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32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
背景技术
目前,室外广告牌夜间亮化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被动照明 方式,在广告牌边缘外挂高亮度照明光源,不在广告牌上安装发光源; 二是在广告牌内容主体和底板上安装霓虹灯,实现广告牌的夜间亮化。 使用霓虹灯亮化室外广告牌是主要方式,霓虹灯亮化虽然具有色彩绚 丽、光强度高的优点,但是大量使用霓虹灯带来危害愈来愈明显。由于 霓虹灯采用传统的发光原理需要提供高压供电,耗能巨大,且形成光、 电磁和环境污染;控制方式复杂,成本高;霓虹灯使用的部件制造安装 复杂;霓虹灯等部件使用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而室外广告牌夜间亮 化包括广告主体(一般是文字和图案)和底板。底板上安装的霓虹灯的 数量往往大于主体使用的霓虹灯,是耗能的主要部分。
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由于光源发出的光线容易受到光源本身材料或 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各材料的吸光、反光等,使发光效率降低,从 而使发光效果不好。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并且发光效果好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源,包括至少一背板, 一框架、
至少一 PCB板以及设置在PCB板至少一 LED发光单元, 一控制装置;
所述PCB板还设置至少一电源正极线、少一电源正极线、少一信号线, 各个LED发光单元之间通过至少一信号线、 一根电源正极线路和一根电源 负极线路连接,
各个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组LED发光二极管,
所述PCB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并且,各个LED发光单元的出光面 与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PCB板的同 一侧面,
所述背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各个LED发光单元在所述框架 形成点阵,
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控制各个LED发光单元。
所述的背光源,各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1红色LED发光二 极管、至少1绿色LED发光二极管和至少1蓝色LED发光二极管;或 者,任一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1红色LED发光二极管管芯、至 少1绿色LED发光二极管管芯和至少1蓝色LED发光二极管管芯。
所述的背光源,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感应器、 一控制单元、 一控制 开关和至少一控制模块。
所述的背光源,还设置一调光驱动电路,所述调光驱动电路包括调 光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调光电路的每路输出端通过与之对应每路驱动 电路连接,并与所述的LED发光单元中的各个LED发光二极管中同色 或相同位置的LED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
所述的背光源,所述的调光电路是调光专用集成屯路,或是可编程 器件设计的调光功能电路;所述的驱动电路是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或是分 立》文大电3各。
所述的背光源,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覆有 一 层黑色的膜层。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用LED背光源代4原来的霓虹灯, 主既保证了亮化的效果,也大大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适于标准化生产, 克服霓虹灯需要现场组装灯管、固定支架等部件的繁重工作;安全低耗, 安全低电压工作,功耗是霓虹灯的]/5 ;控制灵活,控制成本低,图 案变化丰富;经久耐用,LED光源寿命可达10万小时,是霓虹灯管 的5倍,大大降低维修成本。户外广告牌夜间亮化目前使用的是有几 十年历史的霓虹灯和投光照明灯技术,而LED是近年出现的新型节 能、低压、环保发光元件,使本实用新型背光源的发光效率最高,从而 使采用该背光源对比度可达到最高,显示效果非常好。'


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背光源,包括至少一背板, 一框架、至少 一 PCB板以及设置在PCB板至少一 LED发光单元,^控制装置;所述 PCB101板还设置至少一电源正极线、少一电源正极线、少一信号线,各个 LED发光单元之间通过至少一信号线、 一根电源正极线路和一根电源负极 线路连接,各个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组LED发光二极管,所述PCB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并且,各个LED发光单元的出光面与所述背板设 置在所述PCB板的同一侧面,所述背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各个 LED发光单元在所述框架形成点阵,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 于控制各个LED发光单元。
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包括一背板,,所述背板设置为方体,方体背板包 括四个侧边和两个侧面,各LED发光二极管102及其控制装置安装固定在 PCB板101上,并且,各LED发光二极管采用黑色的硅树脂进行封装。
