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精确控制外形的陶埙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5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以精确控制外形的陶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翻制石膏阳模,取一个外形理想的埙形陶模为母本,以浇注法翻制出与之等大的石膏模;

制泥:将陶土经过研磨、筛选,加入相应的色料,再将陶土与水以2:1的质量比制成泥块,用手压制泥块,制成约30mm-50mm厚的泥饼,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拍打,挤压,形成厚度约10mm-15mm厚的泥饼,而后放入真空机内,抽出泥饼里面的空气,防止烧制时由于空气膨胀形成砂眼,15-20分钟后取出;

制泥片:将泥饼从放置于案板上,用圆柱形木棍在表面碾压,形成厚度在6mm-8mm表面平滑的泥片;

制胚:取事先做好的埙形石膏模作为内模,取适量大小的泥片小心包裹在已制好的埙形石膏内模的外部,使泥片与石膏内模贴合,在埙的顶部可预留出吹口,也可在后期进行开口,制成陶泥埙雏形;

开孔:待陶泥埙含水率为20%-30%时在泥模相应位置用竹笔标注出开孔位置,用竹刀或金属筒在泥模上施压,完成开孔,注意初次开孔不宜过大,需要留有余地,以便后期校音时可以进行调整;

取出内模:将开过孔的陶泥埙用金属片从中间纵向劈开,取出石膏内模,再将陶泥埙左右两部分用泥浆小心粘和,重新形成一个整体;待泥浆含水率为20%-30%时后对陶泥埙的内外表面进行修整;

校音:在开过孔的泥埙上吹奏,感受音高,用调整开孔大小的方式进行校音;

打磨砑光:在开过孔的泥埙外部和内部用竹片或金属片进行打磨、砑光,使泥模趋于完美;

入炉烧制:将泥埙放置在高温电炉内进行烧制,900-1000℃恒温进行烧制,时长在5-6小时,烧成后自然冷却;

出炉检验与校音:待陶埙烧好后,将其取出,冷却后即放在手中观察陶埙的完成性,进行试吹;第二次校音,同样采用调整音孔大小方式调整音高,注意调整时具有不可逆性,即声音只能变高不能变低,要缓缓调整,不可操之过急;

雕刻:在陶埙表面用钢刀颏出字画,对其进行纹饰,增加其艺术表现力。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