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间行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046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昼间行驶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昼间行驶灯。



背景技术:

昼间行驶灯又名LED昼行灯、白天行车灯、LED日间行车灯,是用于车辆白天行驶的新型灯。白天开车灯的目的不是让驾驶员看清道路或者美化外观,而是让别人尽早发现自己,供给车辆的被辨识性,比如在雪天,白色的车体很容易让人驾驶员辨别错误,再比如雾天,更需要开灯。其实,日间行车灯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在于雅观,因此它是一项真正的安全设备。

但是,现有的昼间行驶灯大多存在散热效果差,工作一段时间后灯内温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昼间行驶灯,其具有优良的散热性能,可以长时间持续工作而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

一种昼间行驶灯,其包括灯壳、灯罩、反光结构以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灯壳为金属材质且其上设置有光线口,灯壳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结构,灯罩可拆卸连接于灯壳上且罩住光线口,反光结构包括多个反光碗,发光二极管有多个且与多个反光碗一一对应,多个反光二极管分别位于多个反光碗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散热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多个第一散热片均呈波浪形且设置于灯壳的底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散热结构还包括多个平直的第二散热片,多个第二散热片沿灯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散热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片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灯壳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散热口,多个散热口分别对应多个第一散热片。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灯壳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带有开口的导向罩,多个导向罩与多个散热口一一对应,多个导向罩分别罩住多个散热口,多个导向罩的开口朝向相应的第一散热片。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灯罩通过螺钉安装于灯壳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灯罩上设置有定位凸起,灯壳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匹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定位凸起内设置有供螺钉穿过的安装通孔,定位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螺钉匹配的安装螺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发光二极管均为红色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灯罩为亚克力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昼间行驶灯包括灯壳、灯罩、反光结构以及发光二极管,并且在现有灯壳的基础上增设了散热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性能,促进热量的散出,以避免灯内温度过高,使得整个昼间行驶灯能长时间持续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昼间行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昼间行驶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灯壳100;

第一散热片110;

第二散热片120;

导向罩130;

灯罩200;

螺钉300;

反光碗400;

发光二极管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昼间行驶灯,其包括灯壳100、散热结构、灯罩200、反光结构以及发光二极管500。

其中,灯壳10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保证其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具体地,金属材料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中,灯壳100采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导热性能优良,且具有成本低廉,加工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作本实施例中的灯壳100的材料。灯壳100整体呈长方体形且一侧设置有光线口。

散热结构设置于灯壳100的外壁上且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110和多个第二散热片120。多个第一散热片110和第二散热片120均为铝合金金属片且焊接于灯壳100的底部。具体地,多个第一散热片110均呈波浪形,且均垂直于灯壳100底部的平面。多个第一散热片110呈矩形阵列排布,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十个且呈两排五列排布。

设置多个波浪形的第一散热片110的目的在于提高灯壳100底部与周围空间的接触面积,灯内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底部,然后通过多个第一散热片110快速地散发到周围空气中,从而有效提高本昼间行驶灯的散热效果。

多个第二散热片120均呈平直状,且也均垂直于灯壳100底部的平面。多个第二散热片120沿灯壳10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六个,每个第二散热片120将相邻两列第一散热片110分隔开来。每个第一散热片11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片120焊接连接。

设置多个平直的第二散热片120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进一步增大灯壳100底部与周围空间的接触面积,更有效地提高本昼间行驶灯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一散热片110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散热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本昼间行驶灯的散热性能,本实施例中,灯壳100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口。多个散热口与多个第一散热片110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散热口可以有效促进灯内的热量从灯壳100内散出,有效提高整个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

同时,为了防止散出的热量回流,同时更好地促进热量的散发,本实施例中,灯壳100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导向罩130,多个导向罩130与多个散热口一一对应,多根导向罩130分别罩住多个散热口。每个导向罩130均设置有开口,开口的方向正对相应的第一散热片110的侧壁。

设置多个导向罩130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热量回到灯壳100内,另一方面可以将热量导向第一散热片110,从而可以更高效地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以提高整个散热结构的散热性能。

本实施例中,灯罩200为透明材料制成,透明材料有很多种,例如本实施例中的亚克力材料。亚克力,又叫PMMA或亚加力,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其不但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透光性,以降低光线通过时的损耗,同时具有化学性能稳定性,耐候性强,方便加工,外观优美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用作本实施例中的灯罩200的材料。

灯罩200整体呈长方形,且边缘设置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围成的空腔的形状和尺寸与灯壳100设置有光线口的一侧的形状和尺寸匹配,以便灯罩200的安装,同时可以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灯罩200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灯壳100上且罩住光线口。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很多,本实施例中,灯罩200采用螺钉300与灯壳100相连。具体地,灯罩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通孔,灯壳100的两端则设置有两个安装螺孔,两个安装螺孔和两个安装通孔一一对应。螺钉300设置有两颗,两颗螺钉300的螺柱分别穿过安装通孔后锁入相应的安装螺孔内,头部分别压住灯罩200的外壁,从而实现灯罩200和灯壳100的连接。螺钉300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的特点。

为了提高车罩和车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灯罩200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可以为各种形状,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圆柱形,相应地,灯壳100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与定位凸起匹配,以便两者相互配合。

设置定位凸起和定位凸台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方便灯罩200和灯壳100装配时快速准确地定位,另一方面增大灯罩200和灯壳1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灯罩200和灯壳100的连接强度,保证整个昼间行驶灯的结构稳定性。

而为了简化灯罩200和灯壳100的结构,方便灯罩200和灯壳100的加工,本实施例中,供螺钉300穿过的安装通孔设置于定位凸起内部,与螺钉300匹配的安装螺孔设置于定位凹槽的底部。这样,安装通孔和定位凸起以及安装螺孔和定位凹槽就可以共用相应的空间,从而有效简化灯罩200和灯壳100的结构,同时方便灯罩200和灯壳100的加工。

本实施例中,反光结构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灯壳100的产的长度方向相同。反光结构包括多个反光碗400,多个反光碗400沿反光结构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

发光二极管500有多个且与多个反光碗400一一对应,多个反光二极管分别位于多个反光碗400内。

发上述光二极管可以采用各种色彩,为了提高本昼间行驶灯的醒目效果,使得其他车辆的驾驶员及时地注意到自己,本实施例中,多个发光二极管500均采用红色发光二极管500。红色相当于白色而言色彩更加鲜明,更容易被其它车辆的驾驶员观察到,从而及时地作出相应的操作,以保证行车安全。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驱动发光二极管500发光,灯壳100内必然还设置有相应的电路板和相关的电子元器件,但是上述电路板等为现有技术,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昼间行驶灯包括灯壳100、灯罩200、反光结构以及发光二极管500,并且在现有灯壳100的基础上增设了散热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性能,促进热量的散出,以避免灯内温度过高,使得整个昼间行驶灯能长时间持续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昼间行驶灯,其整体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昼间行驶灯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灯罩200和灯壳100的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中,灯罩200和灯壳100以卡接的形式相连。具体地,灯罩200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具有弹性的卡扣,而灯壳100对应部位设置有多个挡块,多个挡块与多个卡扣一一对应,当卡扣抵住相应的挡块的前侧时,只需要用力按压灯罩200,多个卡扣就能产生可恢复的变形,然后越过相应的挡块后恢复,从而抵住挡块的后侧,从而实现灯罩200和灯壳100的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卡接的目的在于其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的特点,可以有效实现灯罩200和灯壳100的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