PCB板101上设置电源正、负极^l线和至少 一信号线。电源正、负极 线可以为本实施例背光源提供电压,各LED发光二极管102用作背光源的 光源。控制装置用于驱动控制各LED发光二极管,并可以根据各信号线传 输的LED控制信号,驱动控制不同数量的LED发光二极管,使各LED发 光二极管能够实现不同亮度变化,以及使各LED发光二极管之间相互结合 呈不同的颜色及变化。
控制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单线传输控制装置,单线传输控制信号的控制 信号线仅为由一根导线组成的一条控制信号线。
各LED发光二极管102安装在PCB板101上,并且,PCB板101与所 述背板固定连接,即PCB板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例如,背板上设置一卡子,PCB板101上设置与卡子相对应的一固定 位,卡子嵌入PCB板lOl内,并固定在固定位上,以实现PCB板lOl与背 板的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在背板和PCB板101在上分别设置卡扣和卡槽, PCB板101与背板通过对应的卡扣和卡槽固定卡接。
又如,背板上设置一插销,PCB板101上设置对应^插销孔,PCB板 10与背板通过插销和插销孔固定插接。
各LED发光二极管102的出光面与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PCB板101的 同一侧面,即各LED发光二极管102的出光面与背板相对。背板一般采用 导光材料制成,例如,背板可以为导光材料压克力板材制成的背板,从各LED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过背板后均匀导出,背板可以使经过背板 的点光源变成面光源,并且使光线分布更加均匀。
一般地, 一背光源可以至少设置两组LED发光二极管,各组LED发光 二极管分别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侧边。其中,可以设置相邻的两侧边,例如, 其中一组设置在侧边103,另外一组设置在侧边104;或者,也可以设置在 相对的两侧边,例如,分别设置在侧边103和侧边105,或者分别设置在侧 边104和侧边106。
并且,还可以设置三组LED发光二极管,各组LED发光二极管分别设 置在背才反的侧边103、侧边104、侧边105和侧边106中其中的三个侧边上, 也可以设置四组LED发光二极管,四组LED发光二极管分别设置在背板的 侧边J 03、侧边104、侧边105和侧边106上。在相同条件下,设置的LED 发光二极管组数越多,则背板的亮度越强,以满足实标需要的亮度。
另外,还可以在背板的侧边,与各LED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一固定位, 用于固定各LED发光二极管,以保持各LED发光二极管的位置。例如,固 定位可以为背板侧边上的一凹槽,凹槽的大小正好与各LED发光二极管的 出光面相对应设置,使各LED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正好能容置于凹槽内, 以保持其位置,并且,可以使发光面的光线更好地导入背板内,提高光线 的利用率。
各LED发光二极管102发出的光线,通过背板的各侧边导入背板,并 经过背板均匀导出,以用户外广告的背光源。由于各LED发光二极管设置 在背板的侧边,因此该背光源可以设置为非常薄,使成型后的产品轻便, 容易携带;并且LED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高,使用寺命长。
另外,为了使从背板出来的光线不受到PCB板的影响,如吸收、反 射等,还可以在PCB板上覆有一层黑色的膜层,膜层可以通过镀膜的方式 覆盖在PCB板的表面,由于LED发光二极管为硅树脂封装,硅树脂对出光 面的LED发光二极管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光线将直接进入背板上,光线从背板出来,并向四周射出,照射在镀有黑色膜层的PCB板上,黑色膜 层可以为普通的黑色塑Mo黑色塑胶具有吸光性,可以将射向背板侧边的 光线吸收,使不影响背板侧面的光线,并且,使应用产品的显示效果更加
好。 ,.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上述各例中,各组LED发光二极管102也可以设置在 所述背板的一侧面上。例如,将各LED发光二极管102设置在背板其中的 一侧面107上,即各LED发光二极管102安装固定在一面状的PCB板101 上,并且,各LED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背板相对。各LED发光二极管发 出的光线,从背板的侧面107导入背板,并且经过背板后,均勻导出,以 作为给液晶显示器、手机等的背光源。
另外,还可以在背板上设置固定位,每一固定位对应一LED发光二极 管,固定位用于固定各LED发光二极管,以保持各LED发光二极管的位移。 例如,固定位可以为背板上的一凹槽,凹槽的大小正好与各LED发光二极 管的出光面相对应设置,使各LED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正好能容置于凹槽 内,以保持位移,并且,可以使发光面的光线更好地导入背板内,提高光 线的利用率。
为了更好的控制各LED发光二极管,还设置一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 制装置包括一感应器、 一控制单元、 一控制开关和至少一控制模块。
还设置一调光驱动电路,所述调光驱动电路包括调光电路和驱动电路, 所述调光电路的每路输出端通过与之对应每路驱动电路连接,并与所述的 LED发光单元中的各个LED发光二极管中同色或相同位置的LED发光二 极管相互串联连接。所述的调光电路是调光专用集成电路,或是可编程器 件设计的调光功能电路;所述的驱动电路是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或是分立放 大电路。
