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41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的发 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了满足轻薄化的需求,会将光源置放在面板的侧方,目前广泛使用 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其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低耗、低热、高亮度、微型等优点。但是,异 于冷阴极射线灯管的是,发光二极管是点光源,因此,为了将点光源变成线光源及面光源, 导光板应运而生。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 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底面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 出来的光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 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 光板均勻发光。然而,现阶段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趋势为轻、薄、小、窄,故内部各元件的空间皆 被压缩,一般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之间的间距也不会太大。在点灯后,因热涨冷缩效应,发 光二极管受热后膨胀,其表面封装胶材易与导光板接触,在高温的作用下,表面封装胶材与 导光板间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沾粘,在关灯冷却后,胶材与发光二极管本体因拉扯而分离,或 是造成永久性破坏,导致整串发光二极管点不亮。

发明内容
为解决发光二极管受热后膨胀后表面封装胶材与导光板产生沾粘的问题的方案, 将导光板外缘内缩以增加导光板与发光二极管间的距离是一可行的方案,但是,现有发光 二极管光源结构的辉度与均勻度就必须重新进行设计,否则,现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就 会产生辉度不足且均勻度下降的新问题。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除了用以消除发光 二极管受热后膨胀后表面封装胶材与导光板产生沾粘的问题外,更能够在不改变现有发光 二极管光条设计的情况下,保持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原有的辉度与均勻度。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 背光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至少包含一光条,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一条状治具,设置于所述光条之上,所述条状治具上具有至少一通口,所述通口暴露出所述 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光杯,所述光杯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结于所述通 口的周缘上。条状治具可以藉由粘合或是锁附的方式与所述光条结合。条状治具上的光杯与条 状治具可以为一体成型。光杯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可以为圆形但不限于圆形,亦可以为非圆形,例如多 边形。一般而言光杯内壁为一平坦反射曲面,但并不限于此,亦可以为一不平坦反射曲面。优选的,光杯的第二开口的内径小于等于第一开口的内径。运用本发明所揭露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不止可以解决发光二极管受热后膨胀 后表面封装胶材与导光板产生沾粘的问题,在光条上加装一具光杯的条状治具,光杯配合 发光二极管设置且光杯内表面具有高反射率,可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收光作用,将发光二极 管所发出的光往所需要的区域导入,可减少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因距离增加,因散射现 象所削减的光强度,使辉度与均勻度在不重新进行设计的情况下,仍可维持原有的水平。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 细说明如下图1绘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中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将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中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距拉开的结构示意 图;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光杯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来清楚阐释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且并不脱离 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请参照图1,其绘示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中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结构示意图。导光板 100用于将光源射入的光线经折射及扩散后均勻发散出来。导光板100的一侧边108外侧 设置有光条102,光条102上具有发光二极管104。发光二极管104发出的光随图1所示的 箭头方向射入导光板100的侧边108。在点灯之后,发光二极管104的温度会开始上升,因热涨冷缩效应,发光二极管 104受热后体积膨胀至如虚线106所示的大小,发光二极管104表面封装胶材易与导光板 100的侧边108接触,在高温的作用下,表面封装胶材与导光板间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沾粘, 在关灯冷却后,胶材与发光二极管本体(未绘示)因拉扯而分离,或是造成永久性破坏,导 致整串发光二极管104点不亮。请参照图2,图2绘示将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中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距拉开 的结构示意图。和图1相较,图2是将发光二极管104与导光板100间的间距拉大。在点 灯之后,发光二极管104的温度会开始上升,因热涨冷缩效应,发光二极管104受热后即使 体积膨胀至如虚线106所示的大小,发光二极管104表面封装胶材也不会与导光板100的 侧边108接触,进而避免了表面封装胶材与导光板间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沾粘。但是,发光二 极管104与导光板100间的间距的增加,现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的辉度与均勻度就必须 重新进行设计,否则,现有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就会产生辉度不足且均勻度下降的新问题。请参照图3,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示意图。和图2 相较,图3多了具有光杯112的条状治具110。条状治具110可以藉由粘合或是锁附的方
4式与所述光条结合。条状治具110上具有通口 114,通口 114暴露出发光二极管104。光杯 112具有开口 116和开口 118,开口 118与通口 114的周缘接合。基本上,光杯112与条状 治具110可以由具有高反射性材质,例如金属,一体成型制造而成,或是采用非反射性材料 制成但在光杯内表面形成高反射性材质,例如金属。光杯112的开口 118的内径与通口 114 的内径约略相当,且开口 118的内径小于开口 116的内径。但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开口 118 的内径可以等于开口 116的内径。请参照图4至图7,图4至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4所示的光杯112的开口为圆形且内壁为一平坦反射曲面;如图5所示的光杯112的开口 为圆形且内壁为一不平坦反射曲面;如图6所示的光杯112的开口为非圆形,例如多边形, 且内壁为一平坦反射曲面;以及如图7所示的光杯112的开口为非圆形且内壁为一不平坦 反射曲面。甚至,可视不同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因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距离增加程度不 同而导致散射现象的不同,以不同的光杯来调整光的走向使辉度与均勻度在不重新进行设 计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原有的结果。所以,光杯的形状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示,同一条状 治具上亦不限于仅使用相同的光杯,可视光源在光条上的为置而定。一般而言光杯内壁为 一平坦反射曲面,但并不限于此,亦可以为一不平坦反射曲面。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光杯中的示意图。当发光二极管 设置于光杯中,如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会为光杯内壁所反射后收敛,进而减 少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因距离增加而生的散射影响。因此,运用本发明所揭露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不止可以解决发光二极管受热 后膨胀后表面封装胶材与导光板产生沾粘的问题,在光条上加装一具光杯的条状治具,光 杯配合发光二极管设置且光杯内表面具有高反射率,可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收光作用,将发 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往所需要的区域导入,可减少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因距离增加,因 散射现象所削减的光强度,使辉度与均勻度在不重新进行设计的情况下,仍可维持原有的 水平。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 源结构至少包含一光条,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条状治具,设置于所述光条之上,所述条状治具上具有至少一通口,所述通口暴露出 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光杯,所述光杯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结于所述通口的周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治具粘合于所 述光条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治具锁附于所 述光条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杯的所述第一 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杯内壁为一平坦 反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杯内壁为一不平 坦反射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杯的所述第一 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为非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杯内壁为一平坦 反射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杯内壁为一不平 坦反射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治具与所述光 杯为一体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至少包含一光条,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条状治具,设置于所述光条之上,所述条状治具上具有至少一通口,所述通口暴露出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光杯,所述光杯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下开口连结于所述通口的周缘上。运用本发明可以增加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的距离,以解决发光二极管封装胶材因受热膨胀而与导光板接触所造成的永久性破坏,又能可减少因距离增加造成散射现象所削减的光强度,使辉度与均匀度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2062333SQ20101052723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
发明者屠雅君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