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散热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77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高效散热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包括:至少一LED发光模块,其具有一发光源;一散热装置,LED发光模块设置于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一导热单元及一散热单元,所述导热单元具有一导热本体,导热本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及一外表面;所述散热单元具有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热耦合导热本体的外表面,且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并形成一第一气流通道;以及一壳体,其具有一管状本体及一由管状本体所环绕的容置空间,管状本体具有若干个贯穿管状本体的对流孔,LED发光模块及散热装置设置于容置空间。
【专利说明】高效散热的LED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0002]如图7所示,一种现有的LED灯具10,其具有一灯壳11、一 LED发光模块12、一散热块体13、及一盖体14。LED发光模块12设置于散热块体13,LED发光模块12及散热块体13容置于灯壳11中,盖体14结合于灯壳11以使LED发光模块12及散热块体13被密封于灯壳11中,当LED灯具10的LED发光模块12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散热块体13,并通过散热块体13散热,然而由于散热块体13为块体状,因此LED发光模块12所产生的热能会蓄积于散热块体13,且由于散热块体13被密封于灯壳11中,因此LED发光模块12所产生的热能会蓄积于灯壳11中,而无法达成有效散热的功效,且由于LED灯具10的温度太高而导致LED发光模块12短路损坏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能避免LED发光模块因散热不良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包括:至少一 LED发光模块,其具有一发光源;一散热装置,LED发光模块设置于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一导热单元及一散热单元,所述导热单元具有一导热本体,导热本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及一外表面;所述散热单元具有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热耦合导热本体的外表面,且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并形成一第一气流通道,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与顶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与导热本体的底部之间具有一第三间距;以及一壳体,其具有一管状本体及一由管状本体所环绕的容置空间,管状本体具有若干个贯穿管状本体的对流孔,LED发光模块及散热装置设置于容置空间。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LED发光模块及散热装置设置于壳体中,以增加散热的功效,并且避免LED发光模块因散热不良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具有一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一第一环状结合件及一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第一环状结合件具有一第一内环面、一第一外环面及若干个第一穿孔,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结合于第一内环面,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结合于第一外环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鳍片模块具有一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一第二环状结合件及一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第二环状结合件具有一第二内环面、一第二外环面及若干个第二穿孔,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结合于第二内环面,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结合于第二外环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高效散热的LED灯具还包括一反射罩,反射罩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LED发光模块的发光源被反射罩围绕。
[0011]进一步地,所述高效散热的LED灯具还包括一反射罩,反射罩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LED发光模块的发光源被反射罩围绕。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罩为一锥状体,反射罩具有一顶锥部及一底锥部,顶锥部至壳体之间具有一第四间距,底锥部至壳体之间具有一第五间距,第五间距不小于第四间距。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罩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一气体流动空间,壳体的对流孔连通气体流动空间,且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与顶部之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道,对流孔、气体流动空间及第二气流通道构成一空气流道。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与底部之间形成一第三气流通道。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本体具有一内表面,导热单元另具有若干个导热肋条,导热肋条结合于内表面。
[0016]进一步地,所述LED发光模块设置于导热肋条末端的一固定座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LED灯具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散热效果的LED灯具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散热效果的LED灯具的立体组合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散热效果的LED灯具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散热效果的LED灯具依图4的A-A剖线的截面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散热效果的LED灯具的依图4的B-B剖线的截面图。
[0023]图7为现有LED灯具的截面图。
[0024]其中:10.LED灯具,11.灯壳,12.LED发光模块,13.散热块体,14.盖体,100.LED灯具,110.LED发光模块,111.发光源,120.散热装置,130.导热单元,131.导热本体,131a.顶部,131b.底部,131c.内表面,131d.外表面,132.导热肋条,133.固定座,140.散热单元,150.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1.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2.第一环状结合件,152a.第一内环面,152b.第一外环面,152c.第一穿孔,153.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160.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1.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2.第二环状结合件,162a.第二内环面,162b.第二外环面,162c.第二穿孔,163.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170.壳体,171.管状本体,171a.对流孔,172.容置空间,180.反射罩,181.顶锥部,182.底锥部,190.透光盖,Gl.第一间距,G2.第二间距,G3.第三间距,G4.第四间距,G5.第五间距,L1.第一气流通道,L2.第二气流通道,L3.第三气流通道,S.气体流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6]请参阅图1、图2及图4,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灯具100,其包括至少一 LED发光模块110、一散热装置120、一壳体170、一反射罩180以及一透光盖190。
[0027]LED发光模块110具有一发光源111。LED发光模块110设置于散热装置120,LED发光模块110所产生的热能可通过散热装置120进行散热。散热装置120包括有一导热单元130及一散热单元140,散热单元140结合导热单元130,在本实施例中,LED发光模块110可以导热胶、黏胶或螺丝等固定件固定于导热单元130。当LED发光模块110运作时,LED发光模块110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导热单元130及结合于导热单元130的散热单元140以进行散热。
[0028]请参阅图1、图2、图4及图5,导热单元130具有一导热本体131,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本体131为一中空筒体,并且导热单元130另具有若干个导热肋条132。导热本体131具有一顶部131a、一底部131b、一内表面131c及一外表面131d,在本实施例中,导热肋条132结合于导热本体131的内表面131c, LED发光模块110可设置在导热肋条132末端所构成的一固定座133上,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LED发光模块110也可设置于导热本体131的顶部131a,或者,在又一实施例中,LED发光模块110也可先结合于一导热板(图未绘出)上,再将LED发光模块110及导热板设置于导热本体131的顶部131a,或者,导热板可一体成型于导热本体131的顶部131a。LED发光模块110所产生的热能可通过导热肋条132或导热本体131的顶部131a或导热板传导至导热本体131的外表面131d,以增加导热及散热面积。请参阅图1、图2、图4及图5,散热单元140,其具有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及至少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
[0029]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具有一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1、一第一环状结合件152及一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153。第一环状结合件152具有一第一内环面152a、一第一外环面152b及若干个第一穿孔152c。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1结合于第一环状结合件152的第一内环面152a,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153结合于第一环状结合件152的第一外环面152b,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1及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153通过第一环状结合件152的第一穿孔152c,使热气可经由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1流动至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153,以提高空气对流的效能。
