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25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消音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音装置,具体说是室外变压器用消音声屏障。它包括至少两个立柱,立柱的底部均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相邻两个立柱的相对侧面上均有呈竖向布置的凹槽,相邻两个立柱的凹槽之间均有呈竖向布置的声屏障板,声屏障板的两端均分别位于相应两个立柱的凹槽内。所述声屏障板自其一面到另一面依次有微穿孔板、隔音板和挡板,隔音板与微穿孔板间有间隙,隔音板与挡板间呈紧密连接。将该消音声屏障安装在变压器和居民集中区之间就可以减小变压器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的危害,同时可避免造成二次噪声污染。
【专利说明】消音声屏障【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音装置,具体说是室外变压器用消音声屏障。
【背景技术】
[0002]在电网行业都知道,运行中的变压器都会发出噪音。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用电负荷大幅度增加,大量的变压器出现在居民集中的地区,这些变压器在运行时发出的噪音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危害。
[0003]为了减小变压器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的危害,目前,行业内使用的变压器大多数安装在密封的房屋内,利用房屋的墙壁减少噪声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用于对通风、散热有较高要求的高压变压器时,需要增设风机等其他设备来实现通风散热的效果,风机等设备也会造成噪声,这样就造成了二次噪声污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音声屏障,将该消音声屏障安装在变压器和居民集中区之间就可以减小变压器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的危害,同时可避免造成二次噪声污染。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消音声屏障的特点是包括至少两个立柱,立柱的底部均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相邻两个立柱的相对侧面上均有呈竖向布置的凹槽,相邻两个立柱的凹槽之间均有呈竖向布置的声屏障板,声屏障板的两端均分别位于相应两个立柱的凹槽内。所述声屏障板自其一面到另一面依次有微穿孔板、隔音板和挡板,隔音板与微穿孔板间有间隙,隔音板与挡板间呈紧密连接。
[0006]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立柱和声屏障板的顶部有盖板。这样在使用时,就可以防止雨水、灰尘等进入到声屏障板内腐蚀隔音板,从而延长了该消音声屏障的使用寿命。
[0007]其中,所述立柱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横截面均为“工”字形,“工”字形两侧的凹口即对应于立柱上竖向布置的凹槽。所述隔音板由隔音棉制成。
[0008]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的消音声屏障包括至少两个立柱,这些立柱的底部均有用于将立柱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相邻立柱的相对侧面上均有朝向另一立柱且呈竖向布置的凹槽,相连立柱的凹槽之间均有呈竖向布置的声屏障板,声屏障板的两端均分别位于相应两个立柱上的凹槽内,所述声屏障板含有微穿孔板、隔音板和挡板,微穿孔板、隔音板与挡板间互相平行且位置相应,隔音板位于微穿孔板和挡板之间,隔音板与微穿孔板件间有间隙,隔音板和挡板呈紧密连接。所以只要将该消音声屏障安装在变压器和居民集中区之间,变压器运行产生的噪音就会先通过该消音声屏障的微穿孔板上的小孔进入到微穿孔板和隔音板的间隙中,微穿孔板上的小孔相当于无限多个共振器系统(通过控制其孔径和孔距可以获得所需要的流阻),当入射的声波传到微穿孔板时,小孔内的气体在声波的压力下像活塞一样往返运动于微穿孔板和隔音板之间,这就对声波形成抗阻,使声波产生共振而被消耗掉一部分。剩余的噪音会被隔音板再吸收掉一部分,这样就达到了降低噪声的效果,就会使变压器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的危害得到降低,且不会造成二次噪音污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消音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消音声屏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1]如图1和图2所示的消音声屏障包括至少两个立柱1,立柱I的底部均焊接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2,底座2由加强型钢板制成。相邻两个立柱I的相对侧面上均加工有呈竖向布置的凹槽3,相邻两个立柱I的凹槽3之间均安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声屏障板4,声屏障板4的两端均分别位于相应两个立柱I的凹槽3内。所述立柱I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横截面均为“工”字形,“工”字形两侧的凹口即对应于立柱I上竖向布置的凹槽3。所述声屏障板4自其一面到另一面依次设置有微穿孔板5、隔音板6和挡板7,隔音板6与微穿孔板5间有间隙,隔音板6与挡板7间呈紧密连接。所述微穿孔板5由镀锌板制成,表面均进行喷塑处理。所述挡板7由钢板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I和声屏障板4的顶部有盖板8。所述隔音板6由隔音棉制成。
[0012]使用时,将该消音声屏障安装在变压器和居民集中区之间,变压器运行产生的噪音就会先通过该消音声屏障的微穿孔板5上的小孔进入到微穿孔板5和隔音板6的间隙中时,微穿孔板5上的小孔就会和声波产生共振从而消耗掉部分声波。接着剩余的噪音会被隔音板6再吸收掉一部分,这样就达到了降低噪声的效果。
【权利要求】
1.消音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立柱(1),立柱(I)的底部均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2);相邻两个立柱(I)的相对侧面上均有呈竖向布置的凹槽(3),相邻两个立柱(I)的凹槽(3)之间均有呈竖向布置的声屏障板(4),声屏障板(4)的两端均分别位于相应两个立柱(I)的凹槽(3)内;所述声屏障板(4)自其一面到另一面依次有微穿孔板(5)、隔音板(6)和挡板(7),隔音板(6)与微穿孔板(5)间有间隙,隔音板(6)与挡板(7)间呈紧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和声屏障板(4)的顶部有盖板(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横截面均为“工”字形,“工”字形两侧的凹口即对应于立柱(I)上竖向布置的凹槽(3)。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6)由隔音棉制成。
【文档编号】G10K11/16GK103778910SQ20141003466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5日
【发明者】贾明, 邬日新, 蒋科, 皇甫伟钢, 申屠军刚, 陈显圣, 叶华平, 叶艇, 王笑笑 申请人:无锡佳谊林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