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401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照明灯具,大多包括灯管,灯管内设有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灯板固定板,以及安装在灯板固定板上的灯板。灯板安装在灯板固定板上后,需要与灯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目前采用的固定连接方式有:利用螺钉,将灯板和灯板固定板固定在一起。但是螺钉具有一定的重量,利用螺钉固定后增加了整体灯具的重量,使灯具安装使用时存在重量的困扰。利用双面胶,在灯板和灯板固定板之间设置双面胶,通过粘合的方式将灯板和灯板固定板连接在一起。但是双面胶的粘性,给灯具的维修带来了诸多不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具,该灯具的灯板固定板上设有与其一体结构设置的支耳,该支耳可将灯板和灯板固定板压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增加重量带来的困扰,也解决了粘合的维修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灯具,包括灯板,以及安装所述灯板的灯板固定板,所述灯板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与其一体结构设置的支耳,每个所述支耳均包括压实部;所有所述支耳分成两排排列设置,两排所述支耳中间的所述灯板固定板区域设置所述灯板,所述压实部位于所述灯板之外。

优选方式为,每个所述支耳的所述压实部与所述灯板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1.6~2.0mm。

优选方式为,每个所述支耳的所述压实部均与所述灯板固定板同向延伸设置。

优选方式为,每个所述支耳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压实部和所述灯板固定板。

优选方式为,每个所述支耳的所述压实部均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收缩形成倾斜边。

优选方式为,两排所述支耳对称排列设置。

优选方式为,每排所述支耳均匀分布排列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灯板上设有若干压实卡槽,所述压实卡槽与所述支耳一对一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灯板固定板的两端还设有限位板,所述灯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卡槽。

优选方式为,所述限位板交错排列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包括灯板,以及安装灯板的灯板固定板,其中灯板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与其一体结构设置的支耳,每个支耳均包括压实部;所有支耳分成两排排列设置,两排支耳中间的灯板固定板区域设置灯板,压实部位于灯板之外。使用时灯板放在两排支耳的中间后,将每个支耳转动让其压实部压在灯板上后,可将灯板与灯板固定板固定在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灯具,既实现了灯板和灯板固定板之间的可靠固定,又是在不增加重量的基础上实现的,使灯具安装使用时无重量的困扰,无维修的困扰。

由于每个支耳的所述压实部与灯板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1.6~2.0mm;该距离使压实部转动后可恰好压在灯板上。

由于每个支耳的压实部均与灯板固定板同向延伸设置;便于支耳的制作。

由于每个支耳的压实部均向远离连接部的方向逐渐收缩形成倾斜边;该倾斜边可使灯板和灯板固定板之间固定更加可靠。

由于灯板上设有若干压实卡槽,压实卡槽与支耳一对一设置;压实卡槽和支耳相配合,使支耳压实操作方便、快速完成。

由于灯板固定板的两端还设有限位板,灯板上设有与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卡槽;限位板与限位卡槽便于灯板的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具的灯板固定板与灯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所带来的技术问题;而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灯板和灯板固定板之间被支耳固定在一起,而支耳与灯板固定板一体结构设置,从而避免了固定所带来的附加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放大图;

图中:1—灯板固定板、2—灯板、20—压实卡槽、21—限位卡槽、3—支耳、30—连接部、31—压实部、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灯具,包括灯板2,以及安装灯板2的灯板固定板1,灯板固定板1上设有多个与其一体结构设置的支耳3,每个支耳3均包括压实部31;所有支耳3分成两排排列设置,两排支耳3中间的灯板固定板1区域用于设置灯板2,压实部31位于灯板2之外。

本实施例每个支耳3的压实部31与灯板固定板1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6~2.0mm,该距离范围与目前的灯具尺寸相符合,让压实部31转动后可恰好压在灯板2上,便于灯具装配。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支耳3的压实部31均与灯板固定板1同向延伸设置,同向设置的方式,使灯板固定板1在切割制作时,一起将支耳3切割制作出来。每个支耳3还包括连接部30,连接部30连接压实部31和灯板固定板1。支耳3的一种优选结构为,其连接部30竖直设在灯板固定板1上,压实部31与灯板固定板1平行设置,也就是支耳3为L形结构。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每个支耳3的压实部31均向远离连接部30的方向逐渐收缩形成倾斜边,该倾斜边可随着支耳3的转动,能够逐渐压在灯板2上,倾斜边可使压实的力集中,让灯板2与灯板固定板1之间被可靠的压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两排支耳3可对称排列设置,并且每排支耳3可均匀分布排列设置。均匀设置的支耳3,可使灯板2与灯板固定板1之间受力均匀,能够提高灯具整体的结构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灯板2上设有多个压实卡槽20,压实卡槽20与支耳3一对一设置,压实卡槽20和支耳3相对应配合后,可使灯板2可靠的与灯板固定板1压在一起,并且在压实操作过程中,灯板2不会移位,让装配操作更加简便。而压实的灯板2和灯板固定板1,也更加可靠。

如图1和图3所示,灯板固定板1的两端还设有限位板4,灯板2上设有与限位板4相适配的限位卡槽22;灯板固定板1两端的限位板4可交错排列设置,使定位效果更加。具体操作时,灯板2放在灯板固定板1上,其上的限位卡槽22与灯板固定板1上的限位板4卡合在一起,那么各支耳3在进行转动压实的过程中,灯板2就不会发生移位,进一步简化了灯具的装配操作。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装配时,灯板2放在两排支耳3的中间后,将每个支耳3转动90°,让每个支耳3压实部31的倾斜边均压在灯板2上,将灯板2与灯板固定板1固定在一起。当所有支耳3均压实后,使灯板2被压在灯板固定板1的上面。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灯具,既实现了灯板2和灯板固定板1之间的可靠固定,又是在不增加重量的基础上实现的,使灯具安装使用时无重量的困扰,也无维修的困扰。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灯具结构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