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及具有散热模块的组合式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17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模块及具有散热模块的组合式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散热模块及具有散热模块的组合式照明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照明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卡接结构作卡合的组 合式照明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灯泡基本上至少包括有灯罩、灯体、灯头以及发光模块等部件,倘若灯泡为 一多功能灯泡,则势必要在灯泡内设置更多的元件。一般而言,在灯泡内的各个元件之间是 利用螺丝螺接或者胶水黏合等连接方式作接合,然而,由于灯泡内的各个元件皆是小体积 的元件,使得螺接或点胶不易,因此造成组装的工时长,且生产效率低下。[0003]此外,若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高热,由于胶水本身的物质特性,易受高温影响 而变形融化,而使得原本以胶水固接的各个元件产生位移及损坏,可靠度低。[0004]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126094号揭露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灯头以 及一安装有LED组的灯体,其中灯头与灯体通过卡扣连接。又,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第 201142188号揭露一种灯具,其包括灯体及与灯体配合的灯罩,灯体于靠近灯罩的一端设有 固定槽,藉以与灯罩的卡扣件配合。[0005]另外,一般的发光二极管灯泡会采用散热鳍片的设计,散热鳍片的成本高,进而造 成灯泡的成本高,并且散热鳍片的组装上需要额外的设计,或是增加整个灯泡的重量。因 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设计,可以兼顾散热效果以及灯泡的制作成本。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散 热模块以及具有散热模块的组合式照明装置,散热模块可以轻易地套设于灯体内,组装者 可藉由形成于灯体及透光灯罩上的相配合的卡接机构,将灯体与透光灯罩直接卡接组装, 不但组装简单方便,提高了组装的效率,且提高了产品的可靠度。[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散 热模块以及具有散热模块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平滑表面的灯杯用以取代一般的散热鳍片, 组装者亦可轻易组装灯杯及透光灯罩,提高组装的效率以及降低产品的成本。[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应用于一组 合式照明装置,该组合式照明装置包括具有一收纳室与设置于该收纳室内的一中间套筒的 一灯体、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并且至少一部分容置于该中间套筒中的一电路板、设置于该 灯体上的一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以及罩设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且与该灯体卡接的一透 光灯罩,该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散热块,其接触该电子元件,并且穿设该中间套筒的一侧 壁以暴露至少一部分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侧壁外;以及一环状散热结构,其接触暴露于该侧 壁外的该散热块,以及套设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侧壁外并位于该收纳室中。[000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应用于一组合式照明装置,该组合式照明装置 包括具有一收纳室与设置于该收纳室内的一中间套筒的一灯体、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并且至少一部分容置于该中间套筒中的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灯体上的一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 以及罩设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且与该灯体卡接的一透光灯罩,该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 散热块,其接触该电子元件,并且穿设该中间套筒的一侧壁以暴露至少一部分于该中间套 筒的该侧壁外;以及一环状散热结构,其接触暴露于该侧壁外的该散热块,以及套设于该中 间套筒的该侧壁外并且卡固于该侧壁上。[00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应用于一组合式照明装置,该组合式照明装置 包括具有一收纳室与设置于该收纳室内的一中间套筒的一灯体、至少一部分容置于该中间 套筒中的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灯体上的一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以及罩设该发光二极管发 光模块且与该灯体卡接的一透光灯罩,该散热模块包括多个散热块,其散热地接触该电路 板,并且通过该中间套筒的一侧壁的多个穿孔以暴露至少一部分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些穿孔 上,其中每一该散热块对应任一该穿孔;一环状散热结构,其接触暴露于该些穿孔上的该些 散热块,以及套设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侧壁外并位于该收纳室中;以及至少一散热胶,其介于 该些散热块以及该环状散热结构之间,藉以固定该些散热块以及该环状散热结构。