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
背景技术: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云、水、闪电)等。
目前的许多舞台灯具需要进行各种角度灯光的变换,目前的相关灯具内部结构极其复杂,需要配合何种感应装置实现,成本较高,一旦故障便很难维修,目前缺乏一种简单可行的智能控制灯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该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内部构造简单,简单有效的实现智能控制,解决了现有缺乏简单可行的智能控制灯具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呈圆盘形的且并联的上电磁铁和下电磁铁,所述上电磁铁固连在天花板上,所述上电磁铁的底面为吸附面,所述下电磁铁的顶面为吸附面,所述上电磁铁和下电磁铁之间中心处通过基轴连接,所述基轴内具有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基轴下端内的触头一和位于基轴上端内的触头二,所述触头一通过导线联通所述上电磁铁,所述触头二通过导线联通所述下电磁铁,所述基轴内铰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基轴上端侧壁且固连有呈楔形的拨块一,所述杠杆的下端穿出所述基轴下端侧壁且固连有呈楔形的拨块二,所述拨块一和拨块二的内侧分别固连有金属头一和金属头二,所述金属头一和金属头二分别通过导线联通下电磁铁和上电磁铁,所述金属头一和金属头二分别能够接通触头二和触头二,所述基轴上套设有基盘,所述基盘的上端固连有一对上端固连在所述上电磁铁底面的伸缩杆一,所述基盘的下端固连有一对下端固连在所述下电磁铁顶面的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一和伸缩杆二内固连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连在所述上电磁铁底面或下电磁铁顶面,所述基盘的外壁上铰接有若干根呈环形分布能够上下翻动的导光管,所述导光管的上端内具有呈环形的灯带,所述导光管内固连有透光纸,所述灯带的导线汇集于一根伸缩杆三内,所述伸缩杆三上下端分别固连于上电磁铁底面和基盘顶面上。
本灯具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接通电源后,以先触发上电磁铁为例,上电磁铁的吸附面吸附基盘向上运动,基盘向上运动迫使拨块一进入基轴内,金属头一接触触头二,此时拨块二在杠杆原理下弹出,上电磁铁断电,且下电磁铁通电,此时基盘又向下运动,以此原理实现往复动作,在次动作过程中,导光管在铰接铰接下实现上下翻动动作,在透光纸的作用下,形成呈区域规律性变换的灯光散射,满足了舞台灯光的需求。伸缩杆一和伸缩杆二实现基盘的平稳运动,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基盘的运动得到缓冲,实现平稳。由于灯带需要做上下运动,通过伸缩杆三的设置,导线的长度大于伸缩杆的长度,使导线不会被扯断。本装置没有任何传感装置,内部构造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简单有效的实现智能控制。
上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中,所述基盘的外壁固连有呈“冂”字形的铰接座一,所述铰接座一上插设有插轴,所述铰接座一的上端具有倾斜设置的阻挡部一,所述铰接座一下端具有阻挡部二,所述阻挡部一和阻挡部二形成钝角,所述插轴上铰接有呈“冂”字形的铰接座二,所述铰接座二内固连有所述导光管,所述导光管的运动受限于所述阻挡部一和阻挡部二。
通过阻挡部一和阻挡部二实现导光管的固定角度转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中,所述上电磁铁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基轴内的导线和灯带处的导线通过通孔穿出。
通孔内具有穿出导线,经过加工得到导线总成实现与零火线的连接。
上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中,所述透光纸由各种颜色的透光膜裁剪而成,所述透光纸的颜色不少于两种。
使灯光散射绚丽,观感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具有以下优点:
1、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内部构造简单,简单有效的实现智能控制。
、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通过伸缩杆三的设置,导线的长度大于伸缩杆的长度,使导线不会被扯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中导光管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中铰接座一和铰接座二结果爆炸图。
图4是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中基轴内结构剖视图(剖面线未打)。
图中,1、上电磁铁;2、下电磁铁;3、基轴;4、触头一;5、触头二;6、杠杆;7、拨块一;8、拨块二;9、金属头一;10、金属头二;11、基盘;12、伸缩杆一;13、伸缩杆二;14、导光管;15、灯带;16、透光纸;17、伸缩杆三;18、铰接座一;19、插轴;20、阻挡部一;21、阻挡部二;22、铰接座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包括呈圆盘形的且并联的上电磁铁1和下电磁铁2,上电磁铁1固连在天花板上,上电磁铁1的底面为吸附面,下电磁铁2的顶面为吸附面,上电磁铁1和下电磁铁2之间中心处通过基轴3连接,基轴3内具有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位于基轴3下端内的触头一4和位于基轴3上端内的触头二5,触头一4通过导线联通上电磁铁1,触头二5通过导线联通下电磁铁2,基轴3内铰接有杠杆6,杠杆6的上端穿出基轴3上端侧壁且固连有呈楔形的拨块一7,杠杆6的下端穿出基轴3下端侧壁且固连有呈楔形的拨块二8,拨块一7和拨块二8的内侧分别固连有金属头一9和金属头二10,金属头一9和金属头二10分别通过导线联通下电磁铁2和上电磁铁1,金属头一9和金属头二10分别能够接通触头二5和触头二5,基轴3上套设有基盘11,基盘11的上端固连有一对上端固连在上电磁铁1底面的伸缩杆一12,基盘11的下端固连有一对下端固连在下电磁铁2顶面的伸缩杆二13,伸缩杆一12和伸缩杆二13内固连弹簧,弹簧一端固连在上电磁铁1底面或下电磁铁2顶面,基盘11的外壁上铰接有若干根呈环形分布能够上下翻动的导光管14,导光管14的上端内具有呈环形的灯带15,导光管14内固连有透光纸16,灯带15的导线汇集于一根伸缩杆三17内,伸缩杆三17上下端分别固连于上电磁铁1底面和基盘11顶面上。
本灯具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接通电源后,以先触发上电磁铁1为例,上电磁铁1的吸附面吸附基盘11向上运动,基盘11向上运动迫使拨块一7进入基轴3内,金属头一9接触触头二5,此时拨块二8在杠杆6原理下弹出,上电磁铁1断电,且下电磁铁2通电,此时基盘11又向下运动,以此原理实现往复动作,在次动作过程中,导光管14在铰接铰接下实现上下翻动动作,在透光纸16的作用下,形成呈区域规律性变换的灯光散射,满足了舞台灯光的需求。伸缩杆一12和伸缩杆二13实现基盘11的平稳运动,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基盘11的运动得到缓冲,实现平稳。由于灯带15需要做上下运动,通过伸缩杆三17的设置,导线的长度大于伸缩杆的长度,使导线不会被扯断。本装置没有任何传感装置,内部构造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简单有效的实现智能控制。
基盘11的外壁固连有呈“冂”字形的铰接座一18,铰接座一18上插设有插轴19,铰接座一18的上端具有倾斜设置的阻挡部一20,铰接座一18下端具有阻挡部二21,阻挡部一20和阻挡部二21形成钝角,插轴19上铰接有呈“冂”字形的铰接座二22,铰接座二22内固连有导光管14,导光管14的运动受限于阻挡部一20和阻挡部二21。通过阻挡部一20和阻挡部二21实现导光管14的固定角度转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电磁铁1具有贯穿的通孔,基轴3内的导线和灯带15处的导线通过通孔穿出。通孔内具有穿出导线,经过加工得到导线总成实现与零火线的连接。
透光纸16由各种颜色的透光膜裁剪而成,透光纸16的颜色不少于两种。使灯光散射绚丽,观感强。
本智能控制的舞台灯具内部构造简单,简单有效的实现智能控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