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音处理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930280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008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混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 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线性叠加; 将线性叠加后的混音信号按照音频强度大小划分为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 分别对所述各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采用对应的收缩比例进行音频强度收缩,其中音频强度较高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要小于音频强度较低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 将经过音频强度收缩的所述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进行叠加后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线性叠加后的混音信号按照音频强度大小划分为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包括: 根据预先划分的多个等长度的音频强度分布区间,将所述混音信号处于不同音频强度分布区间的信号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划分的多个等长度的音频强度分布区间中,第η个音频强度分布区间为: ((n-1) X 2°-1,η X 2s—1 ],其中I,Q 为预设常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所述各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采用对应的收缩比例进行音频强度收缩包括: 处于第η个音频强度分布区间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对应的收缩比例为[(k-l)/k]*(l/k)n,其中k为预设的收缩因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频强度,确定所述至少两路音频信号中存在至少一路过小音频输入信号; 对所述至少一路过小输入音频信号进行音频强度增益; 所述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路过小输入音频信号经过音频强度增益后与其他路音频信号进行线性置加。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频强度,确定所述至少两路音频信号中存在至少一路过小音频输入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中音频强度最高的一路音频输入信号; 若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中的某一路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频强度与所述音频强度最高的一路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频强度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路音频输入信号为过小音频输入信号。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包括第一音频输入信号和第二音频输入信号; 所述检测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频强度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预设时长的音频强度采样; 若所述第一音频输入信号的最高采样值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信号的有效音频信号的最低采样值的比值不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音频输入信号为过小音频输入信号。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至少一路过小输入音频信号进行音频强度增益包括: 按照增益系数2Q—Vmsq(s)对所述至少一路过小输入音频信号进行音频强度增益,其中MSQ(s)为预设时长内所述过小输入音频信号的音频强度采样值的均方根。9.一种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音频输入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 混音叠加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线性叠加; 强度区间划分模块,用于将线性叠加后的混音信号按照音频强度大小划分为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 音频收缩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各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采用对应的收缩比例进行音频强度收缩,其中音频强度较高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要小于音频强度较低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 混音输出模块,用于将经过音频强度收缩的所述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进行叠加后输出。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音信号强度区间划分模块用于: 根据预先划分的多个等长度的音频强度分布区间,将所述混音信号处于不同音频强度分布区间的信号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划分的多个等长度的音频强度分布区间中,第η个音频强度分布区间为: ((n-1) X 2°-1,η X 2s—1 ],其中I,Q 为预设常数。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收缩模块分别对所述各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采用对应的收缩比例进行音频强度收缩包括: 处于第η个音频强度分布区间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对应的收缩比例为[(k-l)/k]*(l/k)n,其中k为预设的收缩因子。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小音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频强度,确定所述至少两路音频信号中存在至少一路过小音频输入信号; 音频增益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一路过小输入音频信号进行音频强度增益; 所述混音叠加模块用于: 将经过音频强度增益后的至少一路过小输入音频信号与其他路音频信号进行线性叠加。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小音频检测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中音频强度最高的一路音频输入信号,若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中的某一路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频强度与所述音频强度最高的一路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频强度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路音频输入信号为过小音频输入信号。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包括第一音频输入信号和第二音频输入信号; 所述过小音频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预设时长的音频强度采样,若所述第一音频输入信号的最高采样值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信号的有效音频信号的最低采样值的比值不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音频输入信号为过小音频输入信号。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增益模块用于: 按照增益系数2Q—Vmsq(s)对所述至少一路过小输入音频信号进行音频强度增益,其中MSQ(S)为预设时长内所述过小输入音频信号的音频强度采样值的均方根。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音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将线性叠加后的混音信号按照音频强度大小划分为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分别对所述各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采用对应的收缩比例进行音频强度收缩,其中音频强度较高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要小于音频强度较低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将经过音频强度收缩的所述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进行叠加后输出。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混音处理装置。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溢出失真以及声音忽大忽小的问题。
【IPC分类】G10L21/003, G10L19/008
【公开号】CN105719653
【申请号】CN201610058634
【发明人】王新亮, 李斌
【申请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