[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散热模块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包括该灯体还包 括一灯杯,该灯杯具有一中空部分的一安装平面,该安装平面设有一第一卡接结构;包括该 电路板的一感应及驱动模块,其还包括一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通过该灯体的该中空 部分并凸出于该安装平面上方;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承载于该灯体的该安装平面上;以 及该透光灯罩藉由该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于该灯体上。[0012]较佳地,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 面;或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遮光罩围绕该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 外线感应元件;或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承载于该安装平面上,且与该中间套筒卡接;所 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 该灯体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 该灯体卡接;或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灯头模块以及多个防异物结构,该灯头模 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该些防异物结构分别设置于该透光 灯罩与该灯体之间,以及设置于该灯体与该灯头模块之间。[0013]较佳地,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 面;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线感应元件或一微波感应元件;以及一灯头模块,该灯头 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 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体卡接,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承载于该安 装平面上,且与该中间套筒卡接。[0014]较佳地,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 面,该外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该安装平面与该第一卡接结构为一体成型或为组装式的;该 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遮光罩围绕该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线感应 元件;该透光灯罩包括一开孔于顶端以及一透镜,其中该遮光罩穿设于该开孔中,该透镜罩 住该遮光罩;以及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 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体卡 接。[0015]较佳地,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面,该外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该安装平面与该第一卡接结构为一体成型金属或为组装式 的;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遮光罩围绕该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 线感应元件;该透光灯罩包括一开孔于顶端以及一透镜,其中该遮光罩穿设于该开孔中,该 透镜罩住该遮光罩;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 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体 卡接;以及多个防异物结构,其分别设置于该透光灯罩与该灯体之间,以及设置于该灯体与 该灯头模块之间。[0016]较佳地,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 面,该外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该安装平面与该第一卡接结构为一体成型金属或为组装式 的;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结合元件结合该感应装置与该中间套筒,其中该感应装置 包括一微波感应元件;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 体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 体卡接;以及多个防异物结构,其分别设置于该透光灯罩与该灯体之间,以及设置于该灯体 与该灯头模块之间。[0017]较佳地,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 面,该外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该安装平面与该第一卡接结构为一体成型金属或为组装式 的;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遮光罩围绕该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 线感应元件;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 其中该灯头模块包括一灯头内管以及一导体外壳,该导体外壳环套于该灯头内套的外侧表 面;以及多个防水垫圈,其分别设置于该透光灯罩与该灯体之间,以及设置于该灯体与该灯 头模块之间。[0018]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藉由形成于灯体及透光灯罩上的相配合的卡接机构, 且该组合式照明装置的散热模块可以轻易地套设于灯体内,令组装者可轻易地将灯体及透 光灯罩直接卡接组装,而毋需使用螺丝螺接或者胶水黏合,不但组装简单方便,使得组装工 时缩短,且使得产品可靠度提高。