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可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543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个体化可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个体化可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骨组织缺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可由创伤、肿瘤、骨疾以及骨生长异常等原因造成。在治疗骨组织缺损后通常需要对受损的骨组织进行固定,以促进损伤部位愈合。目前,病患在脚踝与小腿骨损伤恢复过程中大多采用夹板和石膏来保护受损伤的部位。夹板虽然可以限制关节的运动,防止受伤部位进一步损伤或通过防止与损伤有关的运动而允许关节痊愈,但其需要利用带子以缠绕的方式将夹板固定至病人的身体上,操作繁琐,与受损伤部位不能完全贴合,且透气性差,在进行拆卸的时候还会存在造成损伤部位二次骨折或移位的可能。

石膏通常由灰浆或纤维玻璃制成,围绕受伤部位以保持骨折部位稳定进而促进骨损伤部位愈合。虽然石膏可以对受损伤的部位进行固定,但由于石膏不透气、不吸汗,长时间佩戴会造成皮肤溃烂;且石膏还存在制作繁琐、较笨重,也不能沾水的问题。此外,由于患者骨损伤时一般都会发生肿胀,医生在为患者制定石膏模型的时候患者受伤部位暂未消肿,此时制成的石膏在安置到患者受伤部位时存在受伤部位已消肿而导致石膏不能很好地与损伤部位贴合,进而无法实现对损伤部位的时时固定作用。

此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05041592号公开了一种组设于患者脚踝上用于固定骨损伤部位的脚踝用固定支架,其包括从患者脚踝两侧固定于患者脚踝上的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以及由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围设形成的收容患者脚踝的收容空间。该第一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第二固定架的一侧凹陷设有与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卡扣对应的第二扣持槽,第一固定架的另一侧凹陷形成有第一扣持槽,第二固定架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固定架的第一扣持槽对应的第二卡扣。第一固定架具有位于第一扣持槽内的第一凸台,第二固定架具有位于第二扣持槽内的第二凸台。

上述脚踝用固定支架通过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卡扣与第二固定架位于第二扣持槽内的第二凸台卡扣、第二固定架的第二卡扣与第一固定架位于第一扣持槽内的第一凸台卡扣以使受损伤的脚踝收容于由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中,实现其对受损伤的部位进行固定的目的。由于该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大小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在患者骨损伤发生肿胀时可对患者骨损伤部位进行稳定固定,但在患者骨损伤部位消肿时,收容空间相对患者骨损伤部位较大,此时,上述脚踝用固定支架无法对患者骨损伤部位进行良好固定进而会出现骨损伤部位畸形的问题。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个体化可调节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并可对处于不同肿胀程度的患者骨损伤部位实现良好固定的个体化可调节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个体化可调节支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个体化可调节支架,组设于患者骨损伤部位,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以及由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围设形成并用于收容患者骨损伤部位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片体相对两侧均延伸设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包括由第一片体外表面延伸设置的两个间隔设置的扣持臂以及设于扣持臂末端的扣持勾,所述第二片体的相对两侧均设有与第一片体的卡扣对应的扣环组件,所述扣环组件包括可分别与第一片体的卡扣的扣持勾配合的第一扣环与第二扣环,所述收容空间大小随着所述第一片体的扣持勾可选择地与第二片体的第一扣环、第二扣环的卡扣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还具有形成于两扣持臂之间并用于收容受外力挤压的扣持臂的间隙,所述扣持勾呈远离所述间隙的方向延伸设于所述扣持臂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具有由第一片体的外表面凸伸设置的弧状主体,所述两扣持臂设于所述主体末端相对两侧位置,所述间隙延伸至所述主体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的两扣持臂是由所述主体末端沿其弧面所在切线方向延伸设置的。

进一步地,所述扣环组件是由第二片体的外表面凸伸设置的,其与第二片体相应部位围设形成有收容第一片体的卡扣的扣持臂的扣持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片体的第一扣环与第二扣环呈间隔状设置,所述第二片体具有形成于第一扣环与第二扣环之间并收容第一片体的卡扣的扣持勾的狭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片体的卡扣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片体的扣持槽的宽度大致相同,所述第一片体的扣持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片体的扣环组件的长度,所述第二片体的狭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片体的卡扣的扣持勾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片体的第一扣环相对于所述第二扣环更加靠近所述第一片体的卡扣,所述第二片体的扣持槽与所述狭槽呈垂直连通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片体上设有多个呈不规则状设置的透气孔,所述第二片体上设有多个呈不规则状设置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个体化可调节支架是根据患者骨损伤部位的表皮扫描数据重构的三维模型设计后通过熔融沉积方式或选择性激光烧结方式一体制成,所述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均呈“L”形弧片状设置,所述第二片体的扣环组件呈“凵”形凸设于第二片体上。

本发明的个体化可调节支架通过第一片体的卡扣的扣持勾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片体的扣环组件的第一扣环或第二扣环卡扣,以调整由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围设形成并用于收容患者骨损伤部位的收容空间的大小,从而实现根据患者骨损伤部位肿胀情形对骨损伤部位实现良好固定的目的,避免因患者骨损伤部位在治疗过程中因肿胀程度不同导致无法对骨损伤部位起到固定造成骨损伤部位畸形的问题,结构简单,装拆操作方便,并可避免对骨损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个体化可调节支架的立体组合图,其中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处于第一种锁扣状态。

