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037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潜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



背景技术:

rov(remoteoperatedvehicle,无人遥控潜水器)是用于水下观察、检查和施工的水下机器人。微型rov自带能源,运行灵巧,携带有微型摄像机和传感器,可以扩展载人潜水器的观测范围,能深入载人潜水器不便或不能进入的狭小危险区域进行工作。

rov上的水下照明模块作为一种为无人遥控潜水器的拍照和航行提供亮度的设备,在满足亮度的同时还要保证密封性、抗水压的能力和散热能力;针对上述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无人遥控潜水器模块来满足上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能够解决一般的潜水器照明模块无法再满足亮度的条件下保证密封性、抗水压能力和散热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壳体、罩盖设备和芯套;所述壳体的两端导通,罩盖设备连接在壳体的一端,芯套设置壳体内且芯套的一端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壳体呈圆柱筒状结构,壳体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该端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凸透镜安装槽和第一o型圈密封槽;壳体的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与芯套端部装配的连接孔;

所述罩盖设备包括凸透镜、灯罩和第一o型圈;所述灯罩的内壁上设置有凸透镜限位台阶,所述灯罩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灯罩设备的凸透镜、第一o型圈和灯罩互相配合连接在壳体上带外螺纹的一端;

所述芯套包括内芯、底板和第二o型圈;所述底板的直径与壳体外径相同,底板上设置有与壳体另一端的连接孔装配的螺纹孔,所述底板与壳体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芯与底板之间的衔接处设置有容纳第二o型圈的密封槽;所述内芯呈圆柱结构,内芯上沿着轴线方向开有半圆柱式的缺口,该缺口上安装有控制板且在内芯上靠近凸透镜的端部设置有与控制板相连的led灯片。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壁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安装抱箍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与底板之间采用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内芯与底板的整体式设计,且底板的直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同,这样保证了导热性的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中在壳体的两端均采用o型圈结构来密封;这种静密封的方式便于频繁拆卸且适应工作压强较低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的芯套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包括壳体1、罩盖设备2和芯套3;所述壳体1的两端导通,罩盖设备2连接在壳体1的一端,芯套3设置壳体1内且芯套3的一端与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

壳体1呈圆柱筒状结构,壳体1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该端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凸透镜安装槽和第一o型圈密封槽;壳体1的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与芯套3端部装配的连接孔。

罩盖设备2包括凸透镜21、灯罩22和第一o型圈23;所述灯罩22的内壁上设置有凸透镜21限位台阶,所述灯罩2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灯罩设备2的凸透镜21、第一o型圈23和灯罩互相配合连接在壳体1上带外螺纹的一端。

芯套3包括内芯31、底板32和第二o型圈33;所述底板32的直径与壳体1外径相同,底板32上设置有与壳体1另一端的连接孔装配的螺纹孔,所述底板32与壳体1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芯31与底板32之间的衔接处设置有容纳第二o型圈33的密封槽;所述内芯31呈圆柱结构,内芯31上沿着轴线方向开有半圆柱式的缺口34,该缺口34上安装有控制板且在内芯上靠近凸透镜的端部设置有与控制板相连的led灯片35。

壳体1外壁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安装抱箍的凹槽11。

内芯31与底板32之间采用一体成型。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罩盖设备和芯套;所述壳体的两端导通,罩盖设备连接在壳体的一端,芯套设置壳体内且芯套的一端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内芯与底板的整体式设计,且底板的直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同,这样保证了导热性的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中在壳体的两端均采用O型圈结构来密封;这种静密封的方式便于频繁拆卸且适应工作压强较低的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凌宏杰;彭冲;姚震球;王志东;卞子玮;戴晓强;曾庆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7.08.11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