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分解示意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组装剖面示意图。[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部分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 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照 明装置I包括一灯体11、一灯头模块15、一 LED发光模块13、一透光灯罩17以及一感应及驱动模块19。其次,灯头模块15设置于灯体11的一端,而透光灯罩17罩设LED发光模块 13,故透光灯罩17与LED发光模块13则是相对于灯头模块15设置于灯体11的另一端。 又,灯体11包括一灯杯110以及一中间套筒113,而LED发光模块13则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31固定于一底板130上。灯头模块15则包括一以绝缘材料制作的灯头内管151以及套设于灯头内管151外的一导体外壳153。感应及驱动模块19包括一电路板190、设置于电路板190上的一感应装置191、一驱动集成芯片(位于电路板190的另一面,图上未绘)和一变压器193以及具有第一卡接结构194a的一结合元件194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 2与图3,透光灯罩17包括设置于一顶端的开孔17a以及相对该顶端的另一端罩缘分布至少一第一卡接结构17b。LED发光模块13的底板130则包括一中空部分130a以容置中间套筒113,并且具有分布于中空部分130a边缘的至少一第一卡接结构130c卡接中间套筒 113的第三卡接结构113c。又,底板130为一环状的金属板或电路板,藉以电连接发光二极管131以及外界电路。[0028]其次,灯杯110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IlOa以及相对于外侧表面IlOa的一内侧表面IlOb,内侧表面Illb界定有一收纳室111,以供中间套筒113穿设于其中。又, 灯杯110更包括具有一中空部分的一安装平面112,该安装平面112接近灯杯110与透光灯罩17组装的一端,且至少一第一卡接结构112a分布于安装平面112的外缘,而第二卡接结构112c则分布于安装平面112的中空部分的边缘。又,外侧表面IlOa略突出于安装平面 112,以于安装平面112以及第一卡接结构112a的外缘形成一侧壁。[0029]于此实施例中,安装平面112的第一^^接结构112a与透光灯罩17的第一^^接结构17b相互卡接,藉以使得透光灯罩17藉由该第—^接结构卡接于灯体11的灯杯110上。 其次,第一卡接结构112a与第一卡接结构17b的形式并不限于图上所示,只要可以匹配卡接的形式,例如卡槽与卡勾、穿槽与卡勾、卡槽与卡扣等等,皆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结构。再者,在具有多个第一卡接结构分布于安装平面以及透光灯罩的罩缘上时,该些第一卡接结构彼此之间可以相同或相异。[0030]又,安装平面112用以承载LED发光模块13,安装平面112的第二卡接结构112c 对应底板130的第一卡接结构130c,其亦用于卡接中间套筒113的第三卡接结构113c。再者,灯杯110的外侧表面110a、内侧表面110b、安装平面112、第一卡接结构112a以及第二卡接结构112c可以是以金属材料一体成型或组件式的。[0031]依据上述,相较于现有鳍片式灯杯,具有平滑状的外侧表面以及内侧表面的灯杯可以节省灯杯的成本。又,灯杯的安装平面上设置卡接结构,组装时,将发光模块放置于安装平面上,灯杯就可直接与透光灯罩的卡接结构匹配卡接,简化了组装的工序。可以选择的,灯杯与透光灯罩接触处可以设置防异物结构161,藉以使得两者的组装更为密合。再者, 灯杯以金属或合金材料,例如铝或铝合金等材料制作,可以达到轻质与散热的目的。[0032]其次,透过于中空部分130a设置第三卡接结构113c,LED发光模块13的底板130 直接由中间套筒113卡接,改善传统以螺丝锁固底板130于安装平面112上的方式,减少元件的复杂性。[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 2与图4,中间套筒113包括至少一第一卡接结构113a、一第二卡接结构113b以及第三卡接结构113c,其中第一卡接结构113a以及第二卡接结构113b分别设置于中间套筒113的相对两端,第三卡接结构113c则设置于第二卡接结构113b的外侧。中间套筒113以第--卡接结构113a与灯头模块15的灯头内管151的第一卡接结构151a相应配合,例如,中间套筒113的第一卡接结构113a为卡接凸块,灯头模块15的第一卡接结构151a为卡接槽。组装者仅需对灯头模块15或灯体11执行简单的相对应推压,即能使灯头内管151的第一卡接结构151a卡接于灯体11的中间套筒113的第一卡接结构113a以完成固接。当然,上述仅为一举例,实际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0034]其次,感应及驱动模块19的电路板190的至少一部分穿设于中间套筒113内,并且凸出于中间套筒113而向透光灯罩17方向延伸。藉此设置,则能避免因电路板190本身体积的问题而导致组装上受限。如此一来,使得空间上的可利用性大幅地提高,使得元件的装设更具灵活性。又,结合元件194的第一卡接结构194a则与中间套筒113的第二卡接结构113b相互组接,例如,第二卡接结构113b为扣接脚,第一^^接结构194a为扣接位,组装者亦可藉由一推压动作而轻易地使扣接脚卡掣于扣接位。[0035]又,除了卡接LED发光模块13,中间套筒113的第三卡接结构113c亦可与灯头内管151的第二卡接结构151c配合以限位或固定环状散热结构114,待后再叙。[0036]又,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91为一人体红外线(PIR)或是一微波 (Microwave)感应元件。在感应装置191为一人体红外线(PIR)感应元件的实施例中,感应及驱动模块19更包括一遮光罩197,藉遮光罩197以围绕遮蔽感应装置191,藉以避免感应装置191受到发光模块13的光线或热能干扰。其中,为因应遮光罩197的设置,透光灯罩 17的顶端形成有一开孔17a,且遮光罩197穿设于开孔17a,藉以获得更好的侦测视野,而遮光罩197顶端设置有一透镜197a。又,遮光罩197可以与结合兀件194相互组接,或者可以采用类似本实施例所示与结合元件194 一体成形。[0037]接下来针对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I的散热手段作说明。