4cm,按音距为11. 5 12cm,按音度为17 20° ;第二前按音孔直径为0. 5cm,按音距为9. 8 10. 3cm,按音度为20 21° ;第三前按音孔直径为0. 3cm,按音距为7. 2 7. 6cm,按音度为28 30。;第四前按音孔直径为0. 5cm,按音距为8. 8 9. 2cm,按音度为18 21° ;第五前按音孔直径为0. 6cm,按音距为6. 2 6. 7cm,按音度为20 22° ;第六前按音孔直径为0. 4cm,按音距为12. 3 12. 8cm,按音度为23 25。。所述第一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二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即音距e为3. 3 3. 7cm,第二前按音孔与第三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7 3. 2cm,第四前按音孔与第五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8 3. 3cm,第五前按音孔与第六前按音孔的音距为2. 4 2. 8cm。所述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内侧表面的调音孔直径均为0. 5 0. 7cm,调音孔中心与吹气孔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为8 9. 5cm。第七后按音孔直径为0. 75cm,按音距为8 8. 5cm,按音度为19 20°。第八后按音孔直径为0. 7cm,按音距为8 8. 5cm,按音度为19 22°。依据上述数字与尺寸制得的便是G调式的牛角鼎乐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牛角鼎,其特征在于由上部、中部和下部组成,所述上部包括牛角槽和两块斜载板,牛角槽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牛角槽的顶部中心设有贯穿底部开口结构的吹气孔,两块斜载板分别设在牛角槽的左、右侧面,斜载板均具有斜载面;所述中部为中间板,下部为两个并排的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中间板设在牛角槽与牛角音管之间,牛角音管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中空结构,中间板的中部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牛角音管开口和吹气孔;所述每个牛角音管的前表面均设有前按音孔,后表面均设有后按音孔,内侧表面均设有调音孔;前按音孔、后按音孔和调音孔均与牛角音管内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牛角鼎,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的前表面均设有三个前按音孔,后表面均设有一个后按音孔,内侧表面均设有一个调音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角鼎,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牛角音管从下往上的前按音孔分别为第一前按音孔、第二前按音孔和第三前按音孔;左牛角音管从下往上的前按音孔分别为第四前按音孔、第五前按音孔和第六前按音孔。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牛角鼎,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斜载面与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均为60 70° ,斜载面的宽为8. 5 9. 5cm,牛角槽的高为6. 5 6. 8cm,中间板的长为20 20. 5cm,通气孔的长为18 18. 5cm,吹气孔的直径为I I. 2c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角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按音孔直径为O.4 O. 6cm,第一按音距为11 18cm,第一按音度为15 22° ;第二前按音孔直径为O. 4 O. 7cm,第二按音距为9 16cm,第二按音度为18 28。;第三前按音孔直径为O. 3 O. 55cm,第三按音距为6 10. 5cm,第三按音度为26 30° ;第四前按音孔直径为O. 5 O. 8cm,第四按音距为11 15. 5cm,第四按音度为17 28。;第五前按音孔直径为O. 5 O. 7cm,第五按音距为6 12cm,第五按音度为18 30° ;第六前按音孔直径为O. 3 O. 6cm,第六按音距为5 13cm,第六按音度为20 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牛角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二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为2 6. 5cm,第二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三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为2 4cm,第四前按音孔中心与第五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为2. 7 4. 5cm,第五前按音孔中心与第六前按音孔中心连线距离为2. 2 3. 8c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角鼎,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内侧表面的调音孔直径均为O. 5 O. 8cm,调音孔中心与吹气孔中心之间连线的距离为8 9. 5c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角鼎,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牛角音管后表面上的后按音孔为第七后按音孔,第七后按音孔直径为O. 5 O. 8cm,第七按音距为7 10cm,第七按音度为16 23°。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角鼎,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牛角音管后表面上的后按音孔为第八后按音孔,第八后按音孔直径为O. 5 O. 7cm,第七八按音距为8 11cm,第八按音度为17 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牛角鼎,由上部、中部和下部组成,所述上部包括牛角槽和两块斜载板,牛角槽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牛角槽的顶部中心设有吹气孔,两块斜载板分别设在牛角槽的左、右侧面,斜载板均具有斜载面;中部为中间板,下部为两个并排的左牛角音管和右牛角音管,中间板设在牛角槽与牛角音管之间,牛角音管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中空结构,中间板的中部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牛角音管开口和吹气孔;每个牛角音管设有前按音孔、后按音孔、调音孔。本实用新型牛角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音高固定、音阶齐全、音域宽厚、音色优美、其低音浑厚、圆润、中音清晰、柔和、高音明亮、宽厚,奏演的指法和技巧易掌握。
文档编号G10D7/02GK202549266SQ20122019305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卓耀伟 申请人:卓耀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