[0030]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仅具有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1,也可提高空气对流的效能,请参阅图1、图2、图4及图6,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具有一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1、一第二环状结合件162及一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163。第二环状结合件162具有一第二内环面162a、一第二外环面162b及若干个第二穿孔162c,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1结合于第二内环面162a,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163结合于第二外环面162a,相同地,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1及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163通过第二环状结合件162的第一穿孔162c,使热气可经由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1流动至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163,以提高空气对流的效能。
[0031]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仅具有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1,请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热耦合导热本体131的外表面131d。在本时施例中,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以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1及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1热耦合导热本体131的外表面131d,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1及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1可以焊接、黏接或紧配合结合方式与导热本体131结合,以将传导至导热本体131的热能,能通过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进行散热,请参阅图4,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Gl并形成一第一气流通道LI,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与顶部131a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G2,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与导热本体131的底部131b之间具有一第三间距G3。
[0032]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壳体170具有一管状本体171及一由管状本体所环绕的容置空间172。管状本体171具有若干个贯穿管状本体171的对流孔171a。LED发光模块110、散热装置120及反射罩180设置于容置空间172。反射罩180为一锥状体,反射罩180具有一顶锥部181及一底锥部182,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罩180的底锥部182位于导热单元130上方,底锥部182可接触导热本体131的顶部131a。LED发光模块110的发光源111被反射罩180围绕,透光盖190覆盖反射罩180,在本实施例中,透光盖190覆盖反射罩180的顶锥部181。
[0033]请参阅图3及图4,反射罩180的顶锥部181至壳体170之间具有一第四间距G4,反射罩180的底锥部182至壳体170之间具有一第五间距G5,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间距G5不小于第四间距G4,反射罩180与壳体170之间形成有一气体流动空间S。壳体170的对流孔171a连通气体流动空间S,且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与导热本体131的顶部131a之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道L2。对流孔171a、气体流动空间S及第二气流通道L2构成一空气流道,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与导热本体131的底部131b之间形成一第三气流通道L3。
[0034]请参阅图4,当LED发光模块通电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可以通过导热单元130的导热肋条132传导至导热本体131,且由于散热单元140的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热耦合于导热本体131,因此可将热能传至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以增加散热面积。此外由于壳体170的对流孔171a连通高效散热的LED灯具100外在的空气环境及气体流动空间S,因此高效散热的LED灯具100外在的空气会经由对流孔171a流动至气体流动空间S、第二气流通道L2、第一气流通道L1、第三气流通道L3、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151、第一环状结合件152的第一穿孔152c、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153及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161、第二环状结合件162的第二穿孔162c及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163,再通过对流孔171a排出。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对流的方式来提高空气冷热交换的散热效能,并且由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50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之间的第一间距Gl所形成的第一气流通道L1、第一散热鳍片模块50与导热本体131的顶部131a之间的第二间距G2所形成的第二气流通道L2以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60与导热本体131的底部131b之间的第三间距G3所形成的第三气流通道L3,使得空气可快速对流,以避免LED发光模块HO所产生的热能被限制于壳体170中,而造成LED灯具的发光模块受热损坏而无法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快速对流及增加散热面积,以产生高效的散热效果,其具有增加LED灯具100的使用寿命的功效。
[0035]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一 LED发光模块,其具有一发光源; 一散热装置,LED发光模块设置于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一导热单元及一散热单兀,所述导热单兀具有一导热本体,导热本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及一外表面;所述散热单元具有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热耦合导热本体的外表面,且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及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并形成一第一气流通道,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与顶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与导热本体的底部之间具有一第三间距;以及 一壳体,其具有一管状本体及一由管状本体所环绕的容置空间,管状本体具有若干个贯穿管状本体的对流孔,LED发光模块及散热装置设置于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具有一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一第一环状结合件及一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第一环状结合件具有一第一内环面、一第一外环面及若干个第一穿孔,第一内环状散热鳍片结合于第一内环面,第一外环状散热鳍片结合于第一外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模块具有一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一第二环状结合件及一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第二环状结合件具有一第二内环面、一第二外环面及若干个第二穿孔,第二内环状散热鳍片结合于第二内环面,第二外环状散热鳍片结合于第二外环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散热的LED灯具还包括一反射罩,反射罩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LED发光模块的发光源被反射罩围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为一锥状体,反射罩具有一顶锥部及一底锥部,顶锥部至壳体之间具有一第四间距,底锥部至壳体之间具有一第五间距,第五间距不小于第四间距。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一气体流动空间,壳体的对流孔连通气体流动空间,且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与顶部之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道,对流孔、气体流动空间及第二气流通道构成一空气流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与底部之间形成一第三气流通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本体具有一内表面,导热单元另具有若干个导热肋条,导热肋条结合于内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散热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模块设置于导热肋条末端的一固定座上。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4187314SQ201420519565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0日
【发明者】谢达敏 申请人:谢达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