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节能灯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835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节能灯的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节能灯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LED节能灯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节能照明的发展趋势下,产品的应用节能开始延伸到产品制造节能环保,提高产品各零件的利用率是节能的主要措施,LED灯的灯珠本身在实验室的数量可达到150lm/W,但实际产品其光效在90lm/W左右,其影响光效有驱动电源的功率损耗、灯罩的损耗等因素以外,灯体的温度与铝基板的温度影响光效的提高。

温度升高会降低LED的发光效率,温度影响LED光效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升高,电子与空穴的浓度会增加,禁带宽度会减小,电子迁移率将减小。(2)温度升高,势阱中电子与空穴的辐射复合几率降低,造成非辐射复合(产生热量),从而降低LED的内量子效率。(3)温度升高导致芯片的蓝光波峰向长波方向偏移,使芯片的发射波长和荧光粉的激发波长不匹配,也会造成白光LED外部光提取效率的降低。(4)随着温度上升,荧光粉量子效率降低,出光减少,LED的外部光提取效率降低。(5)硅胶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硅胶内部的热应力加大,导致硅胶的折射率降低,从而影响LED光效。

目前,LED基板都是采用铝基板作为印刷板,由于其散热性能差,采用铝材质的导热散热片,其体积大、重量重,由于铝基板是导体,在组装时又要考虑加绝缘材料,成本增高。因此需要一种高导热 LED基板来解决现在有技术中存在的基板温度过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LED基板和结构,其散热性、绝缘性能好,可减少灯泡的体积,降低材料加工。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节能灯的结构,包括基板主体,其特征是基板主体为碳化硅板,碳化硅板上设有安装槽,设有LED发光体位于安装槽内,安装槽的两端设有穿孔,电源线通过穿孔与LED发光体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基板主体背面设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通过电源线与LED发光体相连接,基板主体上连接有灯座和灯头,电源模块位于灯座内。

具体实施时,上述LED发光体设在安装槽内,发光体根据需要一根或数根不等。上述LED发光体通常有序排列,设在安装槽内。

碳化硅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碳化物,分子式为SiC。通常是由二氧化硅和碳在通电后2000℃以上的高温下形成的。碳化硅理论密度是3.18克每立方厘米,其莫氏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在9.2-9.8之间,显微硬度3300千克每立方毫米,由于它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及较高的高温强度等特点。碳化硅制品的导热率很高,热膨胀系数较小,抗热震性很高、绝缘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化硅板作为基板,其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低的热膨胀性,导热快,导热系数比普通铝基板高很多。由于该材料的本身导热性能好,克服了目前LED节能灯导热效果不好的问题,延长了LED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在LED节能灯(尤其是大功率LED 节能灯)的组装过程中无需铝材质的导热散热片,大大减轻了线路板本身的重量,减少了灯杯的体积,大大降低了LED节能灯的成本。碳化硅板作为基板,提高了散热效果,防止基板工作时散热的热能的聚积,影响LED节能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化硅板作为基板,提高了散热效果,可不使用散热片,减少了体积,提高LED节能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主体与电源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化硅板 2、安装槽 3、LED发光体 4、穿孔 5、电源线 6、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和图2中,一种LED节能灯的结构,包括基板主体,基板主体呈圆形结构,基板主体为碳化硅板1,碳化硅板1上设有安装槽2,LED发光体3设在安装槽2内,安装槽2的两端设有穿孔4,电源线5通过穿孔4与LED发光体3相连接,碳化硅板1背面设有电源模块6,电源模块6通过电源线3与LED发光体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化硅板作为基板,其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低的热膨胀性,导热快,导热系数比普通铝基板高很多。由于该材料的本身导热性能好,克服了目前LED节能灯导热效果不好的问题,延长了LED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在LED节能灯(尤其是大功率LED节 能灯)的组装过程中无需铝材质的导热散热片,大大减轻了线路板本身的重量,减少了灯杯的体积,大大降低了LED节能灯的成本。碳化硅板作为基板,提高了散热效果,防止基板工作时散热的热能的聚积,影响LED节能灯的稳定性。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