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组装剖面示意图,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的部份元件的部分分解立体与仰视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5、图6以及图7,灯杯110包括以金属材料所制成的一平滑内外侧表面,以热对流的方式协助散热。其次,灯体11更包括散热块115,中间套筒113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穿孔113d,以供散热块115穿设于穿孔113d, 散热块115的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中间套筒113的穿孔113d,散热块115的表面则可直接或间接接触电路板190上的电子元件,例如驱动集成芯片192及/或变压器193,以帮助驱动集成芯片192及变压器193散热。除此之外,灯体11更包括硅胶垫片(图上未绘),散热块 115可透过硅胶垫片与待散热元件间接接触。举例而言,硅胶垫片可被夹设于散热块115与驱动集成芯片192及/或变压器193之间;其中,由于硅胶垫片118为可挠且易散热的特性,故能贴附于高低不同的驱动集成芯片192及/或变压器193及/或其它元件上。[0038]又,于本实用新型中,除了散热块115夕卜,灯体11更包括套设于中间套筒113的侧壁的外侧的一环状散热结构114,其中环状散热结构114直接接触暴露于穿孔113d上的散热块115。又,环状散热结构114套设于中间套筒113的侧壁外并且卡固于侧壁上,或谓环状散热结构114位于收纳室111中。透过散热块115与驱动集成芯片192及变压器193至少两者之一直接接触后,再透过散热块115与环状散热结构114的直接接触,可以迅速地将热传送至中间套筒113的外侧。至于环状散热结构114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藉由散热胶(图上未绘)直接黏贴于散热块115上,或是中间套筒113外侧的第三卡接结构113c与灯头内 管151的第二卡接结构151c配合来固定环状散热结构114皆可。[0039]依据上述,现有的灯杯110由散热鳍片组成来进行散热,但散热鳍片的成本较高, 进而使得组合式照明装置的材料与制作成本较高。鉴于驱动集成芯片192及变压器193的 持续改善,降低废热的产生,因此散热鳍片式的灯杯亦有改善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中,利用 环状散热结构的设置,使得灯杯内的电路板上的热源,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送至灯杯外侧后, 由灯杯内的收纳室111将热对流或辐射出去。是以,本实用新型的环状散热结构兼顾散热 以及低成本的优点,可以降低照明装置的制作成本,并且兼顾照明装置使用的散热需求。[0040]又,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照明装置更包括多个防异物结构161,例如一 防水垫圈,其可分别设置于任两结构卡接之处,举例但不限地,例如透镜197a与遮光罩197 之间,遮光罩197与透光灯罩17之间,结合元件与发光模块13之间,或是中间套筒113与 灯头内管151之间等等。[004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照明装置藉由形成于灯体及透光灯罩上的相配合的 卡接机构,令组装者可轻易地将灯体及透光灯罩直接卡接组装,而毋需使用螺丝螺接或者 胶水黏合,使得组装工时缩短,且可靠度提高。[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 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模块,应用于一组合式照明装置,该组合式照明装置包括具有一收纳室与设置于该收纳室内的一中间套筒的一灯体、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并且至少一部分容置于该中间套筒中的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灯体上的一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以及罩设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且与该灯体卡接的一透光灯罩,该散热模块包括 至少一散热块,其接触该电子元件,并且穿设该中间套筒的一侧壁以暴露至少一部分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侧壁外;以及 一环状散热结构,其接触暴露于该侧壁外的该散热块,以及套设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侧壁外并位于该收纳室中。
2.一种散热模块,应用于一组合式照明装置,该组合式照明装置包括具有一收纳室与设置于该收纳室内的一中间套筒的一灯体、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并且至少一部分容置于该中间套筒中的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灯体上的一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以及罩设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且与该灯体卡接的一透光灯罩,该散热模块包括 至少一散热块,其接触该电子元件,并且穿设该中间套筒的一侧壁以暴露至少一部分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侧壁外;以及 一环状散热结构,其接触暴露于该侧壁外的该散热块,以及套设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侧壁外并且卡固于该侧壁上。
3.一种散热模块,应用于一组合式照明装置,该组合式照明装置包括具有一收纳室与设置于该收纳室内的一中间套筒的一灯体、至少一部分容置于该中间套筒中的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灯体上的一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以及罩设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且与该灯体卡接的一透光灯罩,该散热模块包括 多个散热块,其散热地接触该电路板,并且通过该中间套筒的一侧壁的多个穿孔以暴露至少一部分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些穿孔上,其中每一该散热块对应任一该穿孔; 一环状散热结构,其接触暴露于该些穿孔上的该些散热块,以及套设于该中间套筒的该侧壁外并位于该收纳室中;以及 至少一散热胶,其介于该些散热块以及该环状散热结构之间,藉以固定该些散热块以及该环状散热结构。
