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交通信号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2850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交通信号灯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交通信号灯支架。



背景技术: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动车的大幅度增加,许多城市都面临着道路拥堵的问题,为此这些城市都实施了道路加宽政策,让城市车载流动能力得到加强,但道路的变宽,原有的路口红绿灯指示装置就需要拔起,从新购置或安装,费时费力。现有的交通信号灯灯架,基本上都是固定式,即安装好之后,不能调整,如果道路的规划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安装时,则必须通过拆除的方式更换其他适合拓宽后道路交通信号灯灯架,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交通信号灯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交通信号灯支架,包括基座柱,基座柱内套设有竖直柱,竖直柱上部与水平套筒相连接,水平套筒内部设置有水平柱,水平柱左端设置有交通信号灯,基座柱上设置有驱动竖直柱上下移动的竖直升降机构,水平套筒上设置有驱动水平柱左右移动的水平移动机构。

进一步的,水平套筒与竖直柱之间设置有斜撑加强柱。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柱上的下机箱,下机箱内设置有由升降电机驱动的升降齿轮,竖直柱上设置有与升降齿轮相啮合传动的竖直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水平套筒上的上机箱,上机箱内设置有由水平电机驱动的水平齿轮,水平柱上设置有与水平齿轮相啮合传动的水平齿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不仅可以调整交通信号灯高度,也可以调整交通信号灯位置的长度,以实新对拓宽后的道路的适应。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竖直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平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柱;2-竖直柱;3-水平套筒;4-水平柱;5-斜撑加强柱;6-交通信号灯;7-竖直升降机构;701-下机箱;702-升降齿轮;703-竖直齿条;8-水平移动机构;801-上机箱;802-水平齿轮;803-水平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可调节交通信号灯支架,包括基座柱1,基座柱1内套设有竖直柱2,竖直柱2上部与水平套筒3相连接,水平套筒3内部设置有水平柱4,水平柱4左端设置有交通信号灯6,基座柱1上设置有驱动竖直柱2上下移动的竖直升降机构7,水平套筒3上设置有驱动水平柱4左右移动的水平移动机构8。

在本实施例中,为增强整体结构强度,水平套筒3与竖直柱2之间设置有斜撑加强柱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升降机构7包括设置在基座柱1上的下机箱701,下机箱701内设置有由升降电机驱动的升降齿轮702,竖直柱2上设置有与升降齿轮702相啮合传动的竖直齿条7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移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水平套筒3上的上机箱801,上机箱801内设置有由水平电机驱动的水平齿轮802,水平柱4上设置有与水平齿轮802相啮合传动的水平齿条803。

在本实施例中,当道路进行拓宽时,可以通过本支架对交通信号灯6的伸出长度及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道路的变化,不用再因为道路的变化,而重新购置和安装一套交通信号灯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