图2为本发明个体化可调节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中圆圈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个体化可调节支架的立体组合图,其中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处于第二中锁扣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请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是根据患者骨损伤部位(未图示)的表皮扫描数据重构的三维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制成的,其组设于患者骨损伤部位(未图示)对骨损伤部位起固定作用,以促进受损伤的骨尽快愈合。该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包括从患者骨损伤部位(未图示)相对的两个方向组设于患者骨损伤部位(未图示)的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以及由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3。所述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均呈弧片状设置,所述收容空间3用于收容患者骨损伤部位。

本实施例中的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是根据患者脚踝皮肤的扫描数据重构的三维模型设计后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制成的,其组设于患者脚踝(未图示)对受伤脚踝(未图示)进行固定,其从患者脚踝前后两侧组设于患者脚踝。该实施例中的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大致呈两端开口的“L”形管状设置。优选地,该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可以采用聚乳酸(PLA)通过熔融沉积方式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尼龙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方式一体成型。

请重点参阅图1与图3所示,所述第一片体1大致呈“L”形弧片状设置,其上设有多个呈不规则状设置的透气孔10。所述第一片体1相对两侧均延伸设有多个卡扣11。所述卡扣11成对设于第一片体1相对两侧。位于第一片体1同一侧的卡扣11呈间隔状设置。所述卡扣11是由第一片体1的外表面沿其弧面所在切线方向延伸设置的。所述每一卡扣11包括由第一片体1的外表面凸伸设置的弧状主体113、由主体113末端分叉延伸设置的两个扣持臂110、设于扣持臂110末端的扣持勾111以及形成于两个扣持臂110之间的间隙112。

所述两扣持臂110是由主体113末端沿其弧面所在切线方向延伸设置的。所述两扣持臂110分别设于主体113末端的相对两侧位置处。所述间隙112位于两扣持臂110之间并延伸至主体113的末端,用于在两扣持臂110受外力挤压时提供扣持臂110弹性变形的收容空间。所述扣持勾111是由扣持臂110末端朝远离间隙112方向延伸设置的。所述扣持勾111可与第二片体2的相应部位锁扣,用于将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固定在一起。所述扣持臂110可在外力挤压扣持勾111时朝间隙112内相向运动,发生弹性变形。所述扣持勾111呈梯形状设于扣持臂110末端。

请重点参阅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二片体2大致呈“L”形弧片状设置,其上设有多个呈不规则状设置的通孔20。所述通孔20作透气用。所述第二片体2的相对两侧分别凸伸设有多个与第一片体1的卡扣11对应的扣环组件21。所述扣环组件21大致呈“U”形设于第二片体2相对两侧,其与第二片体2相应部位围设形成有供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臂110穿过的扣持槽22。所述扣持槽22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宽度大致相同。所述扣环组件21包括成对设于第二片体2外表面的第一扣环210与第二扣环211。所述第一扣环210与第二扣环211均呈“U”形设置。所述第一扣环210与第二扣环211均可与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卡扣。

所述第一扣环210与第二扣环211呈间隔状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与扣持槽22垂直的狭槽212。所述狭槽212与扣持槽22连通并将扣持槽22分成两部分。所述狭槽2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的长度,用于在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与第二片体的第一扣环210卡扣时容纳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所述第一扣环210相对于第二扣环211更靠近第一片体1的卡扣11。所述第一扣环210与第二扣环211均是由第二片体2的外表面凸伸设置的。所述第一扣环210与第二扣环211均呈“凵”形设于第二片体2上。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臂110的长度大于第二片体2的扣环组件21的长度。

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可选择地与第二片体2的扣环组件21中的第一扣环210、第二扣环211扣持,可以调整收容空间3的大小,以实现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根据患者骨损伤部位肿胀情况来分不同情形可调节地固定骨损伤部位。具体地,当患者骨损伤部位肿胀未消肿时,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与第二片体2的扣环组件21的第一扣环210扣持,使得由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3较大,进而可收容未消肿情况下的患者骨损伤部位,请参图4所示。此时,所述第一片体1与所述第二片体2处于第二种锁扣状态。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臂110收容于第二片体2的扣持槽22中并与第二片体1的第一扣环210朝向扣持槽22的壁部抵接,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收容于第二片体2形成于第一扣环210与第二扣环211之间的狭槽212中。

当患者骨损伤部位消肿时,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与第二片体2的扣环组件21的第二扣环211扣持,使得由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3较小,进而可收容消肿后的患者骨损伤部位,请参图1与图3所示。此时,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处于第一种锁扣状态。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臂110收容于第二片体2的扣持槽22中并分别与第一扣环210、第二扣环211朝向扣持槽22中的壁部抵接,所述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穿出扣持槽22之外。

当需要将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自患者骨损伤部位拆卸时,仅需施力按压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使扣持勾111脱离第二片体2的扣环组件21的第一扣环210或第二扣环211即可实现将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分开,进而实现将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自患者骨损伤部位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并可避免在装拆过程中对骨损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本发明的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通过第一片体1的卡扣11的扣持勾111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片体2的扣环组件21的第一扣环210或第二扣环211卡扣,以 调整由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3的大小,进而实现根据患者骨损伤部位肿胀情形对骨损伤部位进行固定,避免因骨损伤部位固定不佳导致畸形的问题,结构简单,装拆操作方便,并可避免对骨损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此外,本发明的个体化可调节支架100是根据患者骨损伤部位的医学图像数据重构的模型设计后通过熔融沉积方式或选择性激光烧结方式一体制造而成,可与患者骨损伤部位高度匹配,进而实现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并且加工制造简单。

综上,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