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组件及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324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组装组件及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组装组件及组装结构,且特别是关于一种非螺锁的组装组件及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主要分为侧光式背光模块及直下式背光模块。背光模块是利用导光板将配置于导光板入光面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导向导光板的出光面,藉以形成均匀的面光源。背光模块中的背板及后盖大多利用螺丝锁附方式进行组装,这样的组装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在拆解过程中,螺丝与螺丝孔容易产生滑牙而失效。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组件及组装结构,便于组装及拆解。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组装组件,适于组装一第一物件及一第二物件。组装组件包括一导引件、至少一定位件、一弹性件及一突伸件。导引件连接于第一物件。至少一定位件可动地配置于导引件内。弹性件配置于导引件内且位于第一物件与至少一定位件之间。突伸件连接于第二物件且突伸至导引件内,其中突伸件具有至少一定位凹部,至少一定位件藉由弹性件的弹性力被限位于一第一位置以定位于至少一定位凹部。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组装结构,包括一第一物件、一第二物件及一组装组件。组装组件包括一导引件、至少一定位件、一弹性件及一突伸件。导引件连接于第一物件。至少一定位件可动地配置于导引件内。弹性件配置于导引件内且位于第一物件与至少一定位件之间。突伸件连接于第二物件且突伸至导引件内,其中突伸件具有至少一定位凹部,至少一定位件藉由弹性件的弹性力被限位于一第一位置以定位于至少一定位凹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组件中,导引件及突伸件分别连接于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突伸件可突伸至导引件内而使导引件内的弹性件藉其弹性力将导引件内的定位件定位于突伸件的定位凹部,从而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藉由组装组件而相结合。上述组装方式不需使用螺丝进行锁附,故可提升组装结构的组装效率并使组装结构能够快速拆解。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组装组件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组装结构的分解图。

图4绘示图1的定位件分离于定位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局部结构侧视图。图2是图1的组装组件的部分构件立体图。图3是图1的组装结构的分解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组装结构50包括一第一物件52、一第二物件54及一组装组件100,其中第一物件52及第二物件54例如分别为背光模块的后盖及背板,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组装组件100包括一导引件110、至少一定位件120(绘示为两个)、一弹性件130及一突伸件140。导引件110例如是塑胶衬套且连接于第一物件52。定位件120例如是圆柱状的钢柱且可动地配置于导引件110内。弹性件130例如是压缩弹簧且配置于导引件110内而位于第一物件52与定位件120之间。突伸件140例如是一体成形地连接于第二物件54的凸耳且突伸至导引件110内。突伸件140具有至少一定位凹部140a(绘示为两个),各定位件120藉由弹性件130的弹性力被限位于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以定位于定位凹部140a。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导引件110及突伸件140分别连接于第一物件52及第二物件54,突伸件140可突伸至导引件110内而使导引件110内的弹性件130藉其弹性力将导引件110内的定位件120定位于突伸件140的定位凹部140a,从而第一物件52及第二物件54藉由组装组件100而相结合。上述组装方式不需使用螺丝进行锁附,故可提升组装结构50的组装效率并使组装结构50能够快速拆解。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导引件110具有一第一末端E1及一第二末端E2,第一末端E1连接于第一物件52,第二末端E2朝向第二物件54,导引件110的内径从第二末端E2往第一末端E1渐增以形成至少一导引斜面110a(绘示为两个)。定位件120藉由导引斜面110a的导引而定位于定位凹部140a。

本实施例的组装组件100更包括一推抵件150,推抵件150例如是铁环且配置于弹性件130与定位件120之间。推抵件150藉由弹性件130的弹性力而将定位件120往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推抵,使定位件120能够确实地藉由弹性件130的弹性力而被定位于定位凹部140a。

承上,本实施例的导引件110具有至少一凸条112(绘示为两个),推抵件150具有至少一凹刻150a(绘示为两个)并藉由凹刻150a而滑设于凸条112,使推抵件150能够稳定地在导引件110内移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导引件110具有一第一开口110b,推抵件150具有一第二开口150b。在进行第一物件52与第二物件54的组装时,使用者可使突伸件140穿过第一开口110b而进入导引件110内,并使突伸件140穿过第二开口150b而延伸至第一物件52与推抵件150之间,使突伸件140的定位凹部140a位于导引件110内,从而定位件120可藉由推抵件150的推抵及导引斜面110a的导引而定位于定位凹部140a。再者,本实施例的导引件110具有一第三开口110c,并藉由第三开口110c而嵌合于第一物件52上的一凸台52a。为了使导引件110与第一物件52的结合更为紧密,可将导引件110胶合于第一物件52及其凸台52a。

以下说明组装结构50的拆解方式。图4绘示图1的定位件分离于定位凹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20的材质可为铁磁性材料(如上述钢柱)。当使用者欲拆解组装结构50时,可如图4所示将磁性件60(如磁铁)置于第一物件52上并对位于组装组件100。此时,定位件120会藉由磁性件60提供的磁吸力而抵抗弹性件140的弹性力,从所述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位置)随着导引斜面110a的导引往第一物件52移动而到达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以分离于定位凹部140a。从而,使用者可将连接于第二物件54的突伸件140移离导引件110,完成第一物件52与第二物件54的拆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组件中,导引件及突伸件分别连接于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突伸件可突伸至导引件内而使导引件内的弹性件藉其弹性力将导引件内的定位件定位于突伸件的定位凹部,从而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藉由组装组件而相结合。上述组装方式不需使用螺丝进行锁附,故可提升组装结构的组装效率并使组装结构能够快速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覆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列表

50:组装结构

52:第一物件

52a:凸台

54:第二物件

60:磁性件

100:组装组件

110:导引件

110a:导引斜面

110b:第一开口

110c:第三开口

112:凸条

120:定位件

130:弹性件

140:突伸件

140a:定位凹部

150:推抵件

150a:凹刻

150b:第二开口

E1:第一末端

E2:第二末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