4.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散热模块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包括 该灯体还包括一灯杯,该灯杯具有一中空部分的一安装平面,该安装平面设有一第一卡接结构; 包括该电路板的一感应及驱动模块,其还包括一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通过该灯体的该中空部分并凸出于该安装平面上方; 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承载于该灯体的该安装平面上;以及 该透光灯罩藉由该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于该灯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面;或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遮光罩围绕该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线感应元件;或 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承载于该安装平面上,且与该中间套筒卡接; 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体卡接;或 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灯头模块以及多个防异物结构,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该些防异物结构分别设置于该透光灯罩与该灯体之间,以及设置于该灯体与该灯头模块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面; 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线感应元件或一微波感应元件;以及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体卡接,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承载于该安装平面上,且与该中间套筒卡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面,该外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该安装平面与该第一卡接结构为一体成型或为组装式的; 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遮光罩围绕该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线感应元件; 该透光灯罩包括一开孔于顶端以及一透镜,其中该遮光罩穿设于该开孔中,该透镜罩住该遮光罩;以及 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体卡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面,该外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该安装平面与该第一卡接结构为一体成型金属或为组装式的; 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遮光罩围绕该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线感应元件; 该透光灯罩包括一开孔于顶端以及一透镜,其中该遮光罩穿设于该开孔中,该透镜罩住该遮光罩; 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体卡接;以及 多个防异物结构,其分别设置于该透光灯罩与该灯体之间,以及设置于该灯体与该灯头模块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面,该外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该安装平面与该第一卡接结构为一体成型金属或为组装式的; 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结合元件结合该感应装置与该中间套筒,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微波感应元件; 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且该灯头模块具有一第二卡接结构,且该灯头模块藉由该第二卡接结构与该灯体卡接;以及 多个防异物结构,其分别设置于该透光灯罩与该灯体之间,以及设置于该灯体与该灯头模块之间。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灯杯包括皆为平滑状的一外侧表面以及相对于该外侧表面的一内侧表面,该外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该安装平面与该第一卡接结构为一体成型金属或为组装式的; 该感应及驱动模块还包括一遮光罩围绕该感应装置,其中该感应装置包括一人体红外线感应元件; 一灯头模块,该灯头模块与该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灯体的两端,其中该灯头模块包括一灯头内管以及一导体外壳,该导体外壳环套于该灯头内套的外侧表面;以及 多个防水垫圈,其分别设置于该透光灯罩与该灯体之间,以及设置于该灯体与该灯头模块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及具有散热模块的组合式照明装置,该组合式照明装置包括方便组装的透光灯罩以及灯体,以及散热模块设置于具有平滑状灯杯的收纳室中,藉以接触收纳室中的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上述结构兼顾照明装置的散热效果,以及降低一般散热鳍片式的灯杯的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868630SQ2012205111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明允 申请人:东莞巨扬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