实施例3在上述各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任一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 1红色LED发光二极管301、至少1绿色LED发光二极管302和至少1蓝 色LED发光二极管303;例如,1红色LED发光二极管301、 1绿色LED 发光二极管302和1蓝色LED发光二极管303可以共同组成一像素点,包 括三种颜色的LED发光二极管像素点,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分别独立控制, 相互配合发出自然界存在的各种颜色的光线,如白色光线。
每一像素点的各LED发光二极管可以成一直线排布,直线排布的各 LED发光二极管可以使每一像素点所占的空间相对最小,使各像素点之间 的光线更加集中,各像素点间距可以设置为最小。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3中,还可以由一个LED发光二极管组成一像 素点,例如,一 LED发光二极管102可以包括1红色LED发光二极管管芯 401、 1绿色LED发光二极管管芯402和1蓝色LED发光二极管管芯403, 各LED发光二极管管芯封装在同 一黑色硅树脂外壳内。
采用黑色的硅树脂外壳,黑色硅树脂的亮度为零或接近于零,黑色硅 树脂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并且硅树脂对LED发先二极管管芯发出的光 线几乎没有影响,因此,采用黑色的硅树脂封装,各LED发光二极管发出 的光线最純,透射率最高。
为了使一 LED发光二极管内,即每一像素点内的各LED发光二极管管 芯相互之间发光更加集中,各管芯可以成三角形排布。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才艮据上述说明加以 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背板,一框架、至少一PCB板以及设置在PCB板至少一LED发光单元,一控制装置;所述PCB板还设置至少一电源正极线、少一电源正极线、少一信号线,各个LED发光单元之间通过至少一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路和一根电源负极线路连接,各个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组LED发光二极管,所述PCB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并且,各个LED发光单元的出光面与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PCB板的同一侧面,所述背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各个LED发光单元在所述框架形成点阵,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控制各个LED发光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各组LED发光二 极管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一侧面,或分别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侧边;所述背板 设置用于固定各LED发光二极管的固定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客组LED发光二 极管包括至少1红色LED发光二极管、至少1绿色LED发光二极管和至少 1蓝色LED发光二极管;或者,任一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1红色 LED.发光二极管管念,至少1绿色LED发光二极管管芯和至少]蓝色LED 发光二极管管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一感应器、 一控制单元、 一控制开关和至少一控制模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ii设置一调光驱动电路,所述调光驱动电路包括调光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调光电路的每路输出端通过与之对应每路驱动电路连接,并与所述的LED发光 单元中的各个LED发光二极管中同色或相同位置的LED发光二极 管相互串联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电路 是调光专用集成电路,或是可编程器件设计的调光功能电路;所述驱 动电路是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或是分立放大电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 覆有一层黑色的膜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包括至少一背板,一框架、至少一PCB板以及设置在PCB板至少一LED发光单元,一控制装置;PCB板还设置至少一电源正极线、少一电源正极线、少一信号线,各个LED发光单元之间通过至少一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路和一根电源负极线路连接,各个LED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组LED发光二极管,PCB板与背板固定连接,并且,各个LED发光单元的出光面与背板设置在PCB板的同一侧面,背板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用于各个LED发光单元在框架形成点阵,控制装置设置在框架上;用于控制各个LED发光单元。本实用新型发光效率高,并且发光效果好。
文档编号F21S8/00GK201382335SQ20092013574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6日
发明者于德海 申请人:深圳